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路径规划中改进蚁群算法搜索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勇超 万广喜 曾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13-3620,共8页
为解决传统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产生避障路径结果不理想等情况,提出一种静态障碍物环境下的新型贪婪改进蚁群算法。建立算法模型,配置算法参数组合,利用贪婪算法的思想,改变蚁群算法的路径选择方式,使算法拥有极快的收敛速度;改进信息... 为解决传统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产生避障路径结果不理想等情况,提出一种静态障碍物环境下的新型贪婪改进蚁群算法。建立算法模型,配置算法参数组合,利用贪婪算法的思想,改变蚁群算法的路径选择方式,使算法拥有极快的收敛速度;改进信息素更新规则,使其随迭代次数进行动态更新,避免算法陷入早熟;改进启发式判断法则。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中可较快获得最优路径,对比其它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转移概率 贪婪策略 路径规划 信息素浓度 适应度值 空间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I型分子筛在VOCs去除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勇超 于庆君 +4 位作者 易红宏 唐晓龙 黄永海 张媛媛 庄瑞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089-17098,共10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开展VOCs治理研究工作刻不容缓。常见的VOCs治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生物法、吸收法、冷凝法和催化燃烧法等。针对工业生产中VOCs浓度低、风量大、温度低等特点,吸附+催化...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开展VOCs治理研究工作刻不容缓。常见的VOCs治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生物法、吸收法、冷凝法和催化燃烧法等。针对工业生产中VOCs浓度低、风量大、温度低等特点,吸附+催化处理工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吸附净化技术的核心是吸附剂。目前,常见的吸附材料主要有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由于工业VOCs中含水的特点以及材料本身的性质,MFI型分子筛凭借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可调的硅铝比等优势在VOCs去除领域应用较为广泛。MFI型分子筛按其元素组成可分为ZSM-5、Silicalite-1和TS-1。吸附剂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决定其对VOCs的吸附效果。在工业净化过程中,VOCs含水问题极大地减弱了分子筛的吸附性能。因此,近年来除研究提高分子筛对VOCs的饱和吸附量外,研究者们还对工业VOCs中含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常见的疏水改性方法主要有提高分子筛的硅铝比和表面硅烷化两种改性方式。MFI型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其活性组分和载体共同决定了负载型催化剂对VOCs的去除情况。复合活性组分、载体结构以及优异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均能够提高其催化氧化VOCs的性能。本文归纳了近年来MFI型分子筛在VOCs去除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分别对MFI型分子筛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吸附和催化氧化VOCs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在吸附和催化领域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工业源VOCs的排放特征,对MFI型分子筛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型分子筛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行业有机废气催化燃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宪政 庄瑞杰 +5 位作者 于庆君 唐晓龙 易红宏 冯勇超 隗晶慧 陈超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9-799,共11页
制药行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与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排放。针对制药行业废气排放量大、排放节点多、污染物种类复杂等特点,催化燃烧因经济环保、应用灵活,成为处理制药VOCs的合适选择。本文总... 制药行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与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排放。针对制药行业废气排放量大、排放节点多、污染物种类复杂等特点,催化燃烧因经济环保、应用灵活,成为处理制药VOCs的合适选择。本文总结了制药行业排放的典型VOCs及常见医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特征污染物,并着重从催化燃烧催化材料研发及应用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制药行业典型VOCs催化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同时对我国制药行业有机废气治理作了展望,即需进一步加深制药行业VOCs排放特征、VOCs实验室治理等基础研究来保证实际治理过程中的经济有效性;同时在原有催化氧化催化剂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多技术耦合工艺,实现制药行业废气的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制药行业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饮油烟中典型VOCs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隗晶慧 冯勇超 +5 位作者 于庆君 易红宏 唐晓龙 张媛媛 孟宪政 袁雨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730-5746,共17页
近年来,餐饮油烟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油烟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人体及环境均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对其治理刻不容缓。催化燃烧技术因具备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有机废气治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 近年来,餐饮油烟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油烟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人体及环境均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对其治理刻不容缓。催化燃烧技术因具备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有机废气治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并分析了油烟中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发现油烟中烃类、醛酮类污染物含量较高,其次包括酸酯类、醇类和少量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催化燃烧技术对净化上述典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常用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及特定结构的催化剂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最后结合油烟VOCs成分及其特点,总结了不同种类型的催化剂在油烟治理中的适用性,并对催化燃烧技术在油烟治理方面的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油烟 催化氧化 醛酮 酸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基分子筛吸附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庄瑞杰 于庆君 +4 位作者 唐晓龙 易红宏 黄永海 张媛媛 冯勇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013-15020,共8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作为VOCs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吸附法因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且可回收和再利用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介孔硅基分子筛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以及...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作为VOCs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吸附法因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且可回收和再利用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介孔硅基分子筛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以及孔道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十分适合作为VOCs的吸附材料,近年来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介孔分子筛中作为VOCs吸附剂的主要为M41S、SBA和HMS等硅基材料,研究表明,介孔硅基分子筛的吸附性能不仅与材料的孔道结构有关,还受分子筛的宏观形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对介孔分子筛进行引入微孔的结构改进,合成微-介复合结构材料,既能够提升吸附过程的扩散作用,又解决了分子筛孔结构单一的问题,能够达到提升材料吸附性能的同时增强其水热稳定性的目的。此外,就同一种分子筛的宏观形貌而言,其孔道结构越长,越有利于VOCs分子的扩散与吸附。然而,实际工业活动中的VOCs气体中往往会携带水分,由于纯介孔硅分子筛具有亲水性的特点,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因此,近年来除探究介孔硅基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对VOCs吸附能力的影响外,研究者们主要对分子筛表面环境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接枝法和共缩合法等改性方式提升分子筛在潮湿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归纳了近年来介孔硅基分子筛吸附脱除VOCs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分别对分子筛结构、形貌和表面环境等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介绍,总结了吸附VOCs能力较强的介孔分子筛的特性,指出了吸附VOCs过程的局限性,重点讨论了疏水改性对分子筛吸附能力的提升,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基分子筛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饮油烟污染物净化技术对比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媛媛 冯勇超 +1 位作者 于庆君 韩佳慧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3,58,共6页
在分析现有油烟净化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几年吸附及催化法治理餐饮油烟污染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方法在油烟净化方面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 餐饮油烟 VOCS 吸附 催化氧化 净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相超疏水材料及其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雨婷 冯勇超 +5 位作者 易红宏 唐晓龙 于庆君 张媛媛 隗晶慧 孟宪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27-4345,共19页
体相超疏水材料因其优异的疏水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防锈、管道运输、光电材料、建筑材料、纺织等领域,成为目前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针对体相超疏水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其次,针对体相超疏水材料在对挥... 体相超疏水材料因其优异的疏水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防锈、管道运输、光电材料、建筑材料、纺织等领域,成为目前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针对体相超疏水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其次,针对体相超疏水材料在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NOx和二氧化硫(SO2)的净化与检测、对二氧化碳(CO2)的捕集和还原等大气污染检测与控制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对现有典型气体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体相超疏水材料与现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相结合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对超疏水材料目前存在的耐久性差、制备过程复杂、制备原料昂贵且污染大等缺点,对体相超疏水材料的改进及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大气污染控制 超疏水 吸附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