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事执行行为检察监督制度论——兼评新民事诉讼法执行救济程序
被引量:
10
1
作者
冯仁强
谢梅英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众所周知,关于民事执行行为救济,修订前的我国民事诉讼法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单纯执行行为与执行中的司法裁判行为,也未针对性设置程序性救济和实体性救济两种不同的救济方式。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新增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当...
众所周知,关于民事执行行为救济,修订前的我国民事诉讼法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单纯执行行为与执行中的司法裁判行为,也未针对性设置程序性救济和实体性救济两种不同的救济方式。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新增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执行行为
救济程序
检察监督制度
利害关系人
司法裁判
救济方式
法律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监管场所检察监督模式反思与创新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仁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7,共7页
科学规范的刑罚执行,对于实现我国的刑罚目的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以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紧紧抓住审判公开和同步监督两个环节,在全省大力推行公开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制度,深入探索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同...
科学规范的刑罚执行,对于实现我国的刑罚目的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以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紧紧抓住审判公开和同步监督两个环节,在全省大力推行公开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制度,深入探索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同步进行的机制。在去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提交了《关于完善我国减刑制度的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该建议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在全国法院系统和刑罚执行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如何解决刑罚执行中的一些难点,如何从理论上指导实践、解决基层难题,我国法学、实务界不少人士对此的看法颇多歧异,比如判前立功,减刑、假释与财产刑和附带民事判决执行的关联,减刑撤销制度,假释保证金和保证人制度等一直是实践中争议的热点。分析问题原因、匡正错误认识、明确发展方向,才能促进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完善,提升刑罚执行的公信力。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和相关实务专家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刑罚执行的改革与完善"为总标题,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刑罚执行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刊编辑部认为,刑罚执行的改革和完善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对刑罚执行中违法情形的发现和纠正机制。相关部门应依法规范对重大刑事罪犯适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建立和完善对刑罚变更执行的同步监督制度,完善对监所执行、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和措施。同时,应建立健全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切实防止监外执行人员脱管、漏管,并进一步完善对未决犯羁押和看守所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所检察
监督模式
监管场所
创新
反思
人民检察院
劳动教养
劳教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
3
作者
冯仁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司法以民意为基础,更要体现和反映民意。由于民意表达途径、方式与司法特有规律存在差异,在实现司法公正的过程中司法与民意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如何正确界定舆情民意,探寻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和谐共进的最佳路径,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
司法以民意为基础,更要体现和反映民意。由于民意表达途径、方式与司法特有规律存在差异,在实现司法公正的过程中司法与民意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如何正确界定舆情民意,探寻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和谐共进的最佳路径,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实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
舆情
媒体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执行行为检察监督制度论——兼评新民事诉讼法执行救济程序
被引量:
10
1
作者
冯仁强
谢梅英
机构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文摘
众所周知,关于民事执行行为救济,修订前的我国民事诉讼法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单纯执行行为与执行中的司法裁判行为,也未针对性设置程序性救济和实体性救济两种不同的救济方式。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新增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执行行为
救济程序
检察监督制度
利害关系人
司法裁判
救济方式
法律规定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监管场所检察监督模式反思与创新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仁强
机构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7,共7页
文摘
科学规范的刑罚执行,对于实现我国的刑罚目的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以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紧紧抓住审判公开和同步监督两个环节,在全省大力推行公开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制度,深入探索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同步进行的机制。在去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提交了《关于完善我国减刑制度的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该建议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在全国法院系统和刑罚执行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如何解决刑罚执行中的一些难点,如何从理论上指导实践、解决基层难题,我国法学、实务界不少人士对此的看法颇多歧异,比如判前立功,减刑、假释与财产刑和附带民事判决执行的关联,减刑撤销制度,假释保证金和保证人制度等一直是实践中争议的热点。分析问题原因、匡正错误认识、明确发展方向,才能促进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完善,提升刑罚执行的公信力。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和相关实务专家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刑罚执行的改革与完善"为总标题,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刑罚执行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刊编辑部认为,刑罚执行的改革和完善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对刑罚执行中违法情形的发现和纠正机制。相关部门应依法规范对重大刑事罪犯适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建立和完善对刑罚变更执行的同步监督制度,完善对监所执行、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和措施。同时,应建立健全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切实防止监外执行人员脱管、漏管,并进一步完善对未决犯羁押和看守所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制度。
关键词
监所检察
监督模式
监管场所
创新
反思
人民检察院
劳动教养
劳教机关
分类号
D926.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
3
作者
冯仁强
机构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基金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
浙江省法学会2010年度一级课题(2010NA05)(课题组负责人:冯仁强
+1 种基金
成员:姜建涛
郭林将)
文摘
司法以民意为基础,更要体现和反映民意。由于民意表达途径、方式与司法特有规律存在差异,在实现司法公正的过程中司法与民意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如何正确界定舆情民意,探寻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和谐共进的最佳路径,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实意义重大。
关键词
民意
舆情
媒体
司法公正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事执行行为检察监督制度论——兼评新民事诉讼法执行救济程序
冯仁强
谢梅英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监管场所检察监督模式反思与创新
冯仁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
冯仁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