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履带车辆行驶系统功耗研究
1
作者 张利杰 谭洪伟 +4 位作者 隋嘉政 冯占宗 阴运宝 龙振新 秦博男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在高速履带车辆机动性发展背景下,针对当前履带车辆行驶系统功率传递功耗低、功率损耗机理不清、现有理论方法不适用等问题,通过开展高速履带车辆行驶系统功率损耗模型内容研究,探明行驶系统功率损耗机理,揭示高速、强载条件下功率损耗... 在高速履带车辆机动性发展背景下,针对当前履带车辆行驶系统功率传递功耗低、功率损耗机理不清、现有理论方法不适用等问题,通过开展高速履带车辆行驶系统功率损耗模型内容研究,探明行驶系统功率损耗机理,揭示高速、强载条件下功率损耗影响因素,进一步建立行驶系统功耗多维(速度、载荷等)分析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功耗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预估误差小于10%。本研究实现了履带车辆行驶系统功耗由经验数据估算向解析模型计算转变,进一步夯实履带车辆工程理论基础,促进履带车辆总体技术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行驶系统 功率损耗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履带车辆电磁悬挂功率供需矛盾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占宗 魏来生 +2 位作者 阴运宝 范伟光 贺力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5-599,共5页
提出了电磁悬挂功耗计算方法,分析了电磁悬挂功率供需矛盾,论述了电磁作动器基本结构与关键技术。分析表明,安装在有限空间内的电磁作动器输出功率能满足主动控制需要,但减速器必须具有紧凑、高速比和互逆传动功能,电磁装置具有低转动... 提出了电磁悬挂功耗计算方法,分析了电磁悬挂功率供需矛盾,论述了电磁作动器基本结构与关键技术。分析表明,安装在有限空间内的电磁作动器输出功率能满足主动控制需要,但减速器必须具有紧凑、高速比和互逆传动功能,电磁装置具有低转动惯量、大转矩等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主动悬挂 电磁作动器 功率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占宗 陈思忠 梁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7,共6页
通过台架试验为自制磁流变减振器建立可控阻尼力-励磁模型以便于计算机控制,并根据1/4车辆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确定天棚阻尼开关控制算法和LQR最优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应用Labview模块化语言开发了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控制算法和计算机... 通过台架试验为自制磁流变减振器建立可控阻尼力-励磁模型以便于计算机控制,并根据1/4车辆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确定天棚阻尼开关控制算法和LQR最优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应用Labview模块化语言开发了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控制算法和计算机与PWM通信控制等模块,并在1/4车辆悬架试验台上进行半主动振动控制与无控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磁流变减振器结合所开发的控制算法能有效抑制车辆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减振器 半主动悬架 动力学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履带车辆电磁悬挂馈能减振器力学建模 被引量:6
4
作者 冯占宗 范伟光 +2 位作者 王帅 房强 药凌宇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6年第1期15-18,共4页
根据高速履带车辆行驶工况,确定了馈能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建立了馈能减振器制动力矩模型,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馈能减振器输出的制动力矩受多因素影响,不仅是悬挂系统运动速度的函数,同时也是振动加速度、整流回路负载的函数.... 根据高速履带车辆行驶工况,确定了馈能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建立了馈能减振器制动力矩模型,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馈能减振器输出的制动力矩受多因素影响,不仅是悬挂系统运动速度的函数,同时也是振动加速度、整流回路负载的函数.该馈能减振器从理论上能够通过控制回路负载来实现半主动振动控制.低传动比低转动惯量是馈能减振器应具备的基本特点,也是该电磁悬挂必须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挂 电磁悬挂 馈能减振器 强冲击 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G算法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特性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占宗 张进秋 +1 位作者 陈守华 王洪涛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8年第1期12-16,共5页
对某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合理简化,建立了加速度激励下多输入-输出的整车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型;按照研究半主动悬挂控制的一般步骤,应用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理论,接合工程软件M at lab,设计了考虑数据采集系... 对某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合理简化,建立了加速度激励下多输入-输出的整车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型;按照研究半主动悬挂控制的一般步骤,应用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理论,接合工程软件M at lab,设计了考虑数据采集系统受环境噪声影响的最优控制力和半主动控制力;仿真结果显示,车辆平顺性得到大幅度改善,验证了模型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G控制 履带车辆 半主动悬挂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F-油气阻尼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占宗 陈守华 +1 位作者 刘峻岩 徐海威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7年第1期20-23,44,共5页
现代战争中悬挂系统对履带车辆机动性的意义非常重大,而刚度和阻尼系数同时可调的半主动悬挂将是悬挂系统发展的方向.文章设计了由油气弹簧和叶片式磁流变阻尼器组成的半主动悬挂的结构,并分别基于平板模型阻尼器和单气室高压气缸推导... 现代战争中悬挂系统对履带车辆机动性的意义非常重大,而刚度和阻尼系数同时可调的半主动悬挂将是悬挂系统发展的方向.文章设计了由油气弹簧和叶片式磁流变阻尼器组成的半主动悬挂的结构,并分别基于平板模型阻尼器和单气室高压气缸推导了阻尼力和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新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刚度和阻尼系数可调范围能满足在不同路面工况下车辆对减振的要求,并具有Fail-safe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磁流变液 叶片式阻尼器 油气半主动悬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挂关键部件研制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占宗 张进秋 刘峻岩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4年第3期58-64,共7页
概述了军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挂关键部件研制现状,着重介绍了最新设计的具有盘形径向节流阀结构的磁流变减振器及其控制系统.经台架及随机道路试验表明:该磁流变减振器输出力大;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能明显抑制车身的低频共振峰值,能满足军车... 概述了军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挂关键部件研制现状,着重介绍了最新设计的具有盘形径向节流阀结构的磁流变减振器及其控制系统.经台架及随机道路试验表明:该磁流变减振器输出力大;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能明显抑制车身的低频共振峰值,能满足军车半主动振动控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磁流变减振器 半主动悬架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式减振器内部泄漏量实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占宗 张进秋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分析了叶片式减振器内部缝隙泄漏对阻尼力的影响.将泄漏缝隙简化成一个与常通孔并联的等效节流通道,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常通孔流量,并将计算值作为真实值,应用减振器阻尼力台架实验数据,间接得出了等效节流通道的流量特性及结构参数.最... 分析了叶片式减振器内部缝隙泄漏对阻尼力的影响.将泄漏缝隙简化成一个与常通孔并联的等效节流通道,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常通孔流量,并将计算值作为真实值,应用减振器阻尼力台架实验数据,间接得出了等效节流通道的流量特性及结构参数.最后,利用插值法绘制了泄漏流量百分比与常通孔孔径、叶片摆动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图.研究表明:极小孔径变化能引起极大阻尼力变化,说明通过控制传统叶片式减振器常通孔的流量可以实现可控阻尼力减振器;减振器内部泄漏缝隙对阻尼力的贡献要大于节流孔的贡献,缝隙泄漏量是影响可控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关键数据.等效节流通道的结构参数可为可控减振器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式减振器 流量 泄漏量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双筒盘形缝隙式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进秋 王洪涛 +1 位作者 冯占宗 贾进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8-1492,共5页
设计出一种盘形缝隙式双筒磁流变液减振器(MRD)的结构并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对联合研制的盘形缝隙式双筒MRD的阻尼力随电流、位移、缝隙高度和频率等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盘形缝隙式双筒MRD的阻尼力随着控制电流的... 设计出一种盘形缝隙式双筒磁流变液减振器(MRD)的结构并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对联合研制的盘形缝隙式双筒MRD的阻尼力随电流、位移、缝隙高度和频率等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盘形缝隙式双筒MRD的阻尼力随着控制电流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加;峰值阻尼力可调系数和耗功能力可调系数均随频率增大呈非线性减小,相反却随缝隙高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加。通过分析该型MRD的阻尼特性,为其在装甲车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与动力工程 盘形缝隙 磁流变液减振器 阻尼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天棚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云堂 陈思忠 +2 位作者 冯占宗 吴志成 杨林 《汽车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研究天棚控制方法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动力学的影响。根据磁流变减振器的力学特性,建立了二自由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型,分析了在天棚控制方法下悬架的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仿真分析了被动悬架和天棚控制悬架的平顺性。结果表明,天棚控制... 研究天棚控制方法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动力学的影响。根据磁流变减振器的力学特性,建立了二自由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型,分析了在天棚控制方法下悬架的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仿真分析了被动悬架和天棚控制悬架的平顺性。结果表明,天棚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簧载质量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但是增大了轮胎动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减振器 半主动悬架 天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VIEW&Matlab在半主动悬挂系统实验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进秋 冯占宗 +1 位作者 高永强 王洪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利用LabVIEW&Matlab设计了悬挂系统实验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实现了LQG(Linear QuadraticGaussian)最优控制算法下悬挂系统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在LabVIEW环境下实时采集悬挂系统振动信号,并调用MATLAB Script计算状态反馈增益矩... 利用LabVIEW&Matlab设计了悬挂系统实验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实现了LQG(Linear QuadraticGaussian)最优控制算法下悬挂系统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在LabVIEW环境下实时采集悬挂系统振动信号,并调用MATLAB Script计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alman滤波器的增益矩阵,得出线性二次型Gauss最优控制控制策略下最优控制力、半主动控制力数值;然后将此数值作为伺服信号,通过串口通讯,分别控制车速模拟系统、脉宽调制(PWM)电源进而控制作动器,实现不同车速下悬挂系统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LabVIEW&Matlab设计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能满足实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LabVIEW&Matlab节点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LQG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悬挂惯容特性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春生 冯占宗 +2 位作者 韩庆 房强 何军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7年第3期32-35,58,共5页
由于作动器转子存在转动惯量,而惯容对机电悬挂的影响突出,因此通过建立机电悬挂动力学模型,分析惯容对悬架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惯容降低了系统固有频率但增加了悬架在高频段的传递率,不利于悬挂对平顺性的改善.在悬架双向冲击工况... 由于作动器转子存在转动惯量,而惯容对机电悬挂的影响突出,因此通过建立机电悬挂动力学模型,分析惯容对悬架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惯容降低了系统固有频率但增加了悬架在高频段的传递率,不利于悬挂对平顺性的改善.在悬架双向冲击工况下,转动惯量导致作动器可靠性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悬挂 作动器 惯容特性 最大控制力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筒式电/磁流变减振器内沉降颗粒再分散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明 雷强顺 +1 位作者 冯占宗 阴运宝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传统双筒式电/磁流变减振器底阀堵塞问题,设计了一种单程阀,取代原有压缩阀.该阀安装在活塞杆导向座上,在压缩行程时开启,使工作缸上腔的浮油到达补偿腔;在拉伸行程时关闭以获得较高阻尼,同时浮油经底阀进入工作缸下腔,与沉降颗粒... 针对传统双筒式电/磁流变减振器底阀堵塞问题,设计了一种单程阀,取代原有压缩阀.该阀安装在活塞杆导向座上,在压缩行程时开启,使工作缸上腔的浮油到达补偿腔;在拉伸行程时关闭以获得较高阻尼,同时浮油经底阀进入工作缸下腔,与沉降颗粒重新混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阀可利用车辆振动能量使电/磁流变液单向循环流动,达到动态混合均匀、消除沉降影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机动越野车 磁流变液 双筒减振器 沉降颗粒再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单自由度LQR与模糊控制对比研究
14
作者 张建 张进秋 +2 位作者 王洪涛 冯占宗 贾进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3,共5页
为了解决模型不精确的问题,使用模糊控制的办法来对车辆的振动进行抑制。阶跃响应分析表明,当调整因子取0时,所得规则的控制效果最好。在地面的随机激励下,进行了无控、LQR主动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研究,对比分析的结果是,模糊控制算法有良... 为了解决模型不精确的问题,使用模糊控制的办法来对车辆的振动进行抑制。阶跃响应分析表明,当调整因子取0时,所得规则的控制效果最好。在地面的随机激励下,进行了无控、LQR主动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研究,对比分析的结果是,模糊控制算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在相同的最大出力情况下,模糊控制比LQR最优控制效果更好,在模糊控制时,车辆垂直加速度幅值的最大值减少到无控状态的1/8左右,速度幅值的最大值减少到无控的1/4,位移幅值的最大值减少到无控状态下的7/10;在对车体垂直振动位移和速度的衰减上,模糊控制与LQR控制效果相当,但在模糊控制下,车辆垂直振动加速度幅值的最大值几乎衰减到LQR控制下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履带车辆 模糊控制 LQR控制 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车主动悬挂实用控制算法概述
15
作者 王帅 房强 +2 位作者 张春生 刘捷 冯占宗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8年第1期51-57,共7页
对已在军车主动/半主动悬挂上进行过道路试验的控制算法的控制机理、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控制效果、能耗以及对执行器性能要求比较了各算法的优劣。认为预瞄感知算法可通过提升车轮来规避路面突起,减小强冲击;提出了基于预瞄感知... 对已在军车主动/半主动悬挂上进行过道路试验的控制算法的控制机理、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控制效果、能耗以及对执行器性能要求比较了各算法的优劣。认为预瞄感知算法可通过提升车轮来规避路面突起,减小强冲击;提出了基于预瞄感知、防悬挂击穿的多算法综合控制是未来高机动军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车辆 主动悬挂 平顺性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磁流变液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台研究
16
作者 张进秋 杨谦 +1 位作者 武萌 冯占宗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6年第4期5-8,17,共5页
基于磁流变液(MRF)构造出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用于对车辆振动的实时控制,半主动悬挂系统模拟试验台是实行实车动力学分析进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性设备.首先,按照相似定理,进行了履带车辆磁流变液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的台架... 基于磁流变液(MRF)构造出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用于对车辆振动的实时控制,半主动悬挂系统模拟试验台是实行实车动力学分析进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性设备.首先,按照相似定理,进行了履带车辆磁流变液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的台架设计,实现了动力学模拟;进而,结合履带车辆行驶的典型越野路面,提出一种路面激励输入设计方案;最后叙述了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磁流变振动实验台状态监测系统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悬挂系统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限压惯性阀的减振器特性研究
17
作者 李春明 阴运宝 冯占宗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9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降低经减振器传递的冲击力,在减振器底阀上设计了一种惯性阀.该减振器输出的阻尼力取决于活塞压缩速度与车轮垂向加速度.该阀在车轮受到不平路面的强冲击时,通过旁通孔卸载降低阻尼限制冲击力的传递,使减振器实现自适应变阻尼.试验结... 为降低经减振器传递的冲击力,在减振器底阀上设计了一种惯性阀.该减振器输出的阻尼力取决于活塞压缩速度与车轮垂向加速度.该阀在车轮受到不平路面的强冲击时,通过旁通孔卸载降低阻尼限制冲击力的传递,使减振器实现自适应变阻尼.试验结果表明,该阀可改善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机动越野车 悬架系统 惯性阀 强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履带车辆平顺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晨曦 雷强顺 +1 位作者 冯占宗 刘捷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4期57-59,68,共4页
高速履带车辆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车辆在起伏路面或者坏路面上行驶时,平顺性会急剧下降,影响行进间射击命中率和乘员舒适性。油气悬挂与传统的扭杆弹簧悬挂相比,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可以改善车辆平顺性。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建立了高速... 高速履带车辆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车辆在起伏路面或者坏路面上行驶时,平顺性会急剧下降,影响行进间射击命中率和乘员舒适性。油气悬挂与传统的扭杆弹簧悬挂相比,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可以改善车辆平顺性。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建立了高速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并且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中建立了整车模型,对高速履带车辆油气悬挂平顺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油气悬挂 平顺性 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技术的履带车辆测试路面仿真研究
19
作者 白国华 冯占宗 +2 位作者 张春生 韩庆 何军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传统路面仿真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履带车辆测试路面的频率结构,提出了应用图像技术,识别、构建履带车辆测试路面的方法.通过比较识别路面的空间频率结构,表明该方法获取的路面信息与常用测试路面更为一致.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非铺面路 图像识别技术 三角级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 Analysis for a New Type of Vane Hydraulic Damper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20
作者 张进秋 冯占宗 王洪涛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161-166,共6页
Over recent years the progress in actuator an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as made intelligent suspension systems feasible.Based on conventional vane hydraulic damper,a new van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 damper ... Over recent years the progress in actuator an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as made intelligent suspension systems feasible.Based on conventional vane hydraulic damper,a new van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 damper with fail-safe capability is designed.Firstl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damping moment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parallel-plate model and Bingham model of MR fluids.Secondly,some influence factors of damping adjustable multiple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some ways for augmenting the damping adjustable multip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keeping initial damping moment invariable.Finally,the magnetic circuit is designed,and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is simulated with the magne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ANSOFT.The theory and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damping adjustable range of vane MRF dampe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heavy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水力学 悬挂系统 磁电机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