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蒸汽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苯并咪唑多孔膜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冯凯敏
王丽华
韩旭彤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60,共10页
-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L172047)
国家自然基金(21376253)
+1 种基金
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开放课题(M2-201502
15PTSYJC00250)
-
文摘
以3,3′-二氨基联苯胺和4,4′-二羧基二苯醚为原料,通过亲核缩聚合成了分子主链上带有醚键结构且具备较好溶解性的聚苯并咪唑,通过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确定其化学结构.接着利用水蒸汽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系列具有海绵状孔结构的多孔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结构.详细考察了溶剂种类、成膜时间、温度、湿度以及聚合物溶液浓度等因素对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相对湿度60%时,以甲磺酸为溶剂可使聚苯并咪唑膜出现腔包状孔结构;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可使聚苯并咪唑膜出现海绵状孔结构;而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这两种溶剂不能使其出现多孔结构.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时,聚苯并咪唑膜出现海绵状孔结构的成膜时间应不小于10min,成膜湿度应不小于50%,膜表面和断面孔径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底面也越来越致密.温度一定时,膜表面和断面孔径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减小;湿度一定时,膜表面和断面孔径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
关键词
聚苯并咪唑
水蒸汽诱导相分离法
多孔膜
-
Keywords
polybenzimidazoie
water vapor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porous membrane
-
分类号
TQ026.2
[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