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Pc(COOH)_8-SA/CuTAPc-CS双极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日耀 陈震 +3 位作者 郑曦 陈晓 倪世茂 尤春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0-536,共7页
分别用八羧基铜酞菁[CuPc(COOH)8]和四氨基铜酞菁(CuTAPc)改性海藻酸钠(SA)阳膜层和壳聚糖(CS)阴膜层,制备了CuPc(COOH)8-SA/CuTAPc-CS双极膜.实验结果表明,经八羧基铜酞菁和四氨基铜酞菁改性后,促进了双极膜中间层水的解离,增大了阳离... 分别用八羧基铜酞菁[CuPc(COOH)8]和四氨基铜酞菁(CuTAPc)改性海藻酸钠(SA)阳膜层和壳聚糖(CS)阴膜层,制备了CuPc(COOH)8-SA/CuTAPc-CS双极膜.实验结果表明,经八羧基铜酞菁和四氨基铜酞菁改性后,促进了双极膜中间层水的解离,增大了阳离子交换膜层和阴离子交换膜层的离子交换容量及H+和OH-的透过率.与Fe3+改性的Fe-SA/mCS双极膜相比,CuPc(COOH)8-SA/CuTAPc-CS双极膜的阻抗、电阻压降(即IR降)和溶胀度降低.当电流密度高达120 mA/cm2时,CuPc(COOH)8-SA/CuTAPc-CS双极膜的IR降仅为0.9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羧基铜酞菁 四氨基铜酞菁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双极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