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膦基磺酸共聚物阻垢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党娟华 罗跃 张建国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9期48-50,共3页
以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次磷酸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水为溶剂,合成了膦基磺酸共聚物阻垢剂ASP。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阻垢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AA与AMPS的摩尔比为1:0.15,次磷酸钠用量10%,... 以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次磷酸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水为溶剂,合成了膦基磺酸共聚物阻垢剂ASP。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阻垢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AA与AMPS的摩尔比为1:0.15,次磷酸钠用量10%,过硫酸铵用量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条件下,合成共聚物ASP对碳酸钙垢和磷酸钙垢的阻垢率均能达85%左右;并对ASP性能作了评价,当ASP用量为20 mg/L时,两种钙垢的阻垢率均达90%以上,在温度不超过80℃、pHt值达10时,两种钙垢阻垢率仍能达85%以上,说明ASP阻垢剂具有一定的抗温抗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阻垢剂 阻垢率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AMPS 次磷酸钠 过硫酸铵 抗温 研制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多氢酸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党娟华 郑强 +2 位作者 宋志东 杨胜利 刘恒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18-20,24,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制备最优配方乳化剂,用煤油、多氢酸及制备的乳化剂又制备了微乳多氢酸体系。测试了微乳多氢酸体系的粒径分布,考察了微乳多氢酸体系的稳定性和耐盐能力。结果表明,该微乳多氢酸体系粒径小、平均粒径为26.9 nm,具有良好的... 通过正交试验制备最优配方乳化剂,用煤油、多氢酸及制备的乳化剂又制备了微乳多氢酸体系。测试了微乳多氢酸体系的粒径分布,考察了微乳多氢酸体系的稳定性和耐盐能力。结果表明,该微乳多氢酸体系粒径小、平均粒径为26.9 n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盐能力可达到60 000 mg/L。比较了相同浓度下微乳多氢酸和多氢酸分别与大理石、玻片、标准钢片的反应。结果表明,与相同浓度多氢酸相比,微乳多氢酸体系的缓速效果显著,对钢片的缓蚀率达8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氢酸 微乳多氢酸 缓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弱凝胶体系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党娟华 郑峰 +1 位作者 杨景辉 宋志东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0年第10期27-29,共3页
以聚合物HPAM为主剂,加入有机酚醛类交联剂和有机复配稳定剂,制备了高温弱凝胶调驱体系。考察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稳定剂浓度、温度、矿化度及pH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弱凝胶体系的最佳适用条件:聚合物HPAM浓度1 200~1 800 m... 以聚合物HPAM为主剂,加入有机酚醛类交联剂和有机复配稳定剂,制备了高温弱凝胶调驱体系。考察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稳定剂浓度、温度、矿化度及pH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弱凝胶体系的最佳适用条件:聚合物HPAM浓度1 200~1 800 mg/L,交联剂浓度800 mg/L;稳定剂浓度80 mg/L,体系pH为6~8,在此条件下可耐油藏高温达110℃。弱凝胶体系可实现成胶时间可控,凝胶强度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耐高温 交联剂 成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党娟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3年第3期32-33,39,共3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利用互穿网络技术合成了PVA/P(AM-AA)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水凝胶。研究了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和普通聚合物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脱水性能。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合成的普通聚合物水凝...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利用互穿网络技术合成了PVA/P(AM-AA)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水凝胶。研究了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和普通聚合物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脱水性能。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合成的普通聚合物水凝胶相比,IPN水凝胶的溶胀性能随介质温度、pH值、盐度变化较小;IPN水凝胶的脱水程度也比普通聚合物凝胶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聚合物 水凝胶 溶胀性能 脱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含膦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
5
作者 党娟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33-34,41,共3页
以水为溶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盐-次磷酸盐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马来酸酐-丙烯酸含膦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条件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摩尔比1:3,次磷酸盐用量为单... 以水为溶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盐-次磷酸盐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马来酸酐-丙烯酸含膦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条件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摩尔比1:3,次磷酸盐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在此反应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对 CaCO3和CaSO4有较好的阻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丙烯酸含膦 共聚物 合成 阻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钡阻垢剂MA-AA-MAC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9
6
作者 罗跃 张兴 +2 位作者 张煜 党娟华 王晓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07,共2页
针对石油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地层水的产出易产生硫酸钡垢的特点,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阻垢剂MA-AA-MAC。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该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 针对石油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地层水的产出易产生硫酸钡垢的特点,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阻垢剂MA-AA-MAC。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该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聚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共聚物MA-AA-MAC阻硫酸钡垢效果优异,阻垢率可达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采 硫酸钡垢 防垢剂 共聚物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凝胶驱油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艳芳 罗跃 +2 位作者 张建国 罗志 党娟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5-4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弱凝胶驱油体系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弱凝胶体系类型、驱油机理、成胶条件、评价方法等,并讨论了其相应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弱凝胶 驱油体系 研究进展 交联剂 成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防塌润滑剂聚合醇JHG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罗跃 罗志 党娟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7-649,共3页
根据阴离子聚合机理,合成了一种用作钻井液防塌润滑剂的聚合醇J HG,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醇J HG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抑制性、抗高温老化性、抗盐性,并且与聚合物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而且对聚合物钻井液的流变性具有... 根据阴离子聚合机理,合成了一种用作钻井液防塌润滑剂的聚合醇J HG,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醇J HG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抑制性、抗高温老化性、抗盐性,并且与聚合物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而且对聚合物钻井液的流变性具有高温稳定性和一定的高温降滤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塌润滑剂 聚合醇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两性离子共聚物HTB的合成与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志 罗跃 +2 位作者 张建国 张艳芳 党娟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11期1-4,共4页
采用丙烯酰胺 (AM)、丙烯酸 (AA)、丙烯磺酸钠 (AS)和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及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得出了优化配方。结果表明 ,加入 0 3 %合成共聚... 采用丙烯酰胺 (AM)、丙烯酸 (AA)、丙烯磺酸钠 (AS)和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及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得出了优化配方。结果表明 ,加入 0 3 %合成共聚物的淡水基浆在 1 80℃下滚动 1 6h ,滤失量仍很低 ,且抗钙高达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两性离子共聚物 HTB 合成 降失水性 抗温性 抗盐性 抑制性 丙烯酰胺 丙烯酸 丙烯磺酸钠 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房庄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利民 唐善法 +4 位作者 付美龙 罗跃 张煜 李海燕 党娟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分析了油房庄油一联污水水质不能作为回注水使用的原因是污水成垢离子、细菌含量高。为此,研制筛选出成垢离子调整剂L-1和杀菌剂L-409以及其他水处理药剂;并对现流程除油罐进行改造,便于固-液分离,缩短罐内停留时间,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 分析了油房庄油一联污水水质不能作为回注水使用的原因是污水成垢离子、细菌含量高。为此,研制筛选出成垢离子调整剂L-1和杀菌剂L-409以及其他水处理药剂;并对现流程除油罐进行改造,便于固-液分离,缩短罐内停留时间,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经新工艺配方及流程处理后的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回注水标准;地面稳定性好,即使加热70℃、恒温24h,水质仍清亮不结垢;并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回注水 油罐 地层水 配伍性 不结垢 技术研究 含油污水处理 污水水质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耐盐降压增注活性体系的研发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琳 王增林 +4 位作者 吴雄军 孙玉海 党娟华 杨景辉 冯雷雷 《精细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以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烷、烷基二甲基叔胺等为原料,合成了4种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验证了产物的化学组成,评价了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耐温以及耐盐性能,复配研发了耐高温高盐的活性体系配方,通过驱替实验评价... 以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烷、烷基二甲基叔胺等为原料,合成了4种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验证了产物的化学组成,评价了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耐温以及耐盐性能,复配研发了耐高温高盐的活性体系配方,通过驱替实验评价了复配体系对不同渗透率低渗岩心的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果表明,碳链长度为14的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最好,与史深100区块原油的界面张力最低可达0.2mN/m;且具有非常好的耐温耐盐性,耐温130℃,耐盐200g/L;质量分数为0.072 4%的十四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和0.006%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BDT-14,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达0.003mN/m。该配方对气测渗透率为5.02×10^(-3)μm2和42.15×10^(-3)μm^2的低渗岩心,分别可以提高采收率8.41%和15.02%,降低注入压力10.62%和29.17%,且没有发生明显的色谱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表面活性剂 低渗油藏 注入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酰基二羧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泡沫的pH值和温度响应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星 杨景辉 +2 位作者 孙玉海 党娟华 王增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5,共6页
二羧基氨基酸表活剂因头基有2个羧基,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从而改变泡沫稳定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层次探究月桂酰胺基丙二酸钠(LMS)、月桂酰天冬氨酸钠(LAS)和月桂酰谷氨酸钠(LGS)3种泡沫体系对pH值和温度的响应特性。通过分析... 二羧基氨基酸表活剂因头基有2个羧基,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从而改变泡沫稳定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层次探究月桂酰胺基丙二酸钠(LMS)、月桂酰天冬氨酸钠(LAS)和月桂酰谷氨酸钠(LGS)3种泡沫体系对pH值和温度的响应特性。通过分析3种泡沫体系的相对浓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曲线和表面张力等,发现在中等pH值条件下,表活剂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较弱,且羧基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较强,因而泡沫液膜的稳定性最好;温度的升高会加快表活剂和水分子的扩散速率,导致泡沫液膜保水持水能力下降,泡沫稳定性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能够为二羧基氨基酸表活剂泡沫的环境响应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羧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泡沫 分子动力学模拟 环境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