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兔急、慢性心肌梗死心肌圆周应变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盟 武俊 +4 位作者 冯园博 秦颢诚 李洁明 温晓娜 倪以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兔急、慢性心肌梗死心肌整体圆周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方法 :将25只新西兰兔分成假手术组(n=5),仅开胸;实验组(n=20),开胸,结扎左回旋支90 min后松开活结,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7周测量左室短轴观3个水平...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兔急、慢性心肌梗死心肌整体圆周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方法 :将25只新西兰兔分成假手术组(n=5),仅开胸;实验组(n=20),开胸,结扎左回旋支90 min后松开活结,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7周测量左室短轴观3个水平(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的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和应变率(GSrC),以绝对值进行分析。实验结束后,行在体心脏磁共振(c MRI)检查和离体心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分别测量心肌梗死面积(MI size%)等。结果:二尖瓣水平: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组GCS及GSr C均显著增高(P<0.05);与术后1周组比较,术后7周组GCS及GSrC均显著降低(P<0.05),基本回落到术前基础状态(P>0.05)。乳头肌和心尖水平: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GCS及GSrC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两组比较,GCS及GSr 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3个水平各时间段GCS、GSrC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头肌水平GCS、GSr C分别与LVEF(US)、LVEF(cMRI)、MI size%相关性较好(r分别为-0.943、-0.916、-0.749、-0.615、0.807、0.641,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评价兔急、慢性心肌梗死心脏局部及整体功能,并判断心肌梗死部位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