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锌浸种对干旱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及花针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帆 丁红 +7 位作者 孟爱芝 毕高兵 兰文斐 郭庆 张冠初 秦斐斐 张智猛 张金汕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以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纳米氧化锌(ZnO NPs)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及花针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为ZnO NPs在花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0、25、50、10... 以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纳米氧化锌(ZnO NPs)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及花针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为ZnO NPs在花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0、25、50、100、200 mg/L ZnO NPs分散液浸种处理对花生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进一步探究0、50、100 mg/L ZnO NPs分散液浸种对花针期干旱胁迫下花生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花生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20%PEG-6000处理下尤为显著。与0 mg/L ZnO NPs浸种处理相比,ZnO NPs浸种处理均提高PEG-6000胁迫处理下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20%PEG胁迫下,100 mg/L ZnO NPs浸种处理下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加最大,分别为50.97和57.78个百分点。盆栽试验表明,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降低了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叶片鲜质量、茎鲜质量、根系体积,100 mg/L ZnO NPs浸种处理下花生的侧枝长、叶片鲜质量、茎鲜质量、根系体积降幅最小。与0 mg/L ZnO NPs浸种处理相比,50 mg/L ZnO NPs浸种处理使干旱胁迫下花生叶片的POD活性增加24.29%,叶片的MDA含量降低25.00%。由此表明,适宜浓度的ZnO NPs浸种处理可以调节花生生理特性,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花生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浸种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花生棉花等幅间作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戴良香 姜常松 +8 位作者 袁光 徐扬 张冠初 郭庆 张晨 兰文斐 李帆 丁红 张智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35,共12页
为充分利用盐碱地土地及温光热资源,明确盐碱地花生/棉花等幅间作种植模式下,不同垄行位置对花生光合产物积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提高盐碱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在田间条件下,采用花生/棉花6∶4等幅间作周年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花生带不... 为充分利用盐碱地土地及温光热资源,明确盐碱地花生/棉花等幅间作种植模式下,不同垄行位置对花生光合产物积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提高盐碱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在田间条件下,采用花生/棉花6∶4等幅间作周年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花生带不同垄行位置对其光合产物积累、光照强度、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及产量和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1)盐碱地花生/棉花等幅间作种植模式较花生单作可显著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功能叶片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NPQ),显著降低生物量、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系数(LAI)、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产量明显降低;间作棉花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和产量均明显提高,间作系统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间作系统中花生带两边垄行(IP1、IP3)、单作花生和单作棉花的冠层光照强度峰值均出现在12:00,但中间垄行(IP2)花生冠层辐射强度峰值滞后到14:00,且间作花生带两边垄行冠层光照度显著低于花生单作处理。(3)间作系统中,花生花针期后垄行位置对光合效率的影响显著,中间垄行SPAD、LAI和NPQ值均显著高于两边垄行,而两边垄行间无明显差异;但P_(n)、气孔导度(G_(s))和T_(r)受试点和垄行位置影响显著,其中东营市试点花生各生育期的各垄行位置间均无显著差异,而高唐县试点间作花生功能叶P_(n)、G_(s)和T_(r)均显著低于单作处理,且间作处理的IP2垄行显著高于IP1、IP3两边垄行。(4)两试点间作棉花和花生产量低于其单作处理,但综合效益较传统植棉收益分别提高11.94%(东营)和27.08%(高唐),间作系统土地当量比大于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花生/棉花间作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时期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兰文斐 丁红 +7 位作者 徐扬 郭庆 张冠初 秦斐斐 张琦 刘东宇 张智猛 石书兵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探究不同时期盐胁迫对花生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以不同耐盐性品种花育25、8130和豫花15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1.5‰、2.5‰和3.5‰4个盐浓度,分别于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进行盐胁迫处理,盐胁迫12 d后测定其植株农艺性... 为探究不同时期盐胁迫对花生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以不同耐盐性品种花育25、8130和豫花15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1.5‰、2.5‰和3.5‰4个盐浓度,分别于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进行盐胁迫处理,盐胁迫12 d后测定其植株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3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盐胁迫浓度为1.5‰~2.5‰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花生的根系活力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耐盐品种花育25的降低幅度最小,平均为42.31%。单株荚果产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在花针期盐胁迫时产量降幅达到最大,盐胁迫浓度为3.5‰下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54.92%、69.43%、76.64%,耐盐品种花育25在盐胁迫下单株产量降低幅度最小。由此表明,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保持较强的根系活力是盐胁迫下耐盐品种花育25产量下降幅度较小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花生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