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的降脂减肥及其急性毒性
1
作者 安仲华 王宏波 +2 位作者 赵连军 赵千慧 公衍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4-48,74,共6页
旨在观察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采用腹腔注射泊洛沙姆407诱发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食诱发小鼠肥胖模型,预先给小鼠灌胃给予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观察其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血清总胆固... 旨在观察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采用腹腔注射泊洛沙姆407诱发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食诱发小鼠肥胖模型,预先给小鼠灌胃给予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观察其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体重的影响。采用最大剂量灌胃,观察番荔枝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常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及重要脏器包括心、肝、脾、肺、肾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抑制泊洛沙姆407引起的血清TC和TG的升高,使饮食导致肥胖小鼠的体重和血清TC、TG显著下降。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重要脏器均无明显影响。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可防治高血脂和肥胖,且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在降脂减肥相关产品研发中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乙醇提取物 高血脂 肥胖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甘菊精油体外活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茵娟 于坚铜 +3 位作者 王雪瑜莺 王一凡 李祥博 公衍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罗马洋甘菊精油和德国洋甘菊精油的体外抗过敏、美白、抑菌和对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测定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评价体外抗过敏活性。通过测定酪氨酸酶抑制率评价体外美白活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 本研究旨在对比罗马洋甘菊精油和德国洋甘菊精油的体外抗过敏、美白、抑菌和对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测定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评价体外抗过敏活性。通过测定酪氨酸酶抑制率评价体外美白活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活力。采用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表明,两种精油均可以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和酪氨酸酶活性,具有美白和抗过敏活性,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洋甘菊精油可用于制备美白舒敏化妆品,其中罗马洋甘菊精油的作用优于德国洋甘菊精油。同时,两种精油还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且德国洋甘菊精油比罗马洋甘菊精油抑菌作用更强。两种精油可显著提高HUVEC和HSF细胞活力,促进细胞迁移,呈剂量依赖性。洋甘菊精油可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其中,德国洋甘菊精油的作用优于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精油和罗马洋甘菊精油均具有抗过敏、美白、抑菌活性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开发目的选择不同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 精油 抗过敏 美白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3
作者 王丽娟 黄红 +3 位作者 李祥博 王一凡 王宏波 公衍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0-48,共9页
探讨了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尤特奇S100为载体材料,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并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马尔文粒径仪观察纳米粒形态并测定其粒径和电位;用透析法测定其体... 探讨了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尤特奇S100为载体材料,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并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马尔文粒径仪观察纳米粒形态并测定其粒径和电位;用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考察不同温度下纳米粒的稳定性;用MTT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对人结肠癌RK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发现,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V(有机相)∶V(水相)为1∶2、ES100浓度为14 mg·mL^(-1)、搅拌速度为1500 r·min-1、V(小茴香挥发油)∶V(ES100)比为4∶7。制备的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形态良好,包封率和载药量高,在pH 7.4环境中释放,可于结肠局部发挥作用;25℃环境下放置5周稳定性良好。同时还发现,小茴香挥发油纳米粒能显著抑制结肠癌RK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挥发油 纳米粒 尤特奇 结肠癌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公衍玲 黄山 于慧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415-417,共3页
采用水提法、回流法、渗漉法、索氏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等不同的方法提取葛根药材,以干浸膏得率、总黄酮得率及葛根素粗品得率为考察指标,对6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其中一种最优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传统水提... 采用水提法、回流法、渗漉法、索氏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等不同的方法提取葛根药材,以干浸膏得率、总黄酮得率及葛根素粗品得率为考察指标,对6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其中一种最优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传统水提法提取葛根药材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溶剂,提取3次,每次1.5 h,其中溶剂倍量和提取次数为显著影响因素。水提法提取葛根药材,方法简便,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总黄酮 葛根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及配伍醇提液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公衍玲 王宏波 +1 位作者 赵文英 金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19-421,共3页
对虎杖不同部位及其与蒲公英、北败酱、半枝莲配伍后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用不同溶剂提取虎杖药材,再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虎杖及其配伍后的提取液,测定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和产气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 对虎杖不同部位及其与蒲公英、北败酱、半枝莲配伍后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用不同溶剂提取虎杖药材,再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虎杖及其配伍后的提取液,测定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和产气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虎杖醇提液抑菌活性大于水提液,其醇提取液的三氯甲烷部分抑菌活性最强,对以上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布在0.0625-0.5 g.mL^-1。配伍后的三氯甲烷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抑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荆芥挥发油对小鼠耐缺氧与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公衍玲 黄山 +1 位作者 金宏 王聚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研究了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挥发油对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实验采用常压耐缺氧法测定小鼠存活时间;采用断头缺氧法测定小鼠张口喘气停止时间;采用游泳实验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实验结果发现,藏荆芥... 研究了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挥发油对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实验采用常压耐缺氧法测定小鼠存活时间;采用断头缺氧法测定小鼠张口喘气停止时间;采用游泳实验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实验结果发现,藏荆芥挥发油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和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明显延长力竭游泳时间,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藏荆芥挥发油具有良好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荆芥 挥发油 耐缺氧 抗疲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虎杖药材中有效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公衍玲 王宏波 +1 位作者 金宏 赵文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04-205,共2页
考察不同产地虎杖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虎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别测定白藜芦醇苷、大黄素含量,并测定了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不同产地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安... 考察不同产地虎杖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虎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别测定白藜芦醇苷、大黄素含量,并测定了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不同产地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安徽产的含量最高,各地虎杖药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活性均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苷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主要提取物半仿生提取条件的优选 被引量:5
8
作者 公衍玲 王宏波 +1 位作者 金宏 赵文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02-204,共3页
采用半仿生法提取虎杖并优选了其提取条件。以提取时溶剂pH值以及总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使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加热回流提取虎杖,以白藜芦醇苷、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优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当第一煎pH2.2、第二煎pH6.0、第三... 采用半仿生法提取虎杖并优选了其提取条件。以提取时溶剂pH值以及总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使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加热回流提取虎杖,以白藜芦醇苷、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优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当第一煎pH2.2、第二煎pH6.0、第三煎pH9.0、总提取时间4 h时,药液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最大;当第一煎pH 1.8、第二煎pH 7.0、第三煎pH 8.0、总提取时间4 h时,药液中大黄素的含量最大。该实验得到的最佳半仿生提取条件稳定性好,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半仿生提取法 正交试验 白藜芦醇苷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毛菜醇提物降脂与促进小肠运动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公衍玲 金宏 王宏波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77-380,385,共5页
研究了猪毛菜(Salsola collina)醇提物降脂及对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蛋黄制备小鼠高血脂模型,观察猪毛菜乙醇提取物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影响;采用脂肪酶抑制率确定其体外降脂活性;采用碳末推进实验研究其促进小肠运... 研究了猪毛菜(Salsola collina)醇提物降脂及对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蛋黄制备小鼠高血脂模型,观察猪毛菜乙醇提取物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影响;采用脂肪酶抑制率确定其体外降脂活性;采用碳末推进实验研究其促进小肠运动作用。结果发现,猪毛菜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在体外可抑制脂肪酶活性,并可促进小肠运动。猪毛菜醇提物具有体内外降脂及促肠运动功能,可用于降脂减肥新药的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毛菜 醇提物 高血脂 脂肪酶 小肠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山楂核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公衍玲 牛真真 王沙沙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32-36,共5页
研究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山楂核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山楂核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山楂核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萃取物中的总黄酮进行定量分析,用正交设计实验法考察了萃取温度、时间、压力和夹带剂用量对... 研究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山楂核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山楂核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山楂核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萃取物中的总黄酮进行定量分析,用正交设计实验法考察了萃取温度、时间、压力和夹带剂用量对提取总黄酮的影响;并用大孔树脂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考察了乙醇浓度、体积和流速对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的影响。结果发现,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为1.0mL·g-1、萃取温度50℃、压力20 MPa和时间2h,总黄酮得率可达2.827%。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70%乙醇、体积为60mL、流速1.5mL·min-1,总黄酮得率可达5.32%。该提取方法和纯化条件简单易操作,可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核 超临界萃取 大孔树脂 纯化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公衍玲 刘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柚皮中总黄酮,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回流时间3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邻苯三酚法测定柚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星点实验结...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柚皮中总黄酮,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回流时间3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邻苯三酚法测定柚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星点实验结合生产实际,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L∶g),乙醇浓度76%,回流时间95min,回流温度90℃,提取2次。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预测值为1.032%,实测平均值为1.036%,RSD为0.72%。柚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 总黄酮 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核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降糖降脂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公衍玲 郭遥遥 刘洋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14-17,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氧自由基清除率,采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降糖降脂实验。在实验中,当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增加至1g·mL-1时,羟、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9.68%和84.24%,还原力增加,且α-葡萄糖...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氧自由基清除率,采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降糖降脂实验。在实验中,当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增加至1g·mL-1时,羟、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9.68%和84.24%,还原力增加,且α-葡萄糖苷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6.73%和67.9%。自由基清除率和酶抑制率均与乙醇提取物呈浓度依赖性。樱桃核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和良好的降糖降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核 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性 降糖降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水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公衍玲 王宏波 金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83-485,共3页
考察了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水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虎杖水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藜芦醇苷含量。最佳水提条件为: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简... 考察了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水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虎杖水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藜芦醇苷含量。最佳水提条件为: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简便经济,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正交设计 白藜芦醇苷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丹参叶总酚酸的提取工艺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公衍玲 邱治淇 +1 位作者 刘菲 闫广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丹参叶中总酚酸,优化提取工艺并检测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以总酚酸得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拟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丹参叶中总酚酸,优化提取工艺并检测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以总酚酸得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拟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左旋多吧为底物,观察丹参叶总酚酸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叶总酚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3∶1,提取时间109min,提取温度76℃。该条件下总酚酸得率预测值为3.211%,实测平均值为3.285%。丹参叶总酚酸提取物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可用于丹参叶总酚酸的提取工艺优化,预测性良好;获得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叶 总酚酸 提取 响应面法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毛菜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的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公衍玲 钟逸凡 +1 位作者 苏曼卿 刘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研究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正常小鼠肠推进模型,检测大、中、小剂量(0.025,0.05,0.1g·mL-1)猪毛菜对肠推进的影响。分别采用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建立小鼠肠推进减慢模型,观察不同... 通过研究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正常小鼠肠推进模型,检测大、中、小剂量(0.025,0.05,0.1g·mL-1)猪毛菜对肠推进的影响。分别采用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建立小鼠肠推进减慢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猪毛菜对肠推进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猪毛菜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肠组织中的胃动素和胃饥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中、小剂量猪毛菜对正常小鼠肠运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别为p<0.05,p<0.01和p<0.01),还可显著改善阿托品致小鼠肠推进减慢作用(p<0.01),但对肾上腺素致小鼠肠推进减慢无显著影响(p>0.05)。猪毛菜能显著提高血清中胃饥饿素含量(p<0.01),但对肠组织中胃饥饿素含量以及血清和肠组织中的胃动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猪毛菜可通过激动M-胆碱能受体促进胃饥饿素合成,多靶点促进胃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毛菜 阿托品 肾上腺素 促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公衍玲 金宏 +2 位作者 黄山 金岩 张丹丹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
研究了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粉碎度、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的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 研究了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粉碎度、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的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粉碎度>酶解时间>酶的用量>料液比。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为50目,料液比为1?16,酶的用量为0.8%,酶解温度为40℃,酶解pH值为5,酶解时间为20min后,煎煮1.5h。该法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可用于荆芥总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总黄酮 酶法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公衍玲 黄山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6期4-6,共3页
对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 对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酶解温度45℃,介质pH3.5,酶用量0.3%,酶解时间2.0h,总黄酮得率可达1.026%。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总黄酮 侧柏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麦冬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山 张硕 +1 位作者 赵文英 公衍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酶法提取麦冬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35、溶剂pH值5.0、酶用量0.5%、酶解温度45℃、酶解反应时间120min。采用酶水解后,麦冬多糖的提取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麦冬多糖 纤维素酶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挥发油GC-MS特征指纹图谱 被引量:22
19
作者 金宏 公衍玲 赵文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丁香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利用Excel中数据处理等功能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3%),所建立的丁香挥发油的GC-MS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丁香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利用Excel中数据处理等功能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3%),所建立的丁香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山 公衍玲 金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8-180,273,共4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4、溶剂pH4.5、酶用量0.4%、酶解温度45℃、酶解反应时间120min。采用酶水解后,绞股蓝总皂苷的含量为4.60%,较热水浸提法提高了17.05%,为...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4、溶剂pH4.5、酶用量0.4%、酶解温度45℃、酶解反应时间120min。采用酶水解后,绞股蓝总皂苷的含量为4.60%,较热水浸提法提高了17.05%,为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纤维素酶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