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有机肥料对土壤生物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06
1
作者 倪进治 徐建民 +1 位作者 谢正苗 唐才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研究了红砂土中加入稻草秸秆和猪粪后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溶解性酚等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有机肥处理一周后 ,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溶解性酚等都达到最高值。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 ,不同处理的土壤中微... 研究了红砂土中加入稻草秸秆和猪粪后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溶解性酚等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有机肥处理一周后 ,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溶解性酚等都达到最高值。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 ,不同处理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都逐渐下降 ,而溶解性酚含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的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的含量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土壤 生物活性 有机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成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倪进治 徐建民 +1 位作者 谢正苗 王德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24-730,共7页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WSOC)含量范围为 3 2 1~ 45 5mgkg- 1,大小顺序为NPK +4 5 0 0kg稻草 >NPK +2 2 5 0kg稻草 >对照 >NPK ;WSOC占土壤总有机碳 (TOC)百分比的范围为0 1 5 %~ 0 1 9% ,大小顺序为NPK...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WSOC)含量范围为 3 2 1~ 45 5mgkg- 1,大小顺序为NPK +4 5 0 0kg稻草 >NPK +2 2 5 0kg稻草 >对照 >NPK ;WSOC占土壤总有机碳 (TOC)百分比的范围为0 1 5 %~ 0 1 9% ,大小顺序为NPK +4 5 0 0kg稻草≈对照 >NPK +2 2 5 0kg稻草 >NPK。土壤中WSOC的含量与TOC、微生物生物量碳 (SMBC)的含量都呈显著性正相关。13C核磁共振 ( 13C NMR)的研究结果表明 ,WSOC都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C、羧基C和长链脂肪C组成。不同施肥处理下 ,WSOC和SMBC占TOC百分比的变异系数 (CV)都小于它们在土壤中绝对含量的变异系数 ,且WSOC/TOC的变异系数大于SMBC/TOC。WSOC/TOC是反映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质量的一个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水溶性 有机碳 含量 组成特征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料施用后潮土中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0
3
作者 倪进治 徐建民 谢正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研究了潮土中加入稻草秸秆或猪粪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等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有机肥施用后,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都迅速上升并达到最大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所下降;而溶解性酚从实验开始时就... 研究了潮土中加入稻草秸秆或猪粪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等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有机肥施用后,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都迅速上升并达到最大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所下降;而溶解性酚从实验开始时就逐渐下降,最后基本保持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相互之间都呈显著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潮土 活性有机质 动态变化 施肥效果 水溶性有机碳 溶解性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 Ⅳ.多环芳烃在土壤不同有机质组分中分配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倪进治 骆永明 +2 位作者 魏然 李秀华 钱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7-823,共7页
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不同活性有机质库中的分配会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组方法,分离出以游离态有机物质存在的轻组和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存在的重组,研究了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 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不同活性有机质库中的分配会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组方法,分离出以游离态有机物质存在的轻组和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存在的重组,研究了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PAHs在土壤轻组和重组以及重组结合态腐殖质不同组分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轻组中PAHs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30×10^4~1.07×10^5μgkg^-1,远远高于PAHs总量的含量为221.7~297.8μgkg^-1的重组。土壤中轻组的含量虽然只有0.4%~2.3%,但它结合的PAHs量却占土壤中PAHs总量的31.5%~69.5%。重组中PAHs含量主要分布在紧结态腐殖质中,占重组PAHs总量71.2%~87.2%。结合态腐殖质不同组分中PAHs的含量与它们有机碳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紧结态腐殖质对PAHs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稳结态和松结态腐殖质。PAHs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可能主要在于轻组结合的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轻组 结合态腐殖质 分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 Ⅴ.典型地区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其源解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倪进治 骆永明 +2 位作者 魏然 李秀华 钱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39,共6页
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无锡和台州)农业表层土壤(0-20cm)中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地区农业土壤中15种PAHs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058—9500/μgkg^-1,PAHs污染较重... 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无锡和台州)农业表层土壤(0-20cm)中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地区农业土壤中15种PAHs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058—9500/μgkg^-1,PAHs污染较重,主要来源于石油以及石油和草/木材/煤的燃烧,PAHs的组成以4—6环为主;台州地区农业土壤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128—604μgkg^-1,PAHs污染较轻,主要来源于石油以及石油的燃烧,PAHs的组成以3—6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 源解析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及其表征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0
6
作者 倪进治 徐建民 谢正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63,共8页
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 (C0 )的大小和周转可以指示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以及养分的循环状况。对浙江省 11个土壤的研究表明 ,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幅度为 184 87~ 30 2 2 4 1mg/kg ,占土壤总有机碳的 2 91%~ 8 94 % ,生物活性有机... 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 (C0 )的大小和周转可以指示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以及养分的循环状况。对浙江省 11个土壤的研究表明 ,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幅度为 184 87~ 30 2 2 4 1mg/kg ,占土壤总有机碳的 2 91%~ 8 94 % ,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k为 0 0 0 70~0 0 199d- 1。C0 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有效氮、CEC、重铬酸钾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水溶性有机碳、热水提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都呈显著性正相关 ,k与这些指标均无相关性。C0 与重铬酸钾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水溶性有机碳、热水提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均无相关性 ,k只与水溶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呈显著性正相关 (R2 =0 4 684 ,P <0 0 2 5)。水溶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百分比是表征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周转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 周转速率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和无机组分对多环芳烃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倪进治 骆永明 魏然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9-564,共6页
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环境行为取决于它们与土壤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质、黏土矿物以及有机矿质复合体对PAHs土壤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期望从土壤基本组成和性质上对PAHs的土壤环境行为有一个本质的了解。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有机质 土壤矿物 有机矿质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Ⅲ.农业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菲和苯并[a]芘的分配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倪进治 骆永明 张长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722,共6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对它们的吸附作用,粒径分组通常用来区分具有不同有机质组成和周转速率的有机质库。本研究利用菲(Phe)和苯并[a]芘(Bap)作为多环芳烃(PAHs)低、高环组分的代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对它们的吸附作用,粒径分组通常用来区分具有不同有机质组成和周转速率的有机质库。本研究利用菲(Phe)和苯并[a]芘(Bap)作为多环芳烃(PAHs)低、高环组分的代表物质,研究了它们在污染区9个农业表层土壤(0~20cm)不同粒径组分(粘粒、细粉粒、粗粉粒、细砂粒和粗砂粒)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Phe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粗砂粒〉细砂粒〉粘粒〉细粉粒〉粗粉粒,Bap为粗砂粒〉细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粘粒。Phe和BaP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含量与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含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不同粒径组分中的有机质对Phe富集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粗粉粒〉细粉粒〉细砂粒〉粗砂粒〉粘粒,对Bap的富集能力为粗粉粒〉粗砂粒〉细粉粒〉细砂粒〉粘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粒径组分 分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68
9
作者 钱薇 倪进治 +2 位作者 骆永明 李秀华 邹德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多环芳烃(简称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以及能够诱导有机体突变的环境有机污染物。可靠的PAHs检测方法是研究其环境行为的重要保证。由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具有不需要高温、对某些PAHs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柱后流出组分... 多环芳烃(简称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以及能够诱导有机体突变的环境有机污染物。可靠的PAHs检测方法是研究其环境行为的重要保证。由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具有不需要高温、对某些PAHs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柱后流出组分便于收集进行光谱鉴定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PAHs的检测。实验在对美国环保局(USEPA)优先监测的15种PAHs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时,重点优化了梯度洗脱程序和检测波长程序。优化后的方法对15种PAHs的最低检出限为0.12-1.57μg/kg,回收率为73%-126%,相对标准偏差为0.53%-3.57%。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测定土壤中PAHs的含量,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一个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多环芳烃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氧化修复污染土壤中菲和芘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涓 杨玉盛 +3 位作者 杨红玉 魏然 钱伟 倪进治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75,共5页
利用人工污染土壤,研究了高锰酸钾对4种不同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33.33mmol·L-1时,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达到最大。高锰酸钾氧化去除率不仅与高锰酸钾浓度有关,还与土壤性质和老化时间有关... 利用人工污染土壤,研究了高锰酸钾对4种不同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33.33mmol·L-1时,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达到最大。高锰酸钾氧化去除率不仅与高锰酸钾浓度有关,还与土壤性质和老化时间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高锰酸钾对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高锰酸钾的氧化去除率逐渐降低。老化40d后,4种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显著降低,菲的氧化去除率在14%~67%之间,芘的氧化去除率在61%~84%之间。高锰酸钾氧化前后,4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范围为0.77%~9.2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来看,高锰酸钾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对土壤质量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氧化 多环芳烃 老化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不同粒径组分对菲的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秀华 倪进治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4-590,共7页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它们与土壤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含量和结构特征以及矿物组成不同,它们对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影响也不同。本研究用物理方法将两种不同类型土壤水稻土(SEBC-0...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它们与土壤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含量和结构特征以及矿物组成不同,它们对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影响也不同。本研究用物理方法将两种不同类型土壤水稻土(SEBC-07)和红壤(SEBC-13)分成粒径大小不同的土壤组分(〈2μm、2~20μm、20~54μm、54~105μm、105~280μm、〉280μm),研究了它们对菲的吸附解吸行为。SEBC-07土样不同粒径组分对菲的吸附容量(Kf)从大到小顺序为:2~20μm、20~54μm、54~105μm、〈2μm、〉105μm:SEBC-13土样不同粒径组分的所值从大到小顺序为:20~54μm、〈2μm、2~20μm、54~105μm、105~280μm、〉280μm。除〈2μm和20-54μm的粒径组分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水稻土不同粒径组分对菲的吸附容量都明显高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两种土壤20~54岬组分的Koc值都最大,然后向粒径增大和减小的方向都逐渐降低。不同粒径组分的坼和心。值与它们的理化性质(有机碳含量、比表面积)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两种土壤的不同粒径组分对菲的解吸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组分 吸附解吸 滞后现象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多环芳烃、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小燕 杨红玉 倪进治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复合污染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土壤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开展两者复合污染研究,对于农业环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 复合污染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土壤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开展两者复合污染研究,对于农业环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的研究现状,来探讨植物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修复研究进展,并从生态地理学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研究趋势,提出植物修复需因地制宜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重金属 复合污染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蔬菜基地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曾阿莹 翁玲玲 +3 位作者 王珍 肖清碧 杨柳明 倪进治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年第1期27-31,共5页
对福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4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和毒死蜱)的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43个供试土样中,有机磷农药的总检出率为97.67%,其中,所有土样中都未检出敌百虫;只有1个土样中检出甲胺磷和敌敌畏,残留量分别... 对福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4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和毒死蜱)的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43个供试土样中,有机磷农药的总检出率为97.67%,其中,所有土样中都未检出敌百虫;只有1个土样中检出甲胺磷和敌敌畏,残留量分别为0.65mg/kg和0.45 mg/kg;毒死蜱的检出率最高,达97.67%,在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量为9.7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磷农药 残留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芘的添加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张红 孙姗姗 倪进治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7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外源芘的添加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1~15d内,添加芘的土壤中脂肪酸总量高于未添加芘的对照组;而培养30d时...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外源芘的添加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1~15d内,添加芘的土壤中脂肪酸总量高于未添加芘的对照组;而培养30d时,添加芘的土壤中脂肪酸总量低于对照组。芘的添加增加了土壤中真菌、放线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肪酸含量,减少了革兰氏阳性菌的脂肪酸含量,并改变了土壤中细菌群落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在培养15d时最低,而到培养30d时达到最大值,其变化可能与土壤中外源芘的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微生物群落 PLFA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