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用血安全资料数字化、无纸化管理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钟丽娜 郑新波 +10 位作者 莫建坤 连万民 李旭丽 陈波 杨翰坤 易哲 戴光德 黄龙 覃尚谦 冯剑锋 罗焕泉 《现代医院》 2021年第4期594-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输血信息系统模式下用血安全资料、档案纸质和数字化、无纸化保存管理"双轨制"并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走访和电话问询方式收集了广东省59家三甲医院(其中3家为新冠肺炎患者广州市定点收治医院)输血科输血信息管理系... 目的探讨输血信息系统模式下用血安全资料、档案纸质和数字化、无纸化保存管理"双轨制"并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走访和电话问询方式收集了广东省59家三甲医院(其中3家为新冠肺炎患者广州市定点收治医院)输血科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电子签名、用血安全资料纸质及数字化、无纸化管理的现况。结果所调查医院输血科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用血安全纸质资料及档案管理,也开展、开发和建立了输血信息化系统:13家医院输血科实现CA电子签名;6家医院输血科实行用血安全资料、档案"双轨制"保存,按规范要求保存用血安全纸质资料的同时实现无纸化管理;广州市3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输血科,对新冠肺炎病区送检的纸质用血申请资料严格按实验室三级防护要求消毒处理后,再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保存。结论用血安全资料、档案采取纸质和数字化、无纸化"双轨制"保存管理,是医疗机构对用血安全资料、档案实现实时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突发急性传染病与紧急医学救援时,可有效克服纸质资料、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较突出问题,发挥其在临床实践工作的作用,为用血安全全程质量控制、实现无纸化实时监督管理提供基础性支持和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血安全资料 保存 双轨制 数字化管理 无纸化管理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无损检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东 卞德存 +3 位作者 冯剑锋 赵金昌 牛少卿 李义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5-248,共4页
为验证分形理论中盒维数在锚杆无损检测中的有效性,以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锚固条件下的锚杆加速度曲线的盒维数,分析盒维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盒维数可以很好地反应出锚杆锚固状态特点。因此可以利用盒维数对锚杆的锚固... 为验证分形理论中盒维数在锚杆无损检测中的有效性,以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锚固条件下的锚杆加速度曲线的盒维数,分析盒维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盒维数可以很好地反应出锚杆锚固状态特点。因此可以利用盒维数对锚杆的锚固状态进行有效的检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无损检测 盒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应急医院为中心的应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的智能化建设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剑锋 罗焕泉 +1 位作者 李金炀 连万民 《现代医院》 2022年第9期1423-1427,1432,共6页
文章阐述了区域应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智能化在医学应急救援中应用的现状,较为详细地报告了以广东省应急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应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的智能化建设情况以... 文章阐述了区域应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智能化在医学应急救援中应用的现状,较为详细地报告了以广东省应急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应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的智能化建设情况以及未来的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医学救援 智能化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要素探测仪采集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剑锋 王俐纯 +2 位作者 栾英宏 李丹 赵锋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5,共7页
海洋环境要素探测多包含海面温度、海水盐度、海冰厚度以及有效波高等多个方面,海洋环境要素探测多采用微波辐射计实现。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辐射计一般信号带宽宽、通道多,多采用混合体制,分布式分级实施策略进行采集、相关和反演处... 海洋环境要素探测多包含海面温度、海水盐度、海冰厚度以及有效波高等多个方面,海洋环境要素探测多采用微波辐射计实现。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辐射计一般信号带宽宽、通道多,多采用混合体制,分布式分级实施策略进行采集、相关和反演处理。针对项目需求,重点介绍了海洋环境要素探测仪处理器的多通道采集处理单元的设计和实现,并结合微波辐射计系统对采集处理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通道采集处理单元可对400 MHz的宽带信号进行正确采集处理,辅助数字相关器实现干涉处理,完成反演成像参数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计 采集预处理 干涉处理 海面温度 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单侧掏槽+数码雷管干扰减振施工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剑锋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0年第6期70-73,共4页
新建兴泉铁路七里径隧道出口为双线段,其中50 m需下穿既有泉南高速公路供坊隧道,二衬拱顶外缘距高速公路隧道路面仅26 m,要求爆破振动速度不大于5 cm/s,施工难度大。为满足施工安全与工期要求,采用掌子面单侧掏槽+数码雷管干扰减振的控... 新建兴泉铁路七里径隧道出口为双线段,其中50 m需下穿既有泉南高速公路供坊隧道,二衬拱顶外缘距高速公路隧道路面仅26 m,要求爆破振动速度不大于5 cm/s,施工难度大。为满足施工安全与工期要求,采用掌子面单侧掏槽+数码雷管干扰减振的控制爆破技术进行开挖,通过单侧掏槽减少药量、调整起爆时差错相减振的方法,达到减振目的。爆破振动速度满足要求,单位炸药消耗量可控制在0.5 kg/m 3左右,日平均进尺2.2 m,安全快速的通过了下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下穿高速公路 控制爆破 数码雷管 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部硬质围岩条件下双侧壁导坑法的工法优化及监控量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剑锋 《工程建设》 2019年第1期74-80,共7页
结合兴泉铁路七里径隧道大断面施工实例,就下部硬质围岩条件下如何优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围岩监控量测及地表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距洞口不同距离、不同偏压等情况下围岩沉降及收敛情况,总结了这种开... 结合兴泉铁路七里径隧道大断面施工实例,就下部硬质围岩条件下如何优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围岩监控量测及地表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距洞口不同距离、不同偏压等情况下围岩沉降及收敛情况,总结了这种开挖方法的施工注意事项。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大断面 双侧壁导坑法 监控量测 沉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深基坑大跨管桁架累积滑移技术
7
作者 冯剑锋 《山西建筑》 2018年第12期82-83,共2页
根据秦雍城遗址秦公一号保护大棚钢结构的使用要求和设计特点,详细阐述了对于跨越深基坑大跨管桁架滑移安装关键技术。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基坑周边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站位条件的客观因素,又合理的解决了该种结构的安装问题,保证了施工安... 根据秦雍城遗址秦公一号保护大棚钢结构的使用要求和设计特点,详细阐述了对于跨越深基坑大跨管桁架滑移安装关键技术。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基坑周边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站位条件的客观因素,又合理的解决了该种结构的安装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对同类钢结构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大跨管桁架 累积滑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双层柱脚底板钢柱安装精度控制关键技术
8
作者 冯剑锋 《山西建筑》 2018年第5期92-94,共3页
根据秦雍城遗址秦公一号保护大棚钢结构的使用要求和设计特点,详细阐述了对于抗剪型钢柱双层柱脚底板施工的主要关键技术,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锚栓过多且是双层柱脚底板的安装精度控制安装技术、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等问题,对同类钢结构... 根据秦雍城遗址秦公一号保护大棚钢结构的使用要求和设计特点,详细阐述了对于抗剪型钢柱双层柱脚底板施工的主要关键技术,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锚栓过多且是双层柱脚底板的安装精度控制安装技术、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等问题,对同类钢结构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埋锚栓定位架 双层柱脚底板 安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相控阵GNSS-R测高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勃 秦瑾 +3 位作者 姚崇斌 冯剑锋 杜璞玉 孟婉婷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星载GNSS-R测高系统采用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和干涉互相关处理方式,接收北斗导航卫星和GPS导航卫星发射的L波段导航直射信号与海面反射信号,进行海面高度探测。详细介绍GNSS-R测高系统设计与实现、集成和外场试验等,外场试验不仅验证了相控... 星载GNSS-R测高系统采用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和干涉互相关处理方式,接收北斗导航卫星和GPS导航卫星发射的L波段导航直射信号与海面反射信号,进行海面高度探测。详细介绍GNSS-R测高系统设计与实现、集成和外场试验等,外场试验不仅验证了相控阵GNSS-R测高系统功能,更重要的是验证了核心软件算法的正确性。GNSS-R测高系统适用于中尺度海洋现象的观测,可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扩展雷达高度计的观测能力,并与之相互补充,有利于对复杂海面的中尺度结构进行较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GNSS-R测高仪为星载高精度海面高度探测提供了新型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GNSS-R 多波束 海面高度 镜面反射点 反演 多普勒延迟映射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GNSS-R测高仪测高精度评估及地面验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瑾 孟婉婷 +2 位作者 杜璞玉 冯剑锋 周勃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GNSS-R是基于双基雷达散射机理的无源微波遥感技术,可同时接收多个镜面反射点的反射信号,实现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冰等海态参数的宽刈幅探测。针对微纳卫星观测计划,研制国内首个星载微小型GNSS-R测高仪,开展外场实验,处... GNSS-R是基于双基雷达散射机理的无源微波遥感技术,可同时接收多个镜面反射点的反射信号,实现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冰等海态参数的宽刈幅探测。针对微纳卫星观测计划,研制国内首个星载微小型GNSS-R测高仪,开展外场实验,处理实验数据,采用基于本地码相关的Clean replica算法、干涉式互相关的Interferometric算法,根据曲线平滑算法对相延多普勒测图(DDM)曲线进行拟合,进而通过最大倒数点法(DER)、峰值半功率法(HALF)等镜点跟踪算法得到测高误差,对实验结果的预期和实测值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相延多普勒测图 自相关 测高仪 海面高度反演 最大倒数点法 峰值半功率法 平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553B的卫星通用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然 罗小成 +2 位作者 冯剑锋 李惠媛 张国栋 《现代防御技术》 2020年第2期81-88,共8页
为了同时适应不同卫星型号的单机测试和系统测试,将分布式软件构架引入卫星测试领域,由主控软件、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组成基于1553B的卫星通用测试平台。提出了硬件接口标准化,功能模块化和软件配置项的设计思路。首先,描述通用测... 为了同时适应不同卫星型号的单机测试和系统测试,将分布式软件构架引入卫星测试领域,由主控软件、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组成基于1553B的卫星通用测试平台。提出了硬件接口标准化,功能模块化和软件配置项的设计思路。首先,描述通用测试平台的硬件连接图和软件设计思路;然后,进行通用化测试平台的建模;最后,软件实现。经验证,该基于1553B的卫星通用化测试平台,通用性好,测试覆盖性全,能较好地满足多个型号分系统单机设备的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地面测试 1553B总线 软件开发 分布式软件构架 模块化设计 软件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通一号卫星通信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文强 左晶 +3 位作者 武瑞 张展 冯剑锋 蒋欣 《卫星应用》 2023年第10期34-37,共4页
针对我国自主建设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从民航前舱卫星通信现状出发,分析了天通一号卫星在民航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进而介绍了天通一号卫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天通一号卫星在民航中应用面临的问... 针对我国自主建设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从民航前舱卫星通信现状出发,分析了天通一号卫星在民航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进而介绍了天通一号卫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天通一号卫星在民航中应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通一号 卫星通信 民航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卫星通信在民航领域应用的前景与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晶 唐剑 +2 位作者 张展 蒋欣 冯剑锋 《卫星应用》 2023年第3期31-37,共7页
近年来,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民用航空运输市场强力复苏,以及我国卫星星座建设的不断完善,基于国产卫星的航空通信链路是保证我国民航运行自主可控,适应未来航空运行体系的重要技术途径。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梳理了未来航行体系中卫星通... 近年来,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民用航空运输市场强力复苏,以及我国卫星星座建设的不断完善,基于国产卫星的航空通信链路是保证我国民航运行自主可控,适应未来航空运行体系的重要技术途径。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梳理了未来航行体系中卫星通信技术的总体发展战略与规划,总结了航空运行对卫星通信的应用需求,其次阐述了国内通信卫星在民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随后分析了我国国产卫星星座在民航领域应用的优势以及走向国际化所面临的瓶颈与差距。最后,针对国产卫星在国产民机上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展望,为推进我国卫星航空服务以及后续星座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航空 卫星通信 国产星座 未来航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研究
14
作者 董健 栾英宏 +5 位作者 赵永涛 孙彦龙 冯剑锋 姜丽菲 赵锋 徐红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27-2133,共7页
相位是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获得高精度海面亮温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标定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相位定标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外部点源和内部噪声源相结合的相位定标方法.首先通过不同位置的外部点源和内部噪声源获... 相位是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获得高精度海面亮温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标定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相位定标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外部点源和内部噪声源相结合的相位定标方法.首先通过不同位置的外部点源和内部噪声源获得不同方位角上接收链路的固定相位差;接着通过内部噪声源获得接收链路的可变相位差;最后综合利用此两种相位差进行相位定标.本方法将固定相位误差和变化相位误差相分离,具有定标精度高、重复性好、节约定标时间的优点.实验表明本方法相位定标精度约为0.7°、重复性约为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 海面亮温 相位定标 可见度函数 点源 噪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波段主被动复合探测器设计与研制
15
作者 栾英宏 吕利清 +2 位作者 刘瑞 冯剑锋 李丹 《航空计算技术》 2022年第1期92-95,100,共5页
航空遥感观测试验用于保证探测数据与产品的真实有效,对于星载遥感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验证陆地水资源卫星主载荷主被动一体化微波探测仪在轨工作,研制了微波主被动一体化探测仪器,开展机载校飞试验,验证卫星载荷的设计及探... 航空遥感观测试验用于保证探测数据与产品的真实有效,对于星载遥感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验证陆地水资源卫星主载荷主被动一体化微波探测仪在轨工作,研制了微波主被动一体化探测仪器,开展机载校飞试验,验证卫星载荷的设计及探测数据精度。为保证真实性检验的充分性,考虑载机空间的局限,机载L波段主被动复合探测器的设计指标与星载仪器尽可能一致。针对回波时间短带来垂直下方强干扰的问题,机载样机采取硬件机械扫描、软件时序校正的措施。经集成测试,结果表明机载L波段主被动复合探测器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验证星载仪器工作,探测数据可用于反演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探测器 主被动复合 L波段 真实性检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