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中的总统形象解析
1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6期68-77,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影片在塑造总统形象时,除了秉持一贯以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还致力于张扬个性来提升形象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在人物的政治生活中添加了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注重心理活动,体现以个人为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呈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影片在塑造总统形象时,除了秉持一贯以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还致力于张扬个性来提升形象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在人物的政治生活中添加了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注重心理活动,体现以个人为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呈现出个人生活在政治生涯中的悲剧性和思辨性色彩。这类美国电影利用带有揭秘性质的政治文化资源,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包装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流行文化输出,让不同国家的观众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乃至接受、认同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统形象 个人英雄主义 国家优越感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叙事惯例——零度剪辑、缝合体系等电影核心概念的理论诠释 被引量:6
2
作者 储双月 李相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电影作为时空复合体,可以拓展、强化并且凝聚人们的时空经验——不只是强化它而且延伸,极具意义地延伸。零度剪辑可以保证电影的表述流畅,没有斧凿痕迹,让观众处于一个完全封闭、无法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看似"客观"的影像其... 电影作为时空复合体,可以拓展、强化并且凝聚人们的时空经验——不只是强化它而且延伸,极具意义地延伸。零度剪辑可以保证电影的表述流畅,没有斧凿痕迹,让观众处于一个完全封闭、无法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看似"客观"的影像其实恰恰是创作者主观意图和思想的体现,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通过这种"缝合"而被掩盖得天衣无缝。观众在影院中观看电影,是一个封闭、隐秘的世界,类似于躲在黑暗之中偷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时间 电影空间 零度剪辑 缝合体系 窥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当下国产电影看中国梦国际传播的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储双月 白海天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7-124,共8页
本文从阐释中国梦的理论框架入手,分析中国梦与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借鉴好莱坞电影表达美国梦的策略,提出国产电影助推中国梦国际传播的路径。主要路径可以概括为:把握中外合拍、合作的契机,凸显文化自信;强化个人与公... 本文从阐释中国梦的理论框架入手,分析中国梦与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借鉴好莱坞电影表达美国梦的策略,提出国产电影助推中国梦国际传播的路径。主要路径可以概括为:把握中外合拍、合作的契机,凸显文化自信;强化个人与公共领域的互动,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将娱乐与意识形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植入各种相互制衡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国家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和全球化红利,促进中国梦的有效价值落地;文化对话中追求价值,且将价值传播提升为魅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命运共同体 文化差异 意识形态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再现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在再现策略上采取历史追忆的平民导向与日常生活的微观视角、今昔时态的二元对立与时空凝缩的情感聚焦,来恢复过去时代的集体记忆。
关键词 中国 怀旧电影 再现策略 平民史观 时空凝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幕空间的组织方式和运动法则——长镜头、蒙太奇等电影核心概念的理论诠释 被引量:6
5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0-96,共7页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通过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传达信息,都有自己的语言。长镜头与蒙太奇作为两种各具特色的电影语言,其在创作原则上泾渭分明而又在艺术实践中产生某种交叉。本文主要诠释并历史性地梳理了与长镜头理论、蒙太奇理论相关的五...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通过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传达信息,都有自己的语言。长镜头与蒙太奇作为两种各具特色的电影语言,其在创作原则上泾渭分明而又在艺术实践中产生某种交叉。本文主要诠释并历史性地梳理了与长镜头理论、蒙太奇理论相关的五个核心概念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镜头 库里肖夫效应 蒙太奇 轴线 场面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电影的叙事流变 被引量:4
6
作者 储双月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历史电影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对历史予以呈现、反思和交流的艺术世界,同时也是创作者立足于现实土壤的主观认识,甚至是某种自我超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构造。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动态地观察历史人物的性格、社会心... 历史电影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对历史予以呈现、反思和交流的艺术世界,同时也是创作者立足于现实土壤的主观认识,甚至是某种自我超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构造。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动态地观察历史人物的性格、社会心态和历史进程的演进与嬗变,也可以静态地呈现彼此联系的局部和整体、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文化发微和阐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政治 历史正剧 历史创伤 民族国家叙述 历史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剧大讨论述略及其对中国历史电影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4期34-42,共9页
四次历史剧大讨论增进了人们对历史剧固有特性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理解,同时对历史剧在不同时代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做了厘清和梳理。因为有意味的历史内容必须稳稳地落实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才能焕发出它... 四次历史剧大讨论增进了人们对历史剧固有特性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理解,同时对历史剧在不同时代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做了厘清和梳理。因为有意味的历史内容必须稳稳地落实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才能焕发出它的意义。反之,不让历史电影承担起历史教科书传播历史知识的任务,必然会对历史情节中出现的史实错误或不合历史必然性的内容感到不满意、不称心,也会对胡编乱造、片面追求戏剧效果和迎合商业卖点的做法产生排斥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事求似 以古讽今 古为今用 历史“现代化” 历史正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电影的新历史主义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4-79,共6页
迥然有别于“十七年”时期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角并以歌颂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为主旨的革命历史叙事,中国电影的新历史主义叙事在描叙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探源历史真相的时候,不是去反复验证铁定的规律,而是竭力去揭示人与世界之间最... 迥然有别于“十七年”时期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角并以歌颂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为主旨的革命历史叙事,中国电影的新历史主义叙事在描叙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探源历史真相的时候,不是去反复验证铁定的规律,而是竭力去揭示人与世界之间最初始、最终极、最深刻的本能联系,并以此作为建构历史世界的结构与秩序的尺度和眼光。新历史主义叙事把整齐划一的宏大历史撕裂,以喧嚣浮躁、日常世俗的动机和欲望贯穿始终,颠覆和消解了以往革命历史电影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本质的演绎,给人以分裂和断裂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叙事 家族历史叙事 民间立场 人性逻辑 权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城市意象——中国电影中的北京呈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6期45-53,共9页
从中国电影对北京的呈现可以看出,电影人对自己描绘的北京城大多存有方向感和归属感。影片着重表现北京的饱经沧桑或生机勃勃,出现了权力倾轧场域、乡土社会、文化古城、精神故园、京味新市民文化空间、国都都市等实质性空间意象。他们... 从中国电影对北京的呈现可以看出,电影人对自己描绘的北京城大多存有方向感和归属感。影片着重表现北京的饱经沧桑或生机勃勃,出现了权力倾轧场域、乡土社会、文化古城、精神故园、京味新市民文化空间、国都都市等实质性空间意象。他们自觉承担起城市意象塑造和社会变迁叙述的重任。中国电影一方面体现了创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沦陷和民族文化意识淡漠的深切忧虑,另一方面又不禁感慨传统文化桎梏现代文明的消极因素。这种对城市的记忆、想象和对历史的感怀,蕴含着文化怀旧与文化批判的复杂情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怀旧 文化批判 共同体 京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传记电影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5,共8页
传记电影在中美电影史上都是一种重要的影片类型,成为处理历史题材问题的独特样式。传记电影在美国不仅数量庞大、质量上乘,而且也是最具有获奖潜力的电影类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传记电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过后虽然整体... 传记电影在中美电影史上都是一种重要的影片类型,成为处理历史题材问题的独特样式。传记电影在美国不仅数量庞大、质量上乘,而且也是最具有获奖潜力的电影类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传记电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过后虽然整体质量有所上升,但发展势头仍不如美国传记电影那样丰富和持久。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全面考察美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影响研究,并为中国传记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梦 纪念性传记电影 排异性传记电影 认同性传记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高”的召唤:农民、农民起义与革命——“十七年”电影革命历史叙事的一种维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2期28-35,共8页
农民在"十七年"电影中不再是启蒙视角下国民性批判的对象,而是以"历史的主人"的精神面貌示人。为了维护劳动的尊严和劳动者的权益,农民必须凭借暴力革命去摧毁让社会强弱结构固化的不公正制度,扭转旧的权力格局中... 农民在"十七年"电影中不再是启蒙视角下国民性批判的对象,而是以"历史的主人"的精神面貌示人。为了维护劳动的尊严和劳动者的权益,农民必须凭借暴力革命去摧毁让社会强弱结构固化的不公正制度,扭转旧的权力格局中的被剥削地位和道德上的被批判处境。农民破坏旧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实践活动在"十七年"电影中得到史无前例的强调和突出。不过,农民形象仍然拘囿于数字化、工具化的存在,未释放出个体人格应有的感性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批判 农民革命领袖 暴力革命 人的主体性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电影的整体状况与发展趋势
12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48-154,共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电影在反映古代战争和近代战争、展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战正面战场、揭示南京大屠杀、讲述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叙述国共两党内战、表现抗美援朝战争、展示新世纪的现代化战争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影片所呈... 21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电影在反映古代战争和近代战争、展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战正面战场、揭示南京大屠杀、讲述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叙述国共两党内战、表现抗美援朝战争、展示新世纪的现代化战争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影片所呈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用民族主义而非理想主义价值观塑造英雄形象,致力于凸显英雄人物复杂的性格,显得更加接近中国现实的“地气”;竭力对鏖战双方进行平视,对非正义一方不再进行妖魔化、丑化叙事;在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比较尊重观众、市场,处理好电影商业美学与个人风格表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电影工业 平民代入法 大国形象 英雄主义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电影书写历史创伤研究
13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4-79,共6页
客观叙述历史创伤需要超党派视角、时间间距以及对话性等要求。为了达到对历史创伤的正确理解,必须要克服与历史之间的时间间距的障碍。相反,时间间距对历史理解提供了富于建设性的可能性,我们对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有永无穷尽的发现就是... 客观叙述历史创伤需要超党派视角、时间间距以及对话性等要求。为了达到对历史创伤的正确理解,必须要克服与历史之间的时间间距的障碍。相反,时间间距对历史理解提供了富于建设性的可能性,我们对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有永无穷尽的发现就是借助它实现的。无论采取怎样的叙述视角,提供怎样的新思考和新认知,都要紧紧抓住人类终极关怀的观照,并给以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信仰承诺。只有对那些给民族国家造成心灵创伤的历史事件赋予人类终极之追问,并给出一个合理或者合乎情感的诠释,才能让观众走出历史创痛,更好地面对自己和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创伤 时间间距阐释 历史叙事 英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世界电影内容生产策略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定位
14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3期18-26,共9页
紧密结合叙事、创意与技术,把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维度作为功能强大的阐释滤镜抑或精彩滤镜合集,是统领电影内容生产的指导原则。2014年,世界电影博取海外市场收益的内容生产策略表现为:加强公共性品质;在流行叙事中浇铸原型人物;整... 紧密结合叙事、创意与技术,把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维度作为功能强大的阐释滤镜抑或精彩滤镜合集,是统领电影内容生产的指导原则。2014年,世界电影博取海外市场收益的内容生产策略表现为:加强公共性品质;在流行叙事中浇铸原型人物;整合全球性语言与作者/民族风格;对高雅文化进行自主的商业美学创新。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类型叙事、受众心理,深入辨析中国电影应该如何进行海外市场定位,提高国际能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生产 公共性 全球流行 原型 本土化 商业美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电影历史叙事批判概述及其影响
15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
虽然《武训传》《关连长》为迎合新意识形态做出了各种努力,《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真实地、历史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逆风千里》《兵临城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经由多层领导审查通过,但是在“十七年”时期都被全国批判。... 虽然《武训传》《关连长》为迎合新意识形态做出了各种努力,《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真实地、历史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逆风千里》《兵临城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经由多层领导审查通过,但是在“十七年”时期都被全国批判。历次电影批判都要求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历史叙事方法发生全新的变化,以适应电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集中体现人民最关心的主题:人民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主题,以及在革命烈火中广泛地改造人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描述 历史阐释 历史人物评价 反历史主义 历史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传记电影创作的启示
16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0-76,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英国传记电影的传主由帝王将相转为战争英雄。20世纪70年代之后,传主的范围越来越大,不仅突破了身份、职业、肤色和性别的界限,还超越了国籍。英国传记电影的特点还表现在可信度高、可观赏性强、彰显出对英国性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英国传记电影的传主由帝王将相转为战争英雄。20世纪70年代之后,传主的范围越来越大,不仅突破了身份、职业、肤色和性别的界限,还超越了国籍。英国传记电影的特点还表现在可信度高、可观赏性强、彰显出对英国性的多维思考。这些特点启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需要不以纪事为主而以述人为主、以真实打动观众、把艺术性摆在第一位、源源不断地输送民族的“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传记电影 英国性 纪念性传记电影 民族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果历史的累积、参与与现实定位——谈第一部被禁的新中国影片《武训传》
17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4-121,共8页
因《武训传》触犯国家意识形态的禁忌而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目的是使文化艺术界、教育界更易于接受执政党(人民代言人)诠释历史的合法性、权威性。这种公开的、坚固的独断论对艺术话语、文本所做的示范性解读与规制对创作者和... 因《武训传》触犯国家意识形态的禁忌而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目的是使文化艺术界、教育界更易于接受执政党(人民代言人)诠释历史的合法性、权威性。这种公开的、坚固的独断论对艺术话语、文本所做的示范性解读与规制对创作者和观众的理解构成了一种文艺新导向。笔者从文本与语境联系出发来理解文本,不屈从于独断的强制,并非用以验证一种理论的发现,而是为了实现一种探求性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历史 现实政治 历史视域 历史修辞 国家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轻电影与中国电影内热外冷的格局之困
18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2-58,共7页
本土化经营与国际化发展视野背道而驰、对话世界的开放意识淡薄,自然是中国电影在传播接受上陷入内热外冷困境的重要原因。2014年轻电影皆因引起网生代密切关注、热议或争议而在国内市场热卖,但其在社交媒体作为热点话题所具有的高度集... 本土化经营与国际化发展视野背道而驰、对话世界的开放意识淡薄,自然是中国电影在传播接受上陷入内热外冷困境的重要原因。2014年轻电影皆因引起网生代密切关注、热议或争议而在国内市场热卖,但其在社交媒体作为热点话题所具有的高度集中的消费热点和不断发酵所形成的传播张力,很大程度上还是无法渗透、扩散到海外市场,从而抵消品质和欣赏口味上的严苛检验。指出2014年中国轻电影发展的现状、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内容生产策略,对中国电影海外市场拓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市场 “快时尚”模式 信任和亲密关系的认同危机 戏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造就的对话及路向——2014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亚平 储双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44,共14页
中国电影即将走过110年的旅程,许多突出的电影发展现象和一些在电影艺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恰巧都在2014年出现。作为历史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呈现持续的市场繁荣和快速提升,创作视野不断拓宽,其中,近现代历史题材构成年度... 中国电影即将走过110年的旅程,许多突出的电影发展现象和一些在电影艺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恰巧都在2014年出现。作为历史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呈现持续的市场繁荣和快速提升,创作视野不断拓宽,其中,近现代历史题材构成年度电影发展的重要脉络,电影类型化、影像话语和导演个人性诠释等正逐渐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理解和故事策略,电影综合产值及市场占有率、过亿票房电影数量、观影人次、海外市场票房等各项指标均不断跃进。中国电影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呈现出了多媒体时代的新特征。分析中国电影在当前遭遇的转变,评论影片创作的优劣,并进而带出一些关于中国电影路向方面的讨论,颇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4年度 中国电影作品 总体发展 叙述路径 电影思维 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2015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综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亚平 储双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中国电影市场以领先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民族国家电影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和规划之下呈现出某种主流电影的气质,当代中国社会中下阶层关于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丰富而多元。面对未来许多发展、挑战与机遇,怎样理解国产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市场以领先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民族国家电影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和规划之下呈现出某种主流电影的气质,当代中国社会中下阶层关于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丰富而多元。面对未来许多发展、挑战与机遇,怎样理解国产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规范市场乱象、保证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言说和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成为当下燃眉之急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国家电影 主流商业大片 社会中下阶层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