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管段井筒完整性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储胜利 樊建春 +2 位作者 张来斌 贾运行 邱明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4,共4页
井筒完整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井筒风险状况,以便防止井筒结构产生失效破坏。影响井筒完整性的因素包括技术套管完整性、水泥环质量和地层因素3个环节,技术套管完整性是井筒完整性最重要的因素,而水泥环质量不好和地层条件差会增大井筒... 井筒完整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井筒风险状况,以便防止井筒结构产生失效破坏。影响井筒完整性的因素包括技术套管完整性、水泥环质量和地层因素3个环节,技术套管完整性是井筒完整性最重要的因素,而水泥环质量不好和地层条件差会增大井筒失效的风险,因此,整个井筒失效是3个环节失效综合的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套管井段井筒完整性的系统模型,给出了井筒完整性评价的整体思路,提出了利用套管监测、预测、测井等手段评价任意井段的井筒完整性方法,给出了对任意井深井筒完整性状态及全口井井筒完整性状态的风险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完整性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 综合指标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磨屑收集的套管磨损监测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储胜利 张来斌 +1 位作者 樊建春 温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72,共3页
我国西部和海上油气田钻井过程中的套管磨损问题十分突出,套管磨损监测是协助解决套管防磨的关键技术。目前基于磨屑收集的套管磨损监测方法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监测指标单一和监测方法不统一等原因,不能满足套管磨损现场监测工作... 我国西部和海上油气田钻井过程中的套管磨损问题十分突出,套管磨损监测是协助解决套管防磨的关键技术。目前基于磨屑收集的套管磨损监测方法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监测指标单一和监测方法不统一等原因,不能满足套管磨损现场监测工作的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循环钻井液中磁性磨屑生成与浓度分布模型和磨屑收集的套管磨损监测的总体工作流程,根据磨屑浓度分布规律来确定最佳的监测位置和合理的监测参数。所确立的套管磨损量定量计算方法,结合了磨屑收集与钻杆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地计算井下套管线性磨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工程 钻杆 套管磨损 磨屑收集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钻柱横向振动冲击力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储胜利 张来斌 +1 位作者 樊建春 张卫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7,共3页
分析井内中性点以下钻柱特征,可将小段钻柱简化成一端固定,一端滑动支座铰支的简支梁,钻柱在轴向动态激振力的作用下失稳,挠曲后中段撞击井壁。在失稳至撞击过程中,轴向动载荷和因钻柱旋转引起的离心力对钻柱做功,能量转化为钻柱的动能... 分析井内中性点以下钻柱特征,可将小段钻柱简化成一端固定,一端滑动支座铰支的简支梁,钻柱在轴向动态激振力的作用下失稳,挠曲后中段撞击井壁。在失稳至撞击过程中,轴向动载荷和因钻柱旋转引起的离心力对钻柱做功,能量转化为钻柱的动能,随后钻柱撞击井壁的过程是钻柱动能和动量传递的过程。首先分析了钻柱简支梁模型的要素,然后利用动力学方程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单次失稳过程中通过轴向动载荷及钻柱转动参数计算钻柱动能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动量定律,推导出单次撞击过程冲击力大小与钻柱动能的计算公式;从而构成了估算中性点附近钻柱横向振动冲击力完整的数学模型,得到了钻柱公转速度、横向振幅以及轴向动态激振力与冲击力大小的函数关系,为计算井下受压段钻柱横向振动冲击力提供了依据。文中给出了上述数学模型的实际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型 冲击力 横向振动 井下钻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杆检测的套管磨损监测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储胜利 张来斌 +1 位作者 樊建春 裴玉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
鉴于目前钻井现场缺乏有效的套管磨损监测技术的现状,建立了利用钻杆接头磨损量、钻柱组合和钻时数据反算套管磨损量的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形成了一套可计算任意井深处套管磨损量的现场监测技术。建模时假设套管与钻杆接头... 鉴于目前钻井现场缺乏有效的套管磨损监测技术的现状,建立了利用钻杆接头磨损量、钻柱组合和钻时数据反算套管磨损量的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形成了一套可计算任意井深处套管磨损量的现场监测技术。建模时假设套管与钻杆接头的磨损量与磨损时间成正比,套管磨损量与钻杆接头磨损量成比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钻杆接头外径检测方法可以计算出各井深处套管磨损的体积,而且监测和计算过程不复杂,操作过程对钻井作业不产生影响,是适合现场操作的套管磨损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磨损 钻杆接头磨损 磨损检测 监测 钻柱组合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和超深井套管磨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卫华 储胜利 樊建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8-61,共4页
在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大位移井及水平井钻井中,钻井时间延长,钻杆运动复杂,使其作用在套管上的侧向力增大,因此套管和钻柱的摩擦与磨损问题越来越突出。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机理及预测技术的研究动态,讨论了... 在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大位移井及水平井钻井中,钻井时间延长,钻杆运动复杂,使其作用在套管上的侧向力增大,因此套管和钻柱的摩擦与磨损问题越来越突出。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机理及预测技术的研究动态,讨论了套管磨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指明今后关于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超深井 套管磨损 磨损机理 狗腿度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吸油树脂与聚丙烯复合吸油材料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峰 张超 +2 位作者 栾国华 裴玉起 储胜利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悬浮聚合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3种单体的三元高吸油树脂材料.分析单体配比、分散剂含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共聚物高吸油树脂吸油性能、产率、结构与外观的影响.按照一定的混合比例,将制备的高吸油树脂... 通过悬浮聚合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3种单体的三元高吸油树脂材料.分析单体配比、分散剂含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共聚物高吸油树脂吸油性能、产率、结构与外观的影响.按照一定的混合比例,将制备的高吸油树脂与聚丙烯颗粒进行复合熔喷,制备基于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与聚丙烯材料的吸油材料.采用基于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材料与聚丙烯的复合吸油材料,具有吸油倍率较高、保油率好、吸水率低等特点,适用于吸附水面溢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溢油 高吸油树脂 吸油材料 甲基丙烯酸酯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娟 钱晓明 +1 位作者 裴玉起 储胜利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2,共4页
探讨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吸油材料的分类以及不同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和优缺点;简述了具有特殊形态结构且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棉纤维在吸油材料应用方面的优势和棉纤维吸油机理;论述了棉纤维和棉纤维... 探讨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吸油材料的分类以及不同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和优缺点;简述了具有特殊形态结构且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棉纤维在吸油材料应用方面的优势和棉纤维吸油机理;论述了棉纤维和棉纤维非织造材料作为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棉纤维吸油性能评价测试方法及其局限性。认为:天然棉纤维吸油材料吸油倍率高、拒水性好、可循环使用且无二次污染,在吸油性能和环保方面均优于合成吸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材料 吸油机理 棉纤维 非织造 吸油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梳落棉非织造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娟 裴玉起 +3 位作者 钱晓明 储胜利 栾国华 魏宝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以精梳落棉纤维为吸油主体,三维卷曲涤纶为骨架构造,ES纤维作为黏结成分,分别通过梳理成网和气流成网方式制备不同结构的纤维网,并进行热风黏合加固,表面喷洒硅油,制备精梳落棉非织造吸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索原料混比、硅油用... 以精梳落棉纤维为吸油主体,三维卷曲涤纶为骨架构造,ES纤维作为黏结成分,分别通过梳理成网和气流成网方式制备不同结构的纤维网,并进行热风黏合加固,表面喷洒硅油,制备精梳落棉非织造吸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索原料混比、硅油用量对吸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网方式和纤维配比对材料吸油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气流成网方式下,当棉/涤纶混比为80/20、ES纤维含量为10%、硅油含量为15%时,材料的吸油倍率、保油率和吸水率达到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落棉 非织造材料 吸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短绒天然有机纤维吸油材料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峰 段黎娜 +3 位作者 栾国华 储胜利 张超 李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以棉短绒为基材,实验11组不同体积密度样本的吸油倍率、吸水率等指标,发现随体积密度的增加,吸油倍率先增加后减小,重复使用性能变好。以吸油倍率15g/g、重复使用比率90%为参考值,最佳体积密度范围在0.5~0.9g/cm3之间。实验发现天然棉... 以棉短绒为基材,实验11组不同体积密度样本的吸油倍率、吸水率等指标,发现随体积密度的增加,吸油倍率先增加后减小,重复使用性能变好。以吸油倍率15g/g、重复使用比率90%为参考值,最佳体积密度范围在0.5~0.9g/cm3之间。实验发现天然棉短绒吸水的弱点比较突出,吸水率受体积密度的影响,最小吸水率在43%左右。使用10#硅油表面疏水处理后,吸油倍率变化不明显,吸水率大幅下降。以吸水率10%为参考值,棉短绒纤维最佳疏水剂增重率范围在0.26~0.40g/d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短绒 吸油材料 表面疏水 天然有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海洋石油安全监管特点分析与启示
10
作者 杨光胜 储胜利 黄飞 《石油规划设计》 2017年第1期6-9,共4页
介绍了美国政府针对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着火爆炸事故暴露出的海洋石油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完善安全环保监管法规、充分依托安全技术中介队伍力量、创新安全监管方法、开展安全环... 介绍了美国政府针对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着火爆炸事故暴露出的海洋石油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完善安全环保监管法规、充分依托安全技术中介队伍力量、创新安全监管方法、开展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海洋石油安全监管业绩;同时,借鉴美国海洋石油安全监管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海洋石油安全监管的建议,对我国海洋石油安全监管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 开发生产 安全监管 认识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法制备聚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吸油材料 被引量:8
11
作者 裴玉起 储胜利 +2 位作者 齐智 张迎东 魏俊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3,共4页
在异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紫外辐照诱导接枝的方法将丙烯酸丁酯单体引入聚丙烯(PP)非织造布基体表面,对其表面进行亲油改性处理,对辐照时间、单体浓度、辐照距离等影响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 在异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紫外辐照诱导接枝的方法将丙烯酸丁酯单体引入聚丙烯(PP)非织造布基体表面,对其表面进行亲油改性处理,对辐照时间、单体浓度、辐照距离等影响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聚丙烯非织造布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柴油为被吸附有机物考察了聚丙烯非织造布接枝前后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主要取决于非织造布的接枝率,当改性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接枝率为11.42%时,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达到最大值12.55g/g,是改性前聚丙烯非织造布吸油倍率的1.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非织造布 紫外诱导 接枝聚合 丙烯酸丁酯 吸油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蓟马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储胜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100-100,共1页
岳西县菖蒲镇桑园近2年来大面积发生桑蓟马,通过调查,对桑蓟马的生活史、习性、形态特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为害特点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符合菖蒲镇实际的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桑蓟马 发生特点 防治 安徽岳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非织造吸油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丽平 钱晓明 +2 位作者 张恒 裴玉起 储胜利 《山东纺织科技》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文章对熔喷非织造吸油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熔喷非织造吸油材料的加工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熔喷非织造吸油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熔喷 吸油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浮顶储罐火灾模式与应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邱少林 张来斌 +2 位作者 姚剑飞 储胜利 郭宏地 《天然气与石油》 2017年第3期118-122,共5页
为建立内浮顶储罐火灾模式,研究火灾应急方法,在分析内浮顶储罐结构与火灾风险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火灾模式的研究成果,探索研究了适用于内浮顶储罐的七种火灾模式与内浮顶储罐火灾应急的基本原则。结合有关应急专家意见,在分... 为建立内浮顶储罐火灾模式,研究火灾应急方法,在分析内浮顶储罐结构与火灾风险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火灾模式的研究成果,探索研究了适用于内浮顶储罐的七种火灾模式与内浮顶储罐火灾应急的基本原则。结合有关应急专家意见,在分析石油储罐火灾扑救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研究得到基于内浮顶储罐典型火灾模式的"工消结合"火灾应急推荐方法,为指挥人员开展火灾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浮顶储罐 火灾模式 火灾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智能机器人巡检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国彤 孙秉才 +1 位作者 储胜利 宋亚敏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35-38,共4页
随着石油炼制技术的进步,炼化企业装置规模呈大型化一体化发展态势。为了保障装置安全可靠运转,单纯依靠人工巡检不能满足现场巡检需要,且危险区域人工巡检风险高,巡检质量易受人员素质影响。结合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智能机... 随着石油炼制技术的进步,炼化企业装置规模呈大型化一体化发展态势。为了保障装置安全可靠运转,单纯依靠人工巡检不能满足现场巡检需要,且危险区域人工巡检风险高,巡检质量易受人员素质影响。结合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巡检的方案,以达到降低巡检强度、提高巡检质量、降低人身伤害风险的目的。结合炼化企业日常巡检的业务需求,分析国内外智能机器人巡检技术应用领域和现状,简要介绍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组成原理及解决方案,并分析了智能机器人巡检技术在炼化企业日常巡检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企业 智能 机器人 巡检 导航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企业HSE审核权重赋分方法——基于G1法和熵权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昊阳 栾国华 +2 位作者 宋云娟 储胜利 秦梦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5期91-96,共6页
影响石油企业安全问题的因素众多,影响过程也极其复杂。因此,建立石油企业HSE量化审核权重赋分方法尤为重要,一方面可提高企业及管理部门的HSE量化评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政府各部门HSE管理能力。在结合石油企业实际情况与前人研究... 影响石油企业安全问题的因素众多,影响过程也极其复杂。因此,建立石油企业HSE量化审核权重赋分方法尤为重要,一方面可提高企业及管理部门的HSE量化评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政府各部门HSE管理能力。在结合石油企业实际情况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指标并划分了评价指标等级,建立了集主客观赋权法优点的G1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一种石油企业HSE量化审核权重赋分方法。以中国石油某石油企业为例,对结合G1法和熵权法建立的权重赋分方法进行可行性验证,实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法 熵权法 HSE量化审核 权重赋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