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治疗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燕朋波 李国强 +3 位作者 全金梅 李国锋 刘翠华 郭俊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7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技术治疗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血液净化装置压力评估及体外循环抗凝血方法等临床应用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05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中毒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行...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技术治疗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血液净化装置压力评估及体外循环抗凝血方法等临床应用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05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中毒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行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89例(A组),连续性静-静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89例(B组),连续性血浆吸附治疗89例(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组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前10min,开始后10min、30min、60min患者收缩压、心率、静脉压变化;CBP治疗前10min,开始后3h、6h、12h患者的凝血功能;CBP治疗开始后30min、3h、6h、12h血流速、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压降。结果 3组患者在性别(χ~2=0.069,P=0.753)、年龄(χ~2=0.012,P=0.839)、临床诊断(χ~2=0.173,P=0.23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凝方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P=0.013);3组患者在CBP治疗前10min,治疗开始后10min、30min、60min患者收缩压(F=1.154,2.732,2.132,1.117;P=0.532、0.367、0.473、0.532)、心率(F=2.183,1.105,1.127,1.165;P=0.463,0.537,0.517,0.567)、静脉压(F=2.132,1.974,2.118,2.734;P=0.162,0.423,0.397,0.4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在CBP治疗前10min,开始后3h、6h、12h患者的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F=1.389,0.832,0.764,0.967;P=0.132,0.475,0.619,0.397)、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PT)(F=0.893,1.287,1.769,1.197;P=0.513,0.195,0.096,0.197)、静脉游离钙(F=2.174,2.165,1.135,0.973;P=0.093,0.089,0.298,0.4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BP治疗开始后30min、3h、6h、12h血流速(F=0.985,1.125,0.932,0.845;P=0.316,0.367,0.513,0.579)、动脉压(F=0.983,0.875,0.927,1.107;P=0.326,0.516,0.321,0.225)、静脉压(F=1.832,1.974,0.893,1.134;P=0.187,0.129,0.132,0.1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BP治疗开始后30min、3h、6h、12h滤前压(F=17.985,20.125,18.932,25.845;P均<0.001)、滤压降(F=19.983,23.875,19.927,17.107;P均<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组患者在CBP治疗期间抗凝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治疗期间不同时间点凝血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开始治疗后滤前压、滤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其压力范围均在CBP正常值范围内。因此虽然CPFA体外循环血容量相对CVVH、连续性血浆吸附治疗增加,但是通过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可以应用于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装置 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治疗 体外循环 策略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血液净化联合抢救大剂量硝苯地平中毒患者1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燕朋波 李志静 +1 位作者 全金梅 李国强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5期286-286,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恶心、呕吐6h,间断躁动不清1h由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14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60mmHg(1mmHg=0.133Kpa);听诊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144次/min,心音有力,心前区可...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恶心、呕吐6h,间断躁动不清1h由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14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60mmHg(1mmHg=0.133Kpa);听诊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144次/min,心音有力,心前区可闻及奔马律,腹软,压痛及反跳痛查体不配合,肠鸣音3次/min,全身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急查毒物分析示:硝苯地平成分7.1mg/L(中毒量大于4.0mg/L)。入院血气分析(FiO221%)PH:7.33,氧分压73mmHg,二氧化碳分压31mmHg,碳酸氢根16.3mmol/L,碱剩余-9.6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肺呼吸音 中毒量 病理反射 奔马律 胸膜摩擦音 二氧化碳分压 碳酸氢根 碱剩余 生理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