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糖源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弋 周飘苹 +3 位作者 邱红 候迎梅 申屠基康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38-3447,共10页
为评估饲料中糖源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以鱼粉、小麦蛋白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鱼油、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葡萄糖、蔗糖、糊精、土豆淀粉、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分别为糖源,配制... 为评估饲料中糖源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以鱼粉、小麦蛋白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鱼油、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葡萄糖、蔗糖、糊精、土豆淀粉、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分别为糖源,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初始平均体重为(7.06±0.48)g的大黄鱼幼鱼50尾,以重复为单位养殖于浮伐式网箱(1.5 m×1.5 m×2.0 m)中,每天饲喂2次。结果表明: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组大黄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蔗糖和葡萄糖组(P<0.05)。葡萄糖组大黄鱼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糖源对大黄鱼的脏体比、肥满度及全鱼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小麦淀粉、土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糊精、蔗糖和葡萄糖组(P<0.05)。葡萄糖组大黄鱼的肝糖原含量最高,肌糖原含量最低。土豆淀粉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的肠道淀粉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蔗糖和葡萄糖组(P<0.05)。饲料中糖源对大黄鱼肝脏葡萄糖激酶(G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但肝脏1,6-二磷酸果糖酶(FBPase)活性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结果得出,大黄鱼对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等结构复杂多糖的利用能力要高于蔗糖和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糖源 生长性能 消化酶 糖代谢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幼蟹的蛋氨酸需要量 被引量:6
2
作者 金敏 王猛强 +4 位作者 霍雅文 黄文文 候迎梅 丁立云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57-3467,共11页
为确定三疣梭子蟹幼蟹对蛋氨酸的需要量,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质49.5%,总能18.2 MJ/kg),饲料中蛋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1.00%和1.25%,实测各饲料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61%、0.... 为确定三疣梭子蟹幼蟹对蛋氨酸的需要量,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质49.5%,总能18.2 MJ/kg),饲料中蛋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1.00%和1.25%,实测各饲料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61%、0.77%、0.97%、1.18%、1.44%和1.64%。每种饲料饲喂60只蟹,设成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平均体重为(11.27±0.13)g的三疣梭子蟹20只,养殖于长方形塑料筐中。结果表明: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PV)、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由0.61%增加到0.97%时,WGR和SGR显著提高(P<0.05);当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由0.97%增加到1.44%时,WGR和SGR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由1.44%增加到1.64%时,WGR和SGR反而显著下降(P<0.05)。三疣梭子蟹全蟹及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不受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肌肉氨基酸组成亦不受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以SGR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出三疣梭子蟹幼蟹对饲料中蛋氨酸的需要量为1.07%(占饲料蛋白质的2.16%)。若考虑到晶体氨基酸在水中的溶失,则三疣梭子蟹幼蟹对饲料中蛋氨酸的需要量为0.96%,占饲料蛋白质的1.94%(以蛋氨酸在海水中浸泡60 min后的溶失率10.21%换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蛋氨酸 需要量 生长性能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