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基质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艳 刘红玲(综述) 傅少(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0-403,共4页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ECM)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形成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对多种ECM的成分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ECM)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形成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对多种ECM的成分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胶原蛋白、基膜聚糖、骨桥蛋白(OPN)、核心蛋白多糖、透明质酸、波形蛋白等,每种ECM成分以其不同的作用机制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引发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生物学行为变化,如细胞的移行、黏附和增生等。深入研究ECM在PCO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明确PCO的发病机制,同时也有望以此为靶点对PCO进行防治。就与PCO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多种ECM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后囊膜混浊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角膜、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轶悝(综述) 刘红玲(审校) 傅少(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3-565,共3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由于其具有体外无限增生、自我更新和能够分化成体内各种细胞的潜能,已经成为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在眼科相关研究中,BM...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由于其具有体外无限增生、自我更新和能够分化成体内各种细胞的潜能,已经成为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在眼科相关研究中,BMSCs移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角膜病及视网膜疾病的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式又可分为玻璃体腔注射和视网膜下移植,两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关于视神经疾病的治疗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较少。BMSCs的研究为解决当前眼科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前景,但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就BMSCs的研究发展概况及其在眼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眼科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