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程”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云峰 潘慧 +5 位作者 傅麒宁 管远志 王仲 李利民 徐秀珍 马春雨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的学科,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教育观从单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八年制 职业素养 学生成长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在人工血管内瘘回流静脉狭窄中应用的长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霞 左洪炜 +4 位作者 藤碧云 王哲 李相杰 傅麒宁 赵渝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7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在人工血管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回流静脉应用的长期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血管通路中心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AVG回流静脉置入支架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手术信息、随访手术后通畅情况并... 目的探讨支架在人工血管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回流静脉应用的长期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血管通路中心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AVG回流静脉置入支架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手术信息、随访手术后通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1例患者,置入支架在AVG建立后(732.15±428.29)天,置入支架前平均干预(4.17±2.52)次。置入支架原因:59.15%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3月内复发性狭窄。手术后6、12、24、36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4.51%、63.38%、39.62%、24.14%,对应的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98.59%、98.04%,89.66%。支架置入术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平均再干预次数分别为0.46次、0.83次、1.31次。再干预中位时间为手术后9.80(0.33~41.53)月(以随访期内发生再干预事件患者计算),30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边缘狭窄,18例患者出现支架两端新发狭窄。2例患者未发现明显狭窄但因其他原因导致AVG血栓。结论支架置入是处理AVG回流静脉狭窄的有效手段,但AVG通畅率影响因素多,支架本身也可能诱发新的狭窄,是否置入支架仍需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个体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内瘘 支架 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感染12例临床总结 被引量:7
3
作者 董俊秀 傅麒宁 刘杨东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5期339-341,共3页
血液透析通路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最重要的生命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vascular graft,AVG)是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难以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时,KDOQI指南将其作为推荐通路选择[1]。膨体聚四氟乙烯是目前最主... 血液透析通路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最重要的生命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vascular graft,AVG)是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难以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时,KDOQI指南将其作为推荐通路选择[1]。膨体聚四氟乙烯是目前最主要的人工血管材料。由于其材料的惰性使得感染难以自限。因此,感染是人工血管内瘘最严重的并发症[2]。现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2年人工血管感染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报道,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人工血管感染 内瘘感染 临床总结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透析通路 膨体聚四氟乙烯 血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远期通畅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正德 傅麒宁 刘杨东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2期837-840,共4页
目的评价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s,AVG)的远期通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血液透析通路中心2015年1月1日~2017年10月1日新建AVG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成功随访19例,6月、12月、24月的初级... 目的评价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s,AVG)的远期通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血液透析通路中心2015年1月1日~2017年10月1日新建AVG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成功随访19例,6月、12月、24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9%、63%、31%,辅助初级通畅率分别为100%、95%、69%,次级通畅率为100%、100%、100%。影响通畅的事件包括:狭窄、血栓、假性动脉瘤。结论下肢AVG通畅率较低,但仍可作为上肢血管资源耗竭患者的血液透析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下肢人工血管内瘘 动静脉内瘘 远期通畅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狭窄时所需球囊压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浩 胡良柱 +3 位作者 刘杨东 赵霞 傅麒宁 赵渝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不同位置狭窄时所需的压力差别。方法选择2020年4月~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血液透析通路中心就诊并行球囊扩张成形术的血液透析通路患者,收集基本信息、手术资料,并分析不同位置所需...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不同位置狭窄时所需的压力差别。方法选择2020年4月~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血液透析通路中心就诊并行球囊扩张成形术的血液透析通路患者,收集基本信息、手术资料,并分析不同位置所需的压力区别。结果共259例患者治疗300例狭窄病变,男性102例,女性157例,自体动静脉内瘘242例病变,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58例病变。临床成功率100%(300/300),手术成功率98.7%(296/30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333%,其中血肿形成13例,血管破裂9例。总平均球囊压力(16.693±6.237)atm,达到充分扩张时球囊压力>14atm占58.334%(175/300),自体动静脉内瘘与人工血管内瘘之间、人工血管内瘘不同病变位置之间充分扩张所需压力无显著差异,但自体动静脉内瘘近吻合口区域平均球囊压力(18.467±5.706)atm,高于穿刺区域(t=2.070,P=0.040)和回流静脉(t=4.969,P<0.001)。结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狭窄病变对于球囊扩张时达到充分扩张的压力要求更高,不同位置的狭窄所需压力不一,根据这些特点合理选择球囊,方能经济高效地进行腔内介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通路狭窄 球囊扩张 球囊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长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石勇胜 傅麒宁 +1 位作者 胡良柱 刘杨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0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狭窄/闭塞透析患者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或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的远期通畅率及治疗费用。方法对我中心于行PTA或P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狭窄/闭塞透析患者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或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的远期通畅率及治疗费用。方法对我中心于行PTA或P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PTA 3,6,12,24月初级通畅率为88.2%,73.3%,57.1%,37.5%,次级通畅率为94.1%,86.7%,71.4%,50.0%;PTA+PTS 3,6,12,24月初级通畅率为88.9%,66.7%,33.3%,0%,次级通畅率为100%,83.3%,66.7%,33.3%。首次PTA平均费用为20 938.50元,首次PTS平均费用为32 599.58元。结论目前介入治疗费用较高,远期通畅率仍有赖于技术发展获取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 经皮腔内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席庆 傅麒宁 +1 位作者 朱恩帅 刘杨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8期424-426,共3页
目的评估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建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11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手... 目的评估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建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11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手术操作均1次成功,患者在术后4~8周开始使用人工血管,初级通畅率为100%,血流量可达200~360ml/min。术后随访3~19个月,期间未发现人工血管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结论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作为在上肢血管资源耗竭后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选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通路 人工血管 下肢人工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在人工血管透析通路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超 傅麒宁 +1 位作者 胡良柱 刘杨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1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使用覆膜支架治疗AVG狭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纳入患者6例,在置入覆膜支架前平均经过2.7次皮腔...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使用覆膜支架治疗AVG狭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纳入患者6例,在置入覆膜支架前平均经过2.7次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4例为吻合口后狭窄,2例为静脉流出道狭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3.0±3.3)个月,术后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3%,67%和40%,次级通畅率均为100%。结论覆膜支架治疗AVG短期通畅率较高,且在处理人工血管其他并发症上也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通路狭窄 覆膜支架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通路腔内介入手术中麻醉镇痛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玮 傅麒宁 刘杨东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2期844-846,共3页
对于透析患者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镇痛值得重视。现阶段的局部麻醉效果不尽人意。外涂麻醉药联合局部麻醉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但技术要求更高。静脉联合局部麻醉安全、便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麻醉 介入手术 血液透析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