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碳酸酯在超临界乙醇中的降解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晴 黄婕 +2 位作者 倪燕慧 唐黎华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5-1029,共5页
利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PC)在215~286℃、3.1~8.2MPa条件下乙醇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GC)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分别通过红外(IR)和气相色谱对固相产物和气... 利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PC)在215~286℃、3.1~8.2MPa条件下乙醇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GC)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分别通过红外(IR)和气相色谱对固相产物和气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C在超临界乙醇中的降解机理和降解反应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C在乙醇溶液中的降解可分为3个区域:超临界区、非超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在超临界区中,PC可实现完全降解,其主要单体双酚A(BPA)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收率分别为92.26%和88.929/6。在超临界区PC的降解活化能为89.73kJ/mol;在非超临界区,PC的降解活化能为21.0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降解 聚碳酸酯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焦温度对煤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唐黎华 胡思飞 +2 位作者 倪燕慧 朱学栋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研究了扎莱诺尔褐煤焦m(C)/m(H)、密度、碳结构、总比表面、矿物质分布以及反应性等特性与制焦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m(C)/m(H)、密度单调上升,焦中碳结构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而总比表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研究了扎莱诺尔褐煤焦m(C)/m(H)、密度、碳结构、总比表面、矿物质分布以及反应性等特性与制焦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m(C)/m(H)、密度单调上升,焦中碳结构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而总比表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其中矿物质分布、聚集状态以及化学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燃烧活性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单调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焦温度 煤焦特性 矿物质 焦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轮胎的热解行为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科 高庆华 +2 位作者 唐黎华 倪燕慧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7-570,共4页
考察温度、颗粒度等热解条件对废轮胎热解行为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热天平仪考察温度、颗粒度对废轮胎热失重的影响;采用管式反应器考察温度、颗粒度对热解产品(包括热解气、热解油和粗炭黑)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废轮胎热解产... 考察温度、颗粒度等热解条件对废轮胎热解行为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热天平仪考察温度、颗粒度对废轮胎热失重的影响;采用管式反应器考察温度、颗粒度对热解产品(包括热解气、热解油和粗炭黑)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废轮胎热解产品收率的关键因素,400~550℃时热解失重速率最快,超过550℃接近完全热解;若废轮胎热解以得到热解油为目的,温度控制在400~500℃时,热解油产率最高.颗粒大小也是影响产品收率的重要因素,在400~550℃,随着颗粒度的增加废轮胎热解更加完全,粒径为0.3 mm和5.0 mm的废轮胎颗粒热解活化能分别为73.1 kJ/mol和55.8 kJ/mol;颗粒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也很大,而当颗粒度超过5 mm时对热解产品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热解 颗粒度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材料热解脱氯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学刚 唐黎华 +2 位作者 倪燕慧 应卫勇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7-550,556,共5页
研究表明,PVC在氧气、空气、氢气、氮气以及水蒸气中的脱氯可分3个阶段,低温缓和脱除期、中温快速脱除期和高温缓和脱除期。快速脱氯期的大致温度为180~240°C,其中70%~80%的氯离子在其间被脱除。气氛对脱氯率有显著的影响,氧气... 研究表明,PVC在氧气、空气、氢气、氮气以及水蒸气中的脱氯可分3个阶段,低温缓和脱除期、中温快速脱除期和高温缓和脱除期。快速脱氯期的大致温度为180~240°C,其中70%~80%的氯离子在其间被脱除。气氛对脱氯率有显著的影响,氧气氛最有利于PVC材料的热解,随氧气分压的提高,脱氯率相应增加;与氮气相比,氢气也有利于热解;而在水蒸气中的脱氯率最小。各种改性PVC材料的热解性能不尽一致,通过对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和硬脂酸钙与PVC树脂混合后的热解研究表明,脱氯性能的差异是由于添加剂的组分和含量的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材料 热解 脱氯 脱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碳酸酯的醇解产物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磊 方华 +2 位作者 倪燕慧 吴勇强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9-641,共3页
选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聚碳酸酯醇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其主要产物为双酚A(BPA)和碳酸二甲酯(DMC);选取了合适的内标物和色谱条件,对醇解产物中的DMC、苯酚(PHE)、BPA进行了定量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7%,2.54%和3.05%,回收率分... 选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聚碳酸酯醇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其主要产物为双酚A(BPA)和碳酸二甲酯(DMC);选取了合适的内标物和色谱条件,对醇解产物中的DMC、苯酚(PHE)、BPA进行了定量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7%,2.54%和3.05%,回收率分别为94.55%~102.71%,95.82%~103.64%和95.80%~103.27%。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气相色谱-质谱 双酚A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三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备均四甲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瑞江 凌春雷 +3 位作者 朱学栋 倪燕慧 吕翔 朱子彬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研究了偏三甲苯与甲醇在HZSM-5催化剂上烷基化制均四甲苯的反应工艺。采用管式等温反应器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和原料配比等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寿命和再生催化剂的性能,采用热天平研究了催化剂积碳情况。获得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压... 研究了偏三甲苯与甲醇在HZSM-5催化剂上烷基化制均四甲苯的反应工艺。采用管式等温反应器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和原料配比等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寿命和再生催化剂的性能,采用热天平研究了催化剂积碳情况。获得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压力0.80 MPa,温度350℃,n(甲醇):n(偏三甲苯)=1.5~2.0,偏三甲苯空速0.8~0.9 h^(-1)。结果表明,积碳是催化剂活性衰减的主要原因,再生催化剂能够达到新鲜催化剂性能,工业生产宜采用反应-消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三甲苯 均四甲苯 甲醇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乙苯脱氢制甲基苯乙烯反应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明坤 李瑞江 +3 位作者 朱学栋 卓超 倪燕慧 鲁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4,共5页
使用工业脱氢催化剂,在温度580~635℃、水与甲乙苯质量比2.0~4.0、体积空速0.5~1.5h^(-1)、压力(a)30~101kPa的实验条件范围内,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甲乙苯脱氢制甲基苯乙烯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甲乙苯转化率提高,甲基... 使用工业脱氢催化剂,在温度580~635℃、水与甲乙苯质量比2.0~4.0、体积空速0.5~1.5h^(-1)、压力(a)30~101kPa的实验条件范围内,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甲乙苯脱氢制甲基苯乙烯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甲乙苯转化率提高,甲基苯乙烯选择性下降;随着水与甲乙苯配比的增加,转化率和选择性均上升;体积空速降低时,虽能提高转化率,但会使选择性降低;压力降低时,既可提高转化率,又有利于选择性的升高;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压力(a)50kPa、温度620℃、水与甲乙苯质量比2.0、体积空速0.5h^(-1)。利用实验数据,对甲乙苯脱氢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假设并简化反应网络,根据不同反应机理提出3种可能的甲乙苯脱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统计学检验筛选后,确定双位吸附模型为最佳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估算了该模型的参数,可为反应器的设计和最佳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乙苯 甲基苯乙烯 脱氢 反应工艺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溢流塔板液体流动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龙涛 钟思青 +3 位作者 张成芳 刘时贤 倪燕慧 吴勇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4-247,共4页
在 2 .8m大型冷模塔板上 ,研究了双溢流扩张流和收缩流两种情况下塔板液体流动状况。考察了液流强度、堰径比、外堰高、降液管下口高等对板面液体流动的影响。实验表明 ,扩张流塔板存在严重回流和滞流现象 ,收缩流塔板面液体停留时间... 在 2 .8m大型冷模塔板上 ,研究了双溢流扩张流和收缩流两种情况下塔板液体流动状况。考察了液流强度、堰径比、外堰高、降液管下口高等对板面液体流动的影响。实验表明 ,扩张流塔板存在严重回流和滞流现象 ,收缩流塔板面液体停留时间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溢流 液体流动状况 扩张流塔板 收缩流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生成乙醛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范宾 畅延青 +2 位作者 张成芳 俞丰 倪燕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经热力学分析得出:当压力在3.0~4.0MPa,温度在180~300°C的范围内,CO2加氢生成乙醛在热力学上是可能的。实验表明,在Rh-Ag/SiO2、Rh-Ag-LiCl/SiO2催化剂上有乙醛生成,乙醛的选... 经热力学分析得出:当压力在3.0~4.0MPa,温度在180~300°C的范围内,CO2加氢生成乙醛在热力学上是可能的。实验表明,在Rh-Ag/SiO2、Rh-Ag-LiCl/SiO2催化剂上有乙醛生成,乙醛的选择性最高可达4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乙醛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