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心境障碍伴自杀未遂患者的决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婷珺陶 李孟哲 +3 位作者 李婉容 赵汗青 曹庆久 安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通过计算模型来分析青少年自杀未遂者不同维度的决策特征。方法:总共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心境障碍诊断标准的伴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70例,非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40例,... 目的:通过计算模型来分析青少年自杀未遂者不同维度的决策特征。方法:总共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心境障碍诊断标准的伴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70例,非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40例,以及正常青少年对照49例。使用金钱选择问卷(MCQ)、爱荷华博弈任务(IGT),并采用计算模型分析,考察青少年自杀未遂者的冲动性决策和基于价值和学习的决策表现和潜在认知成分。结果:自杀未遂组、非自杀未遂组和正常对照组在MCQ中的总体延迟折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杀未遂组和非自杀未遂组的总体延迟折扣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组被试在IGT中的净分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模型分析显示,相比于非自杀未遂组和正常对照组,自杀未遂组表现出对结果的敏感性降低以及探索性降低(参数估计80%HDI不重叠)。结论:青少年自杀未遂者可能无法通过对决策的结果进行学习,无法探索更多可能的方案来解决危机,而冲动性决策损害可能与抑郁状态而非自杀未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未遂 决策特征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