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闰章的生平与学术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冒怀辛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1期62-67,共6页
施闰章(1618—1683)安徽宣城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一号媿萝居士,又号蠖斋,晚号矩斋。愚山祖父鸿猷,万历间与焦竑、邹元标等讲学,著《中明子集》;父?、叔父誉皆继承家学。父母早殁,从塾师刘佰阳受业。同里高咏(字阮怀),在《施愚... 施闰章(1618—1683)安徽宣城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一号媿萝居士,又号蠖斋,晚号矩斋。愚山祖父鸿猷,万历间与焦竑、邹元标等讲学,著《中明子集》;父?、叔父誉皆继承家学。父母早殁,从塾师刘佰阳受业。同里高咏(字阮怀),在《施愚山行状》中记:“公生而纯粹,又可闻祖、父、叔之训,弱冠即以制举艺名噪里中,兼治古文词,故其文益高,一洗明季文帖括之陋。” 崇祯九年,施愚山十九岁,入学为秀才,从同里沈寿民(眉生)学。沈寿民与芜湖沈崑铜(名士柱)讲气节、务实学,时称江上二沈,声名之盛与吴中二张(张溥、张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闰章 学术思想 施愚山 宣城 邹元标 同里 文集 焦竑 黄宗羲 张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以智死难事迹续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冒怀辛 《江淮论坛》 1981年第3期87-90,共4页
方以智(1611—1671)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晚年事迹,因易代之际,载记多所讳言,学人钩稽索引犹未睹其全豹。1962年予与李仪真君撰《方以智死难事迹考》(载《江淮学刊》1962年第2期),
关键词 方以智 明清 学刊 续考 索引 余英时 死节 文天祥 施闰章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方以智的《通雅》 被引量:3
3
作者 冒怀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84-91,共8页
方以智(1611—1671),安徽桐城人,字密之,晚号无可道人,是十七世纪明清之际著名启蒙思想家。其主要著作有《通雅》、《药地炮庄》、《物理小识》、《易余》、《东西均》、《周易图象几表》、《愚者智语录》、《青原志略》、《禅乐府》、... 方以智(1611—1671),安徽桐城人,字密之,晚号无可道人,是十七世纪明清之际著名启蒙思想家。其主要著作有《通雅》、《药地炮庄》、《物理小识》、《易余》、《东西均》、《周易图象几表》、《愚者智语录》、《青原志略》、《禅乐府》、《一贯问答》及诗、文集等共约数百万言。他的文化遗产尚待进一步研究发掘,上海古籍出版社拟近年陆续出版《方以智全书》,日、美学界对方以智亦多有研究。本文拟将方氏《通雅》一书的写作过程、成书背景、内容梗概以及后世评价等作一综合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世纪 明清之际 成书背景 古籍出版 方以智 十三年 四库全书 尔雅 通雅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学派在福建的流传及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冒怀辛 《江淮论坛》 1982年第4期50-57,共8页
一朱熹学派被称为闽学。它在福建的流传与影响仅是一个雏形,但反映出它在全国及后世的影响与作用。历史记载程门高弟杨时离别二程南旋时,程颢说“吾道南矣”。这句话成为理学史上的一句名言。朱熹的私淑真德秀在其《读书记》中写道:
关键词 朱熹 学派 历史记载 真德秀 《读书记》 杨时 理学 《宋元学案》 程颢 胡安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探讨
5
作者 冒怀辛 《江淮论坛》 1979年第2期69-77,共9页
十七世纪的中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当时长江流域又是一个造就杰出人物的摇篮。方以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这样的摇篮中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方以智(一六一一——一六七一),安徽桐城人。早年在桐城与南京读书,奠定了学术的基础。一... 十七世纪的中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当时长江流域又是一个造就杰出人物的摇篮。方以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这样的摇篮中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方以智(一六一一——一六七一),安徽桐城人。早年在桐城与南京读书,奠定了学术的基础。一直到明亡以前,他积极参加东林、复社的政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哲学思想 杰出人物 长江流域 思想家 桐城 政治活动 学术 政治论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证古人生卒年月说起
6
作者 冒怀辛 《江淮论坛》 1963年第3期62-63,共2页
为了确定古人的生年和卒年,近来一些学术工作者作了资料的考订工作。《学术月刊》一九六三年第四期发表的刘大杰、钱仲联两先生所写的《关于一些古典作家的生卒年问题》一文,便是在编写《辞海》工作中,就古人生卒年代的问题,进行探索的... 为了确定古人的生年和卒年,近来一些学术工作者作了资料的考订工作。《学术月刊》一九六三年第四期发表的刘大杰、钱仲联两先生所写的《关于一些古典作家的生卒年问题》一文,便是在编写《辞海》工作中,就古人生卒年代的问题,进行探索的文章。作者的用意是很好的。古人的生卒年如果发生误载,经考证加以纠正,原是一件好事。读完以后,除了肯定该文的成绩外,我想,对考证古人生卒年这一工作的如何进行和如何看法,还有可以研究的地方。这联系到我们怎样正确地对待考据,以及把考据在科学研究中放在怎样的地位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卒年代 归有光 时代背景 考证 考据学 生年 古人 学术工作 科学研究 钱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上反对鬼神迷信的斗争
7
作者 冒怀辛 金隆德 胡俊贤 《江淮论坛》 1963年第6期52-57,共6页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除了用暴力维持其统治外,还利用宗教迷信,在思想上麻醉被统治者,使他们安于被奴役的现状、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相继涌现出不少无神论者,他们在各自的时代,进行了勇敢的反神鬼斗争;形成了一个优良传统。本文试图分别...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除了用暴力维持其统治外,还利用宗教迷信,在思想上麻醉被统治者,使他们安于被奴役的现状、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相继涌现出不少无神论者,他们在各自的时代,进行了勇敢的反神鬼斗争;形成了一个优良传统。本文试图分别择要地介绍中国历史上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中反对鬼神迷信的斗争,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当前反对鬼神迷信的斗争。一中国历史上,在理论领域内,无神论者反对有神论、有鬼论的斗争,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整个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而逐渐展开和不断深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唯物主义哲学家 宗教迷信 斗争 佛教 思想家 无神论者 反对 公元前 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戴震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
8
作者 冒怀辛 《江淮论坛》 1963年第1期59-62,共4页
戴震(公元一七二三--一七七七)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对于他的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细致地分析研究。今年是戴震诞生二百四十周年纪念,以下几个问题和粗浅的意见,先提供出来,希望同志们批评纠正... 戴震(公元一七二三--一七七七)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对于他的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细致地分析研究。今年是戴震诞生二百四十周年纪念,以下几个问题和粗浅的意见,先提供出来,希望同志们批评纠正。一、关于戴震的宇宙观戴震解释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是本着一元论的主张,反对了宋儒的理气二元论。宋朝理学家认为“道”或“理”是形而上的虚无缥渺的东西。理学家认为“道”是“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把“道”加上神秘主义的色彩。戴震与此相反,他认为“形而上”是指“形以前”,“形而下”指“形以后”。“形”的“以前”、“以后”,以是否“成形质”来区分,而“道”就是“一阴一阳”,流行不巳的“气”,不是“形而上”的。这是研究戴震哲学思想的一个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戴震 唯物主义观点 评价问题 阴阳五行 理学家 形而下 十八世纪 思想家 理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