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泌乳阶段奶牛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赵艳丽 闫晶 +5 位作者 薛炳楠 闫素梅 兰儒冰 王典 郭晓宇 郭咏梅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1,共6页
试验旨在建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体细胞数与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逐步回归模型。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奶牛120头,每个阶段各30头奶牛。结果显示:... 试验旨在建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体细胞数与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逐步回归模型。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奶牛120头,每个阶段各30头奶牛。结果显示: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产奶量与血清中葡萄糖(GLU)呈负相关,围产后期产奶量与总蛋白(TP)呈负相关,乳蛋白率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呈负相关,与免疫球蛋白G(IgG)呈正相关,乳糖率与血清中白蛋白(ALB)呈负相关,与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体细胞数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呈负相关;泌乳前期体细胞数与血清中IL-6呈正相关,乳糖率与血清中TBIL呈负相关,乳蛋白率与TP呈负相关;围产后期、泌乳前期和泌乳中期乳脂率与血清中甘油三酯(TG)均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奶牛血清GLU与产奶量具有相关性,血清中IL-1β、胆固醇(CHOL)、IgG和TBIL含量与乳成分具有相关性,血清中IL-6含量与乳体细胞数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阶段 抗氧化 免疫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8种新型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
2
作者 崔洪哲 杨坤 +4 位作者 赵海霞 李颖丽 兰儒冰 胡红莲 张爱忠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2,共5页
试验旨在利用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和体外产气法,对黑麦草、辣椒粕、罗汉果籽、棕榈仁粕、西兰花、菊花粉、核桃仁和柳枝稷8种新型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进行评价,为非常规饲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显示:西兰花... 试验旨在利用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和体外产气法,对黑麦草、辣椒粕、罗汉果籽、棕榈仁粕、西兰花、菊花粉、核桃仁和柳枝稷8种新型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进行评价,为非常规饲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显示:西兰花和核桃仁的粗蛋白(CP)含量较高,柳枝稷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高,罗汉果籽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高,而罗汉果籽的48 h累积产气量以及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最低。菌体蛋白(BCP)含量排序为:棕榈仁粕>柳枝稷=黑麦草>核桃仁>辣椒粕=菊花粉>西兰花=罗汉果籽。黑麦草的代谢能值最高,核桃仁的氨态氮(NH3-N)含量最高,其次为棕榈仁粕和罗汉果籽。研究表明,罗汉果籽在瘤胃中的消化率最低,辣椒粕、核桃仁和西兰花的粗蛋白含量较高,黑麦草的体外发酵产气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参数 非常规饲料 体外产气法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α-淀粉酶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颖丽 王典 +5 位作者 刘宏凯 赵永生 兰儒冰 杜宏盛 张孟恩 田彦锋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α-淀粉酶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6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牛,依据泌乳天数、胎次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5 g/(头·d)α-... 试验旨在探究α-淀粉酶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6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牛,依据泌乳天数、胎次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5 g/(头·d)α-淀粉酶。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了1.89%(P>0.05),平均日产奶量和产乳效率分别增加了1.47%和4.00%(P>0.05),收入增加了2.08元/(头·d)(P<0.05)。试验组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血浆葡萄糖(GLU)和β-羟基丁酸(BHB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NEFA)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淀粉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头·d)的α-淀粉酶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泌乳牛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限制及补偿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兰儒冰 高爱武 +3 位作者 杨金丽 张崇志 侯先志 考桂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8-12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0%、10.0%、10.0%、5.7%。营养补偿期(9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水平一致(ME 9.75 MJ/kg、CP 12%)。营养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背最长肌pH、失水率和剪切力值及胴体营养水平。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RG3组羔羊背最长肌pH1和胴体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CG组(P<0.05),胴体干物质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补偿期结束时,RG2组羔羊背最长肌pH1显著高于CG组(P<0.05);RG1和RG2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RG3组羔羊胴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因此,背最长肌pH、嫩度及胴体化学组成均受到营养限制的影响,经补偿后除嫩度外均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随着受限程度的加剧,恢复速度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限制 补偿 蒙古羔羊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理阶段奶牛血液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艳丽 闫晶 +5 位作者 薛炳楠 闫素梅 兰儒冰 王典 郭晓宇 郭咏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8-7798,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理阶段奶牛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6个生理阶段奶牛,分别为围产前期、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每个阶段各30头,共180头。晨饲前,对不同生理阶段奶...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理阶段奶牛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6个生理阶段奶牛,分别为围产前期、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每个阶段各30头,共180头。晨饲前,对不同生理阶段奶牛进行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清后测定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生理阶段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且以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变化更为明显。围产后期奶牛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蛋白(TP)、尿素(UN)、白蛋白(ALB)、钙(Ca)、磷(P)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较低,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红素(TBIL)、β-羟丁酸(BHBA)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较高;泌乳前期奶牛血清TC、NEFA、HDL、TP、ALB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较高。2)生理阶段对奶牛血清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围产后期、泌乳前期奶牛血清GSH-Px、CAT活性和MDA含量较高,T-AOC、T-SOD活性较低,同时围产后期血清TrxR活性较低。3)生理阶段对奶牛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G(IgG)、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围产后期、泌乳前期奶牛血清TNF-α、IL-1β含量较高,同时围产后期血清NO含量和iNOS活性较高,INF-γ、IgG含量较低。综上所述,在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奶牛免疫力下降,抗氧化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生理阶段 营养状况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秀美 侯先志 +5 位作者 敖长金 高民 考桂兰 高爱武 兰儒冰 塔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6-1533,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3头健康的3~5岁泌乳黑白花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s经1代纯化后进行三维培养,在三维模式下分别培养3、5、7、9 d,测定BMECs中αs1-酪蛋白、β-酪...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3头健康的3~5岁泌乳黑白花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s经1代纯化后进行三维培养,在三维模式下分别培养3、5、7、9 d,测定BMECs中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模式培养5 d的BMECsαs1-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培养3、7、9 d(P<0.01);利用三维模式培养5 d的BMECsβ-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培养3、7 d(P<0.01),高于培养9 d,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影响BMECs中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本试验条件下最佳培养时间为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三维培养 酪蛋白 基因表达 培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二维和三维培养及培养后酪蛋白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秀美 侯先志 +7 位作者 高爱武 考桂兰 高民 李大彪 兰儒冰 张楠 张艳明 黄清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7-1164,共8页
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 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模式下细胞的生长形态,测定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种培养模式下的BMEC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二维培养的BMEC呈典型铺路石样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的BM EC则形成了类腺泡的聚集物和管腔结构。利用三维培养的BM EC的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5),三维培养的BMEC的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1)。结果提示,三维培养的BMEC 3种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三维培养的BMEC在形态上呈现的特点与在体内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二维培养 三维培养 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子健 李大彪 +2 位作者 高民 王典 兰儒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17-3025,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选取处于围产前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各4头,共16头,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提取微生物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细菌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选取处于围产前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各4头,共16头,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提取微生物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丙酸浓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2)在门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则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拟杆菌门、SR1细菌、蓝菌门、柔膜菌门、TM7细菌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而泌乳期各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3)在科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普雷沃氏菌科,而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琥珀酸弧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理研菌科、BS11细菌、RF16细菌、SR1细菌、Gastranaerophilales、克里斯滕森菌科、TM7细菌、RF9细菌和纤维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琥珀酸弧菌科、毛螺菌科和韦荣球菌科则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综上得出,奶牛从围产前期进入到泌乳期,瘤胃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泌乳期各阶段瘤胃细菌组成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生理阶段 瘤胃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NCPS体系评价内蒙古地区9种非常规饲料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坤 崔洪哲 +3 位作者 高民 李大彪 兰儒冰 胡红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7-101,共5页
试验通过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分析计算了藜麦青贮、葫芦籽皮、莜麦草、玉米糖渣、甜菜丝、酒精浆、玉米芯、褐草、浆麦草等9种内蒙古地区非常规饲料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旨为丰富我国内蒙古地区非常规饲料资... 试验通过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分析计算了藜麦青贮、葫芦籽皮、莜麦草、玉米糖渣、甜菜丝、酒精浆、玉米芯、褐草、浆麦草等9种内蒙古地区非常规饲料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旨为丰富我国内蒙古地区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数据库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质量进行评价,葫芦籽皮质量最好,莜麦草和甜菜丝次之,浆麦草较差。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可利用率方面进行评价,褐草最好,酒精浆、甜菜丝、藜麦青贮较好,葫芦籽皮和浆麦草最差。从真蛋白质含量结合不可利用氮(PC)以及反刍动物瘤胃利用程度比较,褐草、浆麦草、玉米糖渣的营养价值较高,藜麦青贮、莜麦草和甜菜丝次之,葫芦籽皮和玉米芯较差。研究表明,9种非常规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均有较大差异,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测定,合理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 营养成分 饲料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部分地区致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琪 王秋东 +5 位作者 崔彪 兰儒冰 宋丽华 张万江 刘思国 韩吉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75-879,共5页
为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临床分布情况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内蒙古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采集330份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24株链球菌,分离率为7.27%。利用脉冲场凝胶... 为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临床分布情况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内蒙古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采集330份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24株链球菌,分离率为7.27%。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24株链球菌的亲缘关系,共得到16株不同谱型的链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6株链球菌对临床上常用的12种抗生素的耐药谱,采用PCR方法分别进行耐药基因、血清型分型基因、表面蛋白基因及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16株链球菌对林可霉素、红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均超过50%,其中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达到68.75%(11/16);耐药基因erm(B)和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31.25%(5/16)和50%(8/16);其中10株不同谱型的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均属于荚膜多糖Ⅱ型,表面蛋白均属于未定型且所携带的毒力基因相同。本研究为治疗临床中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流行病学 生物学特性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构树青贮对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宫斌 檀论 +7 位作者 侯坤 范彩云 王典 兰儒冰 陆兴伟 卓钊 王菊花 程建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71-377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构树青贮对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重(330±35)kg的奶公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饲分别喂用杂交构树青贮替代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构树青贮对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重(330±35)kg的奶公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饲分别喂用杂交构树青贮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100%苜蓿干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各组之间奶公牛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对照组日饲料成本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试验2组日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苜蓿干草不影响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功能,并可降低饲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青贮 奶公牛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构树半干青贮加工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宫斌 侯坤 +7 位作者 檀论 范彩云 王典 兰儒冰 陆兴伟 卓钊 王菊花 程建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7-1686,共10页
杂交构树‘中科1号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Zhongke No.1’)属桑科构属落叶灌木,具有生长迅速、产量高、蛋白含量丰富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其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结构复杂,... 杂交构树‘中科1号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Zhongke No.1’)属桑科构属落叶灌木,具有生长迅速、产量高、蛋白含量丰富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其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结构复杂,且含有抗营养因子。为了提高构树饲料适口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其中纤维素含量,本试验选用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作为发酵菌种,对半干构树采用正交设计来优化菌种组合、物料组合、含水量、青贮时间等条件,以感官指标、化学指标以及营养指标为判定青贮质量优劣的依据,最终确定最优的构树半干青贮饲料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构树半干青贮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55%、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布氏乳杆菌组合比例4꞉1꞉1、糖蜜添加量3%、纤维素酶添加量9×10^(3)U·kg^(−1)、青贮时间60 d。该条件下有氧稳定性为226.33~245.67 h,粗蛋白含量为16.27%~16.6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2.25%~32.6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4.17%~44.81%。本研究确定了杂交构树半干青贮饲料适宜工艺参数,为构树青贮饲料在畜牧养殖业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 半干青贮 饲料 正交试验 乳酸菌 厌氧发酵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管晓轩 高民 +5 位作者 赵濛 宋利文 王典 兰儒冰 孙满吉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8-101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体重[(42.67±1.07)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新生荷斯坦犊牛30头,...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体重[(42.67±1.07)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新生荷斯坦犊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各组均饲喂牛奶和开食料,在对照组(C组)的基础上,犊泄克组(B组)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犊泄克+犊益康组(BP组)在犊牛摄入初乳后立刻灌服30 mL/头犊益康,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P组的1~30日龄、1~60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组和BP组的腹泻率降低,腹泻持续时间缩短。2)与C组相比,BP组的30日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60日龄血清尿素氮(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30日龄和60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知,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断奶前犊牛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犊牛 腹泻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犊牛抗腹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管晓轩 胡红莲 +4 位作者 高民 李兰柱 王典 兰儒冰 孙满吉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8期74-78,共5页
复合微生态制剂是一类主要由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按照不同比例配合而成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幼龄动物瘤胃发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重功效,现已成为改善动物健康状况的优先选择。文章针对复合微生... 复合微生态制剂是一类主要由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按照不同比例配合而成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幼龄动物瘤胃发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重功效,现已成为改善动物健康状况的优先选择。文章针对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微生态制剂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犊牛 腹泻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婷 宋利文 +3 位作者 高民 胡红莲 王典 兰儒冰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5-30,共6页
大量研究表明,在动物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日采食量、稳定瘤胃内环境、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分娩应激反应、降低CH4排放量及舍内有害气体生成量。这类产品中存在的大量活性物质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 大量研究表明,在动物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日采食量、稳定瘤胃内环境、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分娩应激反应、降低CH4排放量及舍内有害气体生成量。这类产品中存在的大量活性物质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简要论述了酵母培养物的发现、研究进展,及其与其他类酵母制剂产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酵母培养物的营养生理作用与机制,旨在为广大奶牛养殖者及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借鉴,最大限度地获取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酵母培养物 作用机制 生产性能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日东 吴晓亮 +5 位作者 宋丽华 韩吉雨 魏小军 李平安 关平原 兰儒冰 《养殖与饲料》 2015年第8期13-14,共2页
在1年的时间里,对北方的1个规模化牧场乳房炎病牛连续采集45个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到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和无乳链球菌4种乳房炎病原菌,在发病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点,6-10月期间,大肠杆菌为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12月至次年... 在1年的时间里,对北方的1个规模化牧场乳房炎病牛连续采集45个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到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和无乳链球菌4种乳房炎病原菌,在发病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点,6-10月期间,大肠杆菌为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12月至次年4月期间,无乳链球菌为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发病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叶黄素对牛乳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吉雨 宋丽华 +5 位作者 王典 耿跃 岳丽莎 庞云 白堃 兰儒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1-12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叶黄素对牛乳叶黄素沉积与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泌乳天数、产奶性能和体细胞数相近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处理Ⅲ组和处理Ⅳ组,每组12头。对处理组奶牛每天分别饲喂叶黄素50g(... 试验旨在研究叶黄素对牛乳叶黄素沉积与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泌乳天数、产奶性能和体细胞数相近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处理Ⅲ组和处理Ⅳ组,每组12头。对处理组奶牛每天分别饲喂叶黄素50g(A试验料)、100g(A试验料)、100g(B试验料)、150g(A试验料)。其中在0、10、20、30、40和50d检测牛奶中叶黄素、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和干物质含量及泌乳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叶黄素样品A优于样品B。添加150g/(d·头)(以日采食10kg精料计)样品A可显著提高奶中叶黄素的含量。建议生产中日粮叶黄素添加量选用150g/(d·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原料乳 奶牛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热应激的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日东 兰儒冰 +2 位作者 那木拉 宋丽华 李平 《养殖与饲料》 2016年第8期45-48,共4页
热应激是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奶牛生产的普遍性问题,本文阐述了奶牛的散热方式,热应激的概念和危害,发生热应激的条件,温湿指数,热应激程度划分,防控热应激的措施等,其中将通风和喷淋相结合防控奶牛热应激效果显著,是有效防控奶牛热应激的... 热应激是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奶牛生产的普遍性问题,本文阐述了奶牛的散热方式,热应激的概念和危害,发生热应激的条件,温湿指数,热应激程度划分,防控热应激的措施等,其中将通风和喷淋相结合防控奶牛热应激效果显著,是有效防控奶牛热应激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温湿指数 防控措施 牛舍结构 通风机 喷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