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府矿区采煤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以窟野河中下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68
1
作者 冀瑞君 彭苏萍 +2 位作者 范立民 赵雅楠 李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8-943,共6页
以窟野河中下游地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水化学特征分析,总结了神府矿区地下水循环模式:第四系潜水和侏罗系烧变岩潜水主要受地形控制;延安组碎屑岩含水层分5个含水层段,主要受地层倾向控制,沿河道相由东向西流动。进而提出了采煤对地... 以窟野河中下游地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水化学特征分析,总结了神府矿区地下水循环模式:第四系潜水和侏罗系烧变岩潜水主要受地形控制;延安组碎屑岩含水层分5个含水层段,主要受地层倾向控制,沿河道相由东向西流动。进而提出了采煤对地下水影响机制:浅部煤层开采破坏了潜水含水层之下黏土层的隔水性,含水盆地汇水面积减小,泉流量减小或干枯;同时采矿造成的人为"溯源侵蚀"袭夺了相邻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矿井水补给量增加,蒸发量减小;深部煤层开采进一步破坏黏土隔水层,导致潜水含水层消失,使得地表径流转换为地下径流,地下水完全依赖5-2号煤层底板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矿区 保水采煤 地下水循环 含水层沉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煤田地下水特征及保水采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马雄德 严戈 +2 位作者 冀瑞君 李勇 贺旭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116,共8页
绿色开采已经成为矿山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保水采煤作为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解决矿区煤层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通过总结渭北煤田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阐明煤层开采与奥灰岩溶水的关系,综... 绿色开采已经成为矿山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保水采煤作为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解决矿区煤层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通过总结渭北煤田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阐明煤层开采与奥灰岩溶水的关系,综述渭北煤田开展保水采煤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结果表明:渭北煤田奥灰岩溶水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近30年内水位下降了18.5 m左右,下降速率为0.64 m/a。澄合矿区东部及韩城矿区5号煤层均处于岩溶水位水平之下,煤层开采受到岩溶水的严重威胁。5号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包括:①底板有效隔水层较厚,断层切割K_2(上石炭统太原组石英砂岩和灰岩含水岩组)与峰峰组二段灰岩含水层之间的铝质泥岩隔水层,水压破坏与采动底板破坏区相互导通,产生突水;②有效隔水层相对较薄,高承压水头产生的破坏区与采动底板破坏区相连,发生突水。将K_2及以下隔水层全面进行注浆改造,使其产生25~30 m的有效隔水层,能实现保水采煤。围绕着注浆改造保水采煤,渭北煤田在地质条件综合探测、注浆材料研发、带压开采预测、地下水监测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渭北煤田承压水体上保水采煤技术在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煤田 绿色开采 保水采煤 岩溶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研究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198
3
作者 范立民 马雄德 冀瑞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11-1717,共7页
"保水采煤"是应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纪煤田独特的矿床地质条件而提出,经过多年研究和探索,在基础研究、工程实践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总结了不同阶段保水采煤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科学问题。基础研究阶段,查明了煤层与含... "保水采煤"是应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纪煤田独特的矿床地质条件而提出,经过多年研究和探索,在基础研究、工程实践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总结了不同阶段保水采煤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科学问题。基础研究阶段,查明了煤层与含(隔)水层空间关系、煤层覆岩结构类型,划分了保水采煤地质条件分区,编绘了基于地下水位保护的采煤方法规划图,提出了开采区域评价方法和采煤方法等实现"保水采煤"的途径。在工程实践阶段,以生态水位保护为原则,开展了基于含水层结构保护的充填开采、窄条带开采、限高(分层)开采、短壁机械化开采法、快速推进法等"因地制宜"的保水采煤工程实践,开展了基于岩溶承压含水层结构保护的底板注浆加固保水采煤工程实践;以水资源保护、利用为原则,开展了基于地下水转移储存、采空区储水的保水采煤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矿区 保水采煤 研究进展 生态水位 三图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采煤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13
4
作者 范立民 马雄德 +2 位作者 蒋泽泉 孙魁 冀瑞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0,共30页
煤炭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所有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矿区环境退化,短期的经济利益都是以巨大的环境损失为代价获得的。保水采煤是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 煤炭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所有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矿区环境退化,短期的经济利益都是以巨大的环境损失为代价获得的。保水采煤是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科学采矿思路与方法,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回顾了煤田发现历程,分析了其资源特征,重点强调了煤炭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简述了保水采煤问题的提出和发展过程,解释了保水采煤的概念及科学内涵。以CNKI文献检索结果为准,详细梳理了围绕保水采煤问题而开展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论著及学术会议,并指出了该领域主要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介绍了矿区生态水位及阈限研究、浅埋煤层岩层控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保水开采条件分区、保水采煤技术及地下水监测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保水采煤是维护和提升矿山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长期坚持,持续实施。今后保水采煤技术工程实施,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推广试点工程成功经验和实践模式,全方位推进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神府煤田 生态水位 导水裂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萌烨 黄庆享 +2 位作者 黄克军 薛卫峰 冀瑞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7-602,共6页
为了掌握无煤柱切顶留巷的矿压显现规律并检验巷道支护效果,以澄合矿区董东煤矿50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手段对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受采动影响条件下的顶板下沉规律、帮部变形规律及单体支柱受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测,并同时... 为了掌握无煤柱切顶留巷的矿压显现规律并检验巷道支护效果,以澄合矿区董东煤矿50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手段对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受采动影响条件下的顶板下沉规律、帮部变形规律及单体支柱受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测,并同时对切顶效果、挡矸效果及巷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巷道矿压随工作面的临近而逐渐增大,采动过程中靠近采空区侧的巷道矿压显现程度更为剧烈,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巷道顶板的回转运动是造成巷道非对称矿压显现的主要原因。此外,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初始变化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0~35 m;快速变形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35~75 m;缓慢变形阶段位于工作面后75 m以外,巷道变形及支柱受力均达到稳定状态。巷道矿压显现的主要过程集中在快速变形阶段,需加强对巷道围岩的控制。实践表明,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采用锚网配合单体支柱的支护方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切顶沿空留巷 矿压显现规律 巷道变形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罗纪煤田顶板含水层分布规律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冀瑞君 兰锋 《陕西煤炭》 2023年第5期95-99,共5页
侏罗系煤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开采的煤田之一,上覆萨拉乌苏组、洛河组、直罗组砂岩体是地下水的主要蓄水层,研究清楚煤层与含水层的空间关系是实现采煤保水和水害防治的前提。煤层与地下水的空间关系受砂岩体的沉积作用和剥蚀作用控... 侏罗系煤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开采的煤田之一,上覆萨拉乌苏组、洛河组、直罗组砂岩体是地下水的主要蓄水层,研究清楚煤层与含水层的空间关系是实现采煤保水和水害防治的前提。煤层与地下水的空间关系受砂岩体的沉积作用和剥蚀作用控制,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搜集等手段分析了萨拉乌苏组、洛河组、直罗组的沉积和剥蚀作用,揭示了不同地层砂岩体的展布规律。结果表明,萨拉乌苏组砂体分布受古地形控制,呈“鸡窝”状分布;洛河组砂岩体受风积作用控制,侧向连续性强,上段渗透性优于下段;直罗组的砂岩体主要受辫状河沉积作用控制,河道砂体区域上呈定向条带状的透镜体展布,侧向不连续,地下水整体沿砂体定向渗流。根据不同地层砂体的展布规律,从区域水文地质角度提出的地下水防控措施,对区域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地下水,实现安全采煤具有重要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纪煤田 含水层分布 沉积控水 保水采煤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水矿区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薛卫峰 王苏健 +5 位作者 黄克军 冀瑞君 刘美乐 任亚龙 席小平 王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581-588,共8页
为了研究承压水体上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特征,基于矿山压力、弹性力学理论,考虑了沿空留巷条件下沿倾向方向上一个工作面顶板提前垮落对上覆岩层的支承作用,分别构建了周期来压时采场底板力学计算模型,理论计算采后底板分别在走向方向... 为了研究承压水体上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特征,基于矿山压力、弹性力学理论,考虑了沿空留巷条件下沿倾向方向上一个工作面顶板提前垮落对上覆岩层的支承作用,分别构建了周期来压时采场底板力学计算模型,理论计算采后底板分别在走向方向与倾向方向的破坏形态;采用钻孔压水试验与直流电法观测等多种实测手段验证了奥灰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研究表明:(1)理论计算采后底板沿工作面走向和倾向破坏形态: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方式分别呈"勺形"和"倒马鞍形"、切顶沿空留巷开采方式均为"勺形";(2)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方式底板破坏深度最大位置在工作面超前位置,切顶沿空留巷开采方式底板破坏深度最大位置在沿空留巷侧;(3)理论计算切顶沿空留巷开采较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最大底板破坏深度减小1.8 m,减小百分比为13.8%,现场实测中切顶沿空留巷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分别比条件相近的采用常规留设煤柱方式开采的董家河煤矿22507工作面、王村煤矿13506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分别减小了2.06 m与1.86 m,减少百分比分别为19.1%与17.5%。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均表明切顶沿空留巷开采较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方式底板破坏深度有着明显的减小,顶板定向切缝技术切断采空区部分顶板和巷道顶板之间的联系,使巷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的顶板形成短臂梁结构,降低了煤壁侧的应力集中程度,无超前掘巷卸压效应和顶板切缝效应是导致切顶沿空留巷开采集中应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者均有利于减弱超前集中应力及侧帮集中应力,降低了底板最大破坏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承压水 底板破坏 钻孔直流电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适度开发问题 被引量:23
8
作者 范立民 冀瑞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从水环境承载力角度论述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规模,认为矿区整体上环境承载力有限,目前开发规模已经达到极限,尤其是窟野河全流域、秃尾河沿岸,在没有彻底解决水资源问题之前,不能再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建煤矿。对于现有生产矿井... 从水环境承载力角度论述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规模,认为矿区整体上环境承载力有限,目前开发规模已经达到极限,尤其是窟野河全流域、秃尾河沿岸,在没有彻底解决水资源问题之前,不能再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建煤矿。对于现有生产矿井,应逐步淘汰。榆神矿区三、四期规划区除小保当一号煤矿外,停止新建煤矿,实行煤矿数量和产量的双控制,推广保水开采技术,确保区域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开发 保水采煤 环境承载力 煤炭工业规划 榆神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地下水流速流向观测系统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薛卫峰 黄克军 +4 位作者 冀瑞君 刘美乐 梁少剑 张严静 冯洁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149-153,共5页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矿井地质保障技术研发室”成功研制了基于显微成像技术的地下水流速和流向观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图像粒子跟踪测速(PTV)算法分析水中颗粒物质的运移速度,通过概率统计分析判别得到地下水最终的流速和流向信息,...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矿井地质保障技术研发室”成功研制了基于显微成像技术的地下水流速和流向观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图像粒子跟踪测速(PTV)算法分析水中颗粒物质的运移速度,通过概率统计分析判别得到地下水最终的流速和流向信息,测量灵敏度高,无测量下限,该系统分为单孔测量版和群孔监测版。可以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开采活动中重大水体监测、突水溃沙灾害监测预警、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等多个跟地下水体相关的测量、监测、预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成像 流速 流向 粒子跟踪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