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市师范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1
作者 党民 蒋彬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第10期163-164,共2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包头市师范类院校2011级与2012级学生两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包头师范类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国家平均水...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包头市师范类院校2011级与2012级学生两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包头师范类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国家平均水平存在的差距,针对实际对比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分析结果显示,包头市师范类院校学生除身高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均体育全国平均水平。包头师范类院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已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市 师范院校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辅助钻井高效破岩机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熊继有 唐嘉贵 +9 位作者 钱声华 党民 周伟 李烈明 陈清 肖仁斌 黄桢 吴华 徐英 余兴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1,共3页
现代旋转钻井破碎岩石是以机械破岩为主导方式 ,射流辅助机械破岩的目的是提高机械钻速。文章论述了牙轮钻头与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及岩石剪切破坏的内在规律 ;重点研究了射流的水楔作用对岩石裂纹产生、扩展、贯通及破坏的机理。实验结果... 现代旋转钻井破碎岩石是以机械破岩为主导方式 ,射流辅助机械破岩的目的是提高机械钻速。文章论述了牙轮钻头与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及岩石剪切破坏的内在规律 ;重点研究了射流的水楔作用对岩石裂纹产生、扩展、贯通及破坏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射流辅助钻井的门限压力是岩石抗拉强度的 4 .1倍 ,是抗压强度的2 6 % ;还与井底压差及其它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同时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旋转钻井 辅助破岩 钻速 水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据融合实现流型的在线识别
3
作者 党民 熊继有 +3 位作者 李井矿 廖仕孟 韩波 曾汇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8-70,共3页
两相流的流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随机过程。认识流型的形成机理和特征以及流动规律一直是两相流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的流型识别方法 (流型图和流型转换判别 )能够预测流型及其转换 ,但是要应用它来获取流体的实时流动参数还是有较... 两相流的流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随机过程。认识流型的形成机理和特征以及流动规律一直是两相流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的流型识别方法 (流型图和流型转换判别 )能够预测流型及其转换 ,但是要应用它来获取流体的实时流动参数还是有较大的难度。而在石油天然气工程 (钻井、固井、集输管道等 )应用实际中 ,往往需要实时了解流动参数以确定系统的运行状况。针对这个问题 ,为掌握实时流动参数的特性而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理论两相流流型识别新方法 ,并设计了流型的在线识别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该识别方法具有置信度高 ,容错性好 ,性能稳定 ,减小了传感器的不确定误差 ,降低了单个传感器的性能要求等优点。这种方法对两相流流型具有实时识别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在线识别 数据融合 容错性 不确定 流型识别 传感器 集输管道 固井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彬 党民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第6期182-182,206,共2页
乒乓球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培养后备人才的重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影响我国中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影响 乒乓球 中小学 课余训练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管驻厂监造再认识 被引量:3
5
作者 易晓明 历建爱 +2 位作者 卫栋 李昱坤 党民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阐述了油井管驻厂监造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加强驻厂监造工作的相关措施,从而强调了实施油井管驻厂监造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油井管 驻厂监造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管上扣过程中摩擦磨损对摩擦因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杉 高进伟 +2 位作者 孔祥领 党民 闫柏辰 《石油矿场机械》 2016年第3期25-32,共8页
特殊螺纹油井管和传统的API油井管在现场使用中都应按推荐上扣转矩进行操作,而转矩值的计算与两接触表面间的摩擦因数密切相关。目前,摩擦因数由经验数据给出,且在API标准中通常设置为常数,忽略了表面性能和操作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上... 特殊螺纹油井管和传统的API油井管在现场使用中都应按推荐上扣转矩进行操作,而转矩值的计算与两接触表面间的摩擦因数密切相关。目前,摩擦因数由经验数据给出,且在API标准中通常设置为常数,忽略了表面性能和操作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上扣转矩的计算不准确;尤其在高温、高压等复杂井况中,可能引起螺纹泄露或过扭涨扣等。建立了相应理论模型,仿真了上扣过程中螺纹表面的摩擦磨损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分析了随着滑移距离的增大,表面形貌、粗糙度及摩擦因数的变化趋势。仿真结论表明,由于上扣过程中的"磨损抛光效应",摩擦因数逐渐降低,最终稳定在起始值的88%左右。这一研究对油井管上扣过程中的摩擦磨损、螺纹粘扣以及上扣转矩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管 转矩 螺纹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套管管体纵裂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崔绍华 谢培 +1 位作者 崔智超 党民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9年第3期33-37,共5页
某厂生产的一支P110钢级套管在防腐现场被发现存在长约7m的纵裂裂纹。为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宏观形貌观察、磁粉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对该支套管进行了失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套管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指标... 某厂生产的一支P110钢级套管在防腐现场被发现存在长约7m的纵裂裂纹。为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宏观形貌观察、磁粉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对该支套管进行了失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套管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指标等符合APISPEC5CT—2011标准要求。纵裂是由于裂纹形成于轧管初期或轧管之前,后续的热处理及静水压试验使其进一步扩展,应力释放的延时效应最终造成管体表面贯穿性纵向开裂。最后提出改进措施,降低了产品报废率,挽回了经济损失,提高和稳定了产品的成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套管 管体纵裂 裂纹扩展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