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钱仁康先生为学之道探赜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随风而逝的芬芳——勋伯格《月迷皮埃罗》诗歌文本评译 |
冯存凌
聂普荣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3
|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形式及内涵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19
|
|
4
|
弦乐四重奏的起源、体裁美学及风格变迁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1 |
7
|
|
5
|
纯音乐作品的精神解读——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I》Nr.4之赋格为例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6
|
标题音乐的概念内涵、体裁美学及历史反思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2 |
4
|
|
7
|
从《阿里亚德涅在纳克索斯》看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19 |
3
|
|
8
|
无调性音乐的产生 |
冯存凌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8 |
6
|
|
9
|
接受理论对当代德国音乐研究的影响——以《新MGG》若干作曲家词条为例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0 |
3
|
|
10
|
奏鸣曲式在舒伯特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运用——《b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第一乐章分析 |
冯存凌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20 |
3
|
|
11
|
逝去的伊甸园——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Nr.1解析 |
冯存凌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2
|
|
12
|
20/21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音乐艺术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基于四份专业学术期刊的定量分析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0 |
2
|
|
13
|
勋伯格《空中花园篇》诗乐关系辨析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1
|
|
14
|
缅怀先辈 激励后学——钱仁康先生学术人格和学术特色探究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5
|
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及其音乐接受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6
|
音乐院校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学构想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立足西北,奏响新时代的《交响》——《交响》创刊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
冯存凌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奏鸣曲式在舒伯特成熟时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运用——《a小调奏鸣曲》(Op.42,D 845)第一乐章分析 |
冯存凌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9
|
阿尔班·贝尔格《为独唱和钢琴所作的七首早期歌曲》技法风格探析 |
聂普荣
冯存凌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9 |
3
|
|
20
|
从J·S·巴赫的时代探讨其音乐的理解和接受 |
聂普荣
冯存凌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