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的木兰唱段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修雪卿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4期253-254,共2页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到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到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性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对于民族女高音形象与气质的塑造,对于我国民族歌剧如何借鉴豫剧旦角唱法,融入西方歌剧范式、精神中,都体现出不同理念存在意义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中西合璧 戏曲传统 民族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西合璧的探索——以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唱段为例
2
作者 修雪卿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4期42-43,共2页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 本文将从我国21世纪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性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对于民族女高音形象与气质的塑造,对于我国民族歌剧如何借鉴豫剧旦角唱法,融入西方歌剧范式、精神中,都体现出不同理念存在意义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中西合璧 戏曲传统 民族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歌剧作品演唱研究兼谈美声唱法的本土化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修雪卿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9期6-6,30,共2页
当代歌剧作品包含了21世纪前后的诸多作品,最近的当属《禹王治水》、《西施》、《木兰诗篇》、《运河谣》、《王昭君》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新创作的歌剧风格、题材的作品演唱特点分析揭示出这些歌剧的唱法大多是源自美声与我国传统戏曲... 当代歌剧作品包含了21世纪前后的诸多作品,最近的当属《禹王治水》、《西施》、《木兰诗篇》、《运河谣》、《王昭君》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新创作的歌剧风格、题材的作品演唱特点分析揭示出这些歌剧的唱法大多是源自美声与我国传统戏曲唱法的创新性演唱探索。本文认为,演唱训练过程中形成的男、女民族风格的高音,都是借鉴和吸收了美声唱法中的共鸣、气息与咬字等因素,注重在咬"字"上的特别处理,非常重视"字"在歌剧中的表现作用与韵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 当代歌剧 演唱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修雪卿 《黄河之声》 2020年第6期8-8,共1页
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界定、内涵、传承与发展等层面解读其本质,提出创新、融合、主客体互动的发展思路,主张模式多样性、多元化。
关键词 界定 传承 发展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被引量:1
5
作者 修雪卿 《职业技术》 2005年第8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 美感教育 音乐欣赏课 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 道德情操 音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