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题材、“后红色经典”与工农兵“写工农兵”——李云德1960年代小说创作论
1
作者 傅逸尘 傅汝新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3,共9页
引言工业题材、“后红色经典”与工农兵“写工农兵”,这几个概念对作家李云德而言无疑是关键词。这其中,尤其不能忽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李云德1929年出生,老家位于辽宁鞍山东部山区岫岩,由于父亲被日本兵抓去当劳... 引言工业题材、“后红色经典”与工农兵“写工农兵”,这几个概念对作家李云德而言无疑是关键词。这其中,尤其不能忽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李云德1929年出生,老家位于辽宁鞍山东部山区岫岩,由于父亲被日本兵抓去当劳工,他只读了几年书便辍学在家务农。1947年,18岁的李云德参军入伍,1948年参加解放鞍山的战役,后被选送到北京解放军测绘学校,毕业后在军委测绘局担任测绘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工业题材 李云德 辽宁鞍山 东部山区 参军入伍 工农兵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英雄叙事与英雄主义建构——西元近期军旅中篇小说的思想精神向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傅逸尘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英雄应该是早期的狩猎与稍后的战争的产物,其本质在于诸多方面的超人特性,这种特性是在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与神话传说及图腾崇拜似无二致。千百年来,对英雄的崇敬与渴望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抑或是一种无... 英雄应该是早期的狩猎与稍后的战争的产物,其本质在于诸多方面的超人特性,这种特性是在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与神话传说及图腾崇拜似无二致。千百年来,对英雄的崇敬与渴望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抑或是一种无法抹去的精神性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主义 精神向度 中篇小说 英雄叙事 军旅 集体无意识 图腾崇拜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与80后文学 被引量:4
3
作者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09年第2期69-71,共3页
如果从“第一届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算起,80后文学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可以说,80后作家的青春是与文学共同成长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既唤起了他们通过文学渲泻青春的欲望,又帮助他们与市场联手,实现了他们的文学梦想。80后... 如果从“第一届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算起,80后文学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可以说,80后作家的青春是与文学共同成长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既唤起了他们通过文学渲泻青春的欲望,又帮助他们与市场联手,实现了他们的文学梦想。80后文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不缺少关注的目光,书商们强力且有针对性的市场化运作,无数80后年轻人热烈而疯狂的追捧,各种媒体不厌其烦的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文学 文学批评 新概念作文大赛 市场化运作 中学生 年轻人 青春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背面的别样风情与生命暗影——徐怀中长篇小说《牵风记》的“超验主义”叙事话语 被引量:9
4
作者 傅逸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2期79-90,共12页
本文从徐怀中的创作风格出发,将《牵风记》置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中,深入分析了作品在思想意蕴、审美精神、人物塑造、哲学思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和新鲜表达;从人性与神性、写实与写意、审美与审丑、日常经验与极端经验、具象与镜像... 本文从徐怀中的创作风格出发,将《牵风记》置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中,深入分析了作品在思想意蕴、审美精神、人物塑造、哲学思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和新鲜表达;从人性与神性、写实与写意、审美与审丑、日常经验与极端经验、具象与镜像等角度进行了文本细读;对小说中的'超验主义'叙事话语和超越意向进行了富于创见的概括和阐发;拓展了中国当代战争叙事研究的理论视域和言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怀中 《牵风记》 战争叙事 超验主义 悲剧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望精神与直面心灵的写作——与著名作家李鸣生对话 被引量:1
5
作者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09年第4期78-79,82,共3页
傅逸尘:最近,你的两部报告文学新作《千古一梦》和《震中在人心》分别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著名作家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对话 李鸣 写作 心灵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感叙事的思辨意涵与存在之境——王凯小说论
6
作者 傅逸尘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3-199,共7页
一 读王凯的小说,我想到了米兰·昆德拉,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凯的小说像昆德拉. 因描写的时代、政治背景以及语言、风格的迥异,它们之间可以说没有什么可比性. 之所以想到了昆德拉,是由于我发现王凯对小说的理解或认识在某些层面与捷... 一 读王凯的小说,我想到了米兰·昆德拉,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凯的小说像昆德拉. 因描写的时代、政治背景以及语言、风格的迥异,它们之间可以说没有什么可比性. 之所以想到了昆德拉,是由于我发现王凯对小说的理解或认识在某些层面与捷克文学大师很相似. 比如,昆德拉说:"小说是对存在的探索和发现","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性的场所,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① 换言之,小说家是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逻辑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去发现、思考"存在"的复杂意味. 小说是对确定性的怀疑,是对可能性的发现,而"存在"恰恰存在于小说家的发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家 王凯 思辨 叙事 痛感 现实生活 “存在” 昆德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的欲望化叙事
7
作者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欲望化叙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小说创作 美学价值 艺术观念 探索创新 先锋文学 作家 “小” “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伪而矫情的“泛私语化写作”——从《零炮楼》看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伪现实主义倾向
8
作者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似乎形成了一种渐渐明晰却又莫名其妙的趋向:真正现实主义的作品少而又少,而打着各种实验创新和个人风格旗号的伪现实主义创作却开始大行其道。当前的长篇小说正是由于缺少了现实主义的锋芒和力量而患上了“... 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似乎形成了一种渐渐明晰却又莫名其妙的趋向:真正现实主义的作品少而又少,而打着各种实验创新和个人风格旗号的伪现实主义创作却开始大行其道。当前的长篇小说正是由于缺少了现实主义的锋芒和力量而患上了“虚弱症”,我认为,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泛私语化写作”的泛滥。相当数量的长篇小说作家长期脱离底层现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 小说创作 私语化 写作 矫情 虚伪 现实主义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史诗”的文学之“革命历史再叙事”——建构“新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与文学想象 被引量:1
9
作者 傅逸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5,共9页
“新时代文学”已经具有当代文学时期划分的意义与特征,体现在两个层面:现实层面是脱贫攻艰、乡村振兴题材作品呈井喷之势,历史层面则是“革命历史再叙事”思潮勃发。本文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 “新时代文学”已经具有当代文学时期划分的意义与特征,体现在两个层面:现实层面是脱贫攻艰、乡村振兴题材作品呈井喷之势,历史层面则是“革命历史再叙事”思潮勃发。本文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划时代思想,提出“‘人民史诗’的文学”概念,并对其一翼——“革命历史再叙事”思潮进行详细论述,进而展开建构“新红色经典”的文学想象。这种文学想象以“为人民”为思想旨归和美学范式,既回应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时代召唤,也为更好地叙写新时代“人民史诗”的文学之“革命历史再叙事”,提供了一种可资延伸讨论的观念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人民史诗” “革命历史再叙事” “新红色经典” 建构与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之美与人性之痛——关于长篇小说《天瓢》的对话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向前 朱航满 +4 位作者 李小婧 刘常 傅逸尘 傅逸尘(整理) 李小婧(整理)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20世纪上半叶 对话 人性 意象 曹文轩 经典作品 学者化 朱自清 闻一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读罢头飞雪——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向前 傅逸尘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共10页
引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和受害国,中国经历了长达八年(如果从一九三一年算起,应该是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伤亡军民三千多万、损耗财产五千余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本应是最有资格也最有可能对二次世界大战做出深刻思考与... 引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和受害国,中国经历了长达八年(如果从一九三一年算起,应该是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伤亡军民三千多万、损耗财产五千余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本应是最有资格也最有可能对二次世界大战做出深刻思考与艺术表达的国度。然而七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却鲜有能在世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佳作问世。在世界二战题材经典文学的殿堂里,中国的抗战题材文学不仅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害国 艺术表达 何顿 小说叙事 经典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叙事伦理 梁大牙 民间立场 人性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的现实主义”与“超越性”的历史叙事——关于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的对话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向前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诗意的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叙事态度 傅逸尘:2005年,我们曾就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第一部)展开对话,您提出了“诗意的现实主义”这样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当时我们更多地还是从技术层面来描述和梳理阿来的写... “诗意的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叙事态度 傅逸尘:2005年,我们曾就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第一部)展开对话,您提出了“诗意的现实主义”这样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当时我们更多地还是从技术层面来描述和梳理阿来的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 历史叙事 诗意 对话 刘醒龙 天门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篇小说去向何处?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攀 傅逸尘 +2 位作者 曾念长 刘诗宇 徐兆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144,共14页
主持人语: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长篇小说的年均产量多达近万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不仅是学界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整体判断,在大众审美中也形成了类似“可读性差”的印象与共识。诚然,长篇创作出版现状交织着众多复杂成... 主持人语: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长篇小说的年均产量多达近万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不仅是学界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整体判断,在大众审美中也形成了类似“可读性差”的印象与共识。诚然,长篇创作出版现状交织着众多复杂成因,长篇小说自身体量和文本形态的表达优势、学界在当代文学评价体系中对长篇小说文体地位的推崇、作者建言立德的写作理想、出版和外部市场的各种可能性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于长篇小说的意义与价值——必须承认其中存在文学本质、个人梦想与商品经济的合理同盟,而对经典的怀疑、对高峰缺席的焦虑,则主要受作品在文学性上呈现的局限和难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出版现状 数据显示 整体判断 中国当代 大众审美 文本形态 小说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芒与阴影——2010年度军旅文学回眸
14
作者 朱向前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11年第3期21-23,85,共4页
一、63.5岁与两条经验 虽然,诗歌集《烤蓝》,散文集《藏地兵书》,长篇报告文学《震中在人心》和《解放大西南》,以及短篇小说《海军往事》都不是2010年发表、出版的作品,
关键词 2010年 军旅文学 阴影 长篇报告文学 短篇小说 诗歌集 散文集 大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看成岭侧成峰——关于莫言《生死疲劳》的对话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向前 朱航满(参与者) +5 位作者 李小婧(参与者) 刘溪(参与者) 穆莉(参与者) 朱寒汛(参与者) 傅逸尘(参与者) 傅逸尘(整理) 《艺术广角》 2007年第1期21-30,共10页
朱向前: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莫言是我的同学,是你们的大师兄,尽管他脱下了军装,所写也并非军旅题材,但我们还是乐意关注他的新作。而且他又刚刚获得一项洲际大奖,所以也借讨论这部作品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 朱向前: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莫言是我的同学,是你们的大师兄,尽管他脱下了军装,所写也并非军旅题材,但我们还是乐意关注他的新作。而且他又刚刚获得一项洲际大奖,所以也借讨论这部作品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和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疲劳 生死 对话 军旅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弘扬——军旅文学60年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向前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10年第1期4-11,共8页
尽管“叙事”与“伦理”进入文学研究和批评是近年来的事情,但文学与伦理的内在关系却是早就存在着。“叙事伦理”作为叙事学的一个概念当然不是“叙事”与“伦理”两个词的叠加,美国理论家布斯便把伦理与叙事内在且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尽管“叙事”与“伦理”进入文学研究和批评是近年来的事情,但文学与伦理的内在关系却是早就存在着。“叙事伦理”作为叙事学的一个概念当然不是“叙事”与“伦理”两个词的叠加,美国理论家布斯便把伦理与叙事内在且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在《小说修辞学》中说:“给予人类活动以形式来创作一部艺术作品时,创作的形式绝不可能与人类意义相分离,包括道德判断,只要人活动,它就隐含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伦理 军旅文学 核心价值观 民族 人类活动 文学研究 艺术作品 道德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生活质感、生命深度和生存状态 被引量:4
17
作者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10年第4期11-16,57,共7页
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及至1990年代,无论是对“革命历史”的建构,对当代战争的书写,还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军旅文学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包裹之下,借助于政治话语的强势表达,建构起了崇... 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及至1990年代,无论是对“革命历史”的建构,对当代战争的书写,还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军旅文学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包裹之下,借助于政治话语的强势表达,建构起了崇高、壮丽的美学风格和张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精神传统。然而,当我驻足回望半个多世纪的军旅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这种线性的历史发展逻辑却不能不让我滋长出一种怀疑与反思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文学 长篇小说 生活质感 个体叙事 自由伦理 主流意识形态 状态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白的小说写意性追求与病态的知识分子私语化写作——评长篇小说《天瓢》艺术手法及创作思想上的双重缺失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逸尘 《艺术广角》 2005年第5期46-49,共4页
20世纪80年代末先锋小说思潮趋于式微,其根本性原因,我以为并不在先锋作家本身,而在于“大众文化”的悄然崛起及与主流意识形态“共谋”,完成了80年代小说“宏大叙事”向明清小说市井言情的回归。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以其贴近... 20世纪80年代末先锋小说思潮趋于式微,其根本性原因,我以为并不在先锋作家本身,而在于“大众文化”的悄然崛起及与主流意识形态“共谋”,完成了80年代小说“宏大叙事”向明清小说市井言情的回归。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以其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题材、鲜活好看的故事、世俗大众的叙事视角以及平和质朴的创作态度,与普通读者的世俗化阅读心理相遇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创作思想 艺术手法 知识分子 20世纪80年代末 私语化 写意性 “新写实小说”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传奇的类型化与现代性——《林海雪原》的重读、重审与重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逸尘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第3期52-58,共7页
一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1]随着时代的演进,经典所处的历史位置和文化坐标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重读的过程是对经典价值的认定,也必然伴随着对文本的... 一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1]随着时代的演进,经典所处的历史位置和文化坐标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重读的过程是对经典价值的认定,也必然伴随着对文本的重审与重构,这也是经典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传奇 卡尔维诺 《林海雪原》 类型化 文化坐标 经典化 经典价值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的先锋:猜想孙甘露——从《呼吸》到《千里江山图》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逸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6期54-64,共11页
孙甘露的小说创作因反叙述、语言狂欢和哲学思辨而独树一帜,以至于成为“先锋中的先锋”。从长篇小说《呼吸》到《千里江山图》,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和对照阐释,映射出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嬗变轨迹;论文对革命历史叙事四度结... 孙甘露的小说创作因反叙述、语言狂欢和哲学思辨而独树一帜,以至于成为“先锋中的先锋”。从长篇小说《呼吸》到《千里江山图》,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和对照阐释,映射出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嬗变轨迹;论文对革命历史叙事四度结构的定位以及对小说“零度叙事”风格的指认,彰显出《千里江山图》在新时代中国文学场域里的特殊存在,亦显露出孙甘露作为“最后的先锋”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甘露 《呼吸》 《千里江山图》 先锋文学 红色革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