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苗注射致肌肉血肿为首发表现的血友病B病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婧雯 方柯南 +2 位作者 李树军 赵喆 洪小杨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52-25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6个月,因“哭闹3d,右上肢肿胀2d”于2020年3月入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PICU。入院前3d右上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异常哭闹,2d前患侧部位出现肿胀,伴皮下瘀斑,无波动感,肤温正常。10h前发热,热峰38.7℃,患肢肿胀... 1病例资料患儿,男,6个月,因“哭闹3d,右上肢肿胀2d”于2020年3月入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PICU。入院前3d右上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异常哭闹,2d前患侧部位出现肿胀,伴皮下瘀斑,无波动感,肤温正常。10h前发热,热峰38.7℃,患肢肿胀加重,活动减少,5h前患肢出现苍白,末梢凉,动脉搏动弱,予切开减压,切开后见新鲜血液流出。因出血不止及贫血,给予止血及红细胞输注后转入我院。患儿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史,家族无传染病、遗传病史,胞姐3岁,体健。入院查体:T 36.7℃、P 162次/分、R 35次/分、BP 80/42mmHg。神志清,烦躁,口唇苍白,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右肩部伤口覆盖纱布渗透血性分泌物,右上肢肿胀、苍白,末梢凉,动脉搏动弱,活动减少,左上肢、双下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搏动 血性分泌物 神经系统查体 遗传病史 口唇苍白 出血不止 百白破 波动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婧雯 李树军 方柯南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多见于病毒感染后,以意识水平进行性恶化、频繁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功能障碍。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主要是感染后细胞因子风暴,基因易感性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关于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救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多见于病毒感染后,以意识水平进行性恶化、频繁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功能障碍。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主要是感染后细胞因子风暴,基因易感性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关于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救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方法集中于针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血浆置换,但该病进展快,部分患儿在前驱感染后短时间内即出现严重脑功能障碍,即使给予积极救治,仍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急性坏死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