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1M装置电子密度测量及密度峰化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邓中朝 周艳 +3 位作者 刘泽田 傅荟文 王恩耀 刁光跃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7期27-32,共6页
描述了为HL-1M装置建造的远红外(FIR)激光干涉仪系统,以及用该系统进行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测量。密度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采用了计算机Windows界面,提高了采集效率和速度。此外,讨论了注入低混杂波、多发弹丸或超... 描述了为HL-1M装置建造的远红外(FIR)激光干涉仪系统,以及用该系统进行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测量。密度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采用了计算机Windows界面,提高了采集效率和速度。此外,讨论了注入低混杂波、多发弹丸或超声分子束后,在欧姆放电等离子体中出现的密度峰化分布及相应约束改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仪 电子密度分布 峰化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等离子体加料的新方法: 超声束流注入 被引量:5
2
作者 姚良骅 唐年益 +9 位作者 丁玄同 董贾福 李可华 施明亮 傅荟文 洪文玉 崔正英 刘德权 冉利波 王恩耀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7期90-96,共7页
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是一种新的托卡马克加料方式,其性能介于喷气和弹丸注入之间。氢分子束的速度可超过500m·s-1,注入深度10cm以上。dne/dt=2.9×1020m-3s-1。最高电子密度达到ne=8... 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是一种新的托卡马克加料方式,其性能介于喷气和弹丸注入之间。氢分子束的速度可超过500m·s-1,注入深度10cm以上。dne/dt=2.9×1020m-3s-1。最高电子密度达到ne=8×1019m-3,而杂质浓度相对下降。电子密度峰化因子Qn上升至1.65。能量约束可在长时间(t=350-400ms)内获得改善,电子温度呈中空分布。与常规喷气加料相比,能量约束时间增加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子束 密度峰化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加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D期间HL-1M等离子体密度的锯齿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艳 邓中朝 +3 位作者 刁光跃 傅荟文 刘泽田 王恩耀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58,共4页
利用HCN激光多道干涉仪,首次在HL-1M装置上在低混杂电流驱动(LHCD)期间观测到密度锯齿现象。分析表明,密度锯齿不是通常的q=1锯齿。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密度锯齿 电流驱动 LHCD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