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猪深Ⅱ度烫伤早期磨痂术后创面组织学改变及CK和EGFR表达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学川
郇京宁
+3 位作者
章雄
王明青
傅鸿滨
袁克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早期磨痂术创面的组织学改变及细胞角蛋白(C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烫伤早期(烫伤后3 h)分别实施磨痂术(磨痂组,n=96)、常规削痂术治疗(削痂组,n=...
目的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早期磨痂术创面的组织学改变及细胞角蛋白(C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烫伤早期(烫伤后3 h)分别实施磨痂术(磨痂组,n=96)、常规削痂术治疗(削痂组,n=96)和SD-Ag保痂处理(SD-Ag组,n=96)。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于烫伤后12 h和1、2、3、5、7、10、20 d分别采集创面皮肤样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创面组织学变化及CK和EGFR表达。结果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削痂组和SD-Ag组(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与削痂组和SD-Ag组比较,磨痂组烫伤后3、5 d真皮深层组织炎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淤滞较轻,皮肤附件破坏较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烫伤后5、7 d磨痂组CK和EGFR表达较削痂组和SD-Ag组显著,保留皮肤附件较多,创面上皮化快,新生表皮厚。结论深Ⅱ度烫伤创面实施早期磨痂术可保留较多皮肤附件,通过提高局部CK和EGFR释放而使创面上皮化提前,加速创面愈合并改善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烫伤
创面愈合
磨痂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深Ⅱ度烫伤早期磨痂术后创面组织学改变及CK和EGFR表达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学川
郇京宁
章雄
王明青
傅鸿滨
袁克俭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
山东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7,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早期磨痂术创面的组织学改变及细胞角蛋白(C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烫伤早期(烫伤后3 h)分别实施磨痂术(磨痂组,n=96)、常规削痂术治疗(削痂组,n=96)和SD-Ag保痂处理(SD-Ag组,n=96)。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于烫伤后12 h和1、2、3、5、7、10、20 d分别采集创面皮肤样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创面组织学变化及CK和EGFR表达。结果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削痂组和SD-Ag组(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与削痂组和SD-Ag组比较,磨痂组烫伤后3、5 d真皮深层组织炎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淤滞较轻,皮肤附件破坏较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烫伤后5、7 d磨痂组CK和EGFR表达较削痂组和SD-Ag组显著,保留皮肤附件较多,创面上皮化快,新生表皮厚。结论深Ⅱ度烫伤创面实施早期磨痂术可保留较多皮肤附件,通过提高局部CK和EGFR释放而使创面上皮化提前,加速创面愈合并改善愈合质量。
关键词
深Ⅱ度烫伤
创面愈合
磨痂术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deep second degree burn
wound healing
dermabras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猪深Ⅱ度烫伤早期磨痂术后创面组织学改变及CK和EGFR表达
李学川
郇京宁
章雄
王明青
傅鸿滨
袁克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