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亚高 邓素雅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及骨骼肌99m锝亚甲基二磷酸钠(99mTcMDP)吸收量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大...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及骨骼肌99m锝亚甲基二磷酸钠(99mTcMDP)吸收量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于再灌注1 h后测定血浆CPK、LDH、MDA含量和腓肠肌99mTcMDP吸收量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腓肠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姜黄素干预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浆CPK(7296.18±1086.53,5168.49±975.39,3014.26±963.78)、LDH(1203.66±282.53,726.56±203.65,463.85±75.32)、MDA(10.36±2.65,6.78±2.12,3.54±1.89)含量明显增高(P<0.01),99mTcMDP吸收量(16.69±3.14,11.45±2.35,9.12±1.96)明显升高(P<0.01);腓肠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加重;姜黄素组血浆和骨骼肌的各项指标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腓肠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能有效降低血浆CPK、LDH、MDA含量,减少骨骼肌99mTcMDP吸收量,减轻缺血再灌注骨骼肌坏死程度和坏死范围,改善骨骼肌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说明姜黄素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骨骼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对称二等分叶小血管吻合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冯亚高 魏军祥 +1 位作者 梁保中 李庆周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小血管吻合法施行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采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法吻合头静脉桡动脉形成内瘘 44例。结果 术后 44例中 42例内瘘通畅良好 ,1例因术后血管危象而失败行二次手术后内瘘... 目的 探讨应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小血管吻合法施行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采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法吻合头静脉桡动脉形成内瘘 44例。结果 术后 44例中 42例内瘘通畅良好 ,1例因术后血管危象而失败行二次手术后内瘘通畅 ,1例因血流量不足放弃使用 ,42例使用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 3~ 2 8个月 ,最多已穿刺达 2 0 0余次 ,内瘘使用仍良好。结论 采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法吻合头静脉桡动脉建立内瘘术 ,操作简便 ,吻合速度快 ,成功率高 ,效果满意 ,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对称二等分叶 小血管吻合法 动静脉内瘘术 血液透析 手术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指伸肌变异误诊为腱鞘囊肿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少华 冯亚高 张向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期80-80,共1页
1病例资料 【例1】男,29岁。因右手背侧无痛性肿块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手背侧有一蚕豆大小肿块,无压痛,亦无明显增大,不影响活动,未予特殊治疗。近日为明确诊断,来我院,门诊以"右手背侧腱鞘囊肿"收入院。查体:右手背侧... 1病例资料 【例1】男,29岁。因右手背侧无痛性肿块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手背侧有一蚕豆大小肿块,无压痛,亦无明显增大,不影响活动,未予特殊治疗。近日为明确诊断,来我院,门诊以"右手背侧腱鞘囊肿"收入院。查体:右手背侧第2、3掌骨间可见-2 cm×2 cm×1 cm大小肿块,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大,无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指 变异(遗传学) 误诊 腱鞘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髌骨误诊为髌骨骨折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少华 冯亚高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11期99-99,F0003,共2页
关键词 畸形 二分髌骨 误诊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19
5
作者 冯亚高 洪光祥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游离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1例足背皮肤缺损,男8例,女3例;年龄20~51岁。旋股外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与胫前动静脉对端吻合,皮...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游离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1例足背皮肤缺损,男8例,女3例;年龄20~51岁。旋股外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与胫前动静脉对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0cm×10cm,最小12cm×8cm。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移植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按其外形、感觉、运动、疼痛及负重行走等下肢功能评价: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等优点,是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移植术 动静脉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