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机械收获损失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基 金诚谦 +1 位作者 梁苏宁 倪有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15,共10页
大豆收获是大豆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适当的收获机械适时完成大豆收获作业是大豆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大豆机收损失一直是大豆机械化收获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国内外针对损失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损失率也在不断的降低,但仍不能... 大豆收获是大豆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适当的收获机械适时完成大豆收获作业是大豆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大豆机收损失一直是大豆机械化收获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国内外针对损失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损失率也在不断的降低,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从减少大豆机收损失出发,对大豆割台、输送装置、脱粒清选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研究现状以及大豆收获方式、机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豆收获机械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收获机械 大豆割台 输送装置 脱粒清选装置 收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联合收获机秸秆撒布板调节方式试验与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昕 金诚谦 +1 位作者 徐金山 倪有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7-135,共9页
目前,秸秆还田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一环,其各阶段技术均广泛引入我国稻麦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其中,在秸秆切碎后的抛撒环节,国内大部分收获机型采用撒布板形式,但其调节方式单一、调节角度范围较小,限制了秸秆的田间利用率... 目前,秸秆还田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一环,其各阶段技术均广泛引入我国稻麦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其中,在秸秆切碎后的抛撒环节,国内大部分收获机型采用撒布板形式,但其调节方式单一、调节角度范围较小,限制了秸秆的田间利用率和还田效果。为此,以久保田988机型为例,以撒布板抛撒位置为试验因素,设计了相应角度调节组合的田间试验,并以秸秆抛撒不均匀度为鉴定依据,分析了其撒布板角度对秸秆抛撒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自行设计了一种可手动、电动调节的撒布板角度调节机构,且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有效可行,大大提高了秸秆还田利用率,促进了能源再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联合收获机 秸秆还田 撒布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大豆茎秆力学特性的多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基 金诚谦 +3 位作者 梁苏宁 倪有亮 王昕 李泽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131,共8页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大豆收割机脱粒过程中大豆茎秆与大豆籽粒以及脱粒滚筒之间的作用力,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5个品种的大豆茎秆分别做了三点弯曲试验和剪切试验,得到了5个品种的茎秆不同高度处的最大剪切力、最大弯曲力、最大切应力、惯...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大豆收割机脱粒过程中大豆茎秆与大豆籽粒以及脱粒滚筒之间的作用力,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5个品种的大豆茎秆分别做了三点弯曲试验和剪切试验,得到了5个品种的茎秆不同高度处的最大剪切力、最大弯曲力、最大切应力、惯性矩、弹性模量及抗弯刚度等力学参数,掌握了大豆茎秆不同高度承受弯曲力以及剪切力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茎秆高度的增加,除了阜豆15的抗弯刚度是先增大后减小之外,柳豆109、荷豆19、皖豆28、皖豆33的抗弯刚度和最大切应力都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为今后大豆收获机械相关部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茎秆 弯曲力 剪切力 切应力 抗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采血检测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B─M)
4
作者 倪有亮 戈江源 +1 位作者 常文民 刘其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52-52,共1页
微量采血检测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B─M)倪有亮,戈江源,常文民,刘其海(新疆库车解放军第17医院842000)结核病的控制和消除关键在于病人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而诊断结核的可靠方法则为首要条件。我们引进了成都军区... 微量采血检测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B─M)倪有亮,戈江源,常文民,刘其海(新疆库车解放军第17医院842000)结核病的控制和消除关键在于病人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而诊断结核的可靠方法则为首要条件。我们引进了成都军区总医院胡娟等应用RIO检测活动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B 采血检测 成都军区总医院 活动性结核 抗结核菌抗体 检测活动 结果可靠性 库车 采血法 静脉血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脱粒过程籽粒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滕悦江 金诚谦 +5 位作者 印祥 倪有亮 解鸿儒 陈艳普 郭飞扬 刘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机械收获中大豆籽粒与机器脱粒分离部件之间的作用力、揭示大豆籽粒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压破、剪切和顶破试验。选取含水率作为试验因素,针对不同的受力方向、加载速度、刀片角度...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机械收获中大豆籽粒与机器脱粒分离部件之间的作用力、揭示大豆籽粒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压破、剪切和顶破试验。选取含水率作为试验因素,针对不同的受力方向、加载速度、刀片角度、钢针锥度、压入深度等试验方式,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籽粒压破力、极限剪切力及硬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函数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大豆籽粒压破力与受力方向有很大关系,压破力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极限剪切力随刀片角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压入深度在0.2~1mm范围内,硬度与压入深度无明显关系,硬度随钢针锥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大豆脱粒和输送装置、确定大豆最佳机械收获时间和其它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籽粒 压破试验 剪切试验 顶破试验 压破力 极限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生物及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庆伦 金诚谦 +2 位作者 印祥 倪有亮 宁新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5-190,共6页
为研究大豆品种收获时期生物学及力学特性,对黄淮海地区12个大豆品种收获期的植株高度、底荚高度、蓬面直径、豆荚长度、豆荚个数、草谷比、百粒质量、豆粒厚度方向直径、籽粒和茎秆含水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收获期黄淮海实际种植的主... 为研究大豆品种收获时期生物学及力学特性,对黄淮海地区12个大豆品种收获期的植株高度、底荚高度、蓬面直径、豆荚长度、豆荚个数、草谷比、百粒质量、豆粒厚度方向直径、籽粒和茎秆含水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收获期黄淮海实际种植的主流品种平均植株高度78.3cm,平均低荚高度18.9cm,平均蓬面直径10.0cm,豆荚平均长度4.9cm,豆荚平均个数61个,平均草谷比1.40,平均百粒质量19.9g,籽粒厚度方向平均直径5.7mm,大豆平均含水率12%,茎秆平均含水率28.4%。在含水率为13.0%,加载速度10、30、50mm/min条件下,运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大豆品种进行植株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了植株豆荚脱离和炸荚所需破坏力、破坏能与加载速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大豆植株豆荚脱离和炸荚所需的破坏力和破坏能比较小,且在不同的加载速度下区别不大;豆荚炸荚时所需破坏力小于豆荚脱离时所需破坏力,在大豆收获过程中,避免炸荚、减少炸荚损失应是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物学特性 力学特性 收获时期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