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aO基CO_2吸附剂掺杂/负载活性组分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亮
洪迪昆
+1 位作者
冯于川
郭欣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2-417,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H_3在CaO(100)洁净表面以及在该表面负载9种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活性组分后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CaO(100)表面的氧顶位为最稳定的NH_3吸附位点,并通过NH_3中的C与CaO中的O成键形成CO_3^(2-).CaO(100)表面负载活性...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H_3在CaO(100)洁净表面以及在该表面负载9种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活性组分后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CaO(100)表面的氧顶位为最稳定的NH_3吸附位点,并通过NH_3中的C与CaO中的O成键形成CO_3^(2-).CaO(100)表面负载活性组分后,其表面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与活性组分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从而使得负载活性组分的CaO表面对NH_3的吸附作用均有所增强.其中,Na、K、Rb、Cs由于具有较强的电正性,对氧化钙表面NH_3吸附的促进作用较为强烈,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负载电正性较强的活性组分可能会对CaO的碳酸化性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
密度泛函理论
碳酸化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aO基CO_2吸附剂掺杂/负载活性组分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亮
洪迪昆
冯于川
郭欣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2-41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6085)
文摘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H_3在CaO(100)洁净表面以及在该表面负载9种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活性组分后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CaO(100)表面的氧顶位为最稳定的NH_3吸附位点,并通过NH_3中的C与CaO中的O成键形成CO_3^(2-).CaO(100)表面负载活性组分后,其表面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与活性组分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从而使得负载活性组分的CaO表面对NH_3的吸附作用均有所增强.其中,Na、K、Rb、Cs由于具有较强的电正性,对氧化钙表面NH_3吸附的促进作用较为强烈,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负载电正性较强的活性组分可能会对CaO的碳酸化性能有所增强.
关键词
CAO
密度泛函理论
碳酸化
CO2捕集
Keywords
CaO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rbonation
CO2 capture
分类号
TK448.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aO基CO_2吸附剂掺杂/负载活性组分的第一性原理
刘亮
洪迪昆
冯于川
郭欣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