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读教育融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1
作者 张波 李敏 +3 位作者 冯丽丹 马腾臻 韩叶 李蔚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日益凸显。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更为有力的支撑。该文在深入研究耕读教育同葡萄与葡萄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日益凸显。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更为有力的支撑。该文在深入研究耕读教育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甘肃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近年来在“实践”与“耕读”融通方面的案例,旨在为相关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将耕读教育融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专业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二唑诱抗‘蛇龙珠’葡萄浸渍工艺优化及其对葡萄醪品质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赵曼 李敏 +6 位作者 关茹文 王凯 韩雨岐 王建峰 李霁昕 冯丽丹 蒋玉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3-133,共11页
为了使苯并噻二唑(benzothiazole,BTH)对葡萄品质的调控结果得以在葡萄酒中体现,该研究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观察BTH处理葡萄的细胞壁变化,优化浸渍工艺,探讨浸渍及BTH处理对葡萄醪酚类、颜色和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BTH处理膨大... 为了使苯并噻二唑(benzothiazole,BTH)对葡萄品质的调控结果得以在葡萄酒中体现,该研究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观察BTH处理葡萄的细胞壁变化,优化浸渍工艺,探讨浸渍及BTH处理对葡萄醪酚类、颜色和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BTH处理膨大(PD)、转色(ZS)和成熟期(CS)葡萄果皮细胞壁厚度分别较对照(CK)增加了2.79倍、62.83%和1.60倍,膨大期处理对果皮细胞壁影响最大。BTH处理葡萄的优化浸渍工艺为添加36 mg/L果胶复合酶23℃浸渍46 h。优化浸渍工艺葡萄醪中BTH处理样的总酚、总类黄酮、香气浓度和色泽品质则均高于CK样。交互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显示,BTH处理样香气浓度增加与颜色品质改善主要取决于总酚和总类黄酮的变化;优化浸渍工艺对直链脂肪族、萜烯和支链脂肪族香气化合物释放影响最大。综上,BTH处理能显著改善葡萄醪酚类物质的积累以及色泽和香气的品质,进而改善葡萄酒的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BTH调控蛇龙珠葡萄酒品质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葡萄醪 苯并噻二唑 透射电镜 浸渍工艺优化 酚类物质 香气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果蔬对亚硝酸盐清除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冯丽丹 李捷 艾对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常见果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表明:25℃下所选果蔬原料对亚硝酸盐均有清除效果.新鲜水果类浸提2 h清除能力为:山楂(72.7%)>柑橘>葡萄>苹果>籽瓜>香蕉;浸提4 h清除能...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常见果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表明:25℃下所选果蔬原料对亚硝酸盐均有清除效果.新鲜水果类浸提2 h清除能力为:山楂(72.7%)>柑橘>葡萄>苹果>籽瓜>香蕉;浸提4 h清除能力为:山楂(65.3%)>香蕉>柑橘>籽瓜>苹果>葡萄.新鲜蔬菜类浸提2 h清除能力为:洋葱(61.8%)>大葱>番茄>大蒜>胡萝卜>黄瓜>山药>辣椒=生姜;浸提4 h清除能力为:胡萝卜(65.2%)>山药>大葱>大蒜>洋葱>生姜>黄瓜>番茄=辣椒.果蔬干制品类浸提2 h时的清除能力为:花椒(58.8%)>山楂>枸杞>百合;浸提4 h的清除能力为:花椒(55.1%)>山楂>百合>枸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清除效果 果蔬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34a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的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冯丽丹 盛文军 +5 位作者 毕阳 柴守环 Yury Zubarev 李霁昕 成东阳 Alexander Kanarskiy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研究采用R134a(1,1,1,2-四氟乙烷)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在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三个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以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原料粒度32目,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55℃,在... 研究采用R134a(1,1,1,2-四氟乙烷)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在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三个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以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原料粒度32目,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籽油提取率可达80.7%,所得籽油的碘值、过氧化值、酸价和VE含量分别为(178.83±0.54)g/100 g、(0.151±0.001)g/100 g、(3.412±0.112)mg KOH/g、(198±1.73)mg/100 g,以上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SL 493-2010)的要求,其中碘值和VE含量分别高出行业标准下限27.74%和65%,过氧化值和酸价分别低于标准上限39.6%和77.25%。综上所述,采用亚临界R134a法萃取沙棘籽油具有籽油提取率高、加工成本低及理化品质优良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34A 亚临界 响应面优化 沙棘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丽丹 刘改芳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1期1930-1932,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 治疗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管道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丽丹 王闯 +1 位作者 祁军 石元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针对城镇地下管网规模巨大、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工程需求的问题,提出采用MobileNetv3-YOLOv7网络模型作为地下管道缺陷目标检测的算法来提升检测的精度和速度。首先,管道图像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对输入图像灰度化及重采样,... 针对城镇地下管网规模巨大、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工程需求的问题,提出采用MobileNetv3-YOLOv7网络模型作为地下管道缺陷目标检测的算法来提升检测的精度和速度。首先,管道图像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对输入图像灰度化及重采样,均衡样本的数量;其次,将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3和YOLOv7网络框架相结合,增加BiFPN特征金字塔结构以提高精确度;然后,在数据处理方面通过Mosaic数据增强方式提高该模型的鲁棒性;最后,设计YOLOv7网络模型的对比实验验证本模型的可行性。在Pytorch实验框架下,对MobileNetv3-YOLOv7网络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减少参数计算量,并且平均准确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地下管道缺陷 目标检测 YOLOv7网络 轻量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冯丽丹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6,共3页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新一轮"质量工程"中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本文在阐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缘由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的因素,并从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完...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新一轮"质量工程"中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本文在阐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缘由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的因素,并从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及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资源共享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资源库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丽丹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8-150,共3页
根据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探讨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原则,提出通过创设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策略、采用灵活的资源服务机制等方式,实现教学资源库中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使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率达到... 根据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探讨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原则,提出通过创设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策略、采用灵活的资源服务机制等方式,实现教学资源库中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使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率达到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个性化学习支持 资源服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籽油脱色参数优化及效果的评价
9
作者 冯丽丹 郝明 +4 位作者 张威 李捷 魏娟 毕阳 柴守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为探究沙棘籽油的脱色参数及脱色对其品质的影响,以沙棘籽原油为试材,首先从4种脱色剂中优选1种脱色剂,并对该脱色剂进行添加量、脱色温度及脱色时间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获得最佳脱色参数。在此条件下,分析脱色沙棘籽油的常规... 为探究沙棘籽油的脱色参数及脱色对其品质的影响,以沙棘籽原油为试材,首先从4种脱色剂中优选1种脱色剂,并对该脱色剂进行添加量、脱色温度及脱色时间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获得最佳脱色参数。在此条件下,分析脱色沙棘籽油的常规理化指标、脂肪酸种类及相对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估凹凸棒土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沙棘籽油的最佳脱色剂为凹凸棒土;最佳脱色参数为添加4%凹凸棒土,50℃脱色10 min,脱色率可达26.93%。脱色后,色泽由橙红色转为橙黄色,水分、挥发物含量和酸价下降,脂肪酸的种类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未显著改变,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变化不显著。凹凸棒土可以作为沙棘籽油良好的潜在脱色剂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油 脱色剂 凹凸棒土 脂肪酸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物质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艾对元 张卫兵 +4 位作者 冯丽丹 齐燕姣 贠建民 毕阳 郑惇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18-121,共4页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抗坏血酸(V C)、儿茶酚、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4种物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了上述几种化合物清除亚硝酸盐的影响因素(清除剂浓度,作用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液pH)...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抗坏血酸(V C)、儿茶酚、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4种物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了上述几种化合物清除亚硝酸盐的影响因素(清除剂浓度,作用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液pH)。然后采用均匀实验设计,考察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它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表明,V C浓度0.7%、反应时间为15min、pH4、温度为4℃时,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最好;儿茶酚浓度为1%、反应时间为40min、pH2、反应温度为20℃时,其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最好;而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不到10%,没有显著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清除 抗坏血酸 儿茶酚 葡萄糖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尖镰孢菌对枸杞苯丙烷代谢关键酶及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捷 冯丽丹 +4 位作者 杨成德 王有科 何静 张宝琳 陈秀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4,共8页
为了阐明抗感枸杞与根腐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和代谢产物的变化差异与抗病性的关系,以枸杞栽培品种宁杞一号(NingqiⅠ)、宁杞二号(NingqiⅡ),国内野生种中国枸杞、宁夏枸杞,美洲引进野生种L.brevipes、L.exser... 为了阐明抗感枸杞与根腐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和代谢产物的变化差异与抗病性的关系,以枸杞栽培品种宁杞一号(NingqiⅠ)、宁杞二号(NingqiⅡ),国内野生种中国枸杞、宁夏枸杞,美洲引进野生种L.brevipes、L.exsertum等6种材料为参试材料,采用切根法接种强致病菌尖镰孢菌后统计死亡率,以此筛选出抗病和感病材料,并测定二者0~20d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等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以及总酚和类黄酮等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6种参试材料接种枸杞根腐病强致病菌尖镰孢菌后,野生材料较栽培材料抗病性强,宁杞一号为感病材料,L.exsertum抗根腐病能力最强;抗病材料L.exsertum苯丙烷代谢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活性显著高于宁杞一号,初步确定苯丙烷代谢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的活性和类黄酮的含量与枸杞材料抗根腐病呈正相关。因此,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初步可以作为筛选抗枸杞尖镰孢菌根腐病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根腐病 尖镰孢菌 苯丙烷代谢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结合GC/MS法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华 冯丽丹 +1 位作者 梁新红 王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是一种基因致癌物,葡萄酒及其它酒精饮料中含有微量的EC。采用固相萃取柱(50mL,Chem Elut)结合GC/MS方法检测葡萄酒中的EC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待测样品最佳pH为自然pH,洗脱剂二氯甲烷的用...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是一种基因致癌物,葡萄酒及其它酒精饮料中含有微量的EC。采用固相萃取柱(50mL,Chem Elut)结合GC/MS方法检测葡萄酒中的EC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待测样品最佳pH为自然pH,洗脱剂二氯甲烷的用量为175mL,样品在柱中的停留时间在10min以上时,EC的回收率最高。方法的回收率为85.76~102.82%,同一天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2~8.20%,隔天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0~10.13%,方法的检出限为3.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氨基甲酸乙酯 固相萃取柱 GC/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原浆冷冻浓缩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米兰 冯奥博 +3 位作者 盛文军 冯丽丹 李霁昕 毕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48,155,共7页
为了避免在热浓缩过程中沙棘原浆里VC、含硫氨基酸等热敏性物质的损耗,缓解褐变现象。以沙棘原浆为试材,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冷冻浓缩加工过程中冷冻温度、沙棘浆浓度、冷冻时间对取冰质量、取冰纯度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 为了避免在热浓缩过程中沙棘原浆里VC、含硫氨基酸等热敏性物质的损耗,缓解褐变现象。以沙棘原浆为试材,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冷冻浓缩加工过程中冷冻温度、沙棘浆浓度、冷冻时间对取冰质量、取冰纯度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进一步对冰晶质量和冰晶纯度进行联合优化。结果表明,经过响应面联合优化并验证后得到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冷冻温度-7℃、沙棘浆浓度12.4 Brix、冷冻时间13 min,此条件下实际结晶强度为33.67 g,结晶纯度为8.1 Brix。此时能够在最经济的浓缩条件下得到最大的冰晶生成量,且冰晶纯度最高。通过对冷冻浓缩前后以及复原汁的营养成分对比得知,浓缩后沙棘汁的总酸、总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黄酮的含量显著上升,浓缩过程对各营养成分的损失均低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原浆 冷冻浓缩 冰晶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渣制备微晶纤维素的酶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盛文军 毕阳 +3 位作者 冯丽丹 李霁昕 韩舜愈 李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4-160,共7页
沙棘浆加工过程中产生酚酸含量高的果渣,因其苦涩无法被饲料工业大量转化,利用其进行微晶纤维素制备是潜在可行的解决途径。以粗提沙棘渣纤维素为处理对象,使用S10041纤维素酶水解,选取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缓冲液p ... 沙棘浆加工过程中产生酚酸含量高的果渣,因其苦涩无法被饲料工业大量转化,利用其进行微晶纤维素制备是潜在可行的解决途径。以粗提沙棘渣纤维素为处理对象,使用S10041纤维素酶水解,选取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缓冲液p H值、离心转速、烘干温度及纤维素粉碎度8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并经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了酶解条件,随后对制得的微晶纤维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液料比49∶1(m L/g)、酶添加量68 U/m L、酶解时间1.3 h、离心转速3 640 r/min时制得的沙棘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为355±1.02,与棉微晶纤维素聚合度最为接近。方差分析表明4个选定因素对指标均产生独立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对指标影响不显著(P=0.10)。微观结构显示沙棘微晶纤维表面结构更疏松,红外图谱对比沙棘和棉花两种微晶纤维官能团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渣 微晶纤维素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蒸汽蒸馏的黄酒和葡萄酒酒精度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毅 薛华丽 +5 位作者 张紊玮 李榕 徐子萱 魏娟 冯丽丹 贠建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282-4288,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蒸汽蒸馏测定黄酒和葡萄酒酒精度的方法,并比较该方法与水浴加热蒸馏法测定市售黄酒和葡萄酒酒精度结果的差异。方法 通过分析模拟酒样蒸馏前后酒精度测定结果的差异以及蒸馏时间对酒精度测定结果的影响,验证利用蒸汽...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蒸汽蒸馏测定黄酒和葡萄酒酒精度的方法,并比较该方法与水浴加热蒸馏法测定市售黄酒和葡萄酒酒精度结果的差异。方法 通过分析模拟酒样蒸馏前后酒精度测定结果的差异以及蒸馏时间对酒精度测定结果的影响,验证利用蒸汽蒸馏测定酒精度的可行性,并确定蒸馏时间;通过乙醇回收率实验分析蒸汽蒸馏测定黄酒和葡萄酒酒精度的准确性;分别采用蒸汽蒸馏和水浴加热蒸馏对市售不同酒精度的黄酒和葡萄酒进行测定,比较两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模拟酒样在使用蒸汽蒸馏前后测得的酒精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适蒸馏时间为8min;黄酒和葡萄酒采用蒸汽蒸馏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9%和98.8%;蒸汽蒸馏与水浴加热蒸馏对市售不同酒精度的黄酒和葡萄酒的酒精度测定结果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密度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蒸汽蒸馏法适用于黄酒和葡萄酒酒精度的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与水浴加热蒸馏相比,其操作更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葡萄酒 酒精度 蒸汽蒸馏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红芪多糖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保堂 寇宁 +1 位作者 汪月 冯丽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8-236,共9页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的红芪多糖的提取方法,以中药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红芪多糖(HPS),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参数:提取时间45 min,微波作用功率213 W,温度80℃,液料比26∶1,...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的红芪多糖的提取方法,以中药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红芪多糖(HPS),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参数:提取时间45 min,微波作用功率213 W,温度80℃,液料比26∶1,提取次数为1次,在此条件下,HPS的含量可达(10.11±0.5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HPS在3 418、2 935、1 618、1 083 cm-1都有吸收峰,此为多糖特征吸收峰,表明HPS为多糖;GPC测定结果显示,HPS重均分子质量为6.29×105;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实验表明,HPS能够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多糖 微波辅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粉微波膨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艾对元 冯丽丹 +2 位作者 贠建民 毕阳 蒲建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糯米粉添加量及水分添加量的4因素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对蚕豆粉膨化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膨化的蚕豆粉,整体呈灰白色,最高膨化率可达94%;入口酥脆,不顶牙,无腥味...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糯米粉添加量及水分添加量的4因素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对蚕豆粉膨化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膨化的蚕豆粉,整体呈灰白色,最高膨化率可达94%;入口酥脆,不顶牙,无腥味.正交试验最佳的工艺组合为: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165s,糯米粉含量50%,水分添加量60%.水分添加量和糯米粉含量对蚕豆粉膨化度影响极显著,其中糯米粉可以改善蚕豆粉的膨化效果,而水分对膨化蚕豆粉的口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膨化 蚕豆粉 膨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微波膨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艾对元 梁琪 +4 位作者 毕阳 贠建民 陈占宝 张卫兵 冯丽丹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2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蚕豆微波膨化的工艺.结果表明:蚕豆微波膨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24h、沥干时间18h、微波功率900W、微波加热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蚕豆的膨化率可达65%,且颜色金黄,无腥味,酥脆适口.适... 在2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蚕豆微波膨化的工艺.结果表明:蚕豆微波膨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24h、沥干时间18h、微波功率900W、微波加热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蚕豆的膨化率可达65%,且颜色金黄,无腥味,酥脆适口.适量添加0.5%NaHCO3可以明显改善蚕豆微波膨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微波膨化 膨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抑菌作用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冬梅 王秋霜 +1 位作者 冯丽丹 曹耀 《中国食品工业》 2009年第4期60-62,共3页
对干香菇及鲜香菇分别采用三氯乙酸法提取获得干香菇粗多糖提取物和鲜香菇粗多糖提取物,对两种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并对两种香菇多糖抑菌作用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干、鲜香菇粗多糖提取效果分别为11.79mg/g和5.37mg/g... 对干香菇及鲜香菇分别采用三氯乙酸法提取获得干香菇粗多糖提取物和鲜香菇粗多糖提取物,对两种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并对两种香菇多糖抑菌作用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干、鲜香菇粗多糖提取效果分别为11.79mg/g和5.37mg/g香菇干物质重。2种提取物均对3种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islae、Saccharomyces fruit、Saccharomycesellipsoideus)和2种细菌(Bacillus subtilis、Escheirchia coli)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粉红单端孢和青霉无抑菌作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对两种香菇多糖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香菇多糖 提取物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艾对元 冯丽丹 +3 位作者 齐燕姣 张卫兵 贠建民 薛明春 《中国食品工业》 2013年第2期52-54,共3页
本试验采用对氨基苯磺酸一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柠檬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然后测定了体外模拟胃液条件和不同处理方式下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 本试验采用对氨基苯磺酸一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柠檬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然后测定了体外模拟胃液条件和不同处理方式下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温度为55℃,pH为1,浸提时间为90min,提取液用量为7mL时,柠檬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最好;模拟胃液条件下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47.63%;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拧檬对业硝酸盐清除率为:热烫(54.63%)〉预煮(49.83%)〉干制(4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亚硝酸盐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