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西南山区旱育秧生育特点及优化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1
作者
兰晓茹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21-21,共1页
我县地处浙西南,全县近一半以上水田分布在高山区,以生产单季稻为主,长期以来育秧问题成为单季稻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县从1994年开始试验种植旱育秧,1995年组织推广,到1997年累计推广面积10000多亩。...
我县地处浙西南,全县近一半以上水田分布在高山区,以生产单季稻为主,长期以来育秧问题成为单季稻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县从1994年开始试验种植旱育秧,1995年组织推广,到1997年累计推广面积10000多亩。据调查统计平均亩产475.9kg,比普通育秧平均亩产405.8kg,亩增70.1kg,增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育秧
生育特点
高产栽培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菇稻稻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兰晓茹
王伟平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62-62,共1页
菇稻稻是“一优二高”农业的种植模式,这种水旱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种植香菇不仅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又可为市场提供新鲜美味的蔬菜。同时,冰菇、干菇出口,为国家创汇。菇稻稻种植模式,可稳定早稻面积,提高全年粮食产...
菇稻稻是“一优二高”农业的种植模式,这种水旱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种植香菇不仅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又可为市场提供新鲜美味的蔬菜。同时,冰菇、干菇出口,为国家创汇。菇稻稻种植模式,可稳定早稻面积,提高全年粮食产量,复种指数可达2.6~2.8,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高的种植模式。我县从1994年开始试验、示范,到1996年面积达3000亩,种植袋料香菇3000万袋。总纯收入达4950万元,亩平均纯收入1.65万元,水稻年均亩产852.2kg,取得菇稻双丰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水稻
水旱轮作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托竹荪高产栽培因子浅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伟平
兰晓茹
余伟丽
《食用菌》
1998年第4期33-33,共1页
我县红托竹荪于1986年栽培推广应用,产品是国内所有竹荪产品中的佼佼者,在1995年国际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上获金奖。根据19年试验推广来看:产量高、低不稳,也有失败的;种植面积小的,管理精细,大都获得成功;大面积栽培也有获得成功的,如...
我县红托竹荪于1986年栽培推广应用,产品是国内所有竹荪产品中的佼佼者,在1995年国际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上获金奖。根据19年试验推广来看:产量高、低不稳,也有失败的;种植面积小的,管理精细,大都获得成功;大面积栽培也有获得成功的,如县商业局在梅源栽培533m^(2),当年收干荪2.5kg。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调查,谈谈竹荪高产栽培的几个主要因子。 1 场地选择 选场包括场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等,栽培场地的选择不当,往往造成整个场地的失败。梅源张乃培1997年种植5000多瓶竹荪种。栽培初期翻耕松土,播种时土壤含水量适度,这样土壤通气条件良好,菌丝发育好。然而由于选用稻田,梅雨季节排水不良造成积水,土质属细沙土,松耕后时间长土层发生板结,通气不良,即使初期生长健壮的菌丝碰上积水、缺氧长势减弱,甚至腐烂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栽培
高产栽培
菌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季稻区菇稻轮作的综合效益与栽培技术
4
作者
王伟平
兰晓茹
王水景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62-62,共1页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近4667hm^2水田,近50%分布在高山地区,以生产单季稻为主。单纯种植水稻,效益低。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一步发展商品农业,使原来单一粮食生产向“一优二高...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近4667hm^2水田,近50%分布在高山地区,以生产单季稻为主。单纯种植水稻,效益低。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一步发展商品农业,使原来单一粮食生产向“一优二高”农业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菇稻轮作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区
香菇
水稻
轮作
综合效益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甘薯-冬菜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董益坤
王水景
+4 位作者
兰晓茹
叶通武
兰建军
徐小燕
赖庆满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1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
甘薯
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用仙人掌功效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毛金华
兰晓茹
+2 位作者
孙蔚丽
叶先伟
兰建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食用仙人掌
功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山区旱育秧生育特点及优化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1
作者
兰晓茹
机构
浙江省云和县农业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21-21,共1页
文摘
我县地处浙西南,全县近一半以上水田分布在高山区,以生产单季稻为主,长期以来育秧问题成为单季稻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县从1994年开始试验种植旱育秧,1995年组织推广,到1997年累计推广面积10000多亩。据调查统计平均亩产475.9kg,比普通育秧平均亩产405.8kg,亩增70.1kg,增12.4%。
关键词
水稻
早育秧
生育特点
高产栽培
技术措施
分类号
S511.104.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菇稻稻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兰晓茹
王伟平
机构
浙江省丽水地区云和县农业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62-62,共1页
文摘
菇稻稻是“一优二高”农业的种植模式,这种水旱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种植香菇不仅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又可为市场提供新鲜美味的蔬菜。同时,冰菇、干菇出口,为国家创汇。菇稻稻种植模式,可稳定早稻面积,提高全年粮食产量,复种指数可达2.6~2.8,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高的种植模式。我县从1994年开始试验、示范,到1996年面积达3000亩,种植袋料香菇3000万袋。总纯收入达4950万元,亩平均纯收入1.65万元,水稻年均亩产852.2kg,取得菇稻双丰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关键词
香菇
水稻
水旱轮作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344.17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托竹荪高产栽培因子浅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伟平
兰晓茹
余伟丽
机构
浙扛省云和县农业局
出处
《食用菌》
1998年第4期33-33,共1页
文摘
我县红托竹荪于1986年栽培推广应用,产品是国内所有竹荪产品中的佼佼者,在1995年国际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上获金奖。根据19年试验推广来看:产量高、低不稳,也有失败的;种植面积小的,管理精细,大都获得成功;大面积栽培也有获得成功的,如县商业局在梅源栽培533m^(2),当年收干荪2.5kg。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调查,谈谈竹荪高产栽培的几个主要因子。 1 场地选择 选场包括场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等,栽培场地的选择不当,往往造成整个场地的失败。梅源张乃培1997年种植5000多瓶竹荪种。栽培初期翻耕松土,播种时土壤含水量适度,这样土壤通气条件良好,菌丝发育好。然而由于选用稻田,梅雨季节排水不良造成积水,土质属细沙土,松耕后时间长土层发生板结,通气不良,即使初期生长健壮的菌丝碰上积水、缺氧长势减弱,甚至腐烂死亡。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栽培
高产栽培
菌种质量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季稻区菇稻轮作的综合效益与栽培技术
4
作者
王伟平
兰晓茹
王水景
机构
浙江省云和县农业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62-62,共1页
文摘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近4667hm^2水田,近50%分布在高山地区,以生产单季稻为主。单纯种植水稻,效益低。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一步发展商品农业,使原来单一粮食生产向“一优二高”农业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菇稻轮作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单季稻区
香菇
水稻
轮作
综合效益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1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甘薯-冬菜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董益坤
王水景
兰晓茹
叶通武
兰建军
徐小燕
赖庆满
机构
云和县农业局
浙江省云和县石塘农技站
云和县安溪乡农技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1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
甘薯
冬菜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用仙人掌功效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毛金华
兰晓茹
孙蔚丽
叶先伟
兰建军
机构
浙江省云和县农业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食用仙人掌
功效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4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西南山区旱育秧生育特点及优化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兰晓茹
《上海农业科技》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菇稻稻高产栽培技术
兰晓茹
王伟平
《上海农业科技》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托竹荪高产栽培因子浅析
王伟平
兰晓茹
余伟丽
《食用菌》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季稻区菇稻轮作的综合效益与栽培技术
王伟平
兰晓茹
王水景
《上海农业科技》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铃薯-甘薯-冬菜高产栽培技术
董益坤
王水景
兰晓茹
叶通武
兰建军
徐小燕
赖庆满
《农业科技通讯》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食用仙人掌功效及栽培技术
毛金华
兰晓茹
孙蔚丽
叶先伟
兰建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