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机床刀具磨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储开宇 周金华 +1 位作者 张静 王殿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61-263,共3页
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于刀具磨损监测系统。介绍了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过程。多种... 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于刀具磨损监测系统。介绍了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过程。多种传感器采集的信号通过小波分析提取其特征值,将特征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比识别刀具磨损状态。经实验验证,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能有效识别刀具磨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 多传感器融合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绿色制造的生产模式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2
作者 储开宇 范孝良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共2页
介绍了绿色制造内涵和研究领域 ,讨论了绿色制造的专题技术 。
关键词 生产模式 发展趋势 绿色制造 21世纪 绿色材料 绿色包装 绿色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储开宇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阐述了硬质合金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分类并对我国硬质合金产业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同时指出了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论述了硬质合金产业先进的发展领域。
关键词 硬质合金 刀具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的新式制造业加工装备-并联机床 被引量:3
4
作者 储开宇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共2页
并联机床作为机床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被认为是“2 1世纪的新式数控机床”、“机床结构的重大技术革命” ,与传统结构机床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论述了并联机床与传统机床的区别及发展现状 。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虚拟轴机床 装备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储开宇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730,共4页
快速原型技术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介绍了快速原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和技术特点,探讨了快速原型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快速原型 分层 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性痒疹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储开宇 钟卫红 +1 位作者 莫惠芳 毛荣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85-287,共3页
报告1例色素性痒疹。患者女,21岁,背部褐色斑疹伴瘙痒3年。查体:背部、肩部可见大片褐色色素沉着斑,褐色斑中间及边缘夹杂暗红色斑疹,相互融合成网状,表面轻微鳞屑,无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皮损病理检查:角化正常,棘层肥厚,局灶性海绵水... 报告1例色素性痒疹。患者女,21岁,背部褐色斑疹伴瘙痒3年。查体:背部、肩部可见大片褐色色素沉着斑,褐色斑中间及边缘夹杂暗红色斑疹,相互融合成网状,表面轻微鳞屑,无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皮损病理检查:角化正常,棘层肥厚,局灶性海绵水肿及水疱形成,局灶基底部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伴少量噬色素细胞增生。根据临床表现及皮损组织病理,诊断为色素性痒疹。治疗:口服米诺环素200 mg/d。2周后,患者瘙痒症状消失,背部、肩部暗红色斑疹消退,遗留褐色网状色素沉着。遂改为米诺环素100 mg/d口服,巩固治疗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痒疹 色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靖 储开宇 查旭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模型,除生理盐水组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 目的研究中药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模型,除生理盐水组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和促进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能力。结果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抑制雌激素期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P<0.01);银屑Ⅰ号中、大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数(P<0.01)。结论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表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和改善表皮角化不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动物模型 银屑Ⅰ号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患者外周血IL-6、TNF-α表达水平及其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莫惠芳 钟敏华 +5 位作者 储开宇 罗文峰 钟卫红 汤勇军 陈怡君 陈海生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检测痤疮患者外周血中IL-6、TNF-α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寻常痤疮患者114例,其中轻度35例、中度43例、重度36例,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目的:检测痤疮患者外周血中IL-6、TNF-α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寻常痤疮患者114例,其中轻度35例、中度43例、重度36例,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重度痤疮患者外周血中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243)。轻度、中度、重度患者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组间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痤疮严重程度与IL-6、TNF-α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IL-6参与了痤疮的炎症反应,但不能用于评估痤疮病情的严重程度。TNF-α与痤疮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银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钟卫红 莫惠芳 +2 位作者 储开宇 汤勇军 许德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82-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和银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和银饮口服,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两组均给予鱼肝油软膏外用。1个月为1个观察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银... 目的:观察和银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和银饮口服,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两组均给予鱼肝油软膏外用。1个月为1个观察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同证型患者治疗后PAS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银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和雷公藤多甙相近的疗效。和银饮联合鱼肝油软膏外用对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银屑病患者均可以明显降低PASI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银饮 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复合材料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伟 储开宇 赵久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2-879,共8页
首先,概述了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领域存在的部分问题。然后,通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查询复合材料关键字,获得我国复合材料领域内专利申请和授权... 首先,概述了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领域存在的部分问题。然后,通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查询复合材料关键字,获得我国复合材料领域内专利申请和授权数据。利用专利信息分析法,分别从年度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态势3个方面揭示出我国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及研发热点。最后,对比了我国相比其他国家复合材料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我国复合材料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发展现状 专利 技术态势 研发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11
作者 刘艳仙 储开宇 +1 位作者 莫惠芳 毛荣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20-221,224,共3页
报告1例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女,41岁,双小腿丘疹、结节伴瘙痒2年余。皮肤科检查:双小腿伸侧可见密集米粒至花生大小丘疹、结节,周边有色素沉着,部分表面抓痕、糜烂。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真表皮交界处可见裂隙... 报告1例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女,41岁,双小腿丘疹、结节伴瘙痒2年余。皮肤科检查:双小腿伸侧可见密集米粒至花生大小丘疹、结节,周边有色素沉着,部分表面抓痕、糜烂。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真表皮交界处可见裂隙,真皮浅层散在角囊肿,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散在淋巴浆细胞及个别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C3(-)、IgG(-)、IgM(-)、IgA(-)。诊断: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予口服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乳膏夜晚封包,治疗2周后,皮疹明显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痒疹样 营养不良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环状红斑1例
12
作者 钟敏华 毛荣军 +2 位作者 储开宇 钟卫红 莫惠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4-96,共3页
报告1例嗜酸性环状红斑。患者男,59岁,双上肢环状红斑伴瘙痒2月余,外院曾按"湿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皮疹反复发作,否认疫区旅游史。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多发水肿性环状红斑,中央消退,外周隆起,逐渐向外扩展。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 报告1例嗜酸性环状红斑。患者男,59岁,双上肢环状红斑伴瘙痒2月余,外院曾按"湿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皮疹反复发作,否认疫区旅游史。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多发水肿性环状红斑,中央消退,外周隆起,逐渐向外扩展。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胶原及浅中层血管周围致密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未见"火焰征"。诊断:嗜酸性环状红斑。予口服氯雷他定片、咪唑斯汀、羟氯喹、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后,皮疹明显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红斑 嗜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