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储金龙 孙道胜 +1 位作者 吴约 姜长征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专业教育评估不仅是对高校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的检查,也是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完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起到"以评促建"的作用。通过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历程与成效的回顾和分析,认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对... 专业教育评估不仅是对高校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的检查,也是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完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起到"以评促建"的作用。通过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历程与成效的回顾和分析,认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对于地方院校来说更有利于专业发展定位、内涵提升和扩大影响力。地方院校应针对自身优势,以评估为契机,精心凝炼办学特色,全面客观展现专业发展水平,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育评估 城市规划专业 地方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储金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14-418,共5页
信息技术正在全方位地渗入到我国城市规划领域 ,信息化社会和数字时代给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设计与管理理念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数字城市的产生、含义、功能、特点及主要技术等方面出发 ,分析和探讨了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 信息技术正在全方位地渗入到我国城市规划领域 ,信息化社会和数字时代给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设计与管理理念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数字城市的产生、含义、功能、特点及主要技术等方面出发 ,分析和探讨了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以及对城市规划在设计理念、技术方法、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城市规划 信息技术 设计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安庆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储金龙 王佩 +1 位作者 顾康康 汪勇政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用地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地质灾害、农田保护、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4类要素作为生态保护的"源",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安庆市规划区不安全区、较不安全...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用地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地质灾害、农田保护、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4类要素作为生态保护的"源",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安庆市规划区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临界安全区及安全区4个级别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动力因子,进行可建设用地经济敏感性评价,最终确定安庆市规划区禁止建设区、严格限建区、限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优先建设区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基于分区结果叠加城镇已建区,对研究区禁建边界、挖潜边界、扩展边界、整理边界及限制边界等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控策略,从而为安庆市建设用地合理布局与区别化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区 空间管制分区 安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储金龙 左丹 顾康康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传统聚落综合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 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传统聚落综合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经济发展得分分别为4.15、3.99、3.17、2.65,反映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与综合品质显著相关,已成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主导因子;依据象限分析将23个古村落划分为三类,其中综合品质中等的古村落占73.91%,是提高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整体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百村千幢 综合品质 指标体系 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储金龙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UGIS)是专业化的地理信息系统 ,在城市中扮演着神经中枢的角色。本文对UGIS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归纳 ,指出了目前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发展对策 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解构的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研究——以呈坎村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储金龙 朱可嘉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75-82,共8页
传统村落作为现代文化发展的根源,近年来关注度逐渐加深、价值不断突显,相应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但总体来看传统村落保护仍然较为缺乏整体性保护视野。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从空间解析角度将传统... 传统村落作为现代文化发展的根源,近年来关注度逐渐加深、价值不断突显,相应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但总体来看传统村落保护仍然较为缺乏整体性保护视野。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从空间解析角度将传统村落解构为自然生态空间、人工物质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并对其下一级别的具体保护内容进行说明,从而构建整体性保护体系,并以安徽省黄山市呈坎村为例对所构建的保护体系进行应用,为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整体性保护 空间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据的居民出行时空间特征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储金龙 孙梦喆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0-65,共6页
随着网络数据逐渐走向开源化,各大网站中基于位置服务(LBS)数据开始被运用到各类城市研究之中。基于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应用程序接口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性开展空间使用强度的居民时空间行为特征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 随着网络数据逐渐走向开源化,各大网站中基于位置服务(LBS)数据开始被运用到各类城市研究之中。基于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应用程序接口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性开展空间使用强度的居民时空间行为特征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居民的活动时间、空间聚集位置等特征在连续一周中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作息仍然支配着网络签到活动,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居民活动在工作日、休息日与节假日都存在一定相似性与差异性;空间维度上工作日的主要活动热点集中于城市中心,而非工作日的次热点有向城市周边偏移的倾向。最后结合居民出行习惯对数据进行筛选与重组,尝试描绘合肥市中心城区内人群进行公共活动的聚集情况,为研究城市人口分布情况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基于位置服务 时空间行为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及其需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储金龙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7-41,共5页
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重要作用 ;需求分析作为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是建立信息系统的关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在分析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和作用的基... 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重要作用 ;需求分析作为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是建立信息系统的关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在分析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城市化发展区域分异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侍非 储金龙 顾康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438-12441,共4页
基于城市化的内涵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SPS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功能,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安徽省域城市化梯度差异显著,三聚类划... 基于城市化的内涵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SPS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功能,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安徽省域城市化梯度差异显著,三聚类划分显示,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现状格局为"双核"、"两片"状态;五聚类划分显示,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现状格局为"一心"、"一带"、"三区"状态。从自然地理、交通区位、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及行政体制5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内城市化发展差异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区域分异 空间格局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规划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11
10
作者 倪梅生 储金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08,共5页
社区规划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社区规划研究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基于对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类型划分的认识,总结我国社区规划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社区规划研... 社区规划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社区规划研究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基于对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类型划分的认识,总结我国社区规划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社区规划研究的趋势,提出引入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完善社区规划理论,在扩展社区规划研究视角的同时加强相关学科方法的介入,丰富社区规划研究对象类型,实现城乡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研究 述评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康康 储金龙 张红亚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3期11-14,共4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寻求特色化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面临的新形势,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寻求特色化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面临的新形势,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从特色凝练、课程优化、就业导向3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以期实现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及扩大影响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地方高校 学科发展 特色办学 安徽建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传统村镇居民点空间优化研究——以国家建制镇示范点源潭镇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晓华 王方 储金龙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84-90,共7页
传统村镇居民点空间优化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镇规划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国家建制镇示范点源潭镇为例,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视角,构建村镇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将源潭镇村镇居民点划分为4种分区优化模式,即... 传统村镇居民点空间优化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镇规划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国家建制镇示范点源潭镇为例,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视角,构建村镇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将源潭镇村镇居民点划分为4种分区优化模式,即镇村空间一体式、中心村改造提升式、迁村并点整理式、生态保护搬迁式,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村镇居民点 用地适宜性评价 空间优化 源潭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文化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空间发展指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康康 江本川 +2 位作者 昂琳 储金龙 汪勇政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辨析城市生态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城镇空间发展指引,对于城市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水文化型城市黄山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历史文化保护4个层面的生态... 辨析城市生态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城镇空间发展指引,对于城市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水文化型城市黄山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历史文化保护4个层面的生态用地,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并基于多因子综合评价,将生态用地划分为极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3个级别。以底线型生态用地为源,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黄山市高、中、低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除去"源"与低安全格局的生态用地,城市可建设用地为355 km^2,满足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模需求。最后,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提出黄山市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黄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安庆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测度
14
作者 汪勇政 李久林 +1 位作者 陈晓华 储金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711,共5页
文章分析了安庆市2002—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确立了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驱动因子,通过GM(1,1)模型测度各因子2014—2018年的数值,借助GM(1,1)-BP神经网络的耦合模型对预测值进行误差反向传递训练,力求测度... 文章分析了安庆市2002—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确立了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驱动因子,通过GM(1,1)模型测度各因子2014—2018年的数值,借助GM(1,1)-BP神经网络的耦合模型对预测值进行误差反向传递训练,力求测度安庆市建设用地规模数据科学规范,为安庆市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和土地利用监管调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GM(1 1)模型 BP神经网络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加强生态学基础的思考——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为例
15
作者 顾康康 储金龙 +1 位作者 汪勇政 包善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66-4267,共2页
分析了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新需求,探讨了当前城市规划专业中生态学教育的不足,提出了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加强生态学知识的途径,并对地方院校城市规划教学改革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生态规划 教学改革 地方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主导下城市住区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勇政 储金龙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6-50,共5页
以能源危机为背景,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策略的迫切性,并总结出中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脱节问题。选取城市住区作为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协调发展德空间耦合物,从住区开发强度、功能混合水平、密度梯级开发以及极核廊道发展... 以能源危机为背景,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策略的迫切性,并总结出中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脱节问题。选取城市住区作为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协调发展德空间耦合物,从住区开发强度、功能混合水平、密度梯级开发以及极核廊道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提出适应我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实际的城市住区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公共交通 土地利用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社区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旭东 储金龙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6-19,24,共5页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人口结构性问题 ,它已经影响到了包括人口自身在内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和经济、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等特点 ,指出只有因地制宜 ,在各地以社区为单位 ,按照实际的经...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人口结构性问题 ,它已经影响到了包括人口自身在内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和经济、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等特点 ,指出只有因地制宜 ,在各地以社区为单位 ,按照实际的经济、文化、基础设施、人口素质、老龄化状况和风俗习惯等因素来制定具体的方法 ,针对性地解决养老问题 ,才能使老龄化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使国家、社区、家庭都受益 ,保证社会发展走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区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域地理差异比较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影响研究
18
作者 储金龙 姜昌正 王霞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识别县域乡村聚落空间特征、揭示其驱动因子与形成机理,是编制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选取县域内部地理条件分异明显的潜山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平均最近邻距离、景观格局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地... 识别县域乡村聚落空间特征、揭示其驱动因子与形成机理,是编制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选取县域内部地理条件分异明显的潜山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平均最近邻距离、景观格局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地理探测器,对县域不同地域条件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子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差异和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地理条件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呈现不同的形态,具有显著差异;(2)地形条件是格局特征形成的初始驱动因子,在山区交通因子具有更大的影响,而水系在山前平原地区影响显著;(3)人口、经济、公服、交通因素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地理差异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淮南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茜 储金龙 顾康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558-3562,共5页
改进的生态足迹法从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碳排放三方面入手,对传统生态足迹法进行了改进。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改进生态足迹法对淮南市2002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和生态赢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了淮南市的生态承载力状... 改进的生态足迹法从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碳排放三方面入手,对传统生态足迹法进行了改进。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改进生态足迹法对淮南市2002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和生态赢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了淮南市的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2002~2010年淮南市的生态赤字上升极快,其中2010年人均生态需求为16.52 hm2/人,供给为0.21 hm2/人,生态赤字为16.31hm2/人。淮南市目前的发展属于不可持续性的。改良生态足迹法的评价指标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结果更符合实际,对于其他城市的生态规划和建设也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碳足迹 水足迹 淮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密度分区模型建立——以蚌埠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岭 储金龙 刘复友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7-81,共5页
基于GIS平台,利用服务、交通、环境等影响因子建立城市密度分区的基准模型,依据历史文化风貌、生态、安全等修正因子建立修正模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居住、公共设施及城市发展控制要求等建立扩展模型。以蚌埠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 基于GIS平台,利用服务、交通、环境等影响因子建立城市密度分区的基准模型,依据历史文化风貌、生态、安全等修正因子建立修正模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居住、公共设施及城市发展控制要求等建立扩展模型。以蚌埠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城市密度分区划分的方法,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城市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密度分区 基准模型 修正模型 扩展模型 蚌埠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