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炉熔炼氢基直接还原铁的实验
1
作者 李梦港 储满生 +1 位作者 唐珏 刘倬良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通过模拟电炉冶炼氢基直接还原铁和废钢,考察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直接还原铁(direct reduced iron,DRI)配比和炉渣碱度对熔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炼温度从1550℃升至1700℃时,铁收得率η(Fe)呈上升趋势,钢中w(TFe)先升高后降低,... 通过模拟电炉冶炼氢基直接还原铁和废钢,考察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直接还原铁(direct reduced iron,DRI)配比和炉渣碱度对熔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炼温度从1550℃升至1700℃时,铁收得率η(Fe)呈上升趋势,钢中w(TFe)先升高后降低,w[P]逐渐升高,而w[S]逐渐降低;当熔炼时间由3 min增至30 min时,η(Fe)略微下降,w(TFe)无明显变化,w[P]先升高后趋缓,w[S]逐渐降低;当DRI配比从10%增至40%时,η(Fe)和w(TFe)均呈缓慢上升趋势,w[P]逐渐降低,w[S]逐渐升高;当炉渣碱度从1.75增至2.75时,η(Fe)缓慢降低,w(TFe)先略微升高后降低,w[P]和w[S]均呈降低趋势;综合考虑可得最适宜条件为熔炼温度1600~1650℃、熔炼时间5~15 min、DRI配比30%、炉渣碱度2.5,此时可获得优质的钢水,其铁收得率η(Fe)超过94%,w(TFe)不低于99.8%,w[P]和w[S]均不超过0.018%.本研究结果可为电炉冶炼氢基直接还原铁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基直接还原铁 电炉 短流程 熔炼 铁收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含碳球团冷态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储满生 王兆才 +1 位作者 艾名星 柳政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6-700,共5页
重点考察了煤种及热压工艺参数对热压含碳球团冷态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热压含碳球团获得高强度的机理.研究表明,煤种、配煤量、热压温度、配煤粒度及热压压力等热压工艺参数对热压含碳球团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热压温度是影响冷态... 重点考察了煤种及热压工艺参数对热压含碳球团冷态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热压含碳球团获得高强度的机理.研究表明,煤种、配煤量、热压温度、配煤粒度及热压压力等热压工艺参数对热压含碳球团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热压温度是影响冷态强度最重要的因素.热压工艺利用煤的热塑性保证煤矿颗粒充分接触,增大粘结面积,从而使热压含碳球团的强度高于冷固结含碳球团.从冷态强度角度出发,以鹤岗烟煤为原料生产热压含碳球团的适宜工艺参数为配煤量25%~35%,热压温度450℃,配煤粒度〈90μm,热压压力不低于3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含碳球团 热压工艺 煤的热塑性 冷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流体理论的高炉数学模型及其求解 被引量:12
3
作者 储满生 郭宪臻 +1 位作者 沈峰满 八木顺一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1-364,共4页
数学模型可用于更好地理解、控制和改进高炉炼铁过程.作为全高炉动力学数学模型的较新研究成果之一,多流体高炉模型被成功开发.该模型基于多流体理论、反应动力学、冶金传输原理及计算流体力学等理论,充分考虑了多相多组分之间的同时相... 数学模型可用于更好地理解、控制和改进高炉炼铁过程.作为全高炉动力学数学模型的较新研究成果之一,多流体高炉模型被成功开发.该模型基于多流体理论、反应动力学、冶金传输原理及计算流体力学等理论,充分考虑了多相多组分之间的同时相互作用.实际应用表明,多流体模型是一个复杂全面的高炉过程模拟仿真系统,可对炉内主要现象进行多维数学模拟解析,并能较精确地预测高炉在指定条件下的操作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数学模型 多流体理论 炼铁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炼铁新技术的数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储满生 郭宪臻 +1 位作者 沈峰满 八木顺一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9-833,共5页
利用多流体数学模型对革新高炉炼铁技术进行了数学模拟,分析评价了革新操作对炉内现象及高炉生产指标的影响.这些革新炼铁技术包括高炉喷吹含氢物质实现富氢还原,高炉使用热压含碳球团实现低温炼铁,以及高炉炉顶煤气喷吹加强C和H的利用... 利用多流体数学模型对革新高炉炼铁技术进行了数学模拟,分析评价了革新操作对炉内现象及高炉生产指标的影响.这些革新炼铁技术包括高炉喷吹含氢物质实现富氢还原,高炉使用热压含碳球团实现低温炼铁,以及高炉炉顶煤气喷吹加强C和H的利用.多流体模型的模拟解析表明,高炉超高效率操作(高产、低能耗和低CO2排放)可通过这些革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 高炉 多流体模型 含氢介质喷吹 热压含碳球团 还原气喷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碳比对热压含碳球团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储满生 柳政根 +1 位作者 王兆才 付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397,共4页
在碱度固定为1.20的条件下,系统研究了配碳比n(FC)/n(O)对热压含碳球团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配碳比对软化区间、熔化区间、滴落率等软熔滴落性能参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配碳比增加,软化区间t40~t4先变窄后加宽... 在碱度固定为1.20的条件下,系统研究了配碳比n(FC)/n(O)对热压含碳球团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配碳比对软化区间、熔化区间、滴落率等软熔滴落性能参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配碳比增加,软化区间t40~t4先变窄后加宽,在配碳比为1.00时最窄,降至348℃;熔化区间tD~tS也先变窄而后加宽,当配碳比为1.00时最窄,降至46℃;滴落率先增加后降低,在配碳比为1.08时滴落率最高,达到24.66%.从软熔滴落性能角度综合考虑,实际生产热压含碳球团时其配碳比宜定在1.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原料 热压含碳球团 软熔滴落性能 配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气氛下钒钛磁铁矿高炉渣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储满生 冯聪 +1 位作者 唐珏 柳政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83-1287,共5页
以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础,纯化学试剂调制渣样,在中性气氛条件下研究了炉渣二元碱度及Mg O,Al2O3,Ti O2,V2O5含量对实验渣系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碱度和Mg O含量,炉渣熔化性温度(tm)、初始黏度(η0)和高温黏度(ηh)呈先降... 以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础,纯化学试剂调制渣样,在中性气氛条件下研究了炉渣二元碱度及Mg O,Al2O3,Ti O2,V2O5含量对实验渣系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碱度和Mg O含量,炉渣熔化性温度(tm)、初始黏度(η0)和高温黏度(ηh)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增大Al2O3含量,炉渣tm升高,η0先降低后升高,ηh呈上升趋势;增大Ti O2含量,炉渣tm升高,η0和ηh逐渐下降,炉渣黏流活化能升高,热稳定性变差;增大V2O5含量,炉渣tm先降低后升高,η0和ηh逐渐增大.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适宜渣系为:二元碱度1.15,Mg O,Al2O3,Ti O2,V2O5质量分数分别为13%,13%,7%,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高炉渣 炉渣成分 冶金性能 中性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基直接还原-熔分的硼铁矿高效利用新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储满生 赵嘉琦 +1 位作者 付小佼 柳政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5-809,共5页
实验室条件下,以含硼铁精矿为原料制备氧化球团,对含硼铁精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硼铁精矿是良好的造球原料,1 200℃下焙烧20 min后,成品球团抗压强度可达2 500 N以上,满足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要求.... 实验室条件下,以含硼铁精矿为原料制备氧化球团,对含硼铁精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硼铁精矿是良好的造球原料,1 200℃下焙烧20 min后,成品球团抗压强度可达2 500 N以上,满足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要求.在H2与CO体积比大于2/5且温度在850~1 000℃条件下,含硼铁精矿氧化球团还原率达到95%的时间为15~60 min,还原膨胀率不高于15%.在高温下电热熔化DRI后硼和铁可以高效分离,硼、铁收得率均可达到98%以上,富硼渣中B2O3的质量分数在21%以上,活性可达89%左右,是“一步法”生产硼酸的优良原料.含硼铁精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可以实现硼铁高效分离和清洁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铁精矿 气基竖炉 直接还原 电炉熔分 清洁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加权评分法的钒钛磁铁矿高炉渣系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储满生 冯聪 +1 位作者 唐珏 柳政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6-1150,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国内某钢铁企业提供的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础,利用纯化学试剂调整炉渣成分,采用RTW熔体物性测定仪进行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检测了炉渣冶金性能;然后运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索得出高炉...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国内某钢铁企业提供的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础,利用纯化学试剂调整炉渣成分,采用RTW熔体物性测定仪进行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检测了炉渣冶金性能;然后运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索得出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适宜渣系:二元碱度R21.15,MgO质量分数14%,Al2O3质量分数13%,TiO2质量分数7%,V2O5质量分数0.20%.对渣系综合指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V2O5含量,MgO含量,二元碱度R2,TiO2含量,Al2O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炉渣冶金性能 渣系优化 正交试验 综合加权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铁矿石直接还原过程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储满生 方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循环流化床铁矿石直接还原是一项较新的工艺·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用以描述床内的还原动力学过程 ,运用有关动力学理论 ,分析得出床内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控制步骤为矿粉颗粒表面的化学反应 ,整个床内的平均还原率R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循环流化床铁矿石直接还原是一项较新的工艺·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用以描述床内的还原动力学过程 ,运用有关动力学理论 ,分析得出床内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控制步骤为矿粉颗粒表面的化学反应 ,整个床内的平均还原率R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为R =5b3t3- 7 5b2 t2 +4 5bt(b为常数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直接还原 循环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矿粉颗粒 数学模型 冶金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铁矿石直接还原动力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储满生 方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直接还原流程中 ,粘结失流是传统流化床应用的最大障碍·在铁矿石还原热力学计算基础上 ,在循环流化床的试验装置上进行热试验 ,通过调整影响循环流化床的条件因素 ,使循环流化床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 ,在此基础上 ,研究和探讨循环流... 直接还原流程中 ,粘结失流是传统流化床应用的最大障碍·在铁矿石还原热力学计算基础上 ,在循环流化床的试验装置上进行热试验 ,通过调整影响循环流化床的条件因素 ,使循环流化床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 ,在此基础上 ,研究和探讨循环流化床铁矿石直接还原过程的动力学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 ,证实了循环流化床内铁矿石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是颗粒表面化学反应 ,验证了全床还原率或平均还原率与平均反应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循环流化床 粘结失流 直接还原动力学 电炉炼钢 还原温度 还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非高炉炼铁年会在延吉召开
11
作者 储满生 《炼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0,共1页
由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非高炉炼铁学术委员会和吉林省和龙市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天池矿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年非高炉炼铁年会”于2008年10月12~13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来自钢铁生产、设计研究、高等院校、直接还原以及相关设备... 由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非高炉炼铁学术委员会和吉林省和龙市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天池矿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年非高炉炼铁年会”于2008年10月12~13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来自钢铁生产、设计研究、高等院校、直接还原以及相关设备制造等单位的17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东北大学副校长姜茂发以及中国金属学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炉炼铁 年会 中国金属学会 学术委员会 吉林省 人民政府 钢铁生产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气氛和脉石成分对氧化球团还原膨胀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兆才 储满生 +1 位作者 唐珏 薛向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7,102,共5页
以Fe2O3粉为原料,分别配加SiO2,CaO及MgO制备氧化球团,系统研究了H2和CO两种还原气氛及不同脉石成分对氧化球团还原膨胀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还原气氛中H2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球团的还原膨胀率,还原后球团晶体结构完整,... 以Fe2O3粉为原料,分别配加SiO2,CaO及MgO制备氧化球团,系统研究了H2和CO两种还原气氛及不同脉石成分对氧化球团还原膨胀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还原气氛中H2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球团的还原膨胀率,还原后球团晶体结构完整,品质较好;Fe2O3球团中配加少量CaO,有利于焙烧时产生少量液相而改善球团的冶金性能,但CaO含量不宜过大;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适当控制球团矿品位,含有少量SiO2等脉石杂质,有利于焙烧时产生渣相连接,提高球团的强度,降低还原膨胀率;球团中添加MgO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从而改善球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氧化球团 脉石 还原气氛 还原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中MgO对钒钛矿综合炉料软熔滴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柳政根 储满生 +1 位作者 陈立杰 付小佼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5-659,共5页
以钒钛磁铁矿炼铁原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烧结矿中Mg O质量分数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综合炉料软熔滴落性能和V,Cr在渣铁中迁移规律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烧结矿中Mg O质量分数的提高,综合炉料的软化区间t40-t4变宽;熔化... 以钒钛磁铁矿炼铁原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烧结矿中Mg O质量分数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综合炉料软熔滴落性能和V,Cr在渣铁中迁移规律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烧结矿中Mg O质量分数的提高,综合炉料的软化区间t40-t4变宽;熔化区间tD-tS稍有收窄,软熔带变薄且位置略微下移;熔滴性能总特征值S先减小后增大,综合炉料透气性先变好后恶化,在Mg O质量分数为2.98%~3.40%时透气性最好;滴落率逐渐变小;V,Cr在滴落铁中的收得率略有降低;因此,烧结矿中Mg O质量分数在3.40%左右为宜,此时高炉渣中Mg O质量分数约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冶炼 钒钛磁铁矿 MGO 软熔滴落性能 V Cr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含钛高炉渣主要冶金性能及物相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聪 储满生 +2 位作者 唐珏 汤雅婷 柳政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56-2562,共7页
根据渣中TiO_2及Al_2O_3质量分数不同对高炉渣进行划分,以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准,采用纯化学试剂配制渣样,在中性气氛下对比研究低、中、高钛型钒钛矿高炉渣及低、中、高铝型钒钛矿高炉渣主要冶金性能。同时,运用XRD物相分析及Fact... 根据渣中TiO_2及Al_2O_3质量分数不同对高炉渣进行划分,以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准,采用纯化学试剂配制渣样,在中性气氛下对比研究低、中、高钛型钒钛矿高炉渣及低、中、高铝型钒钛矿高炉渣主要冶金性能。同时,运用XRD物相分析及Factsage 6.4热力学软件对各渣系主要组成物相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中、高钛渣熔化性温度逐渐增大,初始黏度和高温黏度降低,渣系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先变好后变差,渣中黄长石相骤减,辉石、钙钛矿相数量增多。低、中、高铝渣熔化性温度、初始黏度和高温黏度升高,渣系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变差,渣中镁铝尖晶石等高熔点物相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TIO2 AL2O3 冶金性能 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烧结试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勇 周密 +1 位作者 储满生 薛向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3-387,共5页
在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基础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矿优化和烧结杯试验,并对烧结产物进行显微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烧结基本特性差,随着配比的提高,垂直烧结速度和产品转鼓指数下降,成品率和利用系数先升后降.另外,显微结构分析表明,高铬... 在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基础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矿优化和烧结杯试验,并对烧结产物进行显微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烧结基本特性差,随着配比的提高,垂直烧结速度和产品转鼓指数下降,成品率和利用系数先升后降.另外,显微结构分析表明,高铬型钒钛烧结矿矿物组成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钙钛矿、铁酸钙、硅酸二钙和玻璃质.随着该矿配比的提高,烧结矿中铁酸钙、硅酸二钙含量降低,钙钛矿及玻璃相含量增加,液相量不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该矿配比宜控制在10%~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型钒钛磁铁矿 烧结基础特性 优化配矿 矿相 烧结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操作的㶲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同来 储满生 +3 位作者 柳政根 王兆才 唐珏 付小佼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08-3114,共7页
基于分析理论,建立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分析模型,系统地研究焦炉煤气喷吹量对高炉损失、热力学完善度和效率的影响,提出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操作条件下能量利用再优化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高炉的输入主要为燃料的化学和热风物理... 基于分析理论,建立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分析模型,系统地研究焦炉煤气喷吹量对高炉损失、热力学完善度和效率的影响,提出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操作条件下能量利用再优化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高炉的输入主要为燃料的化学和热风物理;输出主要为铁水的物理和化学、高炉煤气化学以及内部损失;与未喷吹操作相比,当喷吹量为11.89 m3/s时,内部损失和总损失分别降低26.38%和3.98%,外部损失升高2.11%,喷吹焦炉煤气对减少高炉内部的损失更为明显;喷吹焦炉煤气后,高炉的热力学完善度由90.23%上升到92.65%,效率由53.39%上升到54.25%,能量利用的质量得到提高;喷吹焦炉煤气后,铁水和炉渣的物理和化学相对稳定,吨铁炉顶煤气的化学由4.60增加到4.97 GJ,应加强这部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低碳炼铁 焦炉煤气喷吹 㶲分析模型 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对钒钛磁铁矿球团矿相及内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双印 储满生 +1 位作者 唐珏 吴祥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541,共6页
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制备氧化球团,利用XRD和SEM等手段,考察室温至500,700,900,1 000,1 100,1 200,1 250℃7种情况下预氧化球团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预氧化温度低于500℃时,球团内部发生γ-Fe2O3向α-Fe2O3的转变,未发生氧... 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制备氧化球团,利用XRD和SEM等手段,考察室温至500,700,900,1 000,1 100,1 200,1 250℃7种情况下预氧化球团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预氧化温度低于500℃时,球团内部发生γ-Fe2O3向α-Fe2O3的转变,未发生氧化反应;当预氧化温度高于500℃时,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球团内部的TTM和FeTiO3氧化生成TTH和Fe2TiO5,白色物相(含Fe,V,Ti)聚合长大与黑色物相(Mg,Al,Si相)逐渐分离,且晶型由较为分散的颗粒状向紧密互联、结构力强的互联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预氧化 物相组成 微观结构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制备氧化球团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珏 张勇 +1 位作者 储满生 薛向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550,共6页
研究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的基础特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该矿对氧化球团制备工艺和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了获得优质氧化球团的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的最大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高铬型钒钛磁铁矿主要由磁铁矿、镁铁矿、铬铁矿、镁钛矿、钒磁铁... 研究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的基础特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该矿对氧化球团制备工艺和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了获得优质氧化球团的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的最大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高铬型钒钛磁铁矿主要由磁铁矿、镁铁矿、铬铁矿、镁钛矿、钒磁铁矿、钛磁铁矿等组成,其粒度粗,连晶强度较差;随球团原料中高铬型钒钛磁铁矿质量分数的增加,生球性能无显著变化,成品球团抗压强度降低,当其质量分数高于20%时,不能满足高炉生产要求.增大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的质量分数有助于降低球团矿的还原膨胀率,当其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20%时,球团的还原膨胀率由32.1%降低到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型钒钛磁铁矿 基础特性 氧化球团 抗压强度 还原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配量增加对氧化球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珏 张勇 +1 位作者 储满生 薛向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6-960,共5页
采取"细磨处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和"以粒度较细的廉价欧控矿代替现场生产用矿"两种优化措施,考察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配量增加对氧化球团质量的影响,探索了高铬型钒钛矿在球团原料中配量增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采取"细磨处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和"以粒度较细的廉价欧控矿代替现场生产用矿"两种优化措施,考察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配量增加对氧化球团质量的影响,探索了高铬型钒钛矿在球团原料中配量增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细磨处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和"以粒度较细的廉价欧控矿代替现场生产用矿",当高铬型钒钛矿配量40%时,抗压强度分别为2475 N.个-1和2005 N.个-1,膨胀率为19.2%和16%,皆满足高炉生产要求,可实现该矿在原料中配量增加,能达到高铬型钒钛矿预期90万t/年的处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型钒钛磁铁矿 细磨 氧化球团 抗压强度 还原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铁焦对高炉综合炉料熔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宏涛 储满生 +1 位作者 赵伟 柳政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8-1112,共5页
利用荷重还原软化熔融滴落实验研究了热压铁焦添加量对高炉综合炉料滴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压铁焦配比的增加,综合炉料软化区间逐渐加宽,从206.3℃增加到218.9℃;熔化区间逐渐收窄,从171.1℃降低到124.8℃,软熔带逐渐变窄... 利用荷重还原软化熔融滴落实验研究了热压铁焦添加量对高炉综合炉料滴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压铁焦配比的增加,综合炉料软化区间逐渐加宽,从206.3℃增加到218.9℃;熔化区间逐渐收窄,从171.1℃降低到124.8℃,软熔带逐渐变窄且位置下移;综合炉料滴落压差下降,滴落率先升高后降低,在热压铁焦配比为30%时达到较高值40.58%;综合炉料熔滴总特征值逐渐降低,料层透气性改善.一定量的热压铁焦有助于改善综合炉料熔滴性能,其适宜添加量在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铁焦 熔滴性能 综合炉料 CO2减排 高炉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