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接触安慰原理的模拟拥抱功能性服装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乐丹 刘运娟 +1 位作者 麻文效 冯信群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文章设计了一款运用APP控制加压系统自动充放气的服装模拟拥抱接触行为。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与问卷分析,研究基于接触安慰时人类产生积极正向的情感反应原理,利用拥抱接触压力实验得到最舒适的拥抱方式和拥... 为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文章设计了一款运用APP控制加压系统自动充放气的服装模拟拥抱接触行为。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与问卷分析,研究基于接触安慰时人类产生积极正向的情感反应原理,利用拥抱接触压力实验得到最舒适的拥抱方式和拥抱压力范围;其次将ESP32控制板、继电器、气泵、电源、柔性气囊与服装结合,使用蓝牙模块实现手机APP控制服装中柔性气囊充放气;最后采用技术接受度模型对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有效性等8个维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拥抱行为对缓解负面情绪(如感到沮丧、担心发生的不幸、犹豫不决及忧虑)有显著作用,对于自信、愉悦的积极情绪显著提高。最受欢迎的拥抱姿势为环腰式拥抱,拥抱时手掌、手臂、胸部和腹部接触部位的压强范围分别为0.2~3.0、1.0~5.0、0.2~3.5、0.2~1.5 kPa。服装整体评价效果显示克伦巴赫系数(α)为0.872,其中功能有效性及感知舒适性α值最高,分别为0.872和0.841,评价效果良好,能够达到模拟拥抱提供安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安慰 模拟拥抱 功能服装 柔性气囊 心理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社会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东梅 冯信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8,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设计构建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和整体性,探究社会生态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以全新的视域和洞见为我国非遗图谱知识表达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基于社会设计理论... 目的通过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设计构建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和整体性,探究社会生态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以全新的视域和洞见为我国非遗图谱知识表达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基于社会设计理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图谱的内容关联和视觉形式进行诠释,从数据结构剖析、内容功能导航、形式秩序梳理三方面展开解析。阐述图谱中元素、概念等信息之间的潜藏关联,发掘和拓展非遗知识表达体系的空间范围,探究社会设计在图谱表述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价值。结论以社会设计理论体系和集群架构为指导,从“人”“物”“场景”三个角度研究非遗相关节点因素,拓展非遗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联系,揭示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和模式关联,可以为我国非遗图谱知识体系构建的系统化视觉设计和整体化数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UNESCO 图谱 社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基因分析方法的福建IP设计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戴睿琦 冯信群 +1 位作者 翁宜汐 濮依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251,259,共10页
目的为响应福建省委宣传部“福狮”主题福建IP形象征集活动号召,探索地域文化基因如何有效筛取出文化元素并进行视觉转译,让IP设计更具认同感,输出符合新时代文化传播特征的IP形象。方法首先,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建构地域文化基因模型... 目的为响应福建省委宣传部“福狮”主题福建IP形象征集活动号召,探索地域文化基因如何有效筛取出文化元素并进行视觉转译,让IP设计更具认同感,输出符合新时代文化传播特征的IP形象。方法首先,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建构地域文化基因模型;其次,基于文化基因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福建IP形象的文化元素进行筛选;再次,通过AHP层次分析法从文化性、视觉性、普及性三个维度进一步提取出“惠安女”与“红砖古厝”两组物质元素,并进行视觉转译,在色彩分析与图形演化的基础上进行福建IP形象设计,以精神元素相辅,塑造该IP的地域性特征;最后,通过同组追踪的量化量表对该设计进行评价。结果福建IP设计是以南、北双生狮为主体;南狮,以惠安女为原型,彰显闽人心中的家乡;北狮,取自红砖古厝,回应国人的福建印象。结论尝试提出从历史“文化基因”识别到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再到当代“视觉转译”实践的IP形象设计流程,为相关地区IP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形象设计 福建文化 文化基因 文化元素 视觉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中的视错觉语言 被引量:8
4
作者 冯信群 朱琼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97-199,共3页
视错觉语言就设计本身就依赖科学、艺术与设计相融合将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合理的搭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者必须全面理解和辩证处理各种视错觉的现象,使设计更加和谐、更能给人以新奇感。
关键词 视错觉 技术性 视错觉语言 视错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的图解思考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信群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9,共7页
所谓图解思考即作为用来表示速写草图、以帮助思考的一个术语。这类思考通常与设计构思阶段相联系。在设计过程中 ,我们的想法会发生变化并不断深入 ,因而我们需要用图形与自己进行交流。概念图解是有语汇作用 ,在设计领域这种抽象语言... 所谓图解思考即作为用来表示速写草图、以帮助思考的一个术语。这类思考通常与设计构思阶段相联系。在设计过程中 ,我们的想法会发生变化并不断深入 ,因而我们需要用图形与自己进行交流。概念图解是有语汇作用 ,在设计领域这种抽象语言必须适于理解和交流 ,设计者正是通过图像化的图解来拓展设计语汇的箭头、点和其他符号等要素能帮助设计师以图会意 ,并要求使用大脑的各种能力———观察、分析、直接、综合、概括甚至于情感。它将会通过加强理解现实的方法形成一种对形象世界的知觉 ,也将会培养和建立一个人在分析的和直觉的绘图技能与能力方面的自信心 ,这种用图形方式进行交流分析的过程 ,就是图解思考的过程 ,也是设计思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解思考 视觉修养 概念草图 交流符号 设计思维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线索——浅析街具的引导性语言
6
作者 冯信群 姚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6-167,84,共3页
城市生活是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户外生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对于城市人来说,现代化的户外空间是流动的高效空间,对环境的感知和认识决定人的行为。因此,引导性高的空间对城市街道至关重要。街具游离于城市空间的每个角落,它的... 城市生活是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户外生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对于城市人来说,现代化的户外空间是流动的高效空间,对环境的感知和认识决定人的行为。因此,引导性高的空间对城市街道至关重要。街具游离于城市空间的每个角落,它的引导超出了纯语言交谈的范畴,渗透于人类的一切行为和一切设计中,成为引导生活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的语言 导视 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文化创意产品价值增值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晓东 徐琪 冯信群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7,共4页
文章通过对地域文化内涵的分析,总结地域文化与创意产品的关系及地域文化对创意产品的影响,挖掘出地域文化对创意产品价值的影响特性,定性分析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创意产品增值能力。文章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数学模型计量地域文化对创意产品... 文章通过对地域文化内涵的分析,总结地域文化与创意产品的关系及地域文化对创意产品的影响,挖掘出地域文化对创意产品价值的影响特性,定性分析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创意产品增值能力。文章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数学模型计量地域文化对创意产品价值的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开发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对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产业 地域文化 创意产品 产品开发 增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整体环境空间中蕴涵的朴素生态精神——徽州村落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瑾 冯信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及整体环境空间的产生,有封建社会共有的人文背景原因,也有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因素,它在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和风水学的指导下形成。村落“背山面水”,与其生长的自然山水背景都呈“拓扑”形态和非线形秩序,互为图...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及整体环境空间的产生,有封建社会共有的人文背景原因,也有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因素,它在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和风水学的指导下形成。村落“背山面水”,与其生长的自然山水背景都呈“拓扑”形态和非线形秩序,互为图底。这种形态模式体现了朴素的生态哲理,具有生物气候学优势,蕴涵了生态美学精神,同时也掺杂了在形态上对自然或生物的隐喻与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村落 环境规划 生物气候学 生态审美 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茧丝无纺片材印像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林文君 冯信群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0,共4页
采用Epson Stylus Photo1400彩色打印设备,在平面茧丝无纺片材上印制图像,研究了片材厚度、助剂、印制参数等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平面茧丝无纺片材的印制图像最优化的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平面茧丝无纺片材上印制图像技术可... 采用Epson Stylus Photo1400彩色打印设备,在平面茧丝无纺片材上印制图像,研究了片材厚度、助剂、印制参数等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平面茧丝无纺片材的印制图像最优化的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平面茧丝无纺片材上印制图像技术可行且最终成品图像清晰,并具备纸介质所不具有的特殊纹理;在实际生产中需热压预处理、平整处理、图像调整、成像固色处理等流程,保证温度为常温、片材厚度在0.60~1.00 mm,选用动物蛋白为原料的环保型助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茧丝 无纺片材 预处理 印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巢之韵
10
作者 白敬艳 冯信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13-I0013,共1页
本设计以“归巢”为灵感,融合传统与现代美学,以深邃宁静的蓝色调为基底,意在营造一种静谧而祥和的视觉氛围。作品选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结合蜡染工艺,打造出独特的底纹,与羊毛毡球状元素的叠加,模拟出鸟巢的包裹感,寓意归巢的温馨及与... 本设计以“归巢”为灵感,融合传统与现代美学,以深邃宁静的蓝色调为基底,意在营造一种静谧而祥和的视觉氛围。作品选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结合蜡染工艺,打造出独特的底纹,与羊毛毡球状元素的叠加,模拟出鸟巢的包裹感,寓意归巢的温馨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袖口处运用绣缀细节,增加层次感,使整体设计更加精致。通过多层次与叠加的设计手法,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个性,赋予了服饰独特的文化韵味。“归巢之韵”不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憧憬,更是对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尝试,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韵味 归巢 蜡染工艺 和谐共生 层次感 传统服饰文化 自然之美 天然植物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性与非遗陶瓷类项目的品牌设计策略研究
11
作者 周东梅 冯信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8-285,共8页
目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陶瓷类项目制定专属的品牌设计策略,激发非遗陶瓷类项目的活力和潜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振兴和促进非遗陶瓷文化健康持续传承。方法在国家提倡对传统技艺类等非遗项目实施生产性... 目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陶瓷类项目制定专属的品牌设计策略,激发非遗陶瓷类项目的活力和潜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振兴和促进非遗陶瓷文化健康持续传承。方法在国家提倡对传统技艺类等非遗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的背景下,品牌化是非遗陶瓷类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目前陶瓷市场品牌设计多从商品的角度展开,忽略了陶瓷具有的艺术品属性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分析陶瓷具有商品和艺术品二重性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将艺术品属性的特殊性作为制定品牌设计策略的重要因素。将艺术品的个体性、创新性、自主性特点,转化为品牌设计策略中标签化的市场策略、创新性的形象策略和自主性的地域策略。结论制定非遗陶瓷类项目品牌设计策略时应注重陶瓷的二重性,根据其二重性特点架构的品牌设计策略更吻合陶瓷的产品属性,可以有效地增加品牌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瓷 二重性 品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研学基地的景观叙事设计——以上海灿辉研学基地景观设计为例
12
作者 黄蕊玉 冯信群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期91-93,共3页
以上海市枫泾镇新义村灿辉研学基地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分析乡村研学基地现存的突出问题与矛盾,从景观叙事这一角度,介入到乡村研学基地景观设计中。阐述如何运用安全性原则、寓教于乐原则、生态化原则、场所性设计原则,并通过叙事策略的... 以上海市枫泾镇新义村灿辉研学基地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分析乡村研学基地现存的突出问题与矛盾,从景观叙事这一角度,介入到乡村研学基地景观设计中。阐述如何运用安全性原则、寓教于乐原则、生态化原则、场所性设计原则,并通过叙事策略的主题营造、结构编排与空间组织、情节展开与要素运用,完成对乡村研学基地的设计,以期为研学旅游及乡村振兴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研学基地 景观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与当代西方艺术思潮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信群 黄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时尚所涉及的是一种从众的、短暂的、符号化、创新并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特征变化的文化现象,时尚与艺术的交叉,在文化载体的语境下受到集体性、社会传播、符号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时尚与艺术在当代思潮的指引下跨越了文化界限,在创新、... 时尚所涉及的是一种从众的、短暂的、符号化、创新并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特征变化的文化现象,时尚与艺术的交叉,在文化载体的语境下受到集体性、社会传播、符号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时尚与艺术在当代思潮的指引下跨越了文化界限,在创新、求异和延续中赋予了生命力,从西方当代社会文化思潮的视角去理解时尚与艺术的跨界、交叉与传播,对审视中国时尚发展过程与未来具有参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 当代西方艺术 文化选择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