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兰永平 朱毅青 +1 位作者 李为民 熊良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6-711,共6页
采用双硅源溶胶-凝胶法,即用正硅酸乙酯(TEOS)、硅溶胶(pH值为3-6)作硅源,采用酞酸丁酯、硝酸镍为原料制备了镍基催化剂前躯体NiO/TiO2-SiO2,考察了硅溶胶添加量对催化剂比表面性质的影响;比较了压片法、挤条法及油氨柱法对NiO/TiO2-SiO... 采用双硅源溶胶-凝胶法,即用正硅酸乙酯(TEOS)、硅溶胶(pH值为3-6)作硅源,采用酞酸丁酯、硝酸镍为原料制备了镍基催化剂前躯体NiO/TiO2-SiO2,考察了硅溶胶添加量对催化剂比表面性质的影响;比较了压片法、挤条法及油氨柱法对NiO/TiO2-SiO2溶胶及块状前驱体进行固化成型的异同;考察了在挤条成型过程中加入孔结构调整剂对催化剂物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TPR、XRD、HRTEM对成型后的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用部分硅溶胶代替正硅酸乙酯,得到的Ni/TiO2-SiO2催化剂具有稳定的比表面积;不同的固化成型方法对Ni/TiO2-SiO2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及机械强度有较大的影响;以高黏度Al2O3为黏接剂,同时加入聚乙二醇等孔结构调节剂,进行挤条成型,经干燥、焙烧和预还原后得到的条状Ni/TiO2-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79.2m2/g,孔容为0.37cm3/g,具有双孔结构特征,活性组分Ni在催化剂中高度分散,粒径尺寸不大于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超细镍基催化剂 成型方法 成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23模板剂用量对超细镍钼加氢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熊良军 李为民 +1 位作者 朱毅青 兰永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1-877,共7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不同P123用量(以n(P123)/n(Ti+Si)计)的Ni-Mo/TiO2-SiO2催化剂前躯体;采用TG-DTA、N2吸附-脱附、XRD、H2-TPR和HR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以200#低硫煤油为原料...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不同P123用量(以n(P123)/n(Ti+Si)计)的Ni-Mo/TiO2-SiO2催化剂前躯体;采用TG-DTA、N2吸附-脱附、XRD、H2-TPR和HR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以200#低硫煤油为原料,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性能。结果表明,P123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组分晶粒尺寸和孔结构参数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粒径在4~5nm;催化剂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利于煤油的加氢脱芳烃;经过工艺优化,采用P123模板剂的Ni-Mo/TiO2-SiO2系列催化剂中,n(P123)/n(Ti+Si)为0.005的催化剂能将煤油中的烷基苯质量分数降至0.41%,萘质量分数降至280μg/g,芳烃脱除率达到95.98%,产品的芳烃含量达到JLD-40脱芳烃溶剂油的产品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23模板剂 溶胶-凝胶法 镍钼催化剂 加氢脱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槭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娟 兰永平 +2 位作者 王鹞 刘海燕 邹天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2,共4页
以采自贵州黄平的贵州槭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形态特征以及不同激素处理、不同基质、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以此探索贵州槭种子萌发特性,并且期望能得到较为可行的储藏方式。结果表明:(1)贵州槭种子为翅果,种子纵径5.54 mm... 以采自贵州黄平的贵州槭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形态特征以及不同激素处理、不同基质、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以此探索贵州槭种子萌发特性,并且期望能得到较为可行的储藏方式。结果表明:(1)贵州槭种子为翅果,种子纵径5.54 mm,横径3.14 mm,千粒重为18.4~25.9 g,含水量14.12%,吸水增重率24.7%;(2)GA3能提高贵州槭种子发芽率,GA3溶液最佳浸种浓度为200 mg/L;(3)低浓度6-BA溶液能提高贵州槭种子的发芽率,高浓度则对贵州槭种子发芽起抑制作用,最佳浸种浓度为5 mg/L;(4)细沙作发芽床的发芽率比滤纸作发芽床高出6%;(5)湿沙储藏是打破种子休眠、提高贵州槭种子萌发率的最佳储藏方式,其发芽率达41.33%,比储藏前发芽率高出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槭 种子 形态特征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兰永平 《农技服务》 2015年第5期159-159,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林业的防护意识越来越高,对于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关于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不仅能对林业中有害生物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治,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有害生物对林...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林业的防护意识越来越高,对于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关于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不仅能对林业中有害生物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治,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有害生物对林业的破坏,这对于我国林业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也便于加强林业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有害生物防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