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的木兰唱段研究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修雪卿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4期253-254,共2页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到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到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性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对于民族女高音形象与气质的塑造,对于我国民族歌剧如何借鉴豫剧旦角唱法,融入西方歌剧范式、精神中,都体现出不同理念存在意义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中西合璧
戏曲传统
民族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唱段为例
2
作者
修雪卿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4期42-43,共2页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性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对于民族女高音形象与气质的塑造,对于我国民族歌剧如何借鉴豫剧旦角唱法,融入西方歌剧范式、精神中,都体现出不同理念存在意义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中西合璧
戏曲传统
民族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歌剧作品演唱研究兼谈美声唱法的本土化探索
被引量:
4
3
作者
修雪卿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9期6-6,30,共2页
当代歌剧作品包含了21世纪前后的诸多作品,最近的当属《禹王治水》、《西施》、《木兰诗篇》、《运河谣》、《王昭君》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新创作的歌剧风格、题材的作品演唱特点分析揭示出这些歌剧的唱法大多是源自美声与我国传统戏曲...
当代歌剧作品包含了21世纪前后的诸多作品,最近的当属《禹王治水》、《西施》、《木兰诗篇》、《运河谣》、《王昭君》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新创作的歌剧风格、题材的作品演唱特点分析揭示出这些歌剧的唱法大多是源自美声与我国传统戏曲唱法的创新性演唱探索。本文认为,演唱训练过程中形成的男、女民族风格的高音,都是借鉴和吸收了美声唱法中的共鸣、气息与咬字等因素,注重在咬"字"上的特别处理,非常重视"字"在歌剧中的表现作用与韵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
当代歌剧
演唱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修雪卿
《黄河之声》
2020年第6期8-8,共1页
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界定、内涵、传承与发展等层面解读其本质,提出创新、融合、主客体互动的发展思路,主张模式多样性、多元化。
关键词
界定
传承
发展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被引量:
1
5
作者
修雪卿
《职业技术》
2005年第8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
美感教育
音乐欣赏课
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
道德情操
音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的木兰唱段研究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修雪卿
机构
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4期253-254,共2页
基金
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规划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我国声乐“中西合璧”的艺术探索研究》(立项编号:2016C032)
文摘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到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性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对于民族女高音形象与气质的塑造,对于我国民族歌剧如何借鉴豫剧旦角唱法,融入西方歌剧范式、精神中,都体现出不同理念存在意义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特点。
关键词
歌剧
中西合璧
戏曲传统
民族精髓
分类号
J82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唱段为例
2
作者
修雪卿
机构
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处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4期42-43,共2页
基金
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规划课题项目(2016C032)
文摘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性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对于民族女高音形象与气质的塑造,对于我国民族歌剧如何借鉴豫剧旦角唱法,融入西方歌剧范式、精神中,都体现出不同理念存在意义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特点。
关键词
歌剧
中西合璧
戏曲传统
民族精髓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歌剧作品演唱研究兼谈美声唱法的本土化探索
被引量:
4
3
作者
修雪卿
机构
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9期6-6,30,共2页
基金
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规划课题项目,课题名称:《中国当代歌剧创作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立项编号:2015B032)
文摘
当代歌剧作品包含了21世纪前后的诸多作品,最近的当属《禹王治水》、《西施》、《木兰诗篇》、《运河谣》、《王昭君》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新创作的歌剧风格、题材的作品演唱特点分析揭示出这些歌剧的唱法大多是源自美声与我国传统戏曲唱法的创新性演唱探索。本文认为,演唱训练过程中形成的男、女民族风格的高音,都是借鉴和吸收了美声唱法中的共鸣、气息与咬字等因素,注重在咬"字"上的特别处理,非常重视"字"在歌剧中的表现作用与韵味特点。
关键词
美声
当代歌剧
演唱
风格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修雪卿
机构
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20年第6期8-8,共1页
基金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B023)。
文摘
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界定、内涵、传承与发展等层面解读其本质,提出创新、融合、主客体互动的发展思路,主张模式多样性、多元化。
关键词
界定
传承
发展
主体间性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被引量:
1
5
作者
修雪卿
机构
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出处
《职业技术》
2005年第8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
美感教育
音乐欣赏课
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
道德情操
音乐艺术
分类号
G633.9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E251.3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的木兰唱段研究为例
修雪卿
《北方音乐》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唱段为例
修雪卿
《当代音乐》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当代歌剧作品演唱研究兼谈美声唱法的本土化探索
修雪卿
《北方音乐》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修雪卿
《黄河之声》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修雪卿
《职业技术》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