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雪内衣差异化需求多维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冰洁 王莉 +3 位作者 傅维杰 刘莉 王建萍 李倩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1-166,共6页
为深入探究专业滑雪运动员与大众滑雪爱好者对功能性滑雪内衣的差异化需求,基于功能性滑雪内衣认知情况、现有滑雪内衣穿着感受、滑雪运动体验及滑雪内衣功能需求4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应用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234份有效问卷进行... 为深入探究专业滑雪运动员与大众滑雪爱好者对功能性滑雪内衣的差异化需求,基于功能性滑雪内衣认知情况、现有滑雪内衣穿着感受、滑雪运动体验及滑雪内衣功能需求4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应用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234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专业滑雪运动员相比,大众滑雪者对滑雪内衣认知程度较低,其热湿舒适性是影响穿着感受的首要因素;2组人群对滑雪内衣的保暖透气、吸湿排汗及拉伸弹性功能需求较高,而对不同身体部位的功能需求呈现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滑雪内衣的功能性分区设计及相关企业进行产品商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对研发符合我国参加国内外重大体育竞赛运动员生理特征的高性能滑雪内衣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差异化 消费者需求 滑雪内衣 多维度分析 功能性分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极简指数跑鞋对髌股关节受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宸灏 杨洋 +2 位作者 张希妮 王俊清 傅维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聚焦跑步时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探究穿着不同极简指数(MI)跑鞋对髌股关节接触力、应力等的即刻影响。选取15名习惯后跟着地的健康男性跑者,分别穿着两种MI跑鞋(MI 86%极简跑鞋和MI 26%缓冲跑鞋),使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 聚焦跑步时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探究穿着不同极简指数(MI)跑鞋对髌股关节接触力、应力等的即刻影响。选取15名习惯后跟着地的健康男性跑者,分别穿着两种MI跑鞋(MI 86%极简跑鞋和MI 26%缓冲跑鞋),使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3.33 m/s(速度变化范围±5%)跑速下的膝、踝关节运动学和地面反作用力,通过逆向动力学等计算股四头肌肌力、髌股关节接触力、髌股关节接触面积以及髌股关节接触应力。结果显示:两种跑鞋条件下的冲击力峰值和蹬地力峰值均无明显差异。与缓冲跑鞋相比,穿着极简跑鞋跑步时,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显著降低(P<0.01);髌股关节接触面积显著减小(P<0.01);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显著下降(P<0.01);髌股关节接触力和应力峰值均显著减小(P<0.05)。研究表明,相比缓冲跑鞋,穿着极简跑鞋在未影响触地后冲击力峰值的同时,通过降低伸膝力矩大幅度减少髌股关节接触力(下降17.02%)、降低髌股关节接触应力,从而有效改善支撑期髌股关节负荷,为进一步减小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风险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髌股关节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 髌股关节应力 运动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鞋与触地模式的生物力学及其与损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肖松林 孙晓乐 +3 位作者 杨洋 于常晓 张希妮 傅维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8,共8页
现今各种性能的跑鞋逐渐发展,跑鞋科技不断进步,但跑步导致的下肢损伤率依然居高不下。无论是传统跑鞋(运动控制鞋、缓冲鞋、中性稳定鞋),还是近年来再度流行起来的极简鞋,能否降低损伤发生率、提高运动表现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针对... 现今各种性能的跑鞋逐渐发展,跑鞋科技不断进步,但跑步导致的下肢损伤率依然居高不下。无论是传统跑鞋(运动控制鞋、缓冲鞋、中性稳定鞋),还是近年来再度流行起来的极简鞋,能否降低损伤发生率、提高运动表现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针对不同的跑鞋进行分类梳理,总结不同跑鞋下的生物力学模式及其对下肢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脚型定制的传统缓冲跑鞋并不会减少损伤发生率;极简鞋具有减少关节扭矩和髌骨接触应力、强化足内在肌和跟腱力学特性等优势,建议穿着极简鞋跑步采用循序渐进的转化方式,尽量配合下肢、足踝肌群的强化练习,如足核心训练。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关注跑鞋与下肢损伤的内在生物力学机制,为减小和预防下肢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跑者选择适合自身的跑鞋提供更具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鞋 裸足跑 极简鞋 下肢损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姿再训练对跟腱形态学及等长收缩下跖屈力矩、跟腱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力勤 张希妮 +2 位作者 肖松林 杨洋 傅维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探究12周跑姿再训练(GR)对等长收缩时踝关节跖屈力矩、跟腱形态学及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跟腱传递力、预防和减少跑者跟腱损伤风险提供有效训练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GR组和对照组(CON组),完成干预的受试者共34人,其中GR组20人,CO... 探究12周跑姿再训练(GR)对等长收缩时踝关节跖屈力矩、跟腱形态学及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跟腱传递力、预防和减少跑者跟腱损伤风险提供有效训练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GR组和对照组(CON组),完成干预的受试者共34人,其中GR组20人,CON组14人。GR组穿着极简鞋进行前掌跑训练,CON组穿着原有跑鞋并保持原有的跑姿及强度进行跑步。干预前后使用超声影像联合等长收缩量化受试者跟腱长度及横截面积、跖屈力矩、峰值跖屈发力率、跟腱力、应力和应变。使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12周跑姿再训练后,踝关节跖屈力矩存在时间的主效应(P<0.01),其中训练后GR组跖屈力矩增大的比例比CON组高17.1%;跟腱横截面积存在组别主效应(P<0.05),其中GR组的跟腱横截面积显著大于CON组横截面积,训练后GR组横截面积增大的比例比CON组高5.3%;跟腱力峰值存在时间主效应(P<0.01),其中训练后GR组跟腱力峰值增大的比例比CON组高17.1%。结论:12周循序渐进的跑姿再训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以增强踝关节屈肌力量,提高跟腱承载负荷和传递力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跑姿再训练 超声影像 跟腱 跖屈力矩 形态学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频再训练对跑步时下肢冲击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俊清 张希妮 +1 位作者 罗震 傅维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67-2175,I0023,I0024,共11页
探讨12周增加步频的训练方式(步频再训练)对跑步着地冲击以及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选取30名习惯后跟着地的健康男性跑步爱好者(步频再训练组15名,对照组15名)进行12周步频再训练。其中步频再训练组保持步速不变,在自选步频基础上增加7.5... 探讨12周增加步频的训练方式(步频再训练)对跑步着地冲击以及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选取30名习惯后跟着地的健康男性跑步爱好者(步频再训练组15名,对照组15名)进行12周步频再训练。其中步频再训练组保持步速不变,在自选步频基础上增加7.5%的步频进行跑步训练。采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获取标记点轨迹和地面反作用力,分析比较两组跑者训练前后的跑步着地冲击、下肢髋/膝/踝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2周步频再训练后,步频再训练组自选步频显著增加5.7%;冲击峰值、平均负载率和最大负载率、冲击冲量、触地垂直动量等均显著降低;触地时重心垂直速度、足与地面夹角、踝关节角速度、踝关节与髋关节矢状面距离均显著减少;支撑期重心垂直位移、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降低;下肢各关节最大力矩无差异,但下肢刚度显著增加。据此,12周增加步频的训练方式对着地姿势和支撑期下肢运动所产生的生物力学适应性变化,能有效降低跑步着地时的冲击力,进而对减小跑步损伤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 步频 跑步冲击 下肢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肘关节等动运动中力量输出、肌肉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扬 宋林杰 +2 位作者 李路 傅维杰 黄灵燕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7-1006,共10页
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肘关节等动运动中力量输出、肌肉活性、皮层兴奋性的影响。选取16名健康男性大学生按照随机、双盲、交叉的实验设计,分别接受阳极、阴极和假刺激,电流大小2 mA,持续时间20 min。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肘关节等动运动中力量输出、肌肉活性、皮层兴奋性的影响。选取16名健康男性大学生按照随机、双盲、交叉的实验设计,分别接受阳极、阴极和假刺激,电流大小2 mA,持续时间20 min。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刺激模式)比较不同条件下肘关节等动运动中屈伸肌群肌肉力量输出、肌肉活性以及皮层兴奋性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力量输出:高速180°/s下,肘关节屈肌峰值功率、屈伸总做功在阳极刺激后保持不变,阴极与假刺激后均显著减小(P<0.05);②肌肉活性:3种刺激模式均未对屈伸动作时的主动肌和拮抗肌激活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组间和组内均无统计学意义;③皮层兴奋性:阳极刺激后运动诱发电位(MEP)振幅显著增大(P<0.05),阴极刺激后显著降低(P<0.05),而假刺激前后无统计学意义。阳极tDCS不能提高健康年轻男性肘关节肌肉力量,但对增强肌肉抗疲劳能力,维持高强度做功能力具有积极影响。研究提示,这种神经调控技术可作为一种新型运动训练辅助装备,用于需要保持上肢高功率输出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肌肉力量 肌肉活性 皮层兴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身装备对非预期落地冲击时下肢软组织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洋 邓力勤 +3 位作者 杨宸灏 徐永鑫 刘莉 傅维杰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2,共7页
探讨非预期落地冲击过程中紧身装备对下肢软组织振动特性的影响。选取12名男性专业运动员,每位受试者随机穿着紧身裤和对照裤完成3种高度(30、45、60 cm)下的非预期落地,并采集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振动信号。研究结果表明:穿着紧身装备... 探讨非预期落地冲击过程中紧身装备对下肢软组织振动特性的影响。选取12名男性专业运动员,每位受试者随机穿着紧身裤和对照裤完成3种高度(30、45、60 cm)下的非预期落地,并采集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振动信号。研究结果表明:穿着紧身装备减小了非预期落地冲击过程中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的最大振幅(p<0.05),并显著提高了两者的阻尼系数(p<0.05),紧身装备未对软组织主频产生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减小软组织的系统传递性。研究表明:紧身装备可以显著减小非预期落地冲击时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软组织振动的振幅并增加各自的阻尼系数,同时可以通过减小下肢振动系统的传递性来减小可能由软组织共振所诱发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身装备 软组织 振动 非预期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Y平衡任务下姿势控制表现的即刻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宝峰 周俊鸿 +3 位作者 肖松林 沈斌 于常晓 傅维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本研究以Y平衡任务为目标动作,探究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对健康男性姿势控制表现的影响。招募12名健康成年男性,采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对受试者进行2次tDCS干预(HD-tDCS;假刺激,s-tDCS),每次干预前后进行Y平衡测试,2次干预间... 本研究以Y平衡任务为目标动作,探究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对健康男性姿势控制表现的影响。招募12名健康成年男性,采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对受试者进行2次tDCS干预(HD-tDCS;假刺激,s-tDCS),每次干预前后进行Y平衡测试,2次干预间隔3~7 d。采集Y平衡任务中的推出距离,压力中心(COP)移动距离及速度。采用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评估时间(刺激前后)×条件(刺激类型)对各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D-tDCS干预后,受试者右腿Y平衡任务中前侧方向的推出距离显著增加2.84%;左腿Y平衡任务中后内侧推出时的COP内外移动距离、COP移动轨迹长度分别显著降低了20%和16%;后外侧推出时的COP内外移动距离显著降低了20%;初级运动皮层的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健康男性姿势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姿势控制 压力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侧腓肠肌-跟腱复合体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邓力勤 张希妮 +1 位作者 肖松林 傅维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旨在探讨体内侧腓肠肌-跟腱复合体的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性别差异。招募并选取无训练经历且无规律运动习惯的健康男性和女性各18名。使用超声系统和数字化触诊仪分别测量或间接计算内侧腓肠肌和跟腱的形态学和力学特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 旨在探讨体内侧腓肠肌-跟腱复合体的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性别差异。招募并选取无训练经历且无规律运动习惯的健康男性和女性各18名。使用超声系统和数字化触诊仪分别测量或间接计算内侧腓肠肌和跟腱的形态学和力学特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内侧腓肠肌和跟腱的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女性,男性的内侧腓肠肌羽状角、厚度均更大,但是肌束长度无显著性别差异;相比于女性,男性的跟腱长度更长且跟腱横截面积更大;相比于女性,男性的内侧腓肠肌垂直刚度较大,对数衰减值较小;跟腱的垂直刚度和对数衰减值无显著性别差异。据此,内侧腓肠肌-跟腱复合体的形态学和力学特性具有显著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内侧腓肠肌 跟腱 形态学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