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位差法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大直径圆筒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任国峰 关云飞 +2 位作者 周春儿 顾行文 徐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31,共5页
某人工岛护岸工程采用大直径圆筒结构,结构直径和高度尺寸较大,工程所处位置波浪条件恶劣。采用水位差法等效模拟波浪荷载,开展波浪荷载作用下大圆筒施工期稳定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 a一遇波吸力荷载作用下,筒体位移模式... 某人工岛护岸工程采用大直径圆筒结构,结构直径和高度尺寸较大,工程所处位置波浪条件恶劣。采用水位差法等效模拟波浪荷载,开展波浪荷载作用下大圆筒施工期稳定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 a一遇波吸力荷载作用下,筒体位移模式近似平移,侧向位移量约353 mm,筒顶沉降约为187 mm,施工阶段钢圆筒整体稳定;筒壁环向拉应力均值约为90 MPa,处于钢圆筒材料允许应力范围内;筒壁海侧土压力值随水位差增大至峰值后趋于稳定,表明筒体与周围邻近土体之间没有新的相对位移趋势,大直径钢圆筒护岸结构在波浪荷载作用下是稳定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圆筒结构 水位差法 离心模型试验 机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桩的桩侧土压力分布规律数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登辉 韩迅 +1 位作者 蔡正银 关云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3-1872,共10页
静压桩的贯入挤土效应导致桩侧土压力升高,探究桩贯入挤土导致的桩侧土压力变化对建立合理的桩贯入阻力计算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采用大变形数值模拟方法和南水本构模型对桩在砂土中的贯入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桩侧土压力系数K的... 静压桩的贯入挤土效应导致桩侧土压力升高,探究桩贯入挤土导致的桩侧土压力变化对建立合理的桩贯入阻力计算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采用大变形数值模拟方法和南水本构模型对桩在砂土中的贯入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桩侧土压力系数K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贯入过程中土体受力可划分为加载、卸载和应力稳定3个阶段,在桩端到达土体所在深度时土体的应力达到峰值,远离后土体发生应力卸载,最后趋于稳定;在深度方向的最大扰动范围为5D(D为桩直径),沿径向最大扰动范围为6D。桩贯入完成后的桩侧土压力沿深度方向近似表现为线性分布,在桩端处出现极值。桩径的变化对土压力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直径的桩侧壁土压力接近。随着界面摩擦系数的增加,桩侧土压力逐渐增大。基于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考虑桩−土界面摩擦系数的桩侧土压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挤土效应 土压力系数 大变形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软地基真空预压浅层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关云飞 唐彤芝 +1 位作者 陈海军 李小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4-108,共5页
超软地基浅层加固的技术难题是如何使极高含水率且没有承载能力的稀泥尽快排水固结。在传统真空预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对新近吹填的超软淤泥地基进行浅层加固,并在温州民科基地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真空压力传递、... 超软地基浅层加固的技术难题是如何使极高含水率且没有承载能力的稀泥尽快排水固结。在传统真空预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对新近吹填的超软淤泥地基进行浅层加固,并在温州民科基地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真空压力传递、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对比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吹填层加固效果明显,满足后续工程施工的承载要求。提出适合超软地基浅层加固的土体强度增长和地基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大面积处理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软地基 浅层加固 真空预压 强度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软件中修正剑桥模型的二次开发 被引量:28
4
作者 关云飞 高峰 +1 位作者 赵维炳 俞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6-980,共5页
ANSYS软件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计算功能和前、后处理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通用分析程序之一。标准ANSYS程序中包含众多的材料本构模型,但尚缺少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常用的修正剑桥模型。为扩展ANSYS在岩土工程领域的计算能力,利用二次... ANSYS软件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计算功能和前、后处理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通用分析程序之一。标准ANSYS程序中包含众多的材料本构模型,但尚缺少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常用的修正剑桥模型。为扩展ANSYS在岩土工程领域的计算能力,利用二次开发工具UPFs和数据接口将修正剑桥模型连接到标准ANSYS程序中。二次开发的核心是本构模型子程序UMAT.F的编制。子程序的编写一方面要符合修正剑桥模型的本构关系式和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的特点;另一方面变量名和输入输出格式必须和标准ANSYS程序一致。对二次开发后的ANSYS程序进行了典型算例的验证。结果表明,在ANSYS中加入修正剑桥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可推广到ANSYS对于其他材料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修正剑桥模型 ANSYS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桶型风电基础姿态监测与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关云飞 韩迅 +5 位作者 曹永勇 刘永刚 唐译 朱洵 张晨 李鹏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7-31,共5页
复合桶型基础是一种新型风电基础结构,其稳定性需要进一步验证。结合三峡大丰海上风电场建设工程开展原位监测,基于多向倾角自动化监测系统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结构在安装运行过程中的倾角和姿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桶型基础在复... 复合桶型基础是一种新型风电基础结构,其稳定性需要进一步验证。结合三峡大丰海上风电场建设工程开展原位监测,基于多向倾角自动化监测系统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结构在安装运行过程中的倾角和姿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桶型基础在复合荷载和风机运行工况下是稳定的,最大倾角满足不超过0.5°的稳定性条件。风机在安装下沉期间的倾角波动幅度和频率较大,该阶段的稳定性监测和控制是重点。随着安装完成,风机姿态逐渐趋于稳定,并在风浪流荷载作用下缓慢演变,其演变路径规律可以反映出复合桶型基础的力学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桶型基础 风电 倾角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砂岛礁钢板桩护岸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关云飞 张晋勋 +1 位作者 张宁 张雷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12-16,共5页
钢板桩护岸结构在珊瑚砂岛礁地区的应用并不常见。以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钢板桩护岸结构为依托,对珊瑚砂岛礁地区钢板桩护岸结构进行受力、变形研究,剖析设计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构形式对钢板桩受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 钢板桩护岸结构在珊瑚砂岛礁地区的应用并不常见。以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钢板桩护岸结构为依托,对珊瑚砂岛礁地区钢板桩护岸结构进行受力、变形研究,剖析设计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构形式对钢板桩受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钢板桩高度仅对水平位移影响较突出,拉杆长度改变对结构受力、变形影响微弱,几乎可忽略;截面形式对钢板桩水平位移、侧向土压力及桩身弯矩影响均较大,应作为设计重点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珊瑚砂 钢板桩 护岸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扰动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关云飞 赵维炳 唐彤芝 《路基工程》 2009年第5期11-12,共2页
为全面系统研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扰动效应,可在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剪切的空间圆孔扩张理论,建立并求解考虑土体结构性和施工扰动的复合地基固结微分方程,进而提出搅拌桩施工扰动的评价方法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施工扰动 现场试验 圆孔扩张理论 复合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地质组合式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和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关云飞 吴志强 韩迅 《港口科技》 2022年第1期18-21,46,共5页
针对淤泥地质条件下传统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和变形较大的技术难题,提出采用由固化淤泥和单锚板桩形成的组合式码头结构,提升板桩码头结构在淤泥地质中的承载能力。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水泥含量、养护龄期条件下固化淤泥地基上板桩码... 针对淤泥地质条件下传统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和变形较大的技术难题,提出采用由固化淤泥和单锚板桩形成的组合式码头结构,提升板桩码头结构在淤泥地质中的承载能力。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水泥含量、养护龄期条件下固化淤泥地基上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得到固化淤泥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前墙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和结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前墙土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非线性增大;前墙水平位移随着深度的增加非线性变化。采用固化淤泥地基和板桩组合式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板桩码头结构受到的土体侧压力,从而大幅降低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淤泥 板桩码头结构 数值模拟 土压力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桶式基础防波堤工作特性原位试验研究
9
作者 关云飞 曹永勇 李文轩 《中国港湾建设》 2016年第12期23-28,共6页
桶式基础防波堤既能创造良好的港内稳泊环境,又能减轻港池内航道的淤积。为了深入研究新型桶式结构在运营期的工作特性,通过自主开发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该结构进行了原位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整个观测周期内,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变... 桶式基础防波堤既能创造良好的港内稳泊环境,又能减轻港池内航道的淤积。为了深入研究新型桶式结构在运营期的工作特性,通过自主开发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该结构进行了原位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整个观测周期内,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符合规律,总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周期性变化,但是振幅并没有太大变化;有效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高的趋势,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地基土体缓慢固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式基础 原位试验 土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合物对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77
10
作者 邓永锋 吴子龙 +4 位作者 刘松玉 岳喜兵 朱雷雷 陈江华 关云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6-453,共8页
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电镜扫描(SEM)和压汞(MIP)等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地聚合物—偏高岭土(metakaolin)对水泥土的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其改善水泥土强度的机理,并根据现场测试验证了实用性和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地聚合物掺入水... 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电镜扫描(SEM)和压汞(MIP)等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地聚合物—偏高岭土(metakaolin)对水泥土的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其改善水泥土强度的机理,并根据现场测试验证了实用性和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地聚合物掺入水泥土后,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强度与地聚合物掺量之间并非单一线性增加关系,而是由活性区域和惰性区域组成,转折点对应的MK掺量为3%;微观试验结果表明地聚合物掺入能产生更多的胶结物,使水泥土结构更加致密;基于试验数据给出了地聚合物掺量与水泥土强度增长的评价公式。现场测试结果和工程造价分析均表明了地聚合物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地聚合物 偏高岭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机理分析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岩石节理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俞缙 赵晓豹 +2 位作者 赵维炳 李晓昭 关云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16-1321,共6页
回顾了已有的几类岩石节理法向变形本构模型,指出以往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生偏离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半值节理最大闭合量应力"σ1/2概念,着重论述了传统的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本身所固有的数... 回顾了已有的几类岩石节理法向变形本构模型,指出以往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生偏离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半值节理最大闭合量应力"σ1/2概念,着重论述了传统的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本身所固有的数学缺陷。随后,以Malama和Kulatilake(2003)提出的统一指数模型为例,进一步阐明模型改进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该模型因采用对σn/σ1/2项添加幂函数n的修正方式而丢失节理法向初始刚度Kni的物理意义这一不足之处。基于上述研究,根据前人试验数据分析建立单调加载条件下岩石节理法向应力–位移关系曲线的控制微分方程,定义拟节理最大允许闭合量Dmax=ξdmax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三参数本构模型——改进的岩石节理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本构关系,并在数学上严格证明了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是新模型的两个特例。新模型克服了前述模型数学上的缺陷,弥补了以往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生偏离的不足,且没有因新参数ξ的添加丢失Kni的物理意义。最后采用新模型对他人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建议了修正参数ξ的确定方法。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弹性非线性 法向变形 本构模型 半值节理最大闭合量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颗粒破碎影响的珊瑚砂临界状态与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蔡正银 侯贺营 +3 位作者 张晋勋 张雷 关云飞 曹永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9-995,共7页
临界状态是土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许多土体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对于珊瑚砂,由于显著的颗粒破碎,其变形特性和临界状态值得深入探讨。通过不同密度和不同围压组合的一系列三轴试验,研究了颗粒破碎对土体变形特性和临界状态的影... 临界状态是土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许多土体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对于珊瑚砂,由于显著的颗粒破碎,其变形特性和临界状态值得深入探讨。通过不同密度和不同围压组合的一系列三轴试验,研究了颗粒破碎对土体变形特性和临界状态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颗粒破碎影响的珊瑚砂临界状态数学表达式,并将其引入砂土状态相关剪胀方程,提出了考虑颗粒破碎影响的珊瑚砂状态相关剪胀方程和本构模型。该模型仅采用一套模型参数就能较好地反映珊瑚砂在不同密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力变形特性,并且可以考虑珊瑚砂的颗粒破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临界状态 颗粒破碎 状态相关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的颗粒破碎规律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蔡正银 李小梅 +1 位作者 关云飞 黄英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3-929,共7页
粗颗粒土剪切过程中的颗粒破碎现象已被广泛认识,并且在试验和理论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利用大型三轴仪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级配、不同密度、不同围压条件下堆石料的排水剪切试验,并对试验前后的试样分别进行了颗粒分析,以探讨堆石料的颗... 粗颗粒土剪切过程中的颗粒破碎现象已被广泛认识,并且在试验和理论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利用大型三轴仪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级配、不同密度、不同围压条件下堆石料的排水剪切试验,并对试验前后的试样分别进行了颗粒分析,以探讨堆石料的颗粒破碎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颗粒破碎影响较小,而级配和围压的影响较大,围压越高则颗粒破碎越严重。对比试验前后的粒径分布曲线发现,颗粒破碎主要集中在粒径20 mm以上的颗粒范围内,粒径变化幅度随粒径的减小呈减小趋势。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颗粒破碎分形维数与围压和颗粒级配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进一步研究堆石料的强度、变形及剪胀特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颗粒破碎 级配 密度 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级配和颗粒破碎影响的堆石料临界状态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蔡正银 李小梅 +1 位作者 韩林 关云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7-1364,共8页
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在描述细颗粒土应力变形特性方面较为成功,已经成为建立许多黏土和砂土本构模型的基础。对于堆石料,在应力、密度、级配等因素影响下,其变形特性非常复杂,且高应力条件下颗粒易发生破碎,是否存在“唯一”的临界... 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在描述细颗粒土应力变形特性方面较为成功,已经成为建立许多黏土和砂土本构模型的基础。对于堆石料,在应力、密度、级配等因素影响下,其变形特性非常复杂,且高应力条件下颗粒易发生破碎,是否存在“唯一”的临界状态值得探讨。通过对不同级配、不同密度的试样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一系列大型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堆石料的临界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级配、不同密度、不同初始固结应力条件下,当剪应变较大时试样都趋于临界状态,临界状态的值与初始密度、初始级配、颗粒破碎有关;q–p'平面内,堆石料存在唯一的临界应力比 M;在e– a(p'/p a )ξ平面内,临界状态线基本平行,其截距可以根据初始密度和初始级配直接求得。通过对比分析各试样的临界状态,提出了考虑级配和颗粒破碎影响的堆石料临界状态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颗粒破碎 密度 级配 临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击实对固化淤泥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英豪 董婵 +1 位作者 关云飞 詹小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28-1733,共6页
淤泥固化技术中国进行工程应用时经常遇到需要碾压施工的问题,碾压后固化淤泥的力学性质是亟需试验明确的问题。研究了击实对不同水泥添加量和不同养护龄期下固化淤泥的密度、干密度、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击实过... 淤泥固化技术中国进行工程应用时经常遇到需要碾压施工的问题,碾压后固化淤泥的力学性质是亟需试验明确的问题。研究了击实对不同水泥添加量和不同养护龄期下固化淤泥的密度、干密度、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击实过程中存在有效击实次数,超过此次数后不能使土体进一步密实,击实土能达到的密度、干密度基本与固化土的相等;击实土的CBR强度可以从固化土的CBR得到,且约为固化土的1/10,固化土的CBR性质能够满足作为路堤填土的要求,而击实土则不能;固化土的抗压强度越大,击实土的抗压强度也越高,但是击实土相对于固化土的强度损失也就越大,击实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固化土的1/3~1/2。因此,应根据实际淤泥固化工程的特点,合理选择水泥、石灰或复合型固化材料,这方面研究还有待更深入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实 固化淤泥 有效击实 干密度 CBR 抗压强度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砂层长短板结合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淤泥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唐彤芝 董江平 +2 位作者 黄家青 张雄壮 关云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905,共7页
薄砂层长短板真空预压法是快速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一种新工艺。研究表明,抽真空90~120 d吹填淤泥土层平均压缩量可达到30%,呈现明显的大变形特征;平均固结度可达到80%以上;强度增长明显,检测表层承载力可达到50 kPa以上。该方法节省用... 薄砂层长短板真空预压法是快速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一种新工艺。研究表明,抽真空90~120 d吹填淤泥土层平均压缩量可达到30%,呈现明显的大变形特征;平均固结度可达到80%以上;强度增长明显,检测表层承载力可达到50 kPa以上。该方法节省用砂量,便于泥面插板施工,显著改善表层排水条件,能满足浅层快速加固的建设要求。设置护膜土工布有利于水平排水和膜下真空度稳定。设置薄砂层和长短板结合的竖向排水体形式,可平衡和抑制负压作用下新近吹填淤泥土颗粒的径向流动,避免出现排水板周围淤泥抱团而导致的径向排水通道堵塞问题,保障场地加固效果的均匀性。加固后吹填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大幅度改善,与正常淤泥质软土相比,其发展趋势和轨迹是相符的,主要指标值之间的相关性规律是基本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吹填淤泥 竖向排水体 沉降 固结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土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唐彤芝 黄家青 +2 位作者 关云飞 陈海波 程万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22,共8页
分析了某滨海地区新近吹填淤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颗粒组成和强度分布特点,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真空预压作用下吹填淤泥土的沉降和强度变化特性,指出吹填淤泥土为大变形沉降,固结和强度提高较慢,加密排水板可促进淤泥土的排水固结,增大沉... 分析了某滨海地区新近吹填淤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颗粒组成和强度分布特点,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真空预压作用下吹填淤泥土的沉降和强度变化特性,指出吹填淤泥土为大变形沉降,固结和强度提高较慢,加密排水板可促进淤泥土的排水固结,增大沉降,泥面铺设土工布有利于真空压力的平面传递和排水固结。分析了抽真空过程中排水板周围淤泥抱团区的土性、颗粒组成和强度变化,指出吹填淤泥土颗粒细、结构性强度低、含水率高、流动性大是形成淤泥抱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 真空预压 软土地基 固结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级配影响的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小梅 关云飞 +1 位作者 凌华 武颖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39,共8页
利用大型三轴仪选用一种典型堆石料,通过设置4种级配、4种相对密度开展一系列不同围压作用下的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以研究级配、密度、应力状态等因素对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基于以上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级配、不同密度、不同围压... 利用大型三轴仪选用一种典型堆石料,通过设置4种级配、4种相对密度开展一系列不同围压作用下的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以研究级配、密度、应力状态等因素对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基于以上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级配、不同密度、不同围压条件下堆石料的应力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试样颗粒越粗,剪切过程中试样越呈现应变硬化和压缩变形特性,随着颗粒逐渐变细,应变软化和剪胀特性愈加明显;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不仅与其密实和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而且初始级配对其强度与变形特性有显著影响;堆石料强度包络线符合幂函数关系,并通过分析计算验证了其合理性与正确性。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堆石料的状态相关剪胀理论及状态相关本构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级配 密度 强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区域软弱土室内水泥固化三轴CD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网根 蔡正银 +1 位作者 关云飞 李小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8,114,共7页
针对软弱土地基上建造构筑物易出现地基承载力不足、边坡失稳破坏等问题,通过对室内开展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围压下三轴CD试验,分析研究了水泥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变形规律、强度特性和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围压下随水泥掺量的增... 针对软弱土地基上建造构筑物易出现地基承载力不足、边坡失稳破坏等问题,通过对室内开展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围压下三轴CD试验,分析研究了水泥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变形规律、强度特性和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围压下随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抗剪强度呈现近线性增长关系;随着围压的增加,水泥土破坏时的应变、抗剪强度及破坏后的残余强度呈现逐渐增大趋势;随水泥掺量的增大,水泥土体积应变呈现先增后减小趋势,具有剪胀特性,最终会趋于某一稳定值;水泥土的破坏模式与水泥掺量和围压有关,主要表现为塑性剪切破坏(低ac/高po)、脆性劈裂破坏(高ac/低po)和斜向剪切破坏{(低/高ac、高/低po)之间}3种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水泥土 CD试验 水泥掺量 抗剪强度 体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砂最大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共振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小梅 王芳 +2 位作者 韩林 关云飞 占鑫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0-64,共5页
针对我国南海某岛的珊瑚砂,通过开展共振柱试验研究小应变(10^(-4)~10^(-6))条件下试样的相对密实度、围压对珊瑚砂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密实度相同的试样,珊瑚砂的最大剪切模量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最小阻尼... 针对我国南海某岛的珊瑚砂,通过开展共振柱试验研究小应变(10^(-4)~10^(-6))条件下试样的相对密实度、围压对珊瑚砂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密实度相同的试样,珊瑚砂的最大剪切模量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最小阻尼比则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围压条件下固结的试样,最大剪切模量随相对密实度的增加而增大,阻尼比则随相对密实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考虑围压及相对密实度影响的珊瑚砂最大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我国南海珊瑚砂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相对密实度 围压 最大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