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林下经济作物五指毛桃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授粉技术
1
作者 冯名开 李霞 +3 位作者 林叶邦 祁彪 周健 马宏伦 《桉树科技》 2025年第3期68-74,共7页
通过系统观测桉树林下经济中草药五指毛桃(粗叶榕)的生物学特性及优化五指毛桃人工授粉技术,为其良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五指毛桃的叶裂数(从全缘至九裂型)可作为分类依据;该植物为雌雄异株,全年均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序。雄花序内... 通过系统观测桉树林下经济中草药五指毛桃(粗叶榕)的生物学特性及优化五指毛桃人工授粉技术,为其良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五指毛桃的叶裂数(从全缘至九裂型)可作为分类依据;该植物为雌雄异株,全年均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序。雄花序内雄蕊发育迟缓,柱头为0.40mm,是授粉小蜂(爪哇榕小蜂)的栖息地,花期散粉持续15d;雌花序不含雄蕊,柱头为1.22mm,其与爪哇榕小蜂形成专性共生关系。采用注射干花粉并结合凡士林封孔的方法,坐果率可达65.63%,平均单果种子数为462.44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五指毛桃 生物学特性 生殖生长 人工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桉脱水素基因EgrDHN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国芬 李大华 +8 位作者 王潘 周料 胡浩 邓海群 陈鑫 冯名开 耿显宸 王翊 徐增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6-177,共12页
【目的】深入挖掘巨桉Eucalyptus grandis脱水素基因EgrDHN家族成员并探讨其应对逆境胁迫的表达模式,从中筛选具有抗逆功能的EgrDHN基因对于培育桉树抗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巨桉全基因组数据为参考,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鉴定... 【目的】深入挖掘巨桉Eucalyptus grandis脱水素基因EgrDHN家族成员并探讨其应对逆境胁迫的表达模式,从中筛选具有抗逆功能的EgrDHN基因对于培育桉树抗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巨桉全基因组数据为参考,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鉴定得到巨桉EgrDHN基因家族成员,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具体包括进化树分析、蛋白序列比对、启动子序列中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等;并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采用RT-qPCR测定方法,对EgrDHN基因家族成员在低温、高盐和ABA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及其组织表达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从巨桉基因组中共鉴定出EgrDHN家族9个成员,将其命名为EgrDHN1~EgrDHN9,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根据蛋白质保守序列的特点可分为K_(n)S、SK_(n)和Y_(n)SK_(n) 3种类型。系统进化树显示植物DHN家族成员可分为4个进化枝,其中第Ⅳ进化枝包含巨桉EgrDHN7、EgrDHN8、EgrDHN9,但不包含任何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 DHN同源基因(PtrDHNs),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启动子元件预测分析发现巨桉EgrDHN启动子中含有低温响应(Low-temperature response,LTR)元件,MYB、MYC等与抗逆性相关以及植物激素响应类顺式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EgrDHN家族成员在根、成熟叶片、子叶中表达量较高,其中EgrDHN2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最高。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经RT-qPCR检测发现EgrDHN家族成员中,EgrDHN1在高盐胁迫下表达量下调,在低温和ABA胁迫时上调,而其他成员在低温、高盐、ABA胁迫下均表现为上调,其中低温条件下以EgrDHN2、EgrDHN3、EgrDHN4响应最为明显。【结论】大部分EgrDHNs基因参与逆境胁迫响应,且除EgrDHN1在盐胁迫下的表达量下降外其他成员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量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脱水素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对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冯名开 李兰兰 +4 位作者 颜妙珍 周歧伟 袁高庆 潘晓芳 赖家业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1-208,共8页
为了给油茶林合理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3 a生“岑软3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树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以不加氮肥作为无氮对照,研究相同施氮量下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以及3种形态氮素1∶1∶1混合态... 为了给油茶林合理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3 a生“岑软3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树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以不加氮肥作为无氮对照,研究相同施氮量下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以及3种形态氮素1∶1∶1混合态氮肥对油茶春梢形态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混合态氮对春梢数量、春梢长度、春梢直径的增加幅度最大,分别提高33.74%、71.97%、27.86%;混合态氮和硝态氮明显提高了叶片总氮、总磷和全钾的积累量,其中总氮增加幅度分别为60.58%、53.49%,总磷增加幅度分别为26.60%、37.23%,全钾增加幅度分别为34.31%、42.80%;混合态氮和硝态氮对春梢中有机物的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分别增加17.66%、17.90%,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10.74%、7.96%;施氮肥能显著增加油茶叶片酶活性,其中混合态氮的增加幅度最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26.78%、209.26%、30.09%;施氮肥还能提高油茶对弱光的利用效率与光合速率,其中以混合态氮的作用最为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油茶树春梢萌发前施加氮肥对春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等含氮量下不同形态氮肥对油茶春梢生长的作用排序为混合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施肥 氮素形态 春梢生长 养分含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颜妙珍 李兰兰 +4 位作者 冯名开 崔芸瑜 陈棕林 周岐伟 赖家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37-44,共8页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200、400、800 mg/L)、培养温度(18、28、35、18~28、28~35℃)、有无种壳及不同物理处理方式(针刺、磨砂)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为考查指标,确定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结果】百香果种子在65℃温水中自然冷却浸泡24 h发芽率最高(57.78%);浓硫酸最适浸泡时间为8 min,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7.38%、77.38%和3.39;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时发芽率高达81.11%;最适发芽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发芽率为64.44%;全剥壳的百香果种子发芽率达76.67%;磨砂和针刺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针刺不好控制容易伤到种胚,以磨砂为佳,发芽率为60%。【结论】百香果种子适宜用65℃温水自然冷却浸泡24 h或浓硫酸处理8 min后浸泡24 h,采用磨砂处理或400 mg/L赤霉素浸泡24 h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适宜的萌发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指数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兰兰 颜妙珍 +2 位作者 冯名开 赖家业 崔芸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65-3173,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油茶林种植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岑软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含氮素形态配比的叶面肥处理,即N1~N4处理,分别添加尿素(酰胺态氮)、硫酸铵和硝酸钾按1:1(硝... 【目的】探讨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油茶林种植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岑软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含氮素形态配比的叶面肥处理,即N1~N4处理,分别添加尿素(酰胺态氮)、硫酸铵和硝酸钾按1:1(硝铵态氮)、硫酸铵(铵态氮)、硝酸钾(硝态氮),含纯氮量一致均配比中微量元素和生长物质,以只添加中微量元素与生长物质的处理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的油茶叶片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含量,并用直角双曲线模型等4种模型对不同处理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评价不同氮形态叶面肥的肥效。【结果】在1000μmol/(m^(2)·s)光强下,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可提高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N2)的P_(n)、G_(s)和T_(r)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Ci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实测光响应曲线中,随光照强度增加,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能使G_(s)、T_(r)和P_(n)值上升、Ci值下降,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Gs、T_(r)和P_(n)上升更快,而Ci则表现为下降更快;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比较,得出最佳模型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出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提高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值,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α和Pn-max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0.072和8.5473μmol/(m^(2)·s);同时降低光补偿点(LCP)值,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LCP值最小;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含量最高。【结论】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效果最佳的是以铵态氮与硝态氮混合配施的叶面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春梢 氮形态 配方叶面肥 光合特性 光响应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年生大花序桉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研究
6
作者 付朝阳 刘衡 +3 位作者 冯名开 韦鹏练 李蔷薇 符韵林 《桉树科技》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以17年生大花序桉木材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其刨削、砂削、铣削、钻削和开榫五项机械加工性能,为其合理、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进料速度为7 m·min^(-1)时,大花序桉木材的刨削性能为优,大花序桉木材的砂削和铣削加工性... 以17年生大花序桉木材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其刨削、砂削、铣削、钻削和开榫五项机械加工性能,为其合理、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进料速度为7 m·min^(-1)时,大花序桉木材的刨削性能为优,大花序桉木材的砂削和铣削加工性能为优,钻削和开榫加工性能为良。17年生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综合得分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大花序桉 机械加工性能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门杂交桉无性系DH299-5的选育、育苗及种植管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石茂鑫 冯名开 +3 位作者 彭智邦 祁彪 李霞 陆珍先 《桉树科技》 202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东门杂交桉无性系DH299-5是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选育的桉树良种,2018年通过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速生丰产、枝叶茂盛、抗病性强、干形通直、林相整齐、出材率高等优良特性,适合在广西崇左、柳州、百色等地种植,推广前景... 东门杂交桉无性系DH299-5是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选育的桉树良种,2018年通过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速生丰产、枝叶茂盛、抗病性强、干形通直、林相整齐、出材率高等优良特性,适合在广西崇左、柳州、百色等地种植,推广前景良好。文章介绍了DH299-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无性繁殖技术、高效种植技术,旨在为该无性系的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品种 无性繁育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