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 5D的项目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源 吴贤国 +2 位作者 冯宗宝 李昕奕 刘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为解决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无法直观表达、提前预防、及时整改等问题,本研究将BIM技术引入项目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验证了基于BIM 5D的工程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得出:通过“事前预防”的BIM技术(建立Revit模型、深化... 为解决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无法直观表达、提前预防、及时整改等问题,本研究将BIM技术引入项目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验证了基于BIM 5D的工程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得出:通过“事前预防”的BIM技术(建立Revit模型、深化设计、施工模拟、可视化技术交底),将项目质量和安全问题提前暴露,减少返工造成的不必要麻烦,保证物资的有序进场和合理堆放,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基础;通过“事中控制”的BIM 5D+智慧工地决策系统,将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归集、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呈现,对关键问题进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上述方法保证了项目安全,提升了工程质量,为施工企业应用BIM 5D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BIM5D 协同管理 智慧工地 建筑信息模型(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NSGAⅡ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贤国 王雷 +3 位作者 陈虹宇 冯宗宝 覃亚伟 徐文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11-117,共7页
针对高寒复杂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预测和优化问题,本工作研发了一种结合随机森林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混合模型,以实现高精度的混凝土性能预测以及多目标配合比优化。以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氯离子渗透系... 针对高寒复杂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预测和优化问题,本工作研发了一种结合随机森林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混合模型,以实现高精度的混凝土性能预测以及多目标配合比优化。以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氯离子渗透系数和28 d抗压强度为研究目标,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和工程实际试验样本建立混凝土数据集。利用随机森林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和强度进行预测,得到氯离子渗透系数和强度与配合比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函数,将其作为对应优化目标的适应度函数,再引入混凝土成本作为另一个优化目标的适应度函数。依据规范和工程要求,建立原材料及配合比之间的约束,采用NSGAⅡ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多目标优化。研究表明,利用随机森林对混凝土性能进行预测的精度很高,且利用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配合比优化的效果很好。将优化配合比方案进行试验验证,发现模型优化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误差很小。这说明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规范且满足工程项目对耐久性能、强度和工作性能的要求,体现了该模型的智能化、精准化,可对工程实践中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氯离子渗透系数 28d抗压强度 随机森林(RF)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理论和证据理论的盾构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贤国 冯宗宝 +2 位作者 秦文威 陈虹宇 张凯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降变形有很大的影响,为实现对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价,基于大量工程实践,从隧道工程条件、土质条件、建筑物自身条件、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四方面提出了涵盖19个...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降变形有很大的影响,为实现对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价,基于大量工程实践,从隧道工程条件、土质条件、建筑物自身条件、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四方面提出了涵盖19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提出一套基于物元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以物元理论计算关联度作为基本可信度分配,再基于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安全状态,并基于蒙特卡洛原理确定敏感性因素。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邻近的6栋建筑物为例,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敏感因素确定,得出1栋建筑物状态较危险,1栋建筑物状态较安全,4栋建筑物状态安全的结论,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覆跨比、地层损失、泊松比、上部完损情况和管理水平对该区域建筑物的影响较为敏感,这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 邻近建筑物 物元理论 D-S证据理论 风险评价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盾构隧道结构分析和安全预警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贤国 黄浩 +5 位作者 冯宗宝 王雷 陈虹宇 曹源 肖宏笛 覃亚伟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3年第5期16-22,共7页
传统的安全预警手段存在信息传递不灵活、表达效果不直观等问题,且现阶段在盾构隧道中基于BIM技术的深化应用尚未得到广泛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BIM技术实现快速可靠的盾构隧道结构分析及安全预警可视化方法。首先借助插口程序及代... 传统的安全预警手段存在信息传递不灵活、表达效果不直观等问题,且现阶段在盾构隧道中基于BIM技术的深化应用尚未得到广泛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BIM技术实现快速可靠的盾构隧道结构分析及安全预警可视化方法。首先借助插口程序及代码实现BIM和有限元(FEM)间的模型及数据转换,从而实现基于BIM建模的快速有限元分析,再利用BIM的可视化优势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安全系数直观地表现出结构的安全状态,从而实现基于BIM及FEM的盾构隧道结构安全预警可视化技术。结果表明,提出的安全预警可视化表达方法对隧道工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盾构隧道 结构分析 安全预警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BN模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曾铁梅 刘茜 +2 位作者 冯宗宝 陈虹宇 吴贤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92-1698,共7页
为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风险,提出一种基于Pair-Copula贝叶斯(Pair-Copula Bayesian network,PCBN)模型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将... 为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风险,提出一种基于Pair-Copula贝叶斯(Pair-Copula Bayesian network,PCBN)模型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推理与Pair-Copula理论对于相关性的处理优势相结合,构建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风险评价PCBN模型,实现风险因素复杂依赖关系精确建模和评价,为盾构近接施工安全分析和管控提供有效方法。依托于武汉某隧道下穿工程进行实例分析,基于所提出的PCBN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指标相关性分析,确定工程的施工风险状态以及与施工风险相关性较高的关键风险因素,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既有隧道 安全风险 Pair-Copula贝叶斯模型 风险评价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铁工程长距离联络通道水平冻结法加固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祥 陈发达 +3 位作者 徐文胜 覃亚伟 吴贤国 冯宗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86,共5页
以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盘龙城站—宏图大道站区间的长距离联络通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水平冻结法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法,对其进行冻结设计。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联络通道进行温度场分析,得到控制截面冻结壁的有效厚度及有效温... 以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盘龙城站—宏图大道站区间的长距离联络通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水平冻结法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法,对其进行冻结设计。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联络通道进行温度场分析,得到控制截面冻结壁的有效厚度及有效温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分别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冻结壁厚度、强度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冻结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水平冻结法施工时,机场线联络通道采用双侧布置冻结孔和防偏技术,并严格控制温度变化,有效保证了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联络通道 水平冻结法 加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价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昕懿 刘俊 +3 位作者 黄浩 徐文 曹源 冯宗宝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3年第5期29-35,共7页
本文基于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构建了一种对建筑进行评价、改进,并进一步提升空间分析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我国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结合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及资源节约与环境宜居... 本文基于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构建了一种对建筑进行评价、改进,并进一步提升空间分析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我国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结合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及资源节约与环境宜居五个方面确定指标体系;其次,参考相关标准中各项指标所占分值及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结合指标评分及权重,通过层层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绿色建筑评分,将绿色建筑最终评分按照从低到高分为不合格、一级、二级、三级4个等级,以此为依据对绿色建筑做出整体评价,并为后续绿色建筑优化改造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基于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提出绿色建筑改进提升空间,使绿色建筑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 评价体系 仿真模拟 改进提升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区隧道岩溶区段施工处置对策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明辉 陈虹宇 +2 位作者 吴贤国 王欣怡 冯宗宝 《建筑技术》 2020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结合贵阳轨道交通工程岩溶隧道施工中突泥、突水的工程实际,进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从施工对策技术研究出发,分析了岩溶对隧道的影响,针对贵阳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蛮坡站左线ZDK19+200处岩溶隧道发生突水、突泥进行处理,研究制订综合处理方... 结合贵阳轨道交通工程岩溶隧道施工中突泥、突水的工程实际,进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从施工对策技术研究出发,分析了岩溶对隧道的影响,针对贵阳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蛮坡站左线ZDK19+200处岩溶隧道发生突水、突泥进行处理,研究制订综合处理方案,提出并分析了封堵、引排和封排结合等3个方案,通过详细方案比选,确定封排结合方案最优,并设计制订了合理可行的封排结合方案和具体措施.最后,根据文献以及工程经验,总结了对于不同类型溶洞的处理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岩溶 施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某跨海大桥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昕懿 刘俊 +3 位作者 徐文 曹源 冯宗宝 刘鹏程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了实现某大桥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建设和安全高效管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了精细化的全桥三维模型,在BIM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施工模拟、图纸审核、工程量统计、三维方案推演、装配式预制构件自动化流水线信息采集以及结合云技... 为了实现某大桥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建设和安全高效管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了精细化的全桥三维模型,在BIM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施工模拟、图纸审核、工程量统计、三维方案推演、装配式预制构件自动化流水线信息采集以及结合云技术的协同管理等BIM技术应用,实现了BIM自动化建模、钢筋自动化下料、BIM信息化平台、库化数据体系等研究领域的BIM技术升级。BIM技术在某跨海大桥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了桥梁工程项目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缩短了项目周期和成本,为该技术在跨海大桥工程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BIM技术 应用研究 可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与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世杰 吴贤国 +3 位作者 姚春桥 冯宗宝 王丙苗 韩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109,共9页
为了弥补隧道监测数据缺失导致信息丢失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状况,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对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运营地铁的结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压缩和重构,减少对原始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压力,以提高获取的... 为了弥补隧道监测数据缺失导致信息丢失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状况,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对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运营地铁的结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压缩和重构,减少对原始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压力,以提高获取的地铁健康相关数据的信息完备与可靠性,为隧道结构健康安全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运营地铁隧道安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在获取完备数据的基础上,基于不确定性视角,采用云推理综合评估运营地铁隧道的可靠程度,以及时掌握运营地铁的安全状态,并找到影响其可靠性的关键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最后以武汉地铁2号线长汉区间监测点的累计沉降作为数据样本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压缩感知能使监测数据重构以获得完备数据,再利用逐级云推理得到安全风险等级云图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地铁隧道 结构健康监测 压缩感知 监测数据重构 风险指标 云推理 可靠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路基断面对风雪流场影响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毅 张志刚 +2 位作者 冯宗宝 苗青松 田金科 《建筑技术》 2020年第5期610-614,共5页
公路以其分布广、里程长、运力强的特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风吹雪是最为常见的公路危害之一,对公共运输功能的发挥影响极大.依托于鹤大高速公路小沟岭至抚松段,围绕吉林省公路存在的风吹雪问题,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F... 公路以其分布广、里程长、运力强的特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风吹雪是最为常见的公路危害之一,对公共运输功能的发挥影响极大.依托于鹤大高速公路小沟岭至抚松段,围绕吉林省公路存在的风吹雪问题,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Fluent,对路堤式路基和路堑式路基断面设计形式分别进行仿真模拟,分别计算分析同坡度不同高度、同高度不同坡度、不同入射风速对路堤式路基断面和路堑式路基断面风雪流场的影响,从中找出有效治理和预防吉林当地风吹雪灾害最优化的路基断面设计参数,为当地后续的风吹雪灾害安全防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式路基断面 路堑式路基断面 风吹雪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