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吡卡胺所致的睫状肌麻痹对儿童眼前节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正威 克里木江 +3 位作者 郑文静 朱剑锋 何鲜桂 柯碧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0.5%托吡卡胺滴眼液所致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儿童眼前节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309名健康儿童,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麻痹睫状肌,睫状肌麻痹前后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测量眼前节参数。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 目的研究0.5%托吡卡胺滴眼液所致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儿童眼前节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309名健康儿童,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麻痹睫状肌,睫状肌麻痹前后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测量眼前节参数。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屈光状态和不同性别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结果 294名儿童的检查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睫状肌麻痹后,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容积(CV)、前房深度(ACD)和前房容量(ACV)显著大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或P<0.01),前房角(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D差值显著大于正视者、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V差值显著大于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P<0.001)。男孩睫状肌麻痹后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女孩睫状肌麻痹前后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托吡卡胺滴眼液可导致儿童CCT、CV、ACD和ACV显著增加,ACA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 托吡卡胺 睫状肌麻痹 PENTACA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近距离用眼后的调节反应及波前像差变化研究
2
作者 牛蔚然 马明明 +2 位作者 克里木江 张正威 柯碧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5-838,共4页
目的研究近视眼在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后的调节反应及波前像差变化规律。方法 145名研究对象分为正视眼组(n=46)和近视眼组(n=99)。分别测量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和波前像差(包括全眼、眼内和角膜高阶像差);观察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前后... 目的研究近视眼在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后的调节反应及波前像差变化规律。方法 145名研究对象分为正视眼组(n=46)和近视眼组(n=99)。分别测量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和波前像差(包括全眼、眼内和角膜高阶像差);观察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前后的全眼和角膜高阶像差变化;对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反应与像差变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调节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组调节反应量显著小于正视眼组(P<0.05)。与近距离诱发调节前比较,诱发调节后两组全眼像差均显著增大(P<0.05);近视眼组总高阶及其第3阶像差均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正视眼组的视网膜成像质量相关像差变化量与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反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近视眼组未发现类似规律性变化。结论近距离用眼后,近视眼同时存在调节反应不足、调节诱发高阶像差增加及像差增加缺乏规律性三种情况。提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治时应兼顾调节和像差的针对性补偿,从而提高其视网膜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差 近视 调节 近距离用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龄儿童黄斑色素密度及与屈光状态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文静 张正威 +3 位作者 克里木江 朱剑锋 何鲜桂 柯碧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学龄儿童黄斑色素密度(MPOD)及与屈光状态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市94名6~12岁健康儿童,异色闪烁光度仪法测量MPO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最小中心凹厚度(MFT)和中央中心凹厚度(CFT),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 目的研究中国学龄儿童黄斑色素密度(MPOD)及与屈光状态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市94名6~12岁健康儿童,异色闪烁光度仪法测量MPO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最小中心凹厚度(MFT)和中央中心凹厚度(CFT),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眼压(IOP),扩瞳测量等效球镜(SE),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析不同性别间MPOD的差异,MPOD与年龄、BMI、IOP、SE、MFT和CFT的关系,以及不同屈光状态下MPOD与MFT和CFT的关系。结果受检儿童平均MPOD为0.56±0.25,男性与女性的MP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PD与年龄、BMI、IOP、SE、MFT和CFT无相关性(均P>0.05)。屈光度≤-0.5 D时,MPOD与MFT呈显著负相关(r=-0.66,P=0.028),与CFT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25)。结论中国6~12岁低、中度近视儿童MPOD与MFT呈负相关,与CFT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色素密度 屈光不正 中心凹厚度 中国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牧草鲁梅克斯小区试验种植初报
4
作者 克里木江 《畜禽业》 2003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牧草 鲁梅克斯 小区试验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鲜草不同发育期各器官丹宁含量变化
5
作者 张春利 克里木江 《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牧草 红豆草 鲜草 生育期 丹宁含量 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草中丹宁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素群 吴自立 +5 位作者 牛菊兰 张跃平 瞿惠玲 图尔温 艾尔肯 克里木江 《中国草地》 CSCD 1993年第5期25-27,共3页
作者采用醇提、F—D试剂显色、分光光度法比色测定了红豆草不同生育期各个器官鲜草和干草的丹宁含量,结果表明:鲜草比干草丹宁含量高;全株、叶子和茎秆中丹宁含量随生长天数均呈有规则的下降;叶子丹宁含量高于全株,茎秆低于全株,蕾中丹... 作者采用醇提、F—D试剂显色、分光光度法比色测定了红豆草不同生育期各个器官鲜草和干草的丹宁含量,结果表明:鲜草比干草丹宁含量高;全株、叶子和茎秆中丹宁含量随生长天数均呈有规则的下降;叶子丹宁含量高于全株,茎秆低于全株,蕾中丹宁含量与同期叶子相近,花和籽接近全株,荚接近茎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丹宁 生育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