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铜铬铝催化剂的研制与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储伟 何川华 +1 位作者 戴晓雁 邱发礼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应用共沉淀法和胶态共沉淀法制备了铜铬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高压反应、XRD、TPR、TPD、TEM、BET、D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铝含量对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态共沉淀... 应用共沉淀法和胶态共沉淀法制备了铜铬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高压反应、XRD、TPR、TPD、TEM、BET、D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铝含量对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态共沉淀法制备的铜铬铝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最好,铝含量有一最佳值,铝元素的加入使催化剂中活性组分更加分散,催化剂的比表面增大,对原料分子CO和H2的吸附能力增强,这是其活性和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铬铝催化剂 低温液相合成 浆态三相合成 甲醇 反应活性 稳定性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自体骨移植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 被引量:20
2
作者 储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34-439,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富集血小板血浆和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骨不连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18~42岁,平均29岁。将骨不连患者分为自体骨移植治疗组(对照组)、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富集血小板血浆和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骨不连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18~42岁,平均29岁。将骨不连患者分为自体骨移植治疗组(对照组)、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实验组),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骨痂生成情况、局部并发症发生状况、骨折最终生长状况以及术侧肢体Johner-Wruhs功能分级。结果:55例患者获得随访,对照组27例,实验组28例,有5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8~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骨痂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的髂骨获取部位及骨不连手术部位皮肤均无红肿及感染。对照组临床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28例患者均达到了骨性愈合;对照组24例患者达到了骨性愈合,3例患者再次发生骨不连。对照组患侧肢体Johner-Wruhs功能分级优良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自体髂骨移植与富集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方案治疗骨折术后的骨不连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新生骨的生成情况,是临床工作中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一种综合有用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骨移植 富血小板血浆 体外冲击波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的改性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雄伟 储伟 +1 位作者 庄惠祥 徐士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3-496,共4页
考察了空气处理、混酸处理、 H2 O2 处理和等离子体活化等化学改性和多种活性金属修饰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 ,采用 TPD-H2 评价装置测试了不同样品吸附的氢气在程序升温后的脱附情况 ,用峰面积和氢气的校正因子计算出样品吸附氢气... 考察了空气处理、混酸处理、 H2 O2 处理和等离子体活化等化学改性和多种活性金属修饰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 ,采用 TPD-H2 评价装置测试了不同样品吸附的氢气在程序升温后的脱附情况 ,用峰面积和氢气的校正因子计算出样品吸附氢气的体积 ,从而计算出碳纳米管的储氢容量 .实验结果表明 ,化学改性和金属修饰均能明显提高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 ,其中经过混合酸和 H2 O2 化学处理并负载质量分数为 2 0 % Ni的碳纳米管 ,在常温常压下的氢气储存的质量分数达到 2 .5 5 % ,比未做任何处理的碳纳米管的储氢容量提高了 7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储氢材料 化学改性 氢吸附一脱附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积炭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严前古 吴廷华 +5 位作者 李基涛 翁维正 万惠霖 于作龙 储伟 远松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固 体床流动 反应装置 上考察 了 Ni/ γ Al2 O3 催化 甲烷 部分 氧化 制合 成 气反 应过 程 中的积炭问 题. 结 果表明 :反应床 层温度升 高,积炭 量降 低;温 度降 低,积 炭量 增加, 当温 度在 600 ℃附近时,积... 在固 体床流动 反应装置 上考察 了 Ni/ γ Al2 O3 催化 甲烷 部分 氧化 制合 成 气反 应过 程 中的积炭问 题. 结 果表明 :反应床 层温度升 高,积炭 量降 低;温 度降 低,积 炭量 增加, 当温 度在 600 ℃附近时,积 炭量增 加很快. 积炭产 生位于 催化剂床 层出口段 . 随 着压力的 增加,催 化剂 积炭 量增 加很快. 当空速超 过一定 值时,随 着空速的 增加,催 化剂积 炭量 减少 ,说明 积炭 产生 过 程受 动力 学 影响很大. 根据反 应体系 的热力学 分析与 各种反应 条件对催 化剂积 炭的影响 得出甲 烷部分催 化氧化制合成气 反应体 系中的积 炭主要是 由 C O 歧 化和 C O+ H2 还 原反应 产生,而不 是 C H4 的裂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部分氧化 合成气 积炭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催化法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的工艺和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慈志敏 储伟 +2 位作者 戴晓雁 谢在库 陈庆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气相催化法以甲醇为原料合成二甲醚,为了筛选并制备高活性催化剂以使二甲醚具有高收率,研究了硅钛、硅铝和改性氧化铝系列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反应温度、液体空速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甲醇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气相催化法以甲醇为原料合成二甲醚,为了筛选并制备高活性催化剂以使二甲醚具有高收率,研究了硅钛、硅铝和改性氧化铝系列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反应温度、液体空速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甲醇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改性氧化铝作催化剂为最佳,并在常压、300℃、甲醇液体空速为8ml/(g.h)时,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可达92.5%和98.0%。该气相催化法工艺比液相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合成工艺 甲醇 脱水 气相催化法 催化剂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合成低碳醇用铜钴基催化剂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慧远 储伟 +2 位作者 士丽敏 张辉 周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1089,共5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新型CuCo/ZrO2催化剂,研究了等离子体气氛氮气、氢气和先氮气后氢气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应用BET、XRD、XPS、TG和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常规焙烧制得的样品相比,射频...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新型CuCo/ZrO2催化剂,研究了等离子体气氛氮气、氢气和先氮气后氢气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应用BET、XRD、XPS、TG和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常规焙烧制得的样品相比,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可有效抑制烃类生成,提高总醇选择性,大幅提高反应活性和低碳醇的时空收率.表征结果显示,等离子体技术使催化剂前驱体在低温下分解形成活性相,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促进催化剂活性组分晶粒细化并提高其分散度,催化剂表面的铜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基催化剂 射频等离子体 一氧化碳加氢 低碳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对钯基选择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慕华 秦晓静 +1 位作者 储伟 洪景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常规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基催化剂,考察载体结构、织构及组成对其加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技术(TPR-H2、TPD-CO)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和相应分析。结果表明,Al2O3载体中以高温1100℃焙烧后形成的δ晶型具有更高的乙烯选择性。Pd... 以常规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基催化剂,考察载体结构、织构及组成对其加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技术(TPR-H2、TPD-CO)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和相应分析。结果表明,Al2O3载体中以高温1100℃焙烧后形成的δ晶型具有更高的乙烯选择性。Pd基催化剂的Al2O3载体预先修饰MgO或CeO2后,能获得良好的金属分散度和适宜的反应物的吸附及产物的脱附特性,使得在高氢/炔体积比下催化剂样品上乙烯收率也维持在80%左右。在非Al2O3型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与金属Pd存在强相互作用的TiO2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越,最优样的乙烯收率达到95%。催化剂表面的PdbHx物种和Pd-C结合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H2吸附活化和乙烯脱附能力,这对选择加氢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预处理 钯系催化剂 选择加氢 TIO2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入方式对强化制备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的Ni/γ-Al_2O_3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芳 储伟 +1 位作者 石新雨 张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6-751,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强化制备了Ni/γ-Al2O3催化剂,以CO2重整CH4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等离子体引入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H2-TPR,BET,CO2-TPD,XRD,CO2-TPSR,TGA及XP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焙烧的催化剂相比,在氢... 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强化制备了Ni/γ-Al2O3催化剂,以CO2重整CH4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等离子体引入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H2-TPR,BET,CO2-TPD,XRD,CO2-TPSR,TGA及XP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焙烧的催化剂相比,在氢气还原过程前引入氮气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低温反应活性.N2气等离子体处理使前驱体中的硝酸盐能在温和条件下分解,并使催化剂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先进行N2气等离子体处理再进行H2气还原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显著提高,对CO2的吸附量也明显增加,并且反应后催化剂上的积炭量比常规催化剂上的显著降低,形成比较单一的碳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剂 等离子体 甲烷重整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对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燕玲 储伟 +2 位作者 谢在库 许中强 陈庆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7-500,506,共5页
介绍了硝基苯在酸性介质中一步加氢重排的反应机理及模型。以提高对氨基苯酚产率和纯度为宗旨 ,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副反应的几种方法 ,并讨论了改进对氨基苯酚产量和纯度的可能途径。引用文献 2 2篇。
关键词 对氨基苯酚 硝基苯 催化加氢 反应机理 PT催化剂 选择性 重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聚四氢呋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洋 储伟 +2 位作者 陈慕华 黄利宏 罗仕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5,共5页
以氧化铝固载杂多酸(HPA/Al2O3)为催化剂、环氧氯丙烷(ECH)为促进剂催化四氢呋喃(THF)开环聚合,合成了含有ECH结构单元的端羟基聚四氢呋喃(PTHF)。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促进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 以氧化铝固载杂多酸(HPA/Al2O3)为催化剂、环氧氯丙烷(ECH)为促进剂催化四氢呋喃(THF)开环聚合,合成了含有ECH结构单元的端羟基聚四氢呋喃(PTHF)。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促进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强度(H0)在+0.8^+3.3范围内的酸量会影响反应收率,酸量越多,收率越高,得到的聚合产物有合适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700~3000)和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2.0)。最佳聚合条件为反应时间4 h,杂多酸负载量35%(质量分数),n(ECH)/n(THF)=0.12,反应温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载杂多酸催化剂 酸量 酸强度 四氢呋喃(THF) 环氧氯丙烷(ECH)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CM-41杂原子中孔分子筛的合成及苯乙烯催化氧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俊强 储伟 +2 位作者 黄利宏 王立楠 罗仕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4,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廉价的工业级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掺杂V的中孔分子筛V-MCM-41,考察其制备条件对苯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采用先加钒源后加硅源,n(Si)∶n(CTAB)∶n(V)=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廉价的工业级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掺杂V的中孔分子筛V-MCM-41,考察其制备条件对苯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采用先加钒源后加硅源,n(Si)∶n(CTAB)∶n(V)=1∶0.2∶0.08的配比,在pH=9.5条件下晶化48 h,制备的V-MCM-41对苯乙烯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BET比表面积为1003 m2/g,平均孔径为3.944 nm,经800℃热处理12 h,其比表面积和孔径保留率分别为81.6%和58.6%,XRD谱图进一步证实此中孔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CM-41杂原子中孔分子筛 水热合成 催化氧化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CO_2和H_2O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晓强 田之悦 +1 位作者 储伟 薛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煤层气(矿井瓦斯)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非常规气体.作为可得的清洁能源,它的利用被认为是节能和经济的选择.在本工作中,非金属原子X(X=H,O,N,S,P,Si,F,Cl)修饰的石墨烯(Gr)被用来代表具有结构异性的煤表面模... 煤层气(矿井瓦斯)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非常规气体.作为可得的清洁能源,它的利用被认为是节能和经济的选择.在本工作中,非金属原子X(X=H,O,N,S,P,Si,F,Cl)修饰的石墨烯(Gr)被用来代表具有结构异性的煤表面模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煤层气组分Y(Y=CH4,CO2,H2O)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Y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共同表明了这种弱的相互作用.其中,H和Cl对CH4的作用较大;N、O、F、Cl对CO2的作用较强;N,Cl对H2O的影响不容忽视.总的来说,吸附能大小依次为:H2O>CO2>CH4.因此,在CH4富集的煤层里注入H2O或CO2可以与CH4形成竞争吸附,进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本工作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下煤层气与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详情,并为煤层瓦斯的开采与分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煤层气 非金属原子修饰的石墨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与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理及溶剂效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志强 孙文晶 +1 位作者 储伟 余良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2-328,共7页
以过氧化氢与苯乙烯环氧化为模型反应,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Dmol3模块,模拟计算了过氧化氢与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机理.并用连续介质-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研究了反应体系分别在三种质子性溶剂(水,乙醇,叔丁醇)中的溶剂化效应.为... 以过氧化氢与苯乙烯环氧化为模型反应,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Dmol3模块,模拟计算了过氧化氢与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机理.并用连续介质-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研究了反应体系分别在三种质子性溶剂(水,乙醇,叔丁醇)中的溶剂化效应.为研究溶剂分子直接参与反应的微观过程,用离散介质模型模拟了单个水分子、乙醇分子和叔丁醇分子分别对反应的影响.两种溶剂模型所得的结果一致,叔丁醇作溶剂时反应活性最好,乙醇次之;质子性溶剂能够促进过氧化氢分子的异裂,形成活性氧物种,从而使反应能垒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苯乙烯 过氧化氢 环氧化反应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铬对Ni/MgO催化剂CVD法制备碳纳米管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冉茂飞 储伟 +1 位作者 文婕 李延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1-23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助剂Cr改性的Ni/MgO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600℃下裂解甲烷生长碳纳米管,研究了助剂Cr的引入对催化剂微结构和制备碳纳米管性能的影响.催化剂样品用XRD,TPR和CO-TPD进行了分析,制备的碳纳米管用TEM和XRD...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助剂Cr改性的Ni/MgO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600℃下裂解甲烷生长碳纳米管,研究了助剂Cr的引入对催化剂微结构和制备碳纳米管性能的影响.催化剂样品用XRD,TPR和CO-TPD进行了分析,制备的碳纳米管用TEM和XRD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O和MgO之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而形成固溶体,Ni/MgO催化剂经氢气处理后其中的镍氧化物只有极少部分被还原成为镍.助剂铬的引入明显促进了镍的还原,使得催化剂表面的Ni活性中心数增多,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和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在加入助剂后碳纳米管的产率明显增加,当Cr质量分数为8%时,碳纳米管的产量为未加助剂时产量的5倍,碳纳米管和催化剂的质量比达到19.28.当Cr含量进一步增加时,Ni在催剂表面聚集形成大颗粒,制备出的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碳纳米纤维和无定形碳.以8%Cr-Ni/MgO催化剂合成的碳纳米管具有比较高的产率且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铬助剂 镍基催化剂 甲烷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钠引发的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反应过程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旭 储伟 +1 位作者 陈建钧 戴晓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1-456,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Dmol3方法,计算了甲醇钠引发的环氧乙烷开环聚合的反应过程.并运用前线轨道理论对该聚合反应的各步反应历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链引发为无能垒的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达到92.560 kJ.mol-1,而链增长过程则...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Dmol3方法,计算了甲醇钠引发的环氧乙烷开环聚合的反应过程.并运用前线轨道理论对该聚合反应的各步反应历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链引发为无能垒的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达到92.560 kJ.mol-1,而链增长过程则需越过100.951 kJ.mol-1的反应能垒,链增长物种与环氧乙烷的前线轨道相对称,可以使开环聚合反应继续进行下去.当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草酸、磷酸等质子酸时,会立即发生链终止反应.此外,还对链增长过渡态的合理性进行了确认,绘出了相应的反应势能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聚合过程分析 前线轨道 过渡态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合成低碳醇用新型Cu-Co/SiO_2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慧远 储伟 邓思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5-349,共5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新型Cu-Co/SiO2催化剂.与直接焙烧制备的样品相比,射频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了活性物种Co的表面含量,有效改进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以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为模型反应,在563K,5.0MPa,600...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新型Cu-Co/SiO2催化剂.与直接焙烧制备的样品相比,射频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了活性物种Co的表面含量,有效改进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以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为模型反应,在563K,5.0MPa,6000h-1,V(H2)∶V(CO)=1.6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后再焙烧样品比673K焙烧样品的催化活性提高30.46%和65.30%,低碳醇的时空收率分别提高58.22%和7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等离子体 一氧化碳加氢 铜钴基催化剂 低碳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煤基活性炭及其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冯艳艳 黄利宏 储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80-2085,共6页
对活性炭进行氧化改性,用Boehm滴定法、TPD-MS和N2吸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得出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含氧官能团对煤基活性炭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Boehm滴定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上的含氧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羧... 对活性炭进行氧化改性,用Boehm滴定法、TPD-MS和N2吸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得出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含氧官能团对煤基活性炭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Boehm滴定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上的含氧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羧基的含量。采用高斯分峰法对TPD数据进行分析,和Boehm滴定结果一致。N2吸附表明,氧化处理对活性炭的孔分布和比表面积有一定的影响。吸附实验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能力明显降低。此外,孔结构的变化对甲烷吸附量的减小起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煤基活性炭 甲烷吸附量 含氧官能团 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温度下甲烷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9
18
作者 冯艳艳 储伟 孙文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8-1492,共5页
通过对煤样处理,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自行研制的吸附装置,在不同温度(25,40,55℃)、不同压力(0~3.5 MPa)下进行甲烷吸附实验,以研究储层温度下甲烷在不同孔结构煤样上的吸附特征。采用Langmuir方程对数据拟合,得出孔结... 通过对煤样处理,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自行研制的吸附装置,在不同温度(25,40,55℃)、不同压力(0~3.5 MPa)下进行甲烷吸附实验,以研究储层温度下甲烷在不同孔结构煤样上的吸附特征。采用Langmuir方程对数据拟合,得出孔结构的变化对甲烷吸附起着重要作用。处理后煤样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微孔含量增加,导致煤样甲烷吸附量变大;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甲烷吸附量变小,压力越大这种变化趋势越明显;Langmuir饱和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选用Polanyi吸附势理论拟合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吸附体系,吸附特性曲线是惟一的,与吸附温度无关。处理后煤样的吸附势和吸附量增加,由此可见孔结构是吸附性能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吸附特征 储层温度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_n(n=1-7)团簇及其与甲烷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勇 储伟 +1 位作者 江成发 王耀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3-1727,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对Pd_n(n=1-7)团簇的几何结构、振动频率及其与甲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d原子数增多,团簇结构对团簇大小的依赖性减弱,结构参数向金属晶体趋近.在Pd_n(n=1-7)团簇上,甲烷的...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对Pd_n(n=1-7)团簇的几何结构、振动频率及其与甲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d原子数增多,团簇结构对团簇大小的依赖性减弱,结构参数向金属晶体趋近.在Pd_n(n=1-7)团簇上,甲烷的表面吸附作用较弱.Pd_2CH_4中,甲烷受到两个Pd原子的活化作用,活化程度增强,吸附能增大.在Pd_nCH_4(n=1,3-7)体系中,甲烷的吸附能随着团簇模型的增大而减小,趋近于其在金属晶面上的吸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Pdn(n=1—7)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乙酸丁酯合成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反应工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健平 储伟 +1 位作者 邱发礼 陈庆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71-673,共3页
A new type solid acid of SO 2- 4/Fe 2O 3 ZrO 2 SiO 2 was prepared through coprecipitation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applied to catalyze the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and butanol.The following reaction conditions suc... A new type solid acid of SO 2- 4/Fe 2O 3 ZrO 2 SiO 2 was prepared through coprecipitation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applied to catalyze the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and butanol.The following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amount of catalyst,reaction time were examind.The conversion of HAc,yield of butylacetate and selectivity of butylacetate could reach 98.17%,94.28% and 96.04% 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usage life was examined.The main reason of de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maybe due to the loss of surficial SO 2- 4 which is likely one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XPS,XRD,TGA and BET.The components of catalyst exist mainly as amorphous state.The active structure of catalyst may contain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s Fe,Zr,Si,O and SO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反应工艺 乙酸乙酯 合成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