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系数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亚丽 党文辉 +5 位作者 尹甜梦 张银杰 张登晓 穆博 刘世亮 张兴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5-1605,共11页
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系数(phosphorus extraction coefficient,ECp)是模拟表层土壤可溶性磷随地表径流迁移,估算农业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前ECp的相关研究存在内涵模糊,确定方法各异,变异范围和影响机制也不够清... 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系数(phosphorus extraction coefficient,ECp)是模拟表层土壤可溶性磷随地表径流迁移,估算农业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前ECp的相关研究存在内涵模糊,确定方法各异,变异范围和影响机制也不够清晰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ECp的提取方法、影响因素,为提高农业磷非点源污染评估的精度提供理论依据。ECp定义为地表径流溶解态磷(dissolved phosphorus,DP)浓度与表层土壤可溶性磷含量的比率。该系数通常基于降雨试验,通过建立地表径流DP和表层土壤磷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用回归线的斜率表示ECp,因此其概念本质主要体现在统计学意义上。ECp受降雨、土壤、植被覆盖和农田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变异范围较大。ECp通常与土壤黏粒含量、吸附性、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呈反比,而与土壤初始含水量呈正比。非石灰性土壤ECp值一般大于石灰性土壤。为简化计算,ECp在NPS污染模型中通常被设为一个定值。例如,在化学物质、径流和土壤侵蚀(chemicals,runoff,and erosion from agriculture management,CREAMS)及农业非点源(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AGNPS)模型中,ECp值设为7.5,而在土壤侵蚀和作物生产力评价(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EPIC)和水土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SWAT)模型中,ECp值则设为5.7。因此,未来研究仍需重视ECp的物理内涵,精准测算多次降雨平均和动态ECp,阐明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提取的动力机制;加强地表径流和表层土壤中可溶性磷素含量间的非线性关系的研究,提高ECp值确定方法的适用性;深入分析不同区域ECp的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针对施肥频繁且易发生复杂强烈水力侵蚀的坡耕地,尤其需要提出ECp的校正值;用核定后或者监测获得的ECp统计值代替现有NPS污染模型中的常数,以提高土壤磷素流失负荷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素 地表径流 提取系数 农业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井工厂”水平井组“勺形”井眼轨道设计
2
作者 党文辉 李永刚 +2 位作者 张文波 楚恒智 王敬朋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51-54,57,共5页
“井工厂”水平井作业模式是高效开发致密油的关键技术之一,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采用常规三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设计的水平井组,在两井排靶区之间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死油区,石油资源不能被有效动用,国外采用勺形井眼轨... “井工厂”水平井作业模式是高效开发致密油的关键技术之一,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采用常规三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设计的水平井组,在两井排靶区之间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死油区,石油资源不能被有效动用,国外采用勺形井眼轨道解决了这一问题。勺形井眼轨道在造斜点位置开始反向钻进,钻进一段后再次造斜向着靶区钻进,这能更早钻遇储层,减少死油区面积。通过研究勺形井眼轨道的特征,结合三维井眼轨道设计理论,得出勺形井眼轨道设计的关键在于优化靶前距。由于“井工厂”井眼间距很小以及勺形井眼轨道具有反向钻进特征,可能会导致井排井眼在直井段、造斜初始井段、入靶前井段等位置出现相碰风险,为了减小相碰风险,提出了优化井场布局、错开造斜点和靶区位置的“井工厂”水平井作业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对新疆昌吉致密油田一组双排六口井的“井工厂”水平井组进行了设计对比,采用常规井眼轨道设计方法死油区面积达到468000m^(2),而采用本文提出的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死油区基本上可忽略不计,该方法使得“井工厂”水平井组能更加有效地开发致密油。对井眼相碰风险和摩阻扭矩分析表明,优化设计方法能降低井眼相碰风险,勺形井眼轨道对摩阻扭矩的影响有限,水平段钻进能正常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井工厂” 水平井 死油区 勺形井眼 轨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分支井轨迹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党文辉 李黔 +2 位作者 梁海波 李维 乐守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69,共3页
煤层气水平分支井技术已成为科学、高效开发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手段,而轨迹设计作为该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钻完井作业的成败以及煤层气开发效果。煤层气水平分支井轨迹设计涉及多约束条件下的三维轨迹设计问题,目前国内... 煤层气水平分支井技术已成为科学、高效开发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手段,而轨迹设计作为该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钻完井作业的成败以及煤层气开发效果。煤层气水平分支井轨迹设计涉及多约束条件下的三维轨迹设计问题,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待于发展和完善。为此,基于空间圆弧轨道理论,建立了一套适合煤层气水平分支井的三维轨迹设计模型,应用矢量分析理论求得了约束变量间的解析表达式,并提出了配套的轨迹设计计算流程,可以在分支爬高高度和现场工具造斜率约束下,准确、快速地设计出合理的煤层气水平分支井井眼轨迹。根据以上模型,采用现代可视化编程技术开发了煤层气水平分支井井眼轨迹设计软件和井眼轨迹三维可视化软件,并完成了一口双分支煤层气水平井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分支井 轨迹设计 分支爬高 造斜率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级分支井完井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靳文博 党文辉 +2 位作者 刘超 刘强 张茉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4,41,共3页
回顾了TAML多分支井分类系统,追述了6级分支井完井技术从最初到目前的发展;提出了预制好的6级多分支井完井系统,是唯一不仅简单且能提供最优功能的方法。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在6级分支井回接重入装置设计及力学分析方面... 回顾了TAML多分支井分类系统,追述了6级分支井完井技术从最初到目前的发展;提出了预制好的6级多分支井完井系统,是唯一不仅简单且能提供最优功能的方法。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在6级分支井回接重入装置设计及力学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还缺乏一套配套的完井工艺技术,从而限制了该技术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在分析6级完井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6级分支井完井系统设计原则,设计出一套6级分支井完井系统。通过对其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井下工作原理,研究出一套与该系统配套的完井工艺技术,不仅避免了套管开窗风险,而且大幅度减少了起下钻次数,节约施工时间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级分支井 完井工艺 分岔装置 机械密封 水力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MP协议在网络性能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党文辉 张德育 孙汝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5期97-97,共1页
本文介绍了SNMP协议的基本原理,对网络性能管理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以达到基于SNMP协议进行网络性能管理的目的。文中对比了多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得出结果,基于SNMP协议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简单、通用,可以方便地获取网络性能参数。研究基于... 本文介绍了SNMP协议的基本原理,对网络性能管理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以达到基于SNMP协议进行网络性能管理的目的。文中对比了多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得出结果,基于SNMP协议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简单、通用,可以方便地获取网络性能参数。研究基于SNMP协议进行网络性能管理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MP协议 网络性能管理 数据采集 被管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推压井法排量优化新模型及泵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党文辉 石建刚 +3 位作者 孔祥伟 张伟 王英杰 楚恒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前平推法压井井筒压力按照单相流计算,计算结果不准确,造成现场压井施工的盲目性。文章考虑井底压力差、温度、渗透率等因素,建立了压井液排量优化新模型,新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泵注压力最大峰值误差为7.119%。通过对模型计算分析... 目前平推法压井井筒压力按照单相流计算,计算结果不准确,造成现场压井施工的盲目性。文章考虑井底压力差、温度、渗透率等因素,建立了压井液排量优化新模型,新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泵注压力最大峰值误差为7.119%。通过对模型计算分析,得到了排量、渗透率、压井液密度对平推法压井井筒压力的影响,绘制了平推法压井因素影响图。结果表明:(1)随压井液密度及排量的增大,泵注压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排量增大压井时间缩短,存在高套压反弹风险;(2)压井第一阶段(t≤15 min)井底有效压力主要受摩擦阻力的影响,压井第二阶段(t>15 min),井底有效压力主要是受静液柱压力影响;(3)随地层渗透率增大,井口泵注压力呈现减小趋势;压井施工排量对井底压差影响较大,压井排量800 L/min同1000 L/min比较,井底压差从2.06 MPa升至8.22 MPa;(4)对于超低渗地层,如果采取大排量平推法压井可能面临井筒压力过大引发管柱及地层破裂的风险,地层渗透率越大对平推法越有利;该模型对压井施工单制定和压井作业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推法压井 排量设计 多相流 渗透率 泵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井壁热应力及井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忠喜 杜洪韬 +2 位作者 张文波 党文辉 安锦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7,2,共3页
目前进行气体钻井井筒流动参数计算时,环空气体温度常用地温代替,但是由于气体可压缩,气体温度受压力和流速影响显著。同时钻井过程中气体经过钻头喷嘴后产生焦耳-汤姆逊冷却效应,导致井筒中的气体温度与地温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压力... 目前进行气体钻井井筒流动参数计算时,环空气体温度常用地温代替,但是由于气体可压缩,气体温度受压力和流速影响显著。同时钻井过程中气体经过钻头喷嘴后产生焦耳-汤姆逊冷却效应,导致井筒中的气体温度与地温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压力-温度耦合计算整个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考虑井筒与地层之间的传热计算出井壁的径向和切向热应力,求解共同作用下的井壁坍塌压力,分析热应力条件下的井壁稳定性。由地应力和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井底低温在井壁周围产生拉热应力,使近井壁有效应力减小,降低岩石剪切应力,有利于井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压力温度耦合 热应力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低压水敏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党文辉 张弘 +2 位作者 叶成 张楠 李亚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5-80,共6页
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地层压力系数低,钻完井中储层保护难度大。针对呼图壁储气库水平井大压差钻完井中井筒工作液深度侵入储层造成严重储层损害的难题,通过储层岩石的矿物组分分析和膨胀性、润湿性、自吸钻井液滤液的渗透率损害率测定... 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地层压力系数低,钻完井中储层保护难度大。针对呼图壁储气库水平井大压差钻完井中井筒工作液深度侵入储层造成严重储层损害的难题,通过储层岩石的矿物组分分析和膨胀性、润湿性、自吸钻井液滤液的渗透率损害率测定,分析了呼图壁储气库储层损害的主要方式,即强水敏地层的黏土水化膨胀和致密储层的液锁损害;提出了强化抑制能力、弱化岩石表面液体润湿性、提高暂堵能力的技术对策,优选胺基抑制剂、ABSN等处理剂优化现场钻井液体系,同时基于“最优充填”桥堵理论优化暂堵颗粒粒级分布。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钻井液能够有效抑制黏土膨胀,适用于射孔完井和筛管完井的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0%,对枯竭气藏钻完井提高储层保护效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储层保护 抑制性 防水锁 暂堵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智能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党文辉 刘颖彪 +2 位作者 石建刚 熊超 刘刚 《石油机械》 2016年第3期12-17,共6页
长水平段储层非均衡开采会导致过早见水或见气,实际生产中在隔离封隔器之间使用流入控制装置(ICD)调节隔离井段的产液剖面,但ICD不能根据储层生产动态进行自我调节,鉴于此,研发了多节点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该系统的独特特征是应用井下... 长水平段储层非均衡开采会导致过早见水或见气,实际生产中在隔离封隔器之间使用流入控制装置(ICD)调节隔离井段的产液剖面,但ICD不能根据储层生产动态进行自我调节,鉴于此,研发了多节点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该系统的独特特征是应用井下阀将长水平井筒分隔为多个生产单元,用单根TEC电缆对每个生产单元的流入进行远程单独控制。介绍了传统流入控制装置完井技术和MultiNode^(TM)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组成及优势,以完井管柱中安装了传统ICD的一口水平井数据分析为出发点,对多节点智能完井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潜在优势并介绍了其首次现场应用情况。最后建议加强与AFCD井下阀和MultiNode^(TM)全电动智能完井系统功能类似的流入控制工具及智能完井技术研发,为我国向隐蔽油藏和边际油藏等难动用油藏开发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点 智能完井 流入控制装置 井下阀 电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水平井轨道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文辉 罗科海 +3 位作者 罗增 陈伟峰 熊超 蒋振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6-52,共7页
多目标水平井通过设计多个控制点或目标段,使井眼轨道最大限度地在油层中延伸,以此来提高储层钻遇率和单井产量。随着地质导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目标水平井在小油层、断块油层、薄油层以及剩余油开采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 多目标水平井通过设计多个控制点或目标段,使井眼轨道最大限度地在油层中延伸,以此来提高储层钻遇率和单井产量。随着地质导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目标水平井在小油层、断块油层、薄油层以及剩余油开采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设计目标不再是一简单的水平段,而是由多个控制目标构成,因此,加大了轨道设计的约束和难度。基于空间圆弧轨道理论,建立了多目标水平井轨道设计一般数学模型。利用矢量分析理论求得了设计变量的解析表达式,并开发了专用轨道设计软件,能够在多约束条件下快速、准确地设计出合理的井眼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水平井 控制点 折线靶 井眼轨道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2井区复杂地层水平井井眼方位优化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文辉 张文波 +1 位作者 刘颖彪 太金鱼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1,共3页
金龙2井区位于准格尔盆地西北缘,地质条件复杂,二叠系储层乌尔禾组地层的直井钻井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井漏问题。为改善金龙2井区的钻井作业条件,分析了已钻井的乌尔禾组地层的岩心实验数据、井史资料及测井资料,利用地质力学软件建立了... 金龙2井区位于准格尔盆地西北缘,地质条件复杂,二叠系储层乌尔禾组地层的直井钻井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井漏问题。为改善金龙2井区的钻井作业条件,分析了已钻井的乌尔禾组地层的岩心实验数据、井史资料及测井资料,利用地质力学软件建立了该区块的地质力学模型。根据所建地质力学模型,位于分析井附近的新钻井水平井采用以前的钻井液密度,在乌尔禾组地层中沿NE180°钻进,避免了井眼失稳及其井下复杂,同时显著地减少了钻井液漏失。所建地质力学模型,可用于指导金龙2井区后续水平井钻井作业,以减少井漏及井眼失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金龙2井区 钻井液漏失 GMI软件 钻进方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的注意事项和利弊 被引量:3
12
作者 党文辉 《大众标准化》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建筑工程中,招标控制价是建设单位结合自身投资成本和建设工程特点而设定的最高限价,既可以帮助建设单位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因为价格透明,提高招标环节的公平性,以避免肆意哄抬物价、恶意中标的乱象出现。建筑工程中设立招标控制价意... 建筑工程中,招标控制价是建设单位结合自身投资成本和建设工程特点而设定的最高限价,既可以帮助建设单位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因为价格透明,提高招标环节的公平性,以避免肆意哄抬物价、恶意中标的乱象出现。建筑工程中设立招标控制价意义重大,文章以招标控制价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招标控制价的注意事项,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招标控制价设立中的利弊问题,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招标控制价 注意事项 利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建刚 武兴勇 +2 位作者 党文辉 邓平 刘刚 《石油机械》 2016年第2期6-10,共5页
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技术可有效解决固定PDC切削齿偏磨问题,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机械钻速,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施工成本,是钻头技术的一大进步。介绍了传统固定PDC切削齿技术的缺陷和新型旋转PDC切削齿技术的技术原理、耐用性... 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技术可有效解决固定PDC切削齿偏磨问题,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机械钻速,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施工成本,是钻头技术的一大进步。介绍了传统固定PDC切削齿技术的缺陷和新型旋转PDC切削齿技术的技术原理、耐用性测试及钻头规格,分析了新型旋转PDC切削齿钻头的现场应用效果,并针对其发展趋势提出建议:建议研发能在更坚硬、研磨性更强的地层岩石中钻进的旋转PDC切削齿钻头,为干热岩储层开发和超深井钻井提速提效提供技术支撑;建议将旋转PDC切削齿技术应用于扩眼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PDC切削齿 旋转PDC切削齿 技术原理 使用寿命 发展趋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室内布局中风水学的应用探析
14
作者 牛俞杰 邹友爱 +1 位作者 党文辉 范冰涛 《安徽建筑》 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
风水作为中国古代环境观,在建筑选择地址、选择装饰等方面都需要以风水作为参考依据。中国古代与现代在环境观念的具体表现为藏风聚气、阴阳平衡与生态住宅、健康住宅,皆在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这为中国古代风水学在现代家居室内环... 风水作为中国古代环境观,在建筑选择地址、选择装饰等方面都需要以风水作为参考依据。中国古代与现代在环境观念的具体表现为藏风聚气、阴阳平衡与生态住宅、健康住宅,皆在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这为中国古代风水学在现代家居室内环境布局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从中国古代风水学的角度出发,以阴阳学说、五行理论、八卦等风水理论所形成的哲学基础为依据,探讨中国古代风水学在现代室内布局中的应用方法,从风水学层面满足现代人对室内空间布局的需求,给予人们心理上的美好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布局 风水学 环境科学 室内设计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