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cker/ITV:知名钢领生产商生产的钢领跑道的比较
1
作者 傅本胜 《国际纺织导报》 2014年第2期27-28,30,共3页
由于钢领/钢丝圈系统赋予纱线实捻,使环锭纺与市场上现有的其他纺纱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产品优良等独特优势。
关键词 钢领/钢丝圈系统 钢领跑道 拉伸强力 润滑膜 钢丝圈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上浆纱线的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H.V.Chavan S.S.Patil 傅本胜 《国际纺织导报》 2014年第11期10-12,共3页
介绍了冷上浆纱线相比热上浆纱线独特的优势,鼓励小规模企业采用冷上浆工艺进行生产。对14.6 tex纯棉纱采用单纱浆纱机进行上浆,使用标准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对织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测量,评估其织造性能,并与原纱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冷上浆 纱线 摩擦性 耐磨性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 毛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纤维-聚丙烯增强复合材料的混比 被引量:1
3
作者 B. Geethamanoharl T. Rasigha 傅本胜 《国际纺织导报》 2014年第7期54-56,共3页
玉米苞叶纤维取自玉米外鞘,并经弱碱处理后获得。研究了玉米苞叶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混比。并通过拉伸、弯曲及冲击试验探究了玉米苞叶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还对其热学性能做了一定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苞叶纤维能提... 玉米苞叶纤维取自玉米外鞘,并经弱碱处理后获得。研究了玉米苞叶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混比。并通过拉伸、弯曲及冲击试验探究了玉米苞叶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还对其热学性能做了一定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苞叶纤维能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力及冲击强力。由于玉米苞叶纤维资源丰富,其与聚丙烯混合制得的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玉米苞叶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苞叶纤维-聚丙烯增强复合材料 拉伸强力 抗弯性能 冲击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实验室用加捻并捻机
4
作者 O.Boucly 傅本胜 《国际纺织导报》 2014年第8期35-35,共1页
法国Verdol SAS公司的LTCCY新型并捻、直接并捻及加捻机可用于生产高质量的膨化变形长丝(BCF)产品,LTC 60为实验室用BCF加捻并捻机(图1)。地毯产业都开始致力于绿色环保,大部分大型地毯企业已发表生产绿色环保产品的声明。为达到环保的... 法国Verdol SAS公司的LTCCY新型并捻、直接并捻及加捻机可用于生产高质量的膨化变形长丝(BCF)产品,LTC 60为实验室用BCF加捻并捻机(图1)。地毯产业都开始致力于绿色环保,大部分大型地毯企业已发表生产绿色环保产品的声明。为达到环保的目的,实验室工作从最初的概念到设计开发,再到最后的生产都变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捻 绿色环保产品 研发部门 纺织导报 机器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 技术展览会 德国汉诺威 地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ocell纤维非织造材料
5
作者 A.P.Periyasamy P.Mehta 傅本胜 《国际纺织导报》 2014年第1期50-51,共2页
介绍了Lyocell纤维非织造材料满足生产商和消费者需求的一些性能。讨论了近期Lyocell纤维非织造材料的一些生产工艺,如针刺、乳胶黏合及热黏合等,并就其应用做了介绍。
关键词 LYOCELL纤维 非织造材料 性能 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纺纱和紧密纺纱罗纹针织物性能及其他物理性能
6
作者 B.Saha V.Malik +2 位作者 K.Bhatia P.Rani 傅本胜 《国际纺织导报》 2013年第7期38-39,共2页
所有数据显示紧密纺纱织物的性能及其他物理参数优于精梳纱织物。相对于传统的环锭纺,紧密纺纱的毛羽指数低、强度高、条干均匀。紧密纺和环锭纺纱线结构上的差异明显地影响其织物性能。因此,尽管所有其他织物参数都相同,紧密纺纱生产... 所有数据显示紧密纺纱织物的性能及其他物理参数优于精梳纱织物。相对于传统的环锭纺,紧密纺纱的毛羽指数低、强度高、条干均匀。紧密纺和环锭纺纱线结构上的差异明显地影响其织物性能。因此,尽管所有其他织物参数都相同,紧密纺纱生产的针织物相对于环锭纺纱针织物还是有着较短的线圈长度、较高的面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顶破强力,以及更少的起毛起球。紧密纺纱线生产的针织物仅耐磨性稍差于环锭纺纱针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纺纱 紧密纺纱 罗纹织物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造过程中织物面密度的在线控制
7
作者 Y-S.Gloy T.Islam +3 位作者 R.Büllesfeld M.A.Raina T.Gries 傅本胜 《国际纺织导报》 2013年第12期26-28,共3页
利用X射线传感器实现织造过程中对织物面密度的监测和控制是可行的。通常,传感器的位置会对滞后时间产生显著影响,故本研究采用了Smith预估器。结果显示,监控效果显著,在不到30 s的时间里便能达到预期的织物面密度,且误差不超过3%。
关键词 X射线传感器 织物面密度 滞后时间 SMITH预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