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话剧: 世纪之交的思考
1
作者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5-71,共7页
中国话剧走过了百年曲折坎坷而又成绩斐然的历程。如今,在这世纪之交又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应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怎样才能重振昔日的雄风?在未来21世纪的世界剧坛,中国话剧应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本文在回顾中国话剧历史、剖...
中国话剧走过了百年曲折坎坷而又成绩斐然的历程。如今,在这世纪之交又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应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怎样才能重振昔日的雄风?在未来21世纪的世界剧坛,中国话剧应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本文在回顾中国话剧历史、剖析当今剧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繁荣新世纪话剧必须切实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1)提倡敬业精神;(2)重视理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世纪之交
当代话剧
戏剧探索
戏剧家
话剧创作
戏剧工作
危机
话剧艺术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回顾与改革构想
2
作者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本文对高师中文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进行了回顾与剖析 ,认为它曾经培养出大批人才 ,支撑起半个世纪共和国的教育大厦 ,其功不可没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已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 ,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
本文对高师中文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进行了回顾与剖析 ,认为它曾经培养出大批人才 ,支撑起半个世纪共和国的教育大厦 ,其功不可没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已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 ,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在当今教育活动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及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能力培养
中文专业
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史剧创作简论
3
作者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4-48,87,共6页
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的话剧创作虽然数量不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部,这与现代题材的话剧,甚至同是历史题材的戏曲相比,显然大为逊色。但是,它们的质量却比较高,其中绝大部分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像郭...
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的话剧创作虽然数量不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部,这与现代题材的话剧,甚至同是历史题材的戏曲相比,显然大为逊色。但是,它们的质量却比较高,其中绝大部分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像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合作)、《王昭君》,老舍的《义和团》,丁西林的《孟丽君》,马少波的《岳云》,陈白尘的《大风歌》以及《甲午海战》、《秦王李世民》、《唐太宗与魏征》、《懿贵妃》、《鉴真东渡》、《吴王金戈越王剑》、《郑和下西洋》、《班禅东行》、《文天祥与忽必烈》、《孙武》、《李白》等等,都堪称当代历史剧的精品。这些剧作,有的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有的热情地歌颂了古人勤劳勇敢、正直清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有的则通过艺术手段总结历史上成败、盛衰的经验给今人以启示、借鉴与熏陶,因而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创作
关汉卿
历史唯物主义
甲午海战
当代史
郭沫若
当代历史剧
历史真实
中国当代
史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庄济生到狗儿爷、李金斗——新时期话剧人物谈
4
作者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75-78,共4页
新时期话剧创作重大成就之一是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系列既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又富于浓郁时代色彩与较高审美价值的崭新的人物形象。如庄济生(《丹心谱》)、何为(《于无声处》)、白洁(《报春花》)、洪人杰(《左邻右舍》)、孙美人(...
新时期话剧创作重大成就之一是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系列既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又富于浓郁时代色彩与较高审美价值的崭新的人物形象。如庄济生(《丹心谱》)、何为(《于无声处》)、白洁(《报春花》)、洪人杰(《左邻右舍》)、孙美人(《王昭君》)、蛐蛐儿(《报童》)、韩山河(《陈毅出山》)、陈毅(《陈毅市长》)、罗心刚(《血,总是热的》)、郑毅军(《高梁红了》)、宋春阳(《宋指导员的日记》)、郑奶奶(《红白喜事》)、狗儿爷(《狗儿爷涅槃》)、常贵(《天下第一楼》)、李金斗(《桑树坪纪事》)、蓝禾儿(《天边有一簇圣火》)等等。其中,庄济生、狗儿爷与李金斗的形象塑造尤为引人注目。 庄济生是五幕话剧《丹心谱》(《人民戏剧》1978年第5期)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出现不仅是剧作家苏叔阳独特的发现与创造,而且标志着被“四人帮”扼杀了的中国话剧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这位披着医生、共产党员外衣,甚至还担任新华医院党委委员的风派人物,干的却是与自己的身份、职务极不相称的勾当。可以说,这是个名符其实的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角色。但难得的是,剧作家并没有因袭往日简单化、脸谱化的老路,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刻划人物的外部特征,象如何张牙舞爪、干了哪些具体坏事上,而是着力从骨子里去揭示人物灵魂的刀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话剧
人物塑造
剧作家
人物形象
形象塑造
“四人帮”
中国话剧
话剧创作
人物性格
桑树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话剧: 世纪之交的思考
1
作者
倪宗武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5-71,共7页
文摘
中国话剧走过了百年曲折坎坷而又成绩斐然的历程。如今,在这世纪之交又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应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怎样才能重振昔日的雄风?在未来21世纪的世界剧坛,中国话剧应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本文在回顾中国话剧历史、剖析当今剧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繁荣新世纪话剧必须切实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1)提倡敬业精神;(2)重视理论导向。
关键词
中国话剧
世纪之交
当代话剧
戏剧探索
戏剧家
话剧创作
戏剧工作
危机
话剧艺术
观众
分类号
I207.3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回顾与改革构想
2
作者
倪宗武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
文摘
本文对高师中文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进行了回顾与剖析 ,认为它曾经培养出大批人才 ,支撑起半个世纪共和国的教育大厦 ,其功不可没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已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 ,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在当今教育活动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及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能力培养
中文专业
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Keywords
the Chinese discipline
curriculum system
r eform
higher normal institution
分类号
G652.30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史剧创作简论
3
作者
倪宗武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4-48,87,共6页
文摘
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的话剧创作虽然数量不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部,这与现代题材的话剧,甚至同是历史题材的戏曲相比,显然大为逊色。但是,它们的质量却比较高,其中绝大部分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像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合作)、《王昭君》,老舍的《义和团》,丁西林的《孟丽君》,马少波的《岳云》,陈白尘的《大风歌》以及《甲午海战》、《秦王李世民》、《唐太宗与魏征》、《懿贵妃》、《鉴真东渡》、《吴王金戈越王剑》、《郑和下西洋》、《班禅东行》、《文天祥与忽必烈》、《孙武》、《李白》等等,都堪称当代历史剧的精品。这些剧作,有的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有的热情地歌颂了古人勤劳勇敢、正直清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有的则通过艺术手段总结历史上成败、盛衰的经验给今人以启示、借鉴与熏陶,因而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关键词
历史剧创作
关汉卿
历史唯物主义
甲午海战
当代史
郭沫若
当代历史剧
历史真实
中国当代
史剧观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庄济生到狗儿爷、李金斗——新时期话剧人物谈
4
作者
倪宗武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75-78,共4页
文摘
新时期话剧创作重大成就之一是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系列既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又富于浓郁时代色彩与较高审美价值的崭新的人物形象。如庄济生(《丹心谱》)、何为(《于无声处》)、白洁(《报春花》)、洪人杰(《左邻右舍》)、孙美人(《王昭君》)、蛐蛐儿(《报童》)、韩山河(《陈毅出山》)、陈毅(《陈毅市长》)、罗心刚(《血,总是热的》)、郑毅军(《高梁红了》)、宋春阳(《宋指导员的日记》)、郑奶奶(《红白喜事》)、狗儿爷(《狗儿爷涅槃》)、常贵(《天下第一楼》)、李金斗(《桑树坪纪事》)、蓝禾儿(《天边有一簇圣火》)等等。其中,庄济生、狗儿爷与李金斗的形象塑造尤为引人注目。 庄济生是五幕话剧《丹心谱》(《人民戏剧》1978年第5期)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出现不仅是剧作家苏叔阳独特的发现与创造,而且标志着被“四人帮”扼杀了的中国话剧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这位披着医生、共产党员外衣,甚至还担任新华医院党委委员的风派人物,干的却是与自己的身份、职务极不相称的勾当。可以说,这是个名符其实的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角色。但难得的是,剧作家并没有因袭往日简单化、脸谱化的老路,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刻划人物的外部特征,象如何张牙舞爪、干了哪些具体坏事上,而是着力从骨子里去揭示人物灵魂的刀恶、?
关键词
新时期话剧
人物塑造
剧作家
人物形象
形象塑造
“四人帮”
中国话剧
话剧创作
人物性格
桑树坪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话剧: 世纪之交的思考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回顾与改革构想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史剧创作简论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庄济生到狗儿爷、李金斗——新时期话剧人物谈
倪宗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