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工过程对李光杏脯理化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亚男 白羽嘉 +3 位作者 冯作山 段继华 孔祥月 方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2-290,共9页
为探究不同加工处理下李光杏脯的理化特性和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对传统工艺杏脯(hot air dried apricot,HAD)、复合糖液糖煮杏脯(boiled sugar with apricot,BSW)、弱微波处理杏脯(weak microwave drying of apricot,WMD)进行感官评... 为探究不同加工处理下李光杏脯的理化特性和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对传统工艺杏脯(hot air dried apricot,HAD)、复合糖液糖煮杏脯(boiled sugar with apricot,BSW)、弱微波处理杏脯(weak microwave drying of apricot,WMD)进行感官评定、褐变度、总糖、可滴定酸等的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HAD的褐变度最高为0.66,BSW的褐变度最低为0.26。WMD处理的总糖含量最低为42.36%,可滴定酸含量为1.03%,WMD可有效降低含糖量,缓解果脯产品口感甜腻的问题。HS-SPME-GC-MS共检测出8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19种、醛类20种、酮类13种、酯类9种、萜烯类16种、酸性物质3种以及其他类8种。采用气味活度值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了3种样品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其中HAD提取的关键香气成分为呋喃、联苯、3-糠醛;BSW的关键香气成分为芳樟醇、己醛、顺式-香叶醇;WMD的关键香气成分为己醛、芳樟醇、3-辛醇。该文通过对3种不同处理工艺的杏脯进行理化指标测定,结合与鲜果挥发性成分对比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不同处理杏脯的理化性质和风味物质差异研究及合理开发相关产品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杏脯 弱微波干燥 挥发性成分 聚类热图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馕制品中苯并(a)芘含量的研究
2
作者 乔桂芳 冯作山 +2 位作者 安比芳 陈创业 陶永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00,共5页
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致癌物质,易在食品中出现,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为了快速测定馕制品中的Bap含量,该研究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Bap进行优化,用乙腈提取样品,在PLATISIL... 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致癌物质,易在食品中出现,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为了快速测定馕制品中的Bap含量,该研究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Bap进行优化,用乙腈提取样品,在PLATISIL^(TM)ODS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为88∶12;流速1 mL/min、柱温24.5℃、进样量10μL,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 nm、发射波长406 nm的条件下检测Bap的含量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1047259X+101946,R^(2)=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8.58%~95.10%之间,RSD值在0.69%~1.38%之间,苯并(a)芘的检出限为0.09μg/kg,定量限为0.31μg/kg。对4种馕制品中的Ba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Bap含量均未超出国家限量标准2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回收率高、结果可靠,适用于馕制品中Bap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馕制品 苯并(A)芘 荧光检测器 苯并(a)芘分子印迹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脆片品质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强通 白羽嘉 +4 位作者 冯作山 芘热依扎提·哈里木江 方强 肖寒睿 冶明珠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4-332,共9页
为探究微波真空膨化干燥(microwave vacuum puffing drying,MVP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D)、微波联合热风干燥(microwave-assisted hot air drying,MD-HD)和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四种干燥方式对骏枣脆片的干燥... 为探究微波真空膨化干燥(microwave vacuum puffing drying,MVP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D)、微波联合热风干燥(microwave-assisted hot air drying,MD-HD)和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四种干燥方式对骏枣脆片的干燥效果,系统评估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脆片质构、微观结构、膨化度、复水比、能耗、感官评分、色泽、褐变度、维生素C、总酸、总酚、黄酮、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结果显示,MVPD的骏枣脆片在硬度[(1684.66±49.53)g]、脆度[(1552.16±52.51)g]、膨化度[(33.86±0.45)%]、复水比(2.06±0.09)、能耗[(0.22±0.01)kW·h/kg]和感官评分(86.93±1.49)方面表现最佳,维生素C(17.62 mg/100 g)、总酚(1.25 mg GAE/g DW)和黄酮(1.83 mg芦丁/g DW)保留率较高,且提升了总糖含量(685.66 mg/g)。VFD的骏枣脆片保留了较好的色泽和营养成分,但干燥时间[(16.55±0.51)h]较长,能耗[(13.24±0.56)kW·h/kg]较高。HD和MD-HD的骏枣脆片因高温处理导致颜色变暗,香味减弱,口感较差。微观结构分析显示,MVPD处理的骏枣脆片细胞结构均匀,孔隙率高,细胞壁损伤较少。综上所述,MVPD在保证骏枣脆片营养品质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保留率和较低的能耗,适合工业化生产。研究结果可为骏枣脆片的干燥加工工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骏枣脆片 微观结构 营养品质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的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贮藏品质的研究及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古丽米热·努尔麦麦提 冯作山 白羽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8,394,共12页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品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货架期。首先采用糖纸包装(candy paper packaging,CW)、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保鲜袋包装(storage bag packaging,W...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品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货架期。首先采用糖纸包装(candy paper packaging,CW)、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保鲜袋包装(storage bag packaging,WPB)和铝箔袋包装(aluminum foil bag packaging,ABP)4种包装方式对复合果丹皮进行包装,并在常温下贮藏180 d测定其在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值,以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和菌落总数为表征指标建立化学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复合果丹皮的货架期。结果表明,采用VP方式能有效延缓复合果丹皮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活性成分等营养成分的降解、抑制复合果丹皮在贮藏期间被微生物的污染。可溶性糖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水分含量与硬度的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VP方式下复合果丹皮以4种表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Arrhenius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因此,VP方式的应用将会为复合果丹皮的包装和贮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 包装方式 贮藏品质 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味剂添加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古丽米热·努尔麦麦提 冯作山 白羽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218,共9页
研究了甜味剂添加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就单一甜味剂添加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影响较大的4种甜味剂。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Box-Behnke... 研究了甜味剂添加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就单一甜味剂添加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影响较大的4种甜味剂。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水分含量、质构、V_(C)含量、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白砂糖、低聚果糖、饴糖、果葡糖浆的添加量为自变量进行复配,得出最佳甜味剂添加比例。从不同的角度对复合果丹皮的品质进行研究,发现甜味剂添加量过多或者过少时,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综合水分含量、质构、V_(C)含量和感官评分结果,确定白砂糖添加量为1.5%、低聚果糖添加量为1.5%、饴糖添加量为1.5%、果葡糖浆添加量为1%时复合甜味剂添加比例为1∶1∶1∶0.5。与使用单一甜味剂相比,复合甜味剂更能起到协同效果,改善产品品质,为果丹皮的产业发展和市场开发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 甜味剂 营养品质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色素的提取及纯化技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冯作山 陈计峦 +1 位作者 孙高峰 张春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以制汁、制酒后的枸杞残渣为原料,通过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枸杞色素粗提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乙酸乙酯,55℃下提取1h,提取3次可得最大提取率69%。用氧化镁柱层析对粗品进行纯化,用石油醚能有效洗脱粗品中的脂溶性杂质,再用... 以制汁、制酒后的枸杞残渣为原料,通过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枸杞色素粗提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乙酸乙酯,55℃下提取1h,提取3次可得最大提取率69%。用氧化镁柱层析对粗品进行纯化,用石油醚能有效洗脱粗品中的脂溶性杂质,再用石油醚丙酮(体积比10∶1)为洗脱液可有效洗脱得到类胡萝卜素,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高效液相法(HPLC法)测定,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的纯度可达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后 HPLC法 TLC法 薄层色谱法 脂溶性 枸杞 高效液相 石油醚 有机溶剂 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渣中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冯作山 谢琼 +2 位作者 余永婷 郭文莉 李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3-145,共3页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研究了玫瑰花渣中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工艺,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75%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h。
关键词 玫瑰花 玫瑰花渣 提取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灵侧耳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作山 胡清秀 +2 位作者 张瑞颖 杨小红 曹凤明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7,共5页
从白灵侧耳的分类地位、遗传学、栽培技术、营养生理、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白灵侧耳产量和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等进行展望。
关键词 白灵侧耳 分类学 遗传学 栽培 营养生理 营养与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设计优化白灵侧耳栽培配方 被引量:7
9
作者 冯作山 胡清秀 +1 位作者 管道平 张瑞颖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9,共4页
采用混料配比的设计方法,研究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栽培料的最佳配比。以棉籽壳、麦麸、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以产量和栽培周期为主要考核指标,设计4因素15种配方,分别建立产量、栽培周期与配方的回归方程,确定高产配方为:麸... 采用混料配比的设计方法,研究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栽培料的最佳配比。以棉籽壳、麦麸、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以产量和栽培周期为主要考核指标,设计4因素15种配方,分别建立产量、栽培周期与配方的回归方程,确定高产配方为:麸皮27.8%、棉籽壳36.2%、玉米芯19.7%、木屑9.3%时,产量可以达到198.3 g;最短周期配方为:麸皮14.0%、棉籽壳18.5%、玉米芯9.3%、木屑51.2%,预计得到最短周期值是146.5 d。配方验证试验表明,混料设计可用于白灵侧耳栽培配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侧耳 混料设计 回归方程 产量 栽培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光杏脯弱微波辅助空气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10
作者 张亚男 冯作山 +3 位作者 白羽嘉 古丽米热·努尔麦麦提 段继华 彭昭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2期55-64,共10页
以李光杏为原料,采用弱微波辅助干燥空气技术进行干燥,研究不同载物量、不同物料分布及不同微波发射器对杏脯干燥特性的影响。采用4种干燥模型对干燥过程中水分比与干燥循环次数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以构建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 以李光杏为原料,采用弱微波辅助干燥空气技术进行干燥,研究不同载物量、不同物料分布及不同微波发射器对杏脯干燥特性的影响。采用4种干燥模型对干燥过程中水分比与干燥循环次数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以构建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载物量、物料分布位置及发射器对干燥特性均有影响。其中载物量影响最大,干燥盘载物越少,干燥速率越快,恒重所需时间越短,载物量为100 g时,循环次数相较于900 g组循环减少80次。干燥过程中分为降速和恒速两阶段,3种因素下干燥初期均为降速过程,循环至60次时逐步进入恒速阶段。通过比较决定系数、χ^(2)、平均偏差和均方根标准差,Page模型在杏脯的弱微波辅助干燥空气干燥过程中能较好地预测干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杏 弱微波 干燥空气 动力学模型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处理对果脯渗糖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作山 李东晓 胡瑞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文对理化处理对果脯渗糖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烫漂和硫处理有显著促进渗糖的作用,冷冻和酒精处理也有明显的促渗糖作用。
关键词 理化处理 果脯 渗糖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梨白兰地酒品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作山 陈计峦 胡小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82,共2页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测定了香梨白兰地酒的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大口径毛细管柱对酒中微量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这一新生酒种的风味成分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提高香梨白兰地酒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梨白兰地酒 品质 气相色谱 风味成分分析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肉保鲜剂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作山 郑杰 +1 位作者 罗红霞 贾晓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7-209,共3页
本文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对所研制的牛羊保鲜剂进行了急性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4种保鲜剂的LD50分别为2889.117、3237.07、3431.828和3546.835mg/kg,其中保鲜剂C、D未添加防腐剂,以植物提取成分为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鲜肉 植物提取物 保鲜剂 急性毒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孔雀草脂溶性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作山 张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孔雀草脂溶性色素特征吸光度值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氧化剂或还原剂、金属离子、山梨酸钾、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天然孔雀草脂溶性色素对热稳定,糖溶液、氧化剂、防腐剂山... 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孔雀草脂溶性色素特征吸光度值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氧化剂或还原剂、金属离子、山梨酸钾、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天然孔雀草脂溶性色素对热稳定,糖溶液、氧化剂、防腐剂山梨酸钾和低浓度还原剂对其影响较小,对光敏感,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Na+ 、Mg2 + 引起孔雀草色素的损失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草 脂溶性色素 稳定性 吸光度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旦杏仁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作山 张之菱 +1 位作者 张启香 石建贺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66-68,共3页
新疆巴旦杏仁生产工艺的研究冯作山,张之菱,张启香,石建贺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系830052巴旦杏属桃属、扁桃亚属,巴旦杏(Amgg一dalusC。mumsL.)的种仁营养价值极高,在医药上也有较广的用途,新疆的维吾尔族普... 新疆巴旦杏仁生产工艺的研究冯作山,张之菱,张启香,石建贺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系830052巴旦杏属桃属、扁桃亚属,巴旦杏(Amgg一dalusC。mumsL.)的种仁营养价值极高,在医药上也有较广的用途,新疆的维吾尔族普遍将巴旦仁与药材配伍,用于治疗高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旦杏 杏仁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克力葡萄干的生产工艺研制
16
作者 冯作山 张启香 +1 位作者 热合曼 石建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探讨了以葡萄干和巧克力料为原料生产巧克力葡萄干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料处理、葡萄干清洗杀菌,包衣被膜等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确定了工艺流程和操作参数。
关键词 葡萄干 巧克力 工艺 果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制脯工艺的研究
17
作者 冯作山 张启香 林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79-180,共2页
加工番茄制脯工艺的研究冯作山,张启香,林成(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新疆是我国加工番茄的主要产区,由于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和昼夜温差大,因而加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高,着色红艳,营养丰富且产量高。... 加工番茄制脯工艺的研究冯作山,张启香,林成(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新疆是我国加工番茄的主要产区,由于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和昼夜温差大,因而加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高,着色红艳,营养丰富且产量高。番茄采收期短,产量集中,而工厂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脯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速度对‘无核白’葡萄果皮褐变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峰娟 冯作山 +3 位作者 孟阳 王玉红 朱春丽 黄文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0-225,共6页
为探索脱水速度对‘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及褐变的影响,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材料,采用快速和缓慢两种脱水方式,观察‘无核白’葡萄脱水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及褐变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缓慢脱水质量损失50%及快速脱水... 为探索脱水速度对‘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及褐变的影响,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材料,采用快速和缓慢两种脱水方式,观察‘无核白’葡萄脱水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及褐变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缓慢脱水质量损失50%及快速脱水质量损失60%‘无核白’葡萄细胞线粒体、叶绿体、液泡膜等遭到破坏,同时褐变指数明显上升,因此认为,‘无核白’葡萄脱水过程中褐变与细胞区室化作用被打破密切相关。与缓慢脱水相比,快速脱水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内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膜结构的破坏,保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且快速脱水褐变指数显著低于缓慢脱水。研究结果可为快速脱水在‘无核白’葡萄干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速度 '无核白’葡萄 细胞超微结构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胁迫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峰娟 秦宗权 +3 位作者 沈艾彬 冯作山 高洋洋 陈计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6-270,共5页
以新疆库买提杏为材料,研究常温(25±1)℃条件下,模拟汽车运输过程中,不同振动时间对杏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动过程中,随着振动时间的延长,杏子呼吸速率显著(P<0.05)升高,乙烯生成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缓慢,VC... 以新疆库买提杏为材料,研究常温(25±1)℃条件下,模拟汽车运输过程中,不同振动时间对杏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动过程中,随着振动时间的延长,杏子呼吸速率显著(P<0.05)升高,乙烯生成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缓慢,VC含量缓慢降低,而有机酸含量和硬度则显著(P<0.05)下降;在其后的贮藏过程中,经过振动的果实,其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量、腐烂率显著(P<0.05)上升,有机酸含量、硬度明显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则变化不大(P>0.05)。聚乙烯发泡网套包装可延迟或降低呼吸和乙烯高峰,有效的减缓有机酸、硬度、腐烂率的变化,较好的保持杏子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胁迫 品质 网套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对阿魏菇氨基酸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白羽嘉 陶永霞 +2 位作者 张莉 谢现英 冯作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98-204,共7页
阿魏菇培养基中添加准噶尔阿魏、新疆阿魏,获得阿魏栽培菇,测定其中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含量,并对氨基酸进行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计算必需氨基酸指数(EAAL)、营养指数、生物价,对呈味氨基酸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阿魏菇培养基中添加准噶尔阿魏、新疆阿魏,获得阿魏栽培菇,测定其中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含量,并对氨基酸进行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计算必需氨基酸指数(EAAL)、营养指数、生物价,对呈味氨基酸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阿魏菇中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依次为野生菇17.84g/100g、准噶尔阿魏栽培菇16.84g/100g、对照栽培菇16.37g/100g,新疆阿魏栽培菇15.49g/100g;AAS依次为野生阿魏菇0.64、新疆阿魏栽培菇0.64、准噶尔阿魏栽培菇0.60、对照栽培菇0.54;阿魏菇鲜味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在阿魏菇鲜味形成中有协同作用和增鲜效果;1-辛烯-3-醇构成了阿魏菇香气主要成分,在新疆阿魏栽培菇中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准噶尔阿魏栽培菇和野生阿魏菇,对照栽培菇含量最低,辛酸乙酯、3-甲基-1,2-环戊二酮、异戊酸、2-甲基-2-己醇为野生阿魏菇特有挥发性物质,使其具有独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 阿魏 氨基酸评分 呈味氨基酸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