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程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冀彩云 宋佳雨 刘元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6,共4页
考察了在碳化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RATIC)内部钢筋的锈蚀程度。设计了3组再生保温钢筋混凝土构件。在3组试件分别经过28、56、90 d的碳化作用之后,分别对其劈裂面喷涂酚酞试剂研究其碳化深度;之后在无损的状态下采用半电位法测量分析... 考察了在碳化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RATIC)内部钢筋的锈蚀程度。设计了3组再生保温钢筋混凝土构件。在3组试件分别经过28、56、90 d的碳化作用之后,分别对其劈裂面喷涂酚酞试剂研究其碳化深度;之后在无损的状态下采用半电位法测量分析试件内部钢筋的腐蚀区域所占百分比;最后用盐酸洗涤试件内部钢筋,计算钢筋失重率,定量的分析试件内部钢筋受腐蚀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RATIC的碳化深度也逐渐加深,当碳化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的时候,钢筋附近混凝土p H值下降,锈蚀速度也逐渐加快;RATIC试件内部钢筋的腐蚀活动所占区域也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大,但试件内部钢筋的质量失重率较低,受腐蚀程度较浅。即RATIC对试件内部钢筋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保温混凝土 碳化作用 半电位法 碳化深度 钢筋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制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2
作者 冀彩云 张家广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9,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组合柱,并对5根不同混凝土强度和配箍率的预制柱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柱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研究了该类柱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组合柱的破坏模式为... 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组合柱,并对5根不同混凝土强度和配箍率的预制柱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柱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研究了该类柱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组合柱的破坏模式为弯曲破坏,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可以按照现浇混凝土柱进行抗震设计。随着混凝土强度提高,承载能力提高。配箍率对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对变形、延性和耗能有显著影响。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大震下1/50限值的要求,延性系数大于3,说明预制混凝土组合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柱的耗能能力略有增加,随着配箍率的增加,耗能能力明显增大,配箍率是影响试件后期耗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预制混凝土 抗震性能 承载能力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